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对新课改的几点认识,阐释了新课改对于青年教师成长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感动 收获 成长 课改
“教育成就未来”,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深知肩上责任重大。所以,从教的第一天开始,我就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经过不断的学习与磨练,伴着校本科研活动,我慢慢地成长起来。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处在转型时期的教育抛给教师一个又一个问题,也使我对校本科研产生了一个又一个疑问。经过不断的学习我才明白校本科研就是以学科为本的教学研究与实践相结合,在教育教学中不断的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我主要有以下几点认识。
一、随机听课:让我欢喜让我忧
2002年9月。我因为工作的需要从高家店联中调到镇中学工作。由于面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学环境,不同的教学方法,使我不禁有些担忧,一切从零开始的我,能否适应新的环境?应对新的挑战呢?我担忧的事情终于发生了。有一天,我和平时一样去上课,可是刚到班级我就感到了有些不对劲,同学们比以往安静得多,而且都瞪大眼睛看着我。仿佛在告诉我什么。正当我迷惑不解的时候,同学们站起来问好:老师好!校长好!这时我才看到校长坐在后边靠墙的那个座位上。“坏了,坏了”,我心中暗叫不妙!早就听说他是个业务非常强的领导,而且喜欢搞突然袭击,随机听课,没想到这么快就让我给碰上了!怎么办昵?我必须要上好这节课,因为我是一个新来的老师,我必须要得到学校,学生和家长的认可,我才能有立足之地!于是我很快的让自己镇定下来,调整好自已的心态,以最轻松,最愉快,最高的热·隋完成了那节课。当然那节课也得到了领导的好评。我很欣慰,有了这样一个良好的开端。但课后之余我也常常在反思自己:随机听课看起来很可怕,很有压力,但它的背后却让教师受益非浅!
二、小舞台:让我锻炼让我进步
学习才会进步,我深知在新课程改革中,我只是一个初行者,如同蹒跚学步的孩子,时有跌倒,时有碰撞,但向前的脚步不停,成长的追求不变。很有幸的。为了促进教师们的成长,镇中心校多次为我们提供了展示自己教学的小舞台。2009年春,我报名参加了吉林市教育局举办的“构建和谐社会,创建绿色课堂教研活动”,在活动中我执教了《酸、碱、盐》一课,这是一节难度非常高的课,既有不好理解的概念,又有复杂繁琐的实验操作。所以要想把这节课完整生动的上下来,不但要求教师掌握准确的实验技能,指导学生完成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演练,还要求教师要在整个课堂操作中有不变应万变的能力,这无疑对我来说又是一次挑战!为了讲好这堂课,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专门制作了讲课时配用的课件,精心的准备了实验操作时所需的物品,我们学校的狄主任还专门组织理化教师帮我听课、评课;刘校长和宋校长还特意帮我安排了一次试讲,并在百忙之中亲临会场。给我提出很多宝贵的见意……当同学们在愉快的氛围中,默契的和我完成这节课时,我悬着的一颗心终于落下了。那一次讲课我获得了一等奖!是啊,我相信只要有面对挑战的勇气,便能抓得住稍纵即逝的机遇!当我在收获掌声的时候,心中漫溢的是对准备过程中时时指导、鼓励我的领导老师们的感谢!
三、教学反思:让我思索让我提高
一位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才能使自己的教学能力得到提高和创新,才能使自己由一位知识型教师逐步转变成研究型教师。所以著名教育家波斯纳提出了著名的教师成长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教学中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也是教师借助行动进行研究,不断探究和解决自身与教学目的、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学习”与“学会教学”结合起来,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素质和教学能力的过程。
“要进步,要提高自己教育教学能力,就要坚持写教学反思。无论成败,也是自己的经验所得。”这是科研组宋校长告诉我的“法宝”。我谨记他的话,记录每一个让我难忘的瞬间:课堂上学生的一句精彩发言、一堂让自己感觉良好或感觉不好的课、课间一个师生相处的剪影、一个调皮孩子的点滴进步……
四、交流合作:让我学习让我成长
“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同伴间的交流互助对我的成长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教书育人这一目标的实现,单凭教师个体的劳动是不能达到的,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相互交流,共同合作,不断努力。只有在相互的交流与合作中,新的观念与新的思路才会源源不断地产生。因此,学会交流合作是教师创新意识产生的一个重要前提。教师创新意识的产生离不开教师间的交流合作。
在这里,我必须要提的就是我的“结对师傅”——刘希凯老师。刘老师是我们学校的副校长,从教30多年,而且他以前从事的教学学科就是化学,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这对我来说就是一笔最大的财富,也是对我最好的帮助。有一次,我去听师傅的化学课,学生因为一道题和刘老师产生了分岐,进行激烈的争辩。那时我就在想,老师讲的就是对的,要不还教你们干嘛?真是自不量力!可刘老师却没这样做,而是耐心的解答学生的每一个问题,最后分岐没有了,大家其乐融融的上课了。这件事情给我的感受很深,我常常在想,如果是我,结果可能不会这样。这也许就是老教师与年轻教师在处理问题上的差异。也许老教师没有我们年轻教师的活力与锐气,但年轻教师缺少的就是老教师的这份沉稳与执着。在新老教师交替的更新时代,校本科研的另一种意义也许就是互相学习,互相携助,共同进步!
[关键词]感动 收获 成长 课改
“教育成就未来”,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深知肩上责任重大。所以,从教的第一天开始,我就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经过不断的学习与磨练,伴着校本科研活动,我慢慢地成长起来。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处在转型时期的教育抛给教师一个又一个问题,也使我对校本科研产生了一个又一个疑问。经过不断的学习我才明白校本科研就是以学科为本的教学研究与实践相结合,在教育教学中不断的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我主要有以下几点认识。
一、随机听课:让我欢喜让我忧
2002年9月。我因为工作的需要从高家店联中调到镇中学工作。由于面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学环境,不同的教学方法,使我不禁有些担忧,一切从零开始的我,能否适应新的环境?应对新的挑战呢?我担忧的事情终于发生了。有一天,我和平时一样去上课,可是刚到班级我就感到了有些不对劲,同学们比以往安静得多,而且都瞪大眼睛看着我。仿佛在告诉我什么。正当我迷惑不解的时候,同学们站起来问好:老师好!校长好!这时我才看到校长坐在后边靠墙的那个座位上。“坏了,坏了”,我心中暗叫不妙!早就听说他是个业务非常强的领导,而且喜欢搞突然袭击,随机听课,没想到这么快就让我给碰上了!怎么办昵?我必须要上好这节课,因为我是一个新来的老师,我必须要得到学校,学生和家长的认可,我才能有立足之地!于是我很快的让自己镇定下来,调整好自已的心态,以最轻松,最愉快,最高的热·隋完成了那节课。当然那节课也得到了领导的好评。我很欣慰,有了这样一个良好的开端。但课后之余我也常常在反思自己:随机听课看起来很可怕,很有压力,但它的背后却让教师受益非浅!
二、小舞台:让我锻炼让我进步
学习才会进步,我深知在新课程改革中,我只是一个初行者,如同蹒跚学步的孩子,时有跌倒,时有碰撞,但向前的脚步不停,成长的追求不变。很有幸的。为了促进教师们的成长,镇中心校多次为我们提供了展示自己教学的小舞台。2009年春,我报名参加了吉林市教育局举办的“构建和谐社会,创建绿色课堂教研活动”,在活动中我执教了《酸、碱、盐》一课,这是一节难度非常高的课,既有不好理解的概念,又有复杂繁琐的实验操作。所以要想把这节课完整生动的上下来,不但要求教师掌握准确的实验技能,指导学生完成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演练,还要求教师要在整个课堂操作中有不变应万变的能力,这无疑对我来说又是一次挑战!为了讲好这堂课,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专门制作了讲课时配用的课件,精心的准备了实验操作时所需的物品,我们学校的狄主任还专门组织理化教师帮我听课、评课;刘校长和宋校长还特意帮我安排了一次试讲,并在百忙之中亲临会场。给我提出很多宝贵的见意……当同学们在愉快的氛围中,默契的和我完成这节课时,我悬着的一颗心终于落下了。那一次讲课我获得了一等奖!是啊,我相信只要有面对挑战的勇气,便能抓得住稍纵即逝的机遇!当我在收获掌声的时候,心中漫溢的是对准备过程中时时指导、鼓励我的领导老师们的感谢!
三、教学反思:让我思索让我提高
一位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才能使自己的教学能力得到提高和创新,才能使自己由一位知识型教师逐步转变成研究型教师。所以著名教育家波斯纳提出了著名的教师成长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教学中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也是教师借助行动进行研究,不断探究和解决自身与教学目的、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学习”与“学会教学”结合起来,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素质和教学能力的过程。
“要进步,要提高自己教育教学能力,就要坚持写教学反思。无论成败,也是自己的经验所得。”这是科研组宋校长告诉我的“法宝”。我谨记他的话,记录每一个让我难忘的瞬间:课堂上学生的一句精彩发言、一堂让自己感觉良好或感觉不好的课、课间一个师生相处的剪影、一个调皮孩子的点滴进步……
四、交流合作:让我学习让我成长
“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同伴间的交流互助对我的成长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教书育人这一目标的实现,单凭教师个体的劳动是不能达到的,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相互交流,共同合作,不断努力。只有在相互的交流与合作中,新的观念与新的思路才会源源不断地产生。因此,学会交流合作是教师创新意识产生的一个重要前提。教师创新意识的产生离不开教师间的交流合作。
在这里,我必须要提的就是我的“结对师傅”——刘希凯老师。刘老师是我们学校的副校长,从教30多年,而且他以前从事的教学学科就是化学,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这对我来说就是一笔最大的财富,也是对我最好的帮助。有一次,我去听师傅的化学课,学生因为一道题和刘老师产生了分岐,进行激烈的争辩。那时我就在想,老师讲的就是对的,要不还教你们干嘛?真是自不量力!可刘老师却没这样做,而是耐心的解答学生的每一个问题,最后分岐没有了,大家其乐融融的上课了。这件事情给我的感受很深,我常常在想,如果是我,结果可能不会这样。这也许就是老教师与年轻教师在处理问题上的差异。也许老教师没有我们年轻教师的活力与锐气,但年轻教师缺少的就是老教师的这份沉稳与执着。在新老教师交替的更新时代,校本科研的另一种意义也许就是互相学习,互相携助,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