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突出。高校职业生涯教育的缺失与滞后是导致该问题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如何加强当代大学生的职业教育,转变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发挥高校职业规划课程的实际意义,让职业生涯规划发挥真正的规划、指导作用是当代高校值得研究与探讨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职业生涯教育
一、高校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目前,由于产业结构调整和高校扩招等多种原因,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越来越突出。近几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上出现了诸如“毕业即失业”、“盲目就业”、“高违约率”、“高流失率以及“所做非所学,所做非所能,所做非所爱”等就业现象影响个人发展与用人单位利益的现象,大学生就业难与用人单位招人难的尴尬状况同时存在。这种两难局面的形成除了宏观就业形势方面的原因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高校职业生涯教育的缺失与滞后。
二、当前大学生职业规划的现状。
近年来,国家及相关部加大了毕业生就业力度。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就业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就业已成为学生、家长、社会十分关注的热点和焦点。根据本人多年从乖高校就职业指导的工作经验来看。大学生就业往往存在就业机会和就业需求较为充分,但是学生却往往由于自身因素而无法达成就业协议。究其深层次主要原因之一是学生缺乏职业生涯规划及相关技能,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不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如下: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启动较晚。职业生涯规划起源于上个世纪6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引入国内,本世纪才逐步引人到高校。近几年,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逐步成为大学生教育和就业指导中的热点。对于绝大多数高校来讲,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近两年左右才开始启动,主要形式是讲座。条件好的少数学校开设有职业生涯培训课,提供有限咨询指导。
(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不规范。已经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高校,课程开设缺乏系统性,没有纳人教学计划,内容不规范。教学条件不具备,职业指导和咨询不够。师资缺乏等。
(三)职业生涯规划的校园氛围未完全形成。高等院校大多数教师和学生未树立起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没有针对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可行职业生涯规划。由于职业生涯规划的校园氛围未形成,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很少融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缺乏主动施教,大学生对自己职业生涯规划的积极性缺乏,很少主动寻求职业规划指导。
三、解决大学生职业规划存在问题的措施。
(一)结合“两课”教学,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价值现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是对大学生进行职业价值观和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途径。现在一些大学生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下,往往认为职业生涯规划比较空,不顶用,哪儿工资高、工作轻松就去哪儿,往往把理想、志趣抛在一边,怕去基层,怕工作环境太艰苦,或者找不到实惠的工作干脆在社会上“漂着”。大学生在选择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心态和择业观,其实质就是价值观和理想信念问题。因此,在“两课”教育内容上要加强“三观”教育,深入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艰苦创业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大就业观”,避免其在职业决策中陷入困境。
(二)开设职业指导课程,加强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和专业辅导。职业生涯指导课是新形势下高等教育课程体系里面的新成员,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改革而设立的一门跨学科、综合性的教育课程,是学生系统地学习生涯发展、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与职业生涯有关的相关理论的最主要途径。同时它能够帮助大学生尽早建立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和技巧。职业指导课程的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解决择业困惑,更重要的是能够帮助学生掌握解决个人职业发展问题的方法。
(三)加强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帮助大学生获得符合相关职业要求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如果说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主要是使学生学会“做人”的话,那么,专业课则着重解决“做什么人”的问题。专业知识是指从事某种专门职业或进行某种特殊活动所必备的知识,是从事职业活动的基础。专业课教学除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外,内容中还富含职业生涯设计教育素材以及职业道德、理想、纪律与情感教育等。如土木工程专业的毕业生,除需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外,像道路勘探与设计课程中还包含了要深人工地现场,不怕吃苦,勇于探索、创新的职业精神的教育。对师范专业的毕业生还要加强甘于清贫、勇于奉献的师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职业追求。
(四)个别辅导。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会碰到许多个性化问题,有些还可能涉及个人隐私,需要一对一地深入咨询。辅导员与学生直接接触的机会多,心理距离近,更容易获得学生的信任,往往成为学生首选的求助对象。这也要求辅导员掌握一定的个别辅导技术,采取评估手段,全面了解来询者的性格、兴趣、价值观和能力等,帮助大学生了解和发现自己,从而制定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真正当好咨询员角色。咨询过程中要注意安全性和保密性,特别强调在职业决策过程中,辅导员不能越俎代庖替学生拿主意,最终的决策一定要由学生自己做出。
参考文献
[1]张小嵩,当前大学生职业规划的现状及对策.
[2]何祥林,谢守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谢守成.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40).
[4]高桥,葛海燕.大学生涯与职业规划[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5]方伟.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咨询案例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职业生涯教育
一、高校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目前,由于产业结构调整和高校扩招等多种原因,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越来越突出。近几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上出现了诸如“毕业即失业”、“盲目就业”、“高违约率”、“高流失率以及“所做非所学,所做非所能,所做非所爱”等就业现象影响个人发展与用人单位利益的现象,大学生就业难与用人单位招人难的尴尬状况同时存在。这种两难局面的形成除了宏观就业形势方面的原因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高校职业生涯教育的缺失与滞后。
二、当前大学生职业规划的现状。
近年来,国家及相关部加大了毕业生就业力度。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就业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就业已成为学生、家长、社会十分关注的热点和焦点。根据本人多年从乖高校就职业指导的工作经验来看。大学生就业往往存在就业机会和就业需求较为充分,但是学生却往往由于自身因素而无法达成就业协议。究其深层次主要原因之一是学生缺乏职业生涯规划及相关技能,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不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如下: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启动较晚。职业生涯规划起源于上个世纪6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引入国内,本世纪才逐步引人到高校。近几年,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逐步成为大学生教育和就业指导中的热点。对于绝大多数高校来讲,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近两年左右才开始启动,主要形式是讲座。条件好的少数学校开设有职业生涯培训课,提供有限咨询指导。
(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不规范。已经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高校,课程开设缺乏系统性,没有纳人教学计划,内容不规范。教学条件不具备,职业指导和咨询不够。师资缺乏等。
(三)职业生涯规划的校园氛围未完全形成。高等院校大多数教师和学生未树立起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没有针对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可行职业生涯规划。由于职业生涯规划的校园氛围未形成,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很少融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缺乏主动施教,大学生对自己职业生涯规划的积极性缺乏,很少主动寻求职业规划指导。
三、解决大学生职业规划存在问题的措施。
(一)结合“两课”教学,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价值现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是对大学生进行职业价值观和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途径。现在一些大学生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下,往往认为职业生涯规划比较空,不顶用,哪儿工资高、工作轻松就去哪儿,往往把理想、志趣抛在一边,怕去基层,怕工作环境太艰苦,或者找不到实惠的工作干脆在社会上“漂着”。大学生在选择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心态和择业观,其实质就是价值观和理想信念问题。因此,在“两课”教育内容上要加强“三观”教育,深入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艰苦创业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大就业观”,避免其在职业决策中陷入困境。
(二)开设职业指导课程,加强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和专业辅导。职业生涯指导课是新形势下高等教育课程体系里面的新成员,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改革而设立的一门跨学科、综合性的教育课程,是学生系统地学习生涯发展、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与职业生涯有关的相关理论的最主要途径。同时它能够帮助大学生尽早建立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和技巧。职业指导课程的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解决择业困惑,更重要的是能够帮助学生掌握解决个人职业发展问题的方法。
(三)加强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帮助大学生获得符合相关职业要求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如果说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主要是使学生学会“做人”的话,那么,专业课则着重解决“做什么人”的问题。专业知识是指从事某种专门职业或进行某种特殊活动所必备的知识,是从事职业活动的基础。专业课教学除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外,内容中还富含职业生涯设计教育素材以及职业道德、理想、纪律与情感教育等。如土木工程专业的毕业生,除需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外,像道路勘探与设计课程中还包含了要深人工地现场,不怕吃苦,勇于探索、创新的职业精神的教育。对师范专业的毕业生还要加强甘于清贫、勇于奉献的师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职业追求。
(四)个别辅导。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会碰到许多个性化问题,有些还可能涉及个人隐私,需要一对一地深入咨询。辅导员与学生直接接触的机会多,心理距离近,更容易获得学生的信任,往往成为学生首选的求助对象。这也要求辅导员掌握一定的个别辅导技术,采取评估手段,全面了解来询者的性格、兴趣、价值观和能力等,帮助大学生了解和发现自己,从而制定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真正当好咨询员角色。咨询过程中要注意安全性和保密性,特别强调在职业决策过程中,辅导员不能越俎代庖替学生拿主意,最终的决策一定要由学生自己做出。
参考文献
[1]张小嵩,当前大学生职业规划的现状及对策.
[2]何祥林,谢守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谢守成.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40).
[4]高桥,葛海燕.大学生涯与职业规划[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5]方伟.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咨询案例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