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木瓜蛋白酶的提取与活性研究

来源 :广州化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ver033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有机溶剂沉淀法提取木瓜不同部位的木瓜蛋白酶,并用考马斯亮蓝法及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提取的木瓜不同部位的木瓜蛋白酶含量及活性,进而求出酶比活.通过计算出的酶比活来比较不同部位木瓜蛋白酶酶活力,最终得出木瓜皮蛋白酶的活力大于木瓜肉蛋白酶的活力,而木瓜肉蛋白酶的活力大于木瓜瓤蛋白酶的活力的结论,为木瓜蛋白酶的工业化提取提供了有力参考.
其他文献
采用凝胶法制备了TiO2、ZnO/TiO2纳米材料,材料的结构和形貌分别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等仪器进行了表征,同时研究了TiO2、ZnO/TiO2在常温下对乙醇气体的敏感性能。结果表明,ZnO/TiO2复合纳米材料对乙醇气体的响应、恢复时间分别为1.5 s、1 s,相比纯TiO2,分别提升了0.5 s、1 s,具有更加优异的气敏响应特性。
1-羟基-2,5,8-三甲基-9-芴酮为雷公藤抗炎活性成分。以3-甲基水杨酸和对二甲苯为原料,醋酸钯为催化剂,过硫酸钠为氧化剂,经钯催化sp2 C-H氧化偶联一锅法,首次合成了目标物,通过NMR和MS进行了结构表征。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实验表明,反应时间影响最大,其次是钯催化剂用量,第三是反应温度,最后是原料摩尔比,优化条件为:3-甲基乙酰水杨酸:对二甲苯:醋酸钯摩尔比=1:4:0.1、温度80℃、时间2 h,收率90.3%,纯度99.6%。
以磷脂含量及金属离子吸附能力为指标,正交试验优化磁性脂质微粒固定化金属离子(NS-NI2+)的制备工艺,考察NS-NI2+对长蛇鲻蛋白酶解物5 kDa渗透液(LFPH-I)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NS-NI2+最优制备工艺为:磷脂0.4 g,N-十六烷基亚氨基二乙酸钠(HIDA)0.25 g,搅拌速度800 rpm,硬脂酸2.0 g,聚乙烯醇(PVA)浓度2%,Fe 3O 40.33 g。NS-NI2+对长蛇鲻蛋白酶解物
对应用于石化领域中常见的硫含量分析方法进行了归纳、对比,并结合X射线荧光技术和等离子体耦合质谱技术,将紫外荧光光谱法、单波长X射线荧光光谱法、库仑法、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分别从适用范围、优势、劣势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比较。进而得出针对不同的石油样品使用不同硫含量分析方法的优选顺序。
石脑油中铅是加工过程的一种毒物,易使重整催化剂中毒而失活。因此,需要测定石脑油中的铅含量,延长催化剂的使用寿命,具有重要作用。常用的测试方法是采用萃取-还原-反萃取前处理后用原子吸收法来测定,但取样量大(500 g),测定繁琐,测定时间长。而本文采用有机溶剂直接进样-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石脑油铅含量测定,提高了分析效率,结果准确可靠。
利用UHPLC-Q ExactiveOrbitrap-MS技术检测山楂叶、山楂肉、山楂核化学成分,考察山楂不同部位化学成分差异.色谱使用Waters ACQUITYUPLC HSS T3色谱柱(2.1 mm×100 mm,1.7μm
采用“酸性醇回流法”提取马勃生物碱,并首次引入球磨机破壁技术提高马勃生物碱粗品的提取率,通过改变破壁转速和回流提取时间以确定最优提取方案。实验发现破壁工序有利于马勃生物碱的提取,在一定范围内,提取率随破壁转速的提高而增大;回流提取时间影响生物碱的提取率,提取率随提取时间呈先递增后递减变化;在实验范围内,破壁转速为500 rpm,提取时间为3 h,马勃生物碱粗品的提取率最高。
近些年来,我国以低阶煤为原料的低温热解产业有了迅速发展,低阶煤热解可以得到半焦、焦油以及热解煤气。以前由于单炉规模小以及煤气品质差等原因,煤气作为副产品难以得到有效利用,通常点燃排放,既污染环境又浪费资源。随着热解项目规模的扩大,煤气产量会越来越大,需要对其进行合理的利用,主要包括:生产LNG、制氢、甲醇、二甲醚、合成油等其他化工产品,从而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以芦丁为标准品,建立总黄酮含量测定标准曲线;并建立以醇浓度(A)为60%、70%、80%,时间(B)为0.5 h、1 h、1.5 h,提取次数(C)为1、2、3次,料液比(D)为1:8、1:10、1:12的四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研究野葛叶总黄酮超声提取工艺。研究得出,野葛叶总黄酮超声提取最优方法为:A3B1C3D1,即乙醇浓度80%,提取时间0.5 h,超声次数3次,料液比1:8。结果表明,本实验优选出的最佳提取方法方
以某工业化加氢装置催化剂干法硫化过程为例,分别对硫化过程催化剂床层温度变化、循环氢中硫化氢浓度与硫化剂注入速度的关系,并就实际硫化升温曲线与理论硫化升温曲线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催化剂种类、工艺设置和硫化方法三者相匹配,硫化时间、硫化剂注入量与催化剂床层升温速率相适应,并达到理论硫化温度,催化剂方可达到较理想的硫化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