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湘西有武陵山与雪峰山两大山系,巍峨连绵,层峦叠嶂吐翠,独成胜景。所以,我常常将山喻为湘西之魂,没有山就没有大湘西人的刚毅与倔强,没有山也就没有大湘西人的血性与质朴。描绘大湘西的山之魂水之魄,就全在艺术家们对这一独特景物的感悟与表现了。
胡光胜从事山水画创作30多年,心无旁骛,专注于大湘西的山水画,可谓达到了痴迷的程度。大湘西的山山水水,沟壑峰岭,都留下了他的足迹。无论是春暖花开、霁霞映日的春光,还是果香味浓、红叶妆裹的秋景,也不管是溪水潺潺、清澈见底的山涧,还是白云缭绕、村舍斜廓的农居,都显得那么真实、自然而富有情调。从他写生的作品中随手抽出一幅来,都是那么生机盎然,仿佛从中能触摸到山的肌理、水的脉络,可以感受到山的清新水的甘甜。农家小屋坐落掩映在树林之中,一如孟浩然《过故人庄》所描写的意境“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陶醉在画中氤氲的气氛之中。
我观摩了胡光胜近二年在大湘西写生的三十多幅作品,大为惊叹,且不论艺术技巧的成熟与圆润,单就对大湘西山水题材的执着与深入,就令人肃然起敬。细细看来,三十多幅写生作品集中体现了两大主题:一是大湘西的春之韵,这部分主题占了写生作品的一半。大湘西区域的山色春光,在他的笔下,蕴含着无限的生机与活力,如连绵群山的悠远逶迤、悠悠白云的闲适游弋、葱绿树木的烂漫挺拔、山涧小溪的清蒸透亮、掩映农舍的错落有致、山间小道的蜿蜒崎岖、鸡鸭牛羊的喧闹哞鸣……都显得那么明快和谐与生气勃勃,既似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又有王维诗中的田园风光;既是写实,又渗透了憧憬。画面粗看不觉新鲜,但细细品来,越咀嚼越有深意,其中的山韵水味,只能意会难以言说。往往被画面上的那山那水那树那屋所陶醉,而不知有晋。如他的《春雨润山寨》,几栋排列有序的农舍,被参天的大树环绕着,绵绵春雨刚潇潇洒洒下过,枝繁叶茂的树林吐露出春花笑靥,整个山寨鸟语花香,生机与活力力透纸背。《春雨巴沙村》则又是另外一番情景:春雾缭绕,徐徐飘来,远处的山峰时隐时现,引人暇想,次第而建的农舍被参天大树环绕,一条石板道铺陈于眼前,向画外延伸而去……春天里,大湘西的山水树宅路,在胡光胜的笔下,都充满了灵气和朝气,他对山寨之春的无限钟爱都泼墨于宣纸之上了。
二是大湘西的秋之韵,也占了相当的篇幅。大湘西秋之韵的丰厚与蕴含,有别于春之韵的单纯与明丽。相对于春之韵热烈、喧腾、驿动、绿茵,秋之韵更多地的是静寂、沉醉、空远、厚实。其色彩的斑斓多姿,叶落树高、暮色苍茫的浓烈气氛,更有别于万木郁森、叶茂汁浓的秀丽春景。如《湘西秋之韵·向心力》,远方大山仿佛在凝望着被群树环绕的山寨小村落,以农舍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圆弧状,这是大自然与社会的和谐组合,秋色秋实才显得如此美丽和真实——人是万物之神,人也是大自然活动的中心,即使是远离都市的大山深处,也要有人的存在和活动才有美的风景和希望。另一幅写生《湘西秋之韵·守望》,山树环抱的几幢农舍,远离了都市的喧嚣,却不弃不离相互守望在一起。大湘西山寨没有都市的热闹喧哗和物质享受,却有着都市没有的静寂安宁与沉稳,与山为伍,与树为邻,与清澈的溪水嬉闹,与鸡鸭牛羊为伴,怡然自得,少了许多“现代病”。这难道不是一种追求与理想?
胡光胜的这些写生作品,可以视为大湘西山寨景色的集中体现。既使是写生,也充分体现了艺术家的眼光、视野、胸襟与情怀,依这点而论,这些写生作品就不仅仅是湘西山川的实物临摹了,而是作者对自然、对社会、对未来的一种认同和挑选。大自然给人类留下了无法穷尽的自然和社会遗产,如何从大湘西的万事万物中,寻找和挑选表现自己思想的物体形状,涂抹融入自己生命色彩的颜料,却不是一件易事。山是大湘西之魂,山的形状、走势、排列、肌理、颜色,以及树的多少大小的衬垫、山涧溪流的宛转走向,农舍的远近隐显组合剪裁,家禽家兽的点衬等,都是作者需要取舍和表现的。作者在继承传统、体现自然美的同时,融入了自己的艺术理想和信念,如他的《春韵》,以屋前虬枝吐翠的老树,来烘托和衬映在白云缭绕下若隐若现的群山,显得辽阔与声远,这就冲出了大山的阻隔和局限——春是任何东西都阻挡不了的。《秋晴》又是另一番景象:嶙峋的山石上,几株略显寂寞的山树顽强地向上伸展着,绿枝红叶映衬着山的巍峨与高耸,白云在山的四周游弋环绕,——山的久远和不屈不挠,既是大湘西自然的写照,也是大湘西人精神的写照。既使是写一个局部,也寄托着作者的感怀和情思,如《湘西巴沙村一角》,画中春树环绕下的巴沙村,是湘西龙山县的一个小村,百来户农家,沿溪散落在一狭长地带。过去,这是一个较隐蔽的土匪窝,现在还能从画中堡垒式的建筑中,依稀见到当年的防卫。这么一个较古老的山寨,却在画家的笔下焕发了生机——春芽吐翠,远山苍茫,万千气象,历史与现实通过选择性构图巧妙地呈现在人们的面前,这就是艺术的魅力。
胡光胜钟情于山,除了画山,还特别擅长于画树,这也是大湘西大山与北方大山不同的地方——有山就有茂密的树。在他的笔下,大湘西树的平凡与伟岸、细密与精灵,都演绎成了山的天然卫士。与其它大山不同的是,大湘西的山与树是父与子、鱼与水的关系,以致于有时茂密的树林,将山的雄伟和高耸都遮蔽了。如他的《春之韵系列·驿动》,茂密树林象一道道天然的屏障,为大山披上了盛装,争先恐后妆饰着春的颜色。胡光胜对树的偏爱由此可见一斑。
大湘西的山是湘西的灵魂,也是胡光胜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素材。大湘西的山有它独特的雄姿英彩,在这方面还需要我们的画家去仔细揣摩。画出它的局部不难,但要画出它的整体特征,画出它独有的精气神,还需要继续努力。我们祈盼大湘西的山山水水在胡光胜的眼中和笔下,能更多地表现出它们的气魄和雄姿来,生发出更加具有时代特点和美学特征的魂魄来,让大湘西的山水画走出湘西,走向中国,走向世界。
(作者单位:怀化学院)
责任编辑 孙 婵
胡光胜从事山水画创作30多年,心无旁骛,专注于大湘西的山水画,可谓达到了痴迷的程度。大湘西的山山水水,沟壑峰岭,都留下了他的足迹。无论是春暖花开、霁霞映日的春光,还是果香味浓、红叶妆裹的秋景,也不管是溪水潺潺、清澈见底的山涧,还是白云缭绕、村舍斜廓的农居,都显得那么真实、自然而富有情调。从他写生的作品中随手抽出一幅来,都是那么生机盎然,仿佛从中能触摸到山的肌理、水的脉络,可以感受到山的清新水的甘甜。农家小屋坐落掩映在树林之中,一如孟浩然《过故人庄》所描写的意境“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陶醉在画中氤氲的气氛之中。
我观摩了胡光胜近二年在大湘西写生的三十多幅作品,大为惊叹,且不论艺术技巧的成熟与圆润,单就对大湘西山水题材的执着与深入,就令人肃然起敬。细细看来,三十多幅写生作品集中体现了两大主题:一是大湘西的春之韵,这部分主题占了写生作品的一半。大湘西区域的山色春光,在他的笔下,蕴含着无限的生机与活力,如连绵群山的悠远逶迤、悠悠白云的闲适游弋、葱绿树木的烂漫挺拔、山涧小溪的清蒸透亮、掩映农舍的错落有致、山间小道的蜿蜒崎岖、鸡鸭牛羊的喧闹哞鸣……都显得那么明快和谐与生气勃勃,既似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又有王维诗中的田园风光;既是写实,又渗透了憧憬。画面粗看不觉新鲜,但细细品来,越咀嚼越有深意,其中的山韵水味,只能意会难以言说。往往被画面上的那山那水那树那屋所陶醉,而不知有晋。如他的《春雨润山寨》,几栋排列有序的农舍,被参天的大树环绕着,绵绵春雨刚潇潇洒洒下过,枝繁叶茂的树林吐露出春花笑靥,整个山寨鸟语花香,生机与活力力透纸背。《春雨巴沙村》则又是另外一番情景:春雾缭绕,徐徐飘来,远处的山峰时隐时现,引人暇想,次第而建的农舍被参天大树环绕,一条石板道铺陈于眼前,向画外延伸而去……春天里,大湘西的山水树宅路,在胡光胜的笔下,都充满了灵气和朝气,他对山寨之春的无限钟爱都泼墨于宣纸之上了。
二是大湘西的秋之韵,也占了相当的篇幅。大湘西秋之韵的丰厚与蕴含,有别于春之韵的单纯与明丽。相对于春之韵热烈、喧腾、驿动、绿茵,秋之韵更多地的是静寂、沉醉、空远、厚实。其色彩的斑斓多姿,叶落树高、暮色苍茫的浓烈气氛,更有别于万木郁森、叶茂汁浓的秀丽春景。如《湘西秋之韵·向心力》,远方大山仿佛在凝望着被群树环绕的山寨小村落,以农舍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圆弧状,这是大自然与社会的和谐组合,秋色秋实才显得如此美丽和真实——人是万物之神,人也是大自然活动的中心,即使是远离都市的大山深处,也要有人的存在和活动才有美的风景和希望。另一幅写生《湘西秋之韵·守望》,山树环抱的几幢农舍,远离了都市的喧嚣,却不弃不离相互守望在一起。大湘西山寨没有都市的热闹喧哗和物质享受,却有着都市没有的静寂安宁与沉稳,与山为伍,与树为邻,与清澈的溪水嬉闹,与鸡鸭牛羊为伴,怡然自得,少了许多“现代病”。这难道不是一种追求与理想?
胡光胜的这些写生作品,可以视为大湘西山寨景色的集中体现。既使是写生,也充分体现了艺术家的眼光、视野、胸襟与情怀,依这点而论,这些写生作品就不仅仅是湘西山川的实物临摹了,而是作者对自然、对社会、对未来的一种认同和挑选。大自然给人类留下了无法穷尽的自然和社会遗产,如何从大湘西的万事万物中,寻找和挑选表现自己思想的物体形状,涂抹融入自己生命色彩的颜料,却不是一件易事。山是大湘西之魂,山的形状、走势、排列、肌理、颜色,以及树的多少大小的衬垫、山涧溪流的宛转走向,农舍的远近隐显组合剪裁,家禽家兽的点衬等,都是作者需要取舍和表现的。作者在继承传统、体现自然美的同时,融入了自己的艺术理想和信念,如他的《春韵》,以屋前虬枝吐翠的老树,来烘托和衬映在白云缭绕下若隐若现的群山,显得辽阔与声远,这就冲出了大山的阻隔和局限——春是任何东西都阻挡不了的。《秋晴》又是另一番景象:嶙峋的山石上,几株略显寂寞的山树顽强地向上伸展着,绿枝红叶映衬着山的巍峨与高耸,白云在山的四周游弋环绕,——山的久远和不屈不挠,既是大湘西自然的写照,也是大湘西人精神的写照。既使是写一个局部,也寄托着作者的感怀和情思,如《湘西巴沙村一角》,画中春树环绕下的巴沙村,是湘西龙山县的一个小村,百来户农家,沿溪散落在一狭长地带。过去,这是一个较隐蔽的土匪窝,现在还能从画中堡垒式的建筑中,依稀见到当年的防卫。这么一个较古老的山寨,却在画家的笔下焕发了生机——春芽吐翠,远山苍茫,万千气象,历史与现实通过选择性构图巧妙地呈现在人们的面前,这就是艺术的魅力。
胡光胜钟情于山,除了画山,还特别擅长于画树,这也是大湘西大山与北方大山不同的地方——有山就有茂密的树。在他的笔下,大湘西树的平凡与伟岸、细密与精灵,都演绎成了山的天然卫士。与其它大山不同的是,大湘西的山与树是父与子、鱼与水的关系,以致于有时茂密的树林,将山的雄伟和高耸都遮蔽了。如他的《春之韵系列·驿动》,茂密树林象一道道天然的屏障,为大山披上了盛装,争先恐后妆饰着春的颜色。胡光胜对树的偏爱由此可见一斑。
大湘西的山是湘西的灵魂,也是胡光胜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素材。大湘西的山有它独特的雄姿英彩,在这方面还需要我们的画家去仔细揣摩。画出它的局部不难,但要画出它的整体特征,画出它独有的精气神,还需要继续努力。我们祈盼大湘西的山山水水在胡光胜的眼中和笔下,能更多地表现出它们的气魄和雄姿来,生发出更加具有时代特点和美学特征的魂魄来,让大湘西的山水画走出湘西,走向中国,走向世界。
(作者单位:怀化学院)
责任编辑 孙 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