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早醒来,习惯性拿起手机刷朋友圈,闺蜜刚更新了状态:
“不刷朋友圈了,戒了……”
我哈哈大笑,心想:才不信!
给她留言:受啥刺激了?
答曰:看到人家戒掉朋友圈半年看了几十部书,十几部电影……
原来如此!
“戒圈”这种事,我以前也干过,原因有两点:
一是容易曝露自己的隐私和弱点,有时发完“崩溃”、“失眠”之类的状态,心里会后悔:要是领导看见了会不会觉得我精神萎靡,不足“委以重任”?后来虽然懂得了用分组,也仍然会一条状态揣摩好久:这个组是给看还是不给看呢?毕竟,同一个分组里,也还有个“远亲近邻三六九等”啊。
还有一点是担心久刷成依赖,被牵制了太多时间。醒来、吃饭、睡前、车上甚至厕上,不是在看状态就是在发状态,根本停不下来……情绪也容易受到牵动。谁没有过发完状态等点赞等评论的忐忑时刻?谁没有过看到N条回复提示兴冲冲打开却发现只是你点过赞的他人状态下共同熟人的回复?谁没有过因为朋友圈的“那点事”开心过、失落过?
只是那次很快就破了戒,一来觉得想发就发、自然而然就好;二来还是舍不得朋友圈带来的社交便利,虽然它也曾经让我困扰过。
从发第一条状态到如今,算起来自己也在“圈内”混了3年多了,从最初的几十个好友到现在的几百个,从每条状态都有N多点赞和评论,到现在渐渐习惯了悄然沉底,心态也从“求点赞求评论”到现在“你赞或不赞我都在这里”;从“圈内大放送”到“部分可见”分组屏蔽,从“不允许看我的朋友圈”到“不看对方的朋友圈”;再到“删除、拉黑、清理”,圈里的那点事儿也渐渐体验了个遍。我的玻璃心也曾碎过一地又一簸箕,不过碎了就碎了,胶水糊糊就好,糊得多了,就瓷实不怕摔了。对我而言,朋友圈倒是治好了我的玻璃心,至少从重度转为轻度了。说到底,朋友圈那点事儿,能有多大个事儿?
翻看以前的状态,的确有不少情绪化爆发和矫情的文字,不过套用一句老话,“都是这么过来的”。女文青的那点矫情,你不发朋友圈,也总有人知道,发得多了有人提醒了也就懂得收敛了。记得有一次发完状态说自己一大早起来眼镜找不到,翻箱倒柜还是找不到,但是要赶着出门赴约,好崩溃。有朋友就在下面评论:“你发这样的东东出来,是想引起谁关注呢?除了爱你的男人谁在乎呢?”
当时羞愧难当:原来我不经意发泄出来的坏情绪,是会令看到的人不快的;以前只在意自己一时痛快,忘了考虑朋友圈也是一种传播媒介。这位朋友虽然犀利,但也不失善意,试想一下,如果你的朋友圈里被“崩溃”“累”“失眠”这样的负能量刷屏,你当然也是不那么愉悦的。自那以后,我开始注意尽量不发负能量的状态——如果实在忍不住,告诉各位一个“偏方”,发状态的时候带上图,发完后悔的话选择“设为私密照片”就好了。个人倒不觉得这就是“玻璃心”了,同理心对于现实社交很重要,对于“虚拟的朋友圈”来说,也同样适用。
如果没有人点赞就闷闷不乐,有人说句不那么中听的话就拉黑删帖,该反省的应该是自己的情商,而不是朋友圈。“玻璃心”这种病,真不是离开朋友圈就能好的。当然,如果能把刷朋友圈的时间用来提升自己,让自己变得强大,倒是良善之举。你若是金刚芭比,谁还能把你当瓷娃娃?那时即便重返朋友圈,想必也不会再为其困扰吧。
戒不掉,还因为朋友圈是个很好的记录工具——别的地方当然也可以记录,但是最便利最即时的,非朋友圈莫属,只要手机在手,打开,随时就可以形成图文。记得去年除夕夜,在阵阵鞭炮声中,我翻看着一年来朋友圈发的状态,发现自己竟然去过那么多美丽的地方,看过那么多美好的事物,曾经和女儿有过那么多有趣的对话,和闺蜜有过那么多亲密的时光,朝花夕拾春花秋月,历历在目……如果不是朋友圈,我一定想不起这么多,那些倏忽而逝的心思感悟,倘若不曾记录,我也再想不起。
朋友圈也让通讯录里那些名字变得个性栩然。一些生活里很少有机会接触的朋友,因为互相关注了状态,而多了了解和互动,有时甚至“重新”认识那些朋友。如果不刷朋友圈,也许我永远不知道多年前有过一面之交的朋友竟然和自己有着如此相像的趣味和喜好,也许永远都不知道印象里“高冷”的班花竟然如此温暖可人,也许永远都不知道我的高中好友竟然和我的朋友是大学好友。而这些,何尝不是生命里的惊喜?人总是渴望交流,渴望被关注,这是普遍人性使然,和有没有勇气面对自己没有半毛钱关系,倘若沉迷其间当然是你的不对,和朋友圈也没有半毛钱关系。
如果遇到让自己不爽的自拍狂、代购达人、微商甚至不认识的杂货店老板,大大方方屏蔽就是了,如果觉得自己的信息不想被新加的朋友看到,选择“不让对方看自己的朋友圈”就是了,微信发明这些功能,不就是为了“去其糟粕”的吗?
当然,如果真觉得朋友圈让你困扰,真觉得朋友圈的信息毫无价值,狠狠心戒也就戒了,多花点时间读读书充充电,总不坏。
不过“真相”是,当我写完这篇文打开朋友圈,闺蜜已经将早上的那条状态删除——也许只是设为“私密”?
我笑笑,发了一条状态@她:“往事知多少,朋友圈里找,刷屏如有度,不也挺好?”
我先刷为敬,你,随意。
“不刷朋友圈了,戒了……”
我哈哈大笑,心想:才不信!
给她留言:受啥刺激了?
答曰:看到人家戒掉朋友圈半年看了几十部书,十几部电影……
原来如此!
“戒圈”这种事,我以前也干过,原因有两点:
一是容易曝露自己的隐私和弱点,有时发完“崩溃”、“失眠”之类的状态,心里会后悔:要是领导看见了会不会觉得我精神萎靡,不足“委以重任”?后来虽然懂得了用分组,也仍然会一条状态揣摩好久:这个组是给看还是不给看呢?毕竟,同一个分组里,也还有个“远亲近邻三六九等”啊。
还有一点是担心久刷成依赖,被牵制了太多时间。醒来、吃饭、睡前、车上甚至厕上,不是在看状态就是在发状态,根本停不下来……情绪也容易受到牵动。谁没有过发完状态等点赞等评论的忐忑时刻?谁没有过看到N条回复提示兴冲冲打开却发现只是你点过赞的他人状态下共同熟人的回复?谁没有过因为朋友圈的“那点事”开心过、失落过?
只是那次很快就破了戒,一来觉得想发就发、自然而然就好;二来还是舍不得朋友圈带来的社交便利,虽然它也曾经让我困扰过。
从发第一条状态到如今,算起来自己也在“圈内”混了3年多了,从最初的几十个好友到现在的几百个,从每条状态都有N多点赞和评论,到现在渐渐习惯了悄然沉底,心态也从“求点赞求评论”到现在“你赞或不赞我都在这里”;从“圈内大放送”到“部分可见”分组屏蔽,从“不允许看我的朋友圈”到“不看对方的朋友圈”;再到“删除、拉黑、清理”,圈里的那点事儿也渐渐体验了个遍。我的玻璃心也曾碎过一地又一簸箕,不过碎了就碎了,胶水糊糊就好,糊得多了,就瓷实不怕摔了。对我而言,朋友圈倒是治好了我的玻璃心,至少从重度转为轻度了。说到底,朋友圈那点事儿,能有多大个事儿?
翻看以前的状态,的确有不少情绪化爆发和矫情的文字,不过套用一句老话,“都是这么过来的”。女文青的那点矫情,你不发朋友圈,也总有人知道,发得多了有人提醒了也就懂得收敛了。记得有一次发完状态说自己一大早起来眼镜找不到,翻箱倒柜还是找不到,但是要赶着出门赴约,好崩溃。有朋友就在下面评论:“你发这样的东东出来,是想引起谁关注呢?除了爱你的男人谁在乎呢?”
当时羞愧难当:原来我不经意发泄出来的坏情绪,是会令看到的人不快的;以前只在意自己一时痛快,忘了考虑朋友圈也是一种传播媒介。这位朋友虽然犀利,但也不失善意,试想一下,如果你的朋友圈里被“崩溃”“累”“失眠”这样的负能量刷屏,你当然也是不那么愉悦的。自那以后,我开始注意尽量不发负能量的状态——如果实在忍不住,告诉各位一个“偏方”,发状态的时候带上图,发完后悔的话选择“设为私密照片”就好了。个人倒不觉得这就是“玻璃心”了,同理心对于现实社交很重要,对于“虚拟的朋友圈”来说,也同样适用。
如果没有人点赞就闷闷不乐,有人说句不那么中听的话就拉黑删帖,该反省的应该是自己的情商,而不是朋友圈。“玻璃心”这种病,真不是离开朋友圈就能好的。当然,如果能把刷朋友圈的时间用来提升自己,让自己变得强大,倒是良善之举。你若是金刚芭比,谁还能把你当瓷娃娃?那时即便重返朋友圈,想必也不会再为其困扰吧。
戒不掉,还因为朋友圈是个很好的记录工具——别的地方当然也可以记录,但是最便利最即时的,非朋友圈莫属,只要手机在手,打开,随时就可以形成图文。记得去年除夕夜,在阵阵鞭炮声中,我翻看着一年来朋友圈发的状态,发现自己竟然去过那么多美丽的地方,看过那么多美好的事物,曾经和女儿有过那么多有趣的对话,和闺蜜有过那么多亲密的时光,朝花夕拾春花秋月,历历在目……如果不是朋友圈,我一定想不起这么多,那些倏忽而逝的心思感悟,倘若不曾记录,我也再想不起。
朋友圈也让通讯录里那些名字变得个性栩然。一些生活里很少有机会接触的朋友,因为互相关注了状态,而多了了解和互动,有时甚至“重新”认识那些朋友。如果不刷朋友圈,也许我永远不知道多年前有过一面之交的朋友竟然和自己有着如此相像的趣味和喜好,也许永远都不知道印象里“高冷”的班花竟然如此温暖可人,也许永远都不知道我的高中好友竟然和我的朋友是大学好友。而这些,何尝不是生命里的惊喜?人总是渴望交流,渴望被关注,这是普遍人性使然,和有没有勇气面对自己没有半毛钱关系,倘若沉迷其间当然是你的不对,和朋友圈也没有半毛钱关系。
如果遇到让自己不爽的自拍狂、代购达人、微商甚至不认识的杂货店老板,大大方方屏蔽就是了,如果觉得自己的信息不想被新加的朋友看到,选择“不让对方看自己的朋友圈”就是了,微信发明这些功能,不就是为了“去其糟粕”的吗?
当然,如果真觉得朋友圈让你困扰,真觉得朋友圈的信息毫无价值,狠狠心戒也就戒了,多花点时间读读书充充电,总不坏。
不过“真相”是,当我写完这篇文打开朋友圈,闺蜜已经将早上的那条状态删除——也许只是设为“私密”?
我笑笑,发了一条状态@她:“往事知多少,朋友圈里找,刷屏如有度,不也挺好?”
我先刷为敬,你,随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