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民众随时都需要一个‘斗士’,而我想要成为那个人。我要参选总统!”
在经过多次模棱两可的否认和长时间的铺垫后,有关希拉里的那个最没悬念的谜底揭开了。美国当地时间4月12日,这位集前第一夫人、前参议员、前总统候选人和前国务卿于一身的“铁娘子”宣布将向白宫发起第二次冲击。
对中国而言,希拉里的“斗士Style”早在两国关系发展过程中烙下了强烈的个人风格。有人说,希拉里是为政治而生,也是中国最危险的敌人。8年过去了,当希拉里试图改变那个咄咄逼人“为赢而来”的政客形象时,她还会是那个鹰派色彩十足的“中国斗士”吗?
对中国的两张面孔
最近,希拉里宣布参加竞选一事霸占了全球各大媒体头条,中国当然也不例外。《外交杂志》一篇题为“中国网民甚至比共和党更讨厌希拉里”为题的报道指出,希拉里的参选声明和视频在中国社交媒体上引发了巨大的反响,但大多数评论都是“令人不快”的,比如很多网民把希拉里称为“老妖婆(old witch)”,并且表示“强硬”的希拉里一旦成功当选,将会对中美关系造成极大的影响。
当然,以上言论难免有夸大之嫌,但希拉里对华“强硬”作风让网友们记忆犹新。她与中国间的一些陈年往事,很能说明问题。
当希拉里还是美国第一夫人时,她就与北京政府有了第一次交锋。1995年,希拉里参加在北京举行的世界妇女大会,会上她强烈抨击中国的人权记录。在后来的政治生涯中,她也多次拿“中国人权”和“法治”说事,甚至呼吁当时的布什总统以此为由抵制北京奥运会。
2008年,为了拿下志在必得的党内提名,焦急的希拉里选择拿中国当垫脚石。她在华盛顿大学的一次竞选集会上说,“过去7年里,布什政府的政策已令中国变成我们的头号债主。今天,中国的贸易及货币政策正在惩罚美国工人——中国的钢铁出口到美国,美国的就业机会转移到中国……而作为回报,我们所得到的只是含毒的中国海鲜和玩具。”希拉里宣称,这些情况都将改变,“因为我知道应该怎么对付中国”。
除此之外,希拉里还多次炒作中国“操纵汇率”、“侵犯知识产权”和“从事工业间谍活动”等话题。就连美股下跌,希拉里也要说是被中国股市给“害”了。
2011年10月,希拉里在太平洋正中央的夏威夷表示,欧洲中心的时代结束了,美国在中东的力量会继续进行撤离。其间她反复强调21世纪是“太平洋世纪”,而“太平洋世纪”必定是“美国世纪”,美国在未来10年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在亚太地区增加投入。
与这一政策密切相关的是,希拉里主张在中国与周边国家领土主权争议中不持立场的态度,但又予以关切。随后的种种举动,希拉里是既插手东海事端,又搅南海大局,把中美战略互疑推向峰值。
2011年她公开表态,“美国将与菲律宾‘站在一起’,与菲律宾‘一起战斗”,同年12月,美国无偿援助菲律宾海军一艘3000吨级巡逻舰。2012年4月,菲律宾用这艘美制军舰前往黄岩岛,企图扣押中国渔船,由此引发了长达数月的中菲黄岩岛对峙。
2012年7月,希拉里对阿富汗、日本、蒙古国、越南、老挝和柬埔寨六国进行了旋风式访问。在蒙古,她赞扬蒙古国是“亚洲民主典范”,并“与某些国家形成鲜明对比”,对中国满是暗讽意味;在越南,她宣布将进一步深化美越互惠伙伴关系,并称“支持越南为解决南海争端所做的努力”……
又是一场围着中国转的亚洲行。有媒体分析,希拉里之行“环顾中国四周,美国不断挑唆中国周边国家,恶化了中国周边环境,压缩中国战略空间,美国的目的就是让中国陷入被动境地”。
2013年1月,正在美国访问的日本外相岸田文雄与希拉里举行会谈。在钓鱼岛问题上希拉里宣称“尖阁诸岛是在日本的‘施政’之下,反对任何单方面寻求破坏日本‘施政权’的行为”。她还重申,钓鱼岛在日美安保条约的适用范围之内,力挺的态度让日本政府很是宽慰。日媒表示,这是美国在钓鱼岛问题上最强硬的“牵制中国”的表态。
2014年6月,其个人回忆录《艰难抉择》面世,书中专辟章节对“重返亚太”战略进行解读。她写道,“重返亚洲”传达一个信息,美国深度介入伊拉克和阿富汗事务数年后,要重新聚焦亚洲。伴随中国经济实力不断提升,美国需要以新的方式对待亚洲。而在美国插手南海问题,“扰乱”亚太安全等问题上,希拉里自我感觉不错,甚至借一些外交官的话语“表扬”自己,称当时的“强硬”态度显示出了美国的世界领导力。
当然,向来高傲的希拉里也有对中国“服软”的时候。正是在其担任国务卿期间,中美启动了战略与经济对话,以缓解美国当时一塌糊涂的经济惨状。在2011年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开幕式上,很是喜欢套用中国古语的希拉里用了“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来描述中美两国遇到困难时的举措。“中美两国没有相互孤立,我们时刻位于穿越亚太乃至全世界的关系网之中。”这与她2009年随奥巴马访华时“美中两国‘同舟共济’”的提法一脉相承。此外,她还多次批驳“中国威胁论”、“中美零和博弈”等消极论调。 对2010年举办的上海“世博会”,希拉里也采取了积极促成的方式。在世博会前夕,媒体曾传出美国因缺乏经费无法参加世博会,这将有损东道主北京政府的颜面。在此情况下,希拉里积极寻找世博会美国馆的资金支持者,使美国馆顺利开馆。
“中国牌”怎么打?
在8年前的党内初选中,希拉里就已经把中国当做靶心之一,指责中国的种种不是,频频发出“美国正在慢慢丧失自己的经济主导权”、“美国经济过于依赖中国”和“为什么不能对中国采取强硬行动呢”等言论左右选民认知。此次卷土重来的希拉里是否还会出“中国牌”,这张牌又会怎么打,成了人们关心的话题。
随着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一路一带”构想的横空出世,亚投行横扫了美国人的朋友圈,加上中美两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的互动越来越频繁,中国议题已经成了候选人们绕不开、躲不掉的“路障”。
有媒体指出,两党的候选人都会在选举的关键时期打出“中国牌”,尤其是在双方胶着的状态下。这一招对民主党而言相对更加有用,“通过打中国牌,以示对中国的强硬,民主党可以拉拢相对保守的选民,分化共和党支持者阵营”。加上《华尔街日报》的最新预测认为,与往年大选不同的是,2016年美国总统选举中外交话题的分量将会明显重于经济类话题。
与此同时,奥巴马的外交成绩在美国国内看来并不合格。作为一个“不断退却”的总统——从伊拉克退却、从阿富汗退却,甚至是根本没有办法进入到乌克兰境内——奥巴马带给民众的是前所未有的挫折和沮丧感。这可不是什么好的政治遗产,同为民主党人的希拉里亟需与奥巴马“和平软弱”的外交形象做个“切割”,所以延续以往“强硬”的对华形象或是更加“彪悍”地抨击中国也是在“情理”之中。
但是一旦入主白宫,如何在平衡美国在亚太地区利益的情况下不惹毛中国,才是希拉里或是白宫新主人应该头疼的一个问题。
即便是想跟奥巴马政府做一个彻底的“切割”,但希拉里当选后萧规曹随、不遗余力推进“亚太再平衡”战略已是板上钉钉之事。早在《美国的太平洋世纪》一文中,她就明确表达过自己的立场,作为20年白宫生涯最大的政治业绩,希拉里是断不会轻易放弃或改变这一战略的。
“美国人和世界能期待希拉里领导下的政府做些什么?”虽然酣战的枪声刚刚打响,剧情发展还未进入高潮,雅虎新闻网的文章已迫不及待抛出这一问题。文章称,《艰难抉择》实际上是希拉里的选举纲领集萃,里面汇集的是美国和国际上一些最优秀政策专家的建议。
“如果希拉里最终当选,美国外交政策将更多转向‘巧实力’。这意味着希拉里在任何局势下都会打出外交、经济、军事、政治、技术和文化等工具的组合拳”。“对中国,希拉里将会采取更为坚定和精明的策略”。
这一被誉为“更为坚定和精明”的“巧实力”策略最早由美国学者苏珊尼·诺瑟提出,后来约瑟夫·奈发表题为《巧实力战略》的研究报告,明确提出借此帮助美国重振在全球的领导地位。
在此基础上发展的希拉里一鸣惊人,提出了“巧实力”外交这一概念。这是一种“摒弃纯粹实力主义的外交手段”,在这个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美国影响力逐渐下滑的世界里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大国进行了有效的“牵制”。
其实,候选人们对华态度和政策的“阴晴不定”根本不足为奇。“为了拉选票,美国的政治候选人在面对不同的利益团体时,常常会作出不同的表态。比如,当受众多是黑人听众时,会强调一些提倡种族平等的话;当面对工人还有工会团体时则会努力提倡贸易保护”,但当一切尘埃落定,无论是哪个党派的当选者,都最终受困在椭圆形办公室里。所谓“屁股决定脑袋”,当他们坐上总统的宝座,会发现自己的发挥空间其实很小。中美关系的重要性,已得到华盛顿和华尔街两大支柱的认可,因此任何外交问题都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处理。
虽然“亚太再平衡”战略早已使得中国周边的局势严重恶化,中美关系也因此一次次走向深渊,但如果“女强人”希拉里成功问鼎,这一负面效应的影响势必会进一步扩散,中美两国关系进而面临新一轮的严峻挑战。好在,日益淡定的中国已经有实力不去理会这些所谓的“遏制手段”,加上在政界摸爬滚打了很长时间的希拉里,她的风格和做事方式虽不会中规中矩,倒也不会剑走偏锋。即便刚上台时她需要针对竞选期间的承诺或涉华表态做做样子,但美国政府能拿出来也不过就是经济、军事和政治“三板斧”,最终在对华政策和态度上还是得回到“务实合作”这一大趋势上。
所以,不论是谁打出“中国牌”,带给中国的冲击都是可预测且可控的。相较于遏制中国招数的贫乏苍白,中美之间各领域的配合度和融合度正在不断提高,未来中美关系的大框架也不会因为希拉里等“斗士因素”的出现而发生巨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