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随着《预算法》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的颁布,内部控制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作用日益显现。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能够完善预决算和收支管理、保障国有资产安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和财务信息的质量,从而在财务层面有效地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因此加强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阐述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产生的背景,然后分析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现状,最后就如何完善内部控制,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提出了见解。
关键词:内部控制;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14.051
1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产生背景
近年来,我国一直在加快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完善预防和惩治腐败的体系,进而形成不敢腐、不能腐和不想腐的有效监督机制,在制度建设方面从源头上遏制和预防腐败现象。而内部控制制度就是将权力关进笼子里的有效机制。2012年11月29日,国家财政部正式发布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并规定从2014年1月1日起在全国行政事业单位正式施行。该规范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框架和内容提供了清晰、全面的指导。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是指行政事业单位为了实现控制目标,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对单位经济活动的风险进行防范和管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目标包括:合理保证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合法合规、国有资产安全完整、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从而有效地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进而提高公共服务效率和效果。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主要有财政预决算管理、财务日常收支管理、政府采购管理、资产管理、建设项目管理和经济合同管理等。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基本包涵了财务管理的内容,因此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防范单位经济活动的风险,必须加强和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
2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现状
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财会〔2012〕21号)以下简称为《单位内控规范》)在全国范围内发布实施以来,行政事业单位都在积极推进内部控制建设,目前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然而也存在部分单位不够重视、制度建设不健全、发展水平不平衡等问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是保障行政单位权力规范有序、科学高效运行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行政事业单位预防腐败的长效保障机制。为调查《单位内控规范》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实施情况,国家会计学院审计与风险管理研究所和用友软件公司联合发布了《2014中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实施情况调研报告》。
就目前来看,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三种。
2.1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意识薄弱
虽然从2014年1月1日起就开始实施《单位内控规范》,但是仍然有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意识依然很薄弱,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健全。良好的内部控制意识是内控制度健全和实施的重要保证。部分单位领导对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不够重视,以至于上至领导,下至基层员工对内部控制都了解甚少,忽视了内部控制在财务管理中所起的作用。
2.2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制度不健全,内控规范执行不力
一方面,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本身可能存在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缺少书面文件制度约束,管理不够严格。另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更新缓慢,特别是最近几年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一直处于改革期,从国库单一账户到公务卡使用的规定,再到2015年10月23日财政部颁布的《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等改革措施,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可能会存在内部财务管理制度改革严重滞后,新旧财务制度衔接不畅,从而导致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出现混乱的局面。特别是《单位内控规范》颁布以来,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尚未将《单位内控规范》的要求落实到本单位的制度建设中,或者已经落实在制度建设中,但仅仅重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但是忽视了内部控制的执行和执行效果的评价,从而导致内部控制仅停留在“纸上谈兵”的情形。
2.3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信息化系统不够完善
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有效实施和有力执行,离不开信息化系统的支撑。信息化系统一方面可以固化流程,对于超预算报销和不符合流程的报销等,即使领导签字了,信息化系统可以有效地阻止,这对于讲究人情的行政事业单位是很好的防控机制,能有效地加强财务管理。另一方面信息化系统也能严格控制现金报销比例,对于不符合财务制度的报销设置预警机制,能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但是,目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信息化方面还非常落后,大部分单位只是做到了简单的账务处理,并没有完善的信息化系统。
3完善内部控制,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对策
3.1增强内部控制意识,创造“人人学内控,处处讲内控”的内部控制环境
内部控制建设能否取得实效,关键在于单位负责人。只有“一把手”重视内部控制建设,强势推进内部控制,通过组织与内部控制相关的培训学习,使单位全员树立起对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第一责任主体”意识,落实到个人实施并监督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使内部控制制度成为单位的一项基础性制度。同时,在单位内部广泛宣传内部控制的知识,聘请专家对内控相关人员进行专题培训、举行内控知识竞赛和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开展内控专题学习等活动,普及内控知识,形成“人人学内控,处处讲内控”的内部控制环境。
3.2建立健全单位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体系,梳理内部控制流程
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经费管理是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建立合理的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以完善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行政事业单位应以《单位内控规范》为指引,在单位负责人的直接领导下,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全面梳理财务管理的业务流程,主要控制单位预决算、收支业务、政府采购、资产管理、建设项目、合同管理等经济活动的内部控制关键环节,分析各个关键点的风险隐患。同时对财务管理活动中的财政预决算管理、财务日常收支管理、政府采购管理、资产管理、建设项目管理和经济合同管理等采用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内部授权审批控制、归口管理、预算控制、财务保护控制、会计控制、单据控制以及信息内部公开等内部控制的基本方法,进而全面建立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体系。对已经建立并实施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的行政事业单位,应提高执行力,完善监督措施,确保财务管理内部控制有效实施。 3.3建立单位的内部审计部门,完善内控的评价和监督机制
良好的评价与监督机制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得以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行政事业单位建立好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体系后,还需通过开展内控实施的评价和监督检查,查找内控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管理的漏洞以及薄弱环节,提出改进的建议,并督促落实整改方案,从而更好地发挥内部控制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而这一系列的工作可由内部审计部门完成。
虽然财政部门实施了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对预算外资金和“八项收入”采用了收支两条线管理,也编制了部门预决算,但是仍不能忽视内部审计的作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部门应在单位负责人的直接领导下,独立行使内部审计的职能。内部审计部门应该按照《单位内控规范》的要求,对单位内部控制的执行有效性进行评价和监督,更有效地做好财务管理工作。
3.4充分利用外部审计、财政、税务和纪检等部门的监督检查,做好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工作
在内部审计部门监督的基础上,行政事业单位还应该接受外部审计、财政、税务和纪检等部门的监督检查。行政事业单位要将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与外部审计、财政、税务和纪检等部门的监督检查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外部各部门的重要作用,及时发现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更全面的对单位的财务活动进行管理。特别是中央“八项规定”的颁布后,经济责任审计的力度不断加强,在扩大审计覆盖面的同时,加强了重点部门、重点单位领导干部、重点资金和重点项目的审计,对“八项规定”的落实情况也作为审计的重要内容。除经济责任审计之外,审计部门也开展专项经费审计、离任审计和绩效审计等多审计方式监督预算单位。财政部门也开展定期检查和专项检查,对财政预算资金和各种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跟踪反馈,掌握预算资金和专项资金的流向,监督好财政资金的使用。八项规定后纪检部门在行政事业单位的监督作用日益显现,上级纪委直接派驻纪检部门在各单位开展纪律检查工作,这也有效地监督了内部控制的执行。在审计、财政、税务、纪检等部门的共同监督检查下,全面推进内部控制的建设和有效执行,做好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工作。与此同时,还可以积极探索建立注册会计师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进行审计的制度。
3.5完善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信息化系统,建立内部控制报告制度,促进内部控制信息公开
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体系最终的落地实施依赖于信息化系统建设。行政事业单位在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基础上,还应不断完善内部控制的信息化系统,如财政部门建立的国库单一账户财政平台,包含账务核算系统、预算系统、决算系统、支付管理系统和专项资金系统等模块;单位内部报销可以建立资金管理系统,规范报销程序,严格审批制度等。根据内部控制建立和实施的实际情况,可以在将单位部门财务报告和决算报告中增加内部控制评价情况进行报告。同时通过单位的门户网站或者微信公众号公开内部控制信息,规定主动公开的信息内容,加大信息公开的力度,逐步建立规范有序的内部控制公开机制,在内部控制的建设中发挥好信息公开的促进和监督作用。
参考文献
[1]马明娟.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J].新经界,2012,(11).
[2]臧晓冬.探究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主要对策[J].新经济,2014,(2).
[3]沈丽峰.如何加强财务管理内部控制[J].现代商业,2011,(2).
[4]吴先成.浅谈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20).
[5]蒋雷.从内部控制角度谈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J].中国外资,2013,(6)
关键词:内部控制;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14.051
1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产生背景
近年来,我国一直在加快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完善预防和惩治腐败的体系,进而形成不敢腐、不能腐和不想腐的有效监督机制,在制度建设方面从源头上遏制和预防腐败现象。而内部控制制度就是将权力关进笼子里的有效机制。2012年11月29日,国家财政部正式发布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并规定从2014年1月1日起在全国行政事业单位正式施行。该规范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框架和内容提供了清晰、全面的指导。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是指行政事业单位为了实现控制目标,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对单位经济活动的风险进行防范和管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目标包括:合理保证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合法合规、国有资产安全完整、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从而有效地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进而提高公共服务效率和效果。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主要有财政预决算管理、财务日常收支管理、政府采购管理、资产管理、建设项目管理和经济合同管理等。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基本包涵了财务管理的内容,因此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防范单位经济活动的风险,必须加强和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
2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现状
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财会〔2012〕21号)以下简称为《单位内控规范》)在全国范围内发布实施以来,行政事业单位都在积极推进内部控制建设,目前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然而也存在部分单位不够重视、制度建设不健全、发展水平不平衡等问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是保障行政单位权力规范有序、科学高效运行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行政事业单位预防腐败的长效保障机制。为调查《单位内控规范》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实施情况,国家会计学院审计与风险管理研究所和用友软件公司联合发布了《2014中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实施情况调研报告》。
就目前来看,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三种。
2.1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意识薄弱
虽然从2014年1月1日起就开始实施《单位内控规范》,但是仍然有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意识依然很薄弱,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健全。良好的内部控制意识是内控制度健全和实施的重要保证。部分单位领导对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不够重视,以至于上至领导,下至基层员工对内部控制都了解甚少,忽视了内部控制在财务管理中所起的作用。
2.2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制度不健全,内控规范执行不力
一方面,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本身可能存在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缺少书面文件制度约束,管理不够严格。另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更新缓慢,特别是最近几年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一直处于改革期,从国库单一账户到公务卡使用的规定,再到2015年10月23日财政部颁布的《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等改革措施,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可能会存在内部财务管理制度改革严重滞后,新旧财务制度衔接不畅,从而导致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出现混乱的局面。特别是《单位内控规范》颁布以来,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尚未将《单位内控规范》的要求落实到本单位的制度建设中,或者已经落实在制度建设中,但仅仅重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但是忽视了内部控制的执行和执行效果的评价,从而导致内部控制仅停留在“纸上谈兵”的情形。
2.3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信息化系统不够完善
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有效实施和有力执行,离不开信息化系统的支撑。信息化系统一方面可以固化流程,对于超预算报销和不符合流程的报销等,即使领导签字了,信息化系统可以有效地阻止,这对于讲究人情的行政事业单位是很好的防控机制,能有效地加强财务管理。另一方面信息化系统也能严格控制现金报销比例,对于不符合财务制度的报销设置预警机制,能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但是,目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信息化方面还非常落后,大部分单位只是做到了简单的账务处理,并没有完善的信息化系统。
3完善内部控制,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对策
3.1增强内部控制意识,创造“人人学内控,处处讲内控”的内部控制环境
内部控制建设能否取得实效,关键在于单位负责人。只有“一把手”重视内部控制建设,强势推进内部控制,通过组织与内部控制相关的培训学习,使单位全员树立起对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第一责任主体”意识,落实到个人实施并监督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使内部控制制度成为单位的一项基础性制度。同时,在单位内部广泛宣传内部控制的知识,聘请专家对内控相关人员进行专题培训、举行内控知识竞赛和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开展内控专题学习等活动,普及内控知识,形成“人人学内控,处处讲内控”的内部控制环境。
3.2建立健全单位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体系,梳理内部控制流程
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经费管理是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建立合理的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以完善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行政事业单位应以《单位内控规范》为指引,在单位负责人的直接领导下,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全面梳理财务管理的业务流程,主要控制单位预决算、收支业务、政府采购、资产管理、建设项目、合同管理等经济活动的内部控制关键环节,分析各个关键点的风险隐患。同时对财务管理活动中的财政预决算管理、财务日常收支管理、政府采购管理、资产管理、建设项目管理和经济合同管理等采用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内部授权审批控制、归口管理、预算控制、财务保护控制、会计控制、单据控制以及信息内部公开等内部控制的基本方法,进而全面建立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体系。对已经建立并实施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的行政事业单位,应提高执行力,完善监督措施,确保财务管理内部控制有效实施。 3.3建立单位的内部审计部门,完善内控的评价和监督机制
良好的评价与监督机制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得以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行政事业单位建立好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体系后,还需通过开展内控实施的评价和监督检查,查找内控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管理的漏洞以及薄弱环节,提出改进的建议,并督促落实整改方案,从而更好地发挥内部控制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而这一系列的工作可由内部审计部门完成。
虽然财政部门实施了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对预算外资金和“八项收入”采用了收支两条线管理,也编制了部门预决算,但是仍不能忽视内部审计的作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部门应在单位负责人的直接领导下,独立行使内部审计的职能。内部审计部门应该按照《单位内控规范》的要求,对单位内部控制的执行有效性进行评价和监督,更有效地做好财务管理工作。
3.4充分利用外部审计、财政、税务和纪检等部门的监督检查,做好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工作
在内部审计部门监督的基础上,行政事业单位还应该接受外部审计、财政、税务和纪检等部门的监督检查。行政事业单位要将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与外部审计、财政、税务和纪检等部门的监督检查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外部各部门的重要作用,及时发现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更全面的对单位的财务活动进行管理。特别是中央“八项规定”的颁布后,经济责任审计的力度不断加强,在扩大审计覆盖面的同时,加强了重点部门、重点单位领导干部、重点资金和重点项目的审计,对“八项规定”的落实情况也作为审计的重要内容。除经济责任审计之外,审计部门也开展专项经费审计、离任审计和绩效审计等多审计方式监督预算单位。财政部门也开展定期检查和专项检查,对财政预算资金和各种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跟踪反馈,掌握预算资金和专项资金的流向,监督好财政资金的使用。八项规定后纪检部门在行政事业单位的监督作用日益显现,上级纪委直接派驻纪检部门在各单位开展纪律检查工作,这也有效地监督了内部控制的执行。在审计、财政、税务、纪检等部门的共同监督检查下,全面推进内部控制的建设和有效执行,做好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工作。与此同时,还可以积极探索建立注册会计师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进行审计的制度。
3.5完善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信息化系统,建立内部控制报告制度,促进内部控制信息公开
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体系最终的落地实施依赖于信息化系统建设。行政事业单位在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基础上,还应不断完善内部控制的信息化系统,如财政部门建立的国库单一账户财政平台,包含账务核算系统、预算系统、决算系统、支付管理系统和专项资金系统等模块;单位内部报销可以建立资金管理系统,规范报销程序,严格审批制度等。根据内部控制建立和实施的实际情况,可以在将单位部门财务报告和决算报告中增加内部控制评价情况进行报告。同时通过单位的门户网站或者微信公众号公开内部控制信息,规定主动公开的信息内容,加大信息公开的力度,逐步建立规范有序的内部控制公开机制,在内部控制的建设中发挥好信息公开的促进和监督作用。
参考文献
[1]马明娟.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J].新经界,2012,(11).
[2]臧晓冬.探究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主要对策[J].新经济,2014,(2).
[3]沈丽峰.如何加强财务管理内部控制[J].现代商业,2011,(2).
[4]吴先成.浅谈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20).
[5]蒋雷.从内部控制角度谈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J].中国外资,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