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感悟

来源 :学周刊·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stlin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未成年人正处于长身体、学知识的最佳时期,思想品质可塑性很大。他们思想道德素质的好坏,关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败、民族的兴衰和国民素质的整体状况。若不及时抓好、抓实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势必后患无穷。当前有一部分家长过分宠溺孩子,导致他们缺乏基本的道德素养。再加上有些学校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现象,因此我们必须切实抓好未成长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那么,我们如何去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教育工作呢?作为一名普通的政治教师和教育工作管理者,我根据自己多年政治课堂积累的经验,谈谈自己一些做法。
  一、要广泛深入地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践活动
  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养成的习惯,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要从他们的行为习惯养成入手,从思想意识方面进行培养,广泛深入地开展未成年人道德实践活动,转化他们的道德行为,丰富他们的道德情感,引导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自觉实践道德要求。我们可以根据未成年人的特点,充分利用各种重要节日、纪念日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庆祝、纪念活动,增加他们对祖国、家乡、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陶冶他们的道德情操。
  二、以学校为链接点,共创和谐环境
  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长远的战略任务,需要加大宣传力度,更需要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及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形成工作合力,并建立长效的工作机制,以学校为“主阵地”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学校应开设家长委员会,建立起与家长沟通的桥梁,担负起指导和培训家长正确施教的责任,联系社会、家庭建立社区教育委员会,办好家长学校,采取专题讲座、材料宣传、给家长致信、家访、校访等多种形式,加强与家长沟通交流,主动引导家长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教育,做到学校、家庭、社会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从而给未成年人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生活、学习环境。
  三、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教师是学生的楷模,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是深刻而深远的。因此,教师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都要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做到言行一致,为人处世做到公平公正,千万不能品行不端,唯利是图,见利忘義……在课堂上教师的语言要言简意赅,不能对学生存在歧视心理,更不能乱发脾气,甚至恶语中伤,否则会造成学生心灵压抑,对他人和社会易产生抵触不满情绪等。因此,要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先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学校要经常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律法规,提高教师的师德认识,规范教师的师德行为,同时还要深入开展“讲师德,做师表,树正气”活动,使每个教师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敬业爱生,甘于奉献,进而达到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的正面效应。
  四、通过课堂主渠道对未成年人渗透思想道德教育
  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品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也不是某个人就能影响或教育好的,因为人是随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成长起来的,需要沉淀、积累、磨炼等,特别是未成年人更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的锤炼。生活在他们身边人的言行及周围环境,都会直接影响未成年人的成长。因此,我们要时刻提醒和纠正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习惯,以免他们走入歧途。要做到时刻提醒、教育未成年人,就要把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渗透到每堂课程中,让教师启发他们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从而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任务,任重而道远。作为教师,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我们身为教师应该要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要创教育新环境,育全才为己任;要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坚持以人为本,为培养出更多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努力奋斗!
  作者简介:
  龚金平(1976— ),男,籍贯:江西新余,学历:本科,职称:中学一级,研究方向:加强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责编 张亚欣)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