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外语高度普及的今天,外语教师逐渐出现富余。高校公共外语教师作为青年人外语教育的中后期责任人,掌握单一的一门外语知识不但不能满足高校外语教育的需求;并且考虑到中国过分的外语教育对整个中华民族教育制度产生的影响,我们有必要产生这样的忧虑:公外教师迟早要贬值,这个岗位岌岌可危。这批教师要想维护好自身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必须进行专业素质的再提高和职业前景的再定位。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就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希望对同行有所帮助和启发。
【关键词】高校公共外语教师 需求过剩 职业前景 再定位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6-0100-01
一、新时期高校公共外语教师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及可能的职业再定向
随着基础教育水平的提高,高校,特别是重点大学公共外语课程已经失去了作为课程存在的理据。公共外语教师的职能和任务目标定位是公共外语教学,从教学工作量与教师数量匹配实际看,公共外语教师即将成为无外语语言课程可教的过剩教师。一旦公共外语不再作为课程存在,现有公共外语教师必然会在短时间内成为无外语语言课程可教的过剩教师。这是教育部直属高校公共外语教师即将面临而多数公共外语教师,特别是中青年公共外语教师尚未意识到的问题或困境。
公共外语教师成为过剩教师不止是公共外语教师自己必须认识到和面对的问题,更是相关高校管理层必须认识到和面对的问题。已经成为或即将成为过剩教师的公共外语教师必须从公共外语授课向其它课程或相关行业、领域转移。我们必须要考虑自身的职业前景,甚至对人生目标进行再定位。调研表明两大方向是比较值得考虑的:一是走ESP之路,以外语为工具甚至第二工作语言,从事外语语言文学学科之外某种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专门研究和课程教学;另外,主动自主转型,把外语作为工具,做对外传播中国文化的工作。
二、开拓ESP(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研究,开发ESP课程。
任何一种外语都仅仅是交流工具,不是学科,不是专业,一切外语语言课程都基本上是空心课程。外语语言学(或外语语言研究)和外语文学学(或外语文学研究)是学科,也是专业,但是在任何一个国家文化语境中,高等教育发展和社会发展对外语语言研究和外语文学研究人才的需求量却极小,而对外语水平高的非语言和非文学学科专业人才的需求量都极大。因此,高等教育外语专业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已成为时代诉求。从根本上来讲,外语是一种技能、一种载体,只有当外语与某一被载体相结合,才能形成专业。
ESP研究,与有些专家所说的“去外语化”有很大相似之处。ESP研究为高校公共外语教育开辟了另一条可能的生存途径。近年来兴起的“商务英语”,在本质上就是ESP。ESP不是教学方法,而是英语教育的一种途径(approach),应该放在一个国家的语言政策层面予以考虑。事实上,如果ESP教学与研究成熟了,我国的理工院校、商科类高校、高职高专乃至各类二级学院的英语教学和教材建设就更容易定位了。
ESP对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学生学习通用英语是为了打好扎实的外语基础,而ESP学习对学生今后的就业与职业发展有很大帮助。这为高校公共外语教师提供了宝贵的生存空间。
三、从高校自主转型,自立门户,向世界介绍中国文化。
大学公共外语教师大多已经具备较高的英语实际交际能力,能够承担口语或书面的翻译之类的工作。近年来,在外语导游的考试中,高校外语教师的优势非常明显他们通常都能以突出的口语水平直接顺利通过面试环节。并且有不少高校公共外语课教师已经在社会上有自己的涉外兼职。所以,在狼多肉少这样一个环境中抑郁挣扎,倒不如充分利用优势,打开一片新天地。所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给自己找到了合适的位置,也为社会减小了就业的负担。
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是应对全球化挑战、提升国家“软实力”的必然要求;以更加开放的态势融入国际社会,不断扩大对外文化交流,是中国文化发展的坚定方针。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家实力的增强,国际社会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中国。“把中国介绍给世界”,加快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步伐,是中国的需要也是世界的需要。承担“把中国介绍给世界”使命,要求这些“转业教师”不仅能够在学习和交流中摆脱母语的束缚去理解和掌握异质文化,更进一步要求能用外国人熟悉的语言和接受方式来解释和介绍中国文化。一方面,要能够发掘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的具有永恒意义的积极因素,阐明中国文化中体现人类共通价值和现代意蕴的内容,例如仁爱思想,朴素的生态意识,顺应自然、追求和谐的智慧,对和平生活的祈求,对外来文化的开放和包容等;另一方面,要从中国的现实国情和社会发展状况出发,客观地凝练总结中国当代文化的精华,并以易于接受的方式将其介绍给世界。总之,承担“把中国介绍给世界”使命的外语类人员,需要在重视培养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基础上,加强双向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在文化交流过程中进一步确立中国文化的主体性,充分发扬中国文化的民族特色和基本精神。
四、结 论
严峻的形式迫使大学公共外语教师必须要有紧迫感和独立的判断能力,要从服务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双重意义上综合评价、认真盘点自身资源,立足自身优势,着眼长远,大胆、科学、明智地为自己定位,在社会中找到合适自己的位置。
参考文献
1 张素玲、衣学娟.终身教育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5(12)
2 赵宗峰.外语类高校的新使命:把中国介绍给世界[J].理论经纬,2010(12)
3 冯燕.去外语化:重点大学公共外语教师发展的必然选择[J].大学教育科学,2010(3)
4 李宏惠.淺析教师的成长过程与发展策略[J].教师专业发展,2008(9)
5 冯建军.论教师生命发展的策略[J].当代教育科学,2006(10)
6 钟海青、卢辉炬.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探寻[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3(10)
【关键词】高校公共外语教师 需求过剩 职业前景 再定位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6-0100-01
一、新时期高校公共外语教师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及可能的职业再定向
随着基础教育水平的提高,高校,特别是重点大学公共外语课程已经失去了作为课程存在的理据。公共外语教师的职能和任务目标定位是公共外语教学,从教学工作量与教师数量匹配实际看,公共外语教师即将成为无外语语言课程可教的过剩教师。一旦公共外语不再作为课程存在,现有公共外语教师必然会在短时间内成为无外语语言课程可教的过剩教师。这是教育部直属高校公共外语教师即将面临而多数公共外语教师,特别是中青年公共外语教师尚未意识到的问题或困境。
公共外语教师成为过剩教师不止是公共外语教师自己必须认识到和面对的问题,更是相关高校管理层必须认识到和面对的问题。已经成为或即将成为过剩教师的公共外语教师必须从公共外语授课向其它课程或相关行业、领域转移。我们必须要考虑自身的职业前景,甚至对人生目标进行再定位。调研表明两大方向是比较值得考虑的:一是走ESP之路,以外语为工具甚至第二工作语言,从事外语语言文学学科之外某种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专门研究和课程教学;另外,主动自主转型,把外语作为工具,做对外传播中国文化的工作。
二、开拓ESP(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研究,开发ESP课程。
任何一种外语都仅仅是交流工具,不是学科,不是专业,一切外语语言课程都基本上是空心课程。外语语言学(或外语语言研究)和外语文学学(或外语文学研究)是学科,也是专业,但是在任何一个国家文化语境中,高等教育发展和社会发展对外语语言研究和外语文学研究人才的需求量却极小,而对外语水平高的非语言和非文学学科专业人才的需求量都极大。因此,高等教育外语专业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已成为时代诉求。从根本上来讲,外语是一种技能、一种载体,只有当外语与某一被载体相结合,才能形成专业。
ESP研究,与有些专家所说的“去外语化”有很大相似之处。ESP研究为高校公共外语教育开辟了另一条可能的生存途径。近年来兴起的“商务英语”,在本质上就是ESP。ESP不是教学方法,而是英语教育的一种途径(approach),应该放在一个国家的语言政策层面予以考虑。事实上,如果ESP教学与研究成熟了,我国的理工院校、商科类高校、高职高专乃至各类二级学院的英语教学和教材建设就更容易定位了。
ESP对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学生学习通用英语是为了打好扎实的外语基础,而ESP学习对学生今后的就业与职业发展有很大帮助。这为高校公共外语教师提供了宝贵的生存空间。
三、从高校自主转型,自立门户,向世界介绍中国文化。
大学公共外语教师大多已经具备较高的英语实际交际能力,能够承担口语或书面的翻译之类的工作。近年来,在外语导游的考试中,高校外语教师的优势非常明显他们通常都能以突出的口语水平直接顺利通过面试环节。并且有不少高校公共外语课教师已经在社会上有自己的涉外兼职。所以,在狼多肉少这样一个环境中抑郁挣扎,倒不如充分利用优势,打开一片新天地。所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给自己找到了合适的位置,也为社会减小了就业的负担。
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是应对全球化挑战、提升国家“软实力”的必然要求;以更加开放的态势融入国际社会,不断扩大对外文化交流,是中国文化发展的坚定方针。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家实力的增强,国际社会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中国。“把中国介绍给世界”,加快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步伐,是中国的需要也是世界的需要。承担“把中国介绍给世界”使命,要求这些“转业教师”不仅能够在学习和交流中摆脱母语的束缚去理解和掌握异质文化,更进一步要求能用外国人熟悉的语言和接受方式来解释和介绍中国文化。一方面,要能够发掘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的具有永恒意义的积极因素,阐明中国文化中体现人类共通价值和现代意蕴的内容,例如仁爱思想,朴素的生态意识,顺应自然、追求和谐的智慧,对和平生活的祈求,对外来文化的开放和包容等;另一方面,要从中国的现实国情和社会发展状况出发,客观地凝练总结中国当代文化的精华,并以易于接受的方式将其介绍给世界。总之,承担“把中国介绍给世界”使命的外语类人员,需要在重视培养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基础上,加强双向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在文化交流过程中进一步确立中国文化的主体性,充分发扬中国文化的民族特色和基本精神。
四、结 论
严峻的形式迫使大学公共外语教师必须要有紧迫感和独立的判断能力,要从服务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双重意义上综合评价、认真盘点自身资源,立足自身优势,着眼长远,大胆、科学、明智地为自己定位,在社会中找到合适自己的位置。
参考文献
1 张素玲、衣学娟.终身教育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5(12)
2 赵宗峰.外语类高校的新使命:把中国介绍给世界[J].理论经纬,2010(12)
3 冯燕.去外语化:重点大学公共外语教师发展的必然选择[J].大学教育科学,2010(3)
4 李宏惠.淺析教师的成长过程与发展策略[J].教师专业发展,2008(9)
5 冯建军.论教师生命发展的策略[J].当代教育科学,2006(10)
6 钟海青、卢辉炬.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探寻[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