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糖尿病,作为重症性疾病,现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生命安全的重要疾病,全球因糖尿病死亡的几率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癌症。因此,予以诊治防治尤为重要。目前,大部分罹患糖尿病的患者认为此病终生携带,而产生不同程度焦虑、烦躁、消极等负性情绪。另外,也有部分患者在确诊糖尿病后仍是一副满不在乎的态度,不规律用药、不控制饮食等,导致病情恶化,伴发多种相关并发症,危及生命安全。那么,应该如何正确认识、对待糖尿病呢?现在,我们一下来学习关于面对糖尿病时,应该有的正确态度、想法及行为,如下。
1治疗方面
在患者确诊得了糖尿病后,常常反复询问医生,再次确定病况,也有部分患者乱投医,四处寻医问药,甚至拒绝科学治疗而选择使用偏方,导致血糖控制不理想,而造成病情的进一步发展。
为此,主动与患者交谈,耐心介绍有关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如病因、临床表现、诱因、并发症、危害性、定时定量用药的重要性等,引导患者以正确的态度看点疾病,稳定情绪,消除不良心理,减轻精神压力,配合治疗,在此基础上,向患者介绍降糖类药物方面知识,使其认识到规律用药对维持理想范围血糖水平的重要性,以及对延缓病情进展的积极意义。告知患者单纯控制血糖并不能达到治疗效果,并且西药不良反应多,长期服用降糖药,便会损害人体肝肾功能。而胰岛素的使用,能够有效保护人体肝肾正常生理功能,损害程度较降糖药轻,但是并非每个患者都可以使用胰岛素,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正确的控制血糖方法,与此同时,告知患者在使用胰岛素时,定期测定胰岛功能,结合测定结果,决定是否使用胰岛素,以防发生低血糖事件。更重要的一点是皮下注射胰岛素、口服降糖药对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无明显治疗效果。为此,建议患者以用中药调理为主,以西药或胰岛素控制血糖为辅,以达到控制血糖、防治相关并发症等目的。
2心情方面
心理障碍,损害机体健康,甚至影响正常的工作、生活。一般来讲,健康人每天都会为不同、繁琐的各种生活小事而烦恼,更何况是身患疾病、每天承受病痛折磨的患者呢?糖尿病患者由于内阴亏阳亢、偏阳内燥等原因影响,极易产生心理障碍,进而影响治疗进展及效果。所以,需要重视调养糖尿病患者心理素质,积极调节患者心理状态,解除心理矛盾,保持乐观,积极配合治疗,已取得最佳治疗效果。除此之外,做好患者家属思想工作,告知家属时刻陪伴、关心患者对其病情恢复的重要意义,使其向患者予以精神上的鼓励、支持。
3饮食方面
大部分糖尿病患者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血糖控制良好,认为自己病情得到控制了,可以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吃多少就吃多少了,这种错误的想法常常会造成患者血糖突然增高,致使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威胁机体健康。所以,务必对糖尿病患者日常饮食予以足够的重视。为此,告知患者在拍品是要按照少餐多辆原则进食,不可多食过甜食物、辛辣食物,以防加重糖尿病病情。
建议糖尿病患者在平时根据自身病情,制定个体化饮食方案,保证营养均衡、能量比例搭配合理,即多食富含维生素B、纤维素、微量元素的五谷杂粮(荞麦面、玉米面、紫山药等,以及富含蛋白质、維生素、无机盐的豆类及豆制品,也可以多吃苦瓜、洋葱、香菇、南瓜等食物,降糖、防治并发症。严禁食用含糖量高的食物,如罐头、蜜饯、汽水、果汁、冰淇淋、糖制糕点等,以及高胆固醇食物,包括动物肝脏、肥肉、蛋黄等,严禁吸烟酗酒。
4运动方面
部分糖尿病患者缺乏对运动锻炼的认知,常常在运动时出现低血糖,表现为心率加快、出汗、意识丧失等。
为此,建议患者在在活动前,做好准备活动,一次时间为5~10min,内包括步行、太极拳等,随着机体耐受程度,继续做运动锻炼,一次时间为20~30min,包括慢跑、游泳、阻力自行车、有氧体操、适当球类活动、原地跑等,最后,建议患者做放松活动,一次时间为5~10min,包括自我按摩、其他低强度活动。需要注意的是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根据患者血糖变化、机体耐受程度,适当延长运动时间、增加运动量、增强运动强度,以每周进行3~4次为宜。
总结
作为常见的一种内分泌系统疾病,糖尿病的发生与环境、遗传等因素有关,病情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难治性等特点,现已成为危及我国人类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由于患者对糖尿病知之甚少,再加上获取糖尿病相关知识的途径有限,导致患者对其治疗缺乏的重视,造成患者在治疗方面,以及饮食、运动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错误认知,导致血糖波动极大,随之相关并发症风险也随之增高。因此,纠正糖尿病患者对疾病的错误认知及观念尤为重要。在本次文章中,通过详细阐述糖尿病患者的治疗、饮食、心情、运动等方面内容,使其以正确的态度看点疾病,充分认识到糖尿病并不可怕,最可怕的而是相关并发症。为此,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认真配合中西医治疗,以及保持了良好心理状态,克服不良心理,消除焦虑、烦躁、消极等负性情绪,充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与此同时,在平时注意控制饮食、合理安排运动,积极防治糖尿病并发症,恢复与正常人一样过幸福的生活。
1治疗方面
在患者确诊得了糖尿病后,常常反复询问医生,再次确定病况,也有部分患者乱投医,四处寻医问药,甚至拒绝科学治疗而选择使用偏方,导致血糖控制不理想,而造成病情的进一步发展。
为此,主动与患者交谈,耐心介绍有关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如病因、临床表现、诱因、并发症、危害性、定时定量用药的重要性等,引导患者以正确的态度看点疾病,稳定情绪,消除不良心理,减轻精神压力,配合治疗,在此基础上,向患者介绍降糖类药物方面知识,使其认识到规律用药对维持理想范围血糖水平的重要性,以及对延缓病情进展的积极意义。告知患者单纯控制血糖并不能达到治疗效果,并且西药不良反应多,长期服用降糖药,便会损害人体肝肾功能。而胰岛素的使用,能够有效保护人体肝肾正常生理功能,损害程度较降糖药轻,但是并非每个患者都可以使用胰岛素,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正确的控制血糖方法,与此同时,告知患者在使用胰岛素时,定期测定胰岛功能,结合测定结果,决定是否使用胰岛素,以防发生低血糖事件。更重要的一点是皮下注射胰岛素、口服降糖药对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无明显治疗效果。为此,建议患者以用中药调理为主,以西药或胰岛素控制血糖为辅,以达到控制血糖、防治相关并发症等目的。
2心情方面
心理障碍,损害机体健康,甚至影响正常的工作、生活。一般来讲,健康人每天都会为不同、繁琐的各种生活小事而烦恼,更何况是身患疾病、每天承受病痛折磨的患者呢?糖尿病患者由于内阴亏阳亢、偏阳内燥等原因影响,极易产生心理障碍,进而影响治疗进展及效果。所以,需要重视调养糖尿病患者心理素质,积极调节患者心理状态,解除心理矛盾,保持乐观,积极配合治疗,已取得最佳治疗效果。除此之外,做好患者家属思想工作,告知家属时刻陪伴、关心患者对其病情恢复的重要意义,使其向患者予以精神上的鼓励、支持。
3饮食方面
大部分糖尿病患者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血糖控制良好,认为自己病情得到控制了,可以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吃多少就吃多少了,这种错误的想法常常会造成患者血糖突然增高,致使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威胁机体健康。所以,务必对糖尿病患者日常饮食予以足够的重视。为此,告知患者在拍品是要按照少餐多辆原则进食,不可多食过甜食物、辛辣食物,以防加重糖尿病病情。
建议糖尿病患者在平时根据自身病情,制定个体化饮食方案,保证营养均衡、能量比例搭配合理,即多食富含维生素B、纤维素、微量元素的五谷杂粮(荞麦面、玉米面、紫山药等,以及富含蛋白质、維生素、无机盐的豆类及豆制品,也可以多吃苦瓜、洋葱、香菇、南瓜等食物,降糖、防治并发症。严禁食用含糖量高的食物,如罐头、蜜饯、汽水、果汁、冰淇淋、糖制糕点等,以及高胆固醇食物,包括动物肝脏、肥肉、蛋黄等,严禁吸烟酗酒。
4运动方面
部分糖尿病患者缺乏对运动锻炼的认知,常常在运动时出现低血糖,表现为心率加快、出汗、意识丧失等。
为此,建议患者在在活动前,做好准备活动,一次时间为5~10min,内包括步行、太极拳等,随着机体耐受程度,继续做运动锻炼,一次时间为20~30min,包括慢跑、游泳、阻力自行车、有氧体操、适当球类活动、原地跑等,最后,建议患者做放松活动,一次时间为5~10min,包括自我按摩、其他低强度活动。需要注意的是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根据患者血糖变化、机体耐受程度,适当延长运动时间、增加运动量、增强运动强度,以每周进行3~4次为宜。
总结
作为常见的一种内分泌系统疾病,糖尿病的发生与环境、遗传等因素有关,病情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难治性等特点,现已成为危及我国人类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由于患者对糖尿病知之甚少,再加上获取糖尿病相关知识的途径有限,导致患者对其治疗缺乏的重视,造成患者在治疗方面,以及饮食、运动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错误认知,导致血糖波动极大,随之相关并发症风险也随之增高。因此,纠正糖尿病患者对疾病的错误认知及观念尤为重要。在本次文章中,通过详细阐述糖尿病患者的治疗、饮食、心情、运动等方面内容,使其以正确的态度看点疾病,充分认识到糖尿病并不可怕,最可怕的而是相关并发症。为此,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认真配合中西医治疗,以及保持了良好心理状态,克服不良心理,消除焦虑、烦躁、消极等负性情绪,充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与此同时,在平时注意控制饮食、合理安排运动,积极防治糖尿病并发症,恢复与正常人一样过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