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低年级体育是小学生的启蒙课程之一。儿童时期的小学生天真烂漫,活泼好动,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在小学低年级,体育是学生最喜欢上的课程,体育课中的游戏、体操以及跑、跳、投和舞蹈等都能深深地吸引小学生。小学体育的课程目标正是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制定的。这一阶段的学习目标是,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使小学生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乐于参加各种游戏活动,对体育课表现出学习兴趣,学习和展示简单的运动动作,向同伴展示学会的简单运动动作,向家人展示学会的运动动作。这一阶段的心理健康目标为:①了解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作用,认识身心发展的关系;②正确理解体育活动与自尊、自信的关系;③学会通过体育活动等方法调控情绪;④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
小学低年级体育的课程目标把儿童的情感发展与智力发展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儿童时期是情感发展的最佳时期,儿童的情感发展需要教师引导,需要教师用真善美的情感去影响、去感化,去培育。儿童时期也是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需要教师去激励、去唤醒、去启迪。有情有智,情智共生,这是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活动中要特别关注和重视的方面。
一、好奇与吸引,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培养儿童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儿童天生好奇,对新事物敏感,有探索未知世界的原始动力。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对情景的好奇是由刺激物本身的一些特征,如新奇性、陌生性、不协调性、神秘性、变化性所引起的,它既可以随刺激物的出现而出现,也可以随刺激物的消失而消失,既可以是情景性的,也可以由于该行为不断受到强化与鼓励而逐渐转化为个体的好奇特征。儿童认知好奇是儿童对知识的渴求,主要表现在主客体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在主客体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产生与巩固,逐渐成为个体的好奇特征。幼儿好奇心主要由敏感、观察、兴趣、探索、提问、解决问题、幻想、专注等8个因素组成,其中敏感性与探索性是最重要的因素[1]。
儿童的好奇心是探索的原动力,是学习兴趣的出发点。体育教师在设计课程内容时,不仅要考虑运动技能的传授和指导以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同时也要考虑儿童的情感发展的需求,把儿童的好奇心吸引到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中来,让他们亲身体验游戏中的快乐和掌握运动技能的喜悦,从而培养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比如,在课前精心布置场地,用画线、彩条、三角旗或其他的体育器具营造一个游戏情景,吸引儿童好奇心,激发儿童的探索欲望。那么在教学中,不论是“老鹰叼小鸡”,或是“丢手绢”、“跳长绳”,儿童们都能积极参与。
儿童的学习是需要在情智交融的氛围中进行的。在小学低年级最初的教学中,小学生由于对学习环境不熟悉,对老师不熟悉,小伙伴之间也不熟悉,上课时情绪变化较大,时常吵吵闹闹,这时营造一种和谐的气氛十分重要。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儿童的身心愉悦,潜能可以得到充分的释放,他们会静下心来认真地观察老师的示范,模仿老师的动作,尝试着把一连串的动作联系起来,在与老师示范动作的比较中,逐步修正偏差,掌握动作要领。此外,教师在儿童的模仿练习中,要宽容失误,对儿童注意力不集中不持久,兴趣容易转移等情况要能够理解,并注意调节教学内容和节奏,把示范、练习和游戏合理安排,集体指导和个别辅导交叉进行。总之,在小学低年级的体育教学活动中,要呵护、尊重和理解儿童的好奇心,培养儿童对体育活动的兴趣,让儿童爱好体育,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和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儿童情智协调发展。
二、关心与扶持,在体育锻炼中树立儿童的自信心、培养意志品质
在小学低年级体育课的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关心爱护学生,活跃课堂气氛。因为,课堂教学气氛不好,教师太严肃的话就可能影响儿童上体育课的情绪。小学低年级的儿童由于身心发展水平较低,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较差,所以容易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失误,影响儿童的心情。这时,教师不能以成败论英雄,只表扬完成动作好的学生,不理其他学生,甚至批评没有完成动作的学生。儿童的心智是娇弱的、敏感的,容易受到失败的影响而挫伤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也容易受老师的批评或同学的嘲讽而伤及自信心。从儿童情感发展的角度来讲,参与态度比完成动作更重要,自信心比技能技巧更重要。儿童出现失误的时时候,最需要教师关心帮助和同学们的鼓励,在他们情绪低落的时候,最希望能得到老师的理解和扶持,能向老师和小伙伴倾诉自己心中的烦恼。小学体育应该让孩子们在快乐中进步,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中成长。比如,用一些游戏的方式教会他们掌握体育活动的基本要领,用同伴协作完成的练习项目培养同学之间的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合作意识。对于一些体育基础较差的学生应该多关心、多鼓励,让他们学会在困难中坚持,在失败面前不气馁,克服困难,战胜自卑。
美国心理学家沙洛维(Salovey)认为,“情绪智力是一组能够通过教与学习得的技能和能力,比如一个人的行为可以通过情绪教育做得更好。”[2]体育将儿童的情感世界和身体运动技能结合起来,使体育教学有情有智,情智共生。在体育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对小学生多加扶持和指导,并通过一些互动、交流的教学活动,帮助儿童改进情绪与社交技能,学会通过体育活动等方法调控情绪,正确理解体育活动与自尊、自信的关系,学会与他人合作,提高自信心,逐步形成不畏困难、坚韧顽强的意志品质,从而更好地解决体育技能的学习问题。
三、秩序与公平,在体育课程中培育团队精神和体育道德规范
体育运动有竞争,有拼搏,同时也有秩序与公平,有体育的道德规范。小学体育虽然不以培养优秀运动员为主要目标,但是培养学生勇敢、坚定,不畏艰难、战胜自我,追求卓越的体育精神是小学体育的崇高目标。有竞争就会有冲突,有的学生争强好胜,有的学生胆小怕事,有的学生勤奋,有的学生偷懒,教师对待学生一定要公平,不要让某些学生做过多或过少的运动量,对团队活动的要求也不要太高,应该照顾那些运动水平比较差的学生,帮助差的学生较快的进步从而跟上那些体育成绩较好的同学。对于体育成绩好的学生,特别是那些争强好胜的学生,要让他们懂得体育道德规范的重要性,从小遵守秩序和纪律,懂得尊重竞争对手,懂得有道德水准的第一才是最光荣的。同时,让胆小的学生在公平的环境中也有机会练习、模仿和掌握基本的体育运动知识和技能。
在体育课程中培育团队精神尤为重要。体育活动中的集体项目是培养团队精神和同学感情的大课堂。比如在“迎面接力赛”“上下传球”“快快跳起来”“网鱼”等项目和游戏中,需要参加活动的每一位学生相互信任、通力合作,才能赢得胜利。如果其中有学生配合不好,造成掉棒、掉球或造成其他犯规,整个团队就不可能取得好的成绩。因此,在集体中教育、在集体中培育同学之间真挚的感情是小学体育突出的教育优势。小学体育情智交融的氛围有利于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的那样:“感情如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地上。”
小学低年级体育的课程目标把儿童的情感发展与智力发展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儿童时期是情感发展的最佳时期,儿童的情感发展需要教师引导,需要教师用真善美的情感去影响、去感化,去培育。儿童时期也是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需要教师去激励、去唤醒、去启迪。有情有智,情智共生,这是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活动中要特别关注和重视的方面。
一、好奇与吸引,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培养儿童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儿童天生好奇,对新事物敏感,有探索未知世界的原始动力。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对情景的好奇是由刺激物本身的一些特征,如新奇性、陌生性、不协调性、神秘性、变化性所引起的,它既可以随刺激物的出现而出现,也可以随刺激物的消失而消失,既可以是情景性的,也可以由于该行为不断受到强化与鼓励而逐渐转化为个体的好奇特征。儿童认知好奇是儿童对知识的渴求,主要表现在主客体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在主客体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产生与巩固,逐渐成为个体的好奇特征。幼儿好奇心主要由敏感、观察、兴趣、探索、提问、解决问题、幻想、专注等8个因素组成,其中敏感性与探索性是最重要的因素[1]。
儿童的好奇心是探索的原动力,是学习兴趣的出发点。体育教师在设计课程内容时,不仅要考虑运动技能的传授和指导以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同时也要考虑儿童的情感发展的需求,把儿童的好奇心吸引到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中来,让他们亲身体验游戏中的快乐和掌握运动技能的喜悦,从而培养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比如,在课前精心布置场地,用画线、彩条、三角旗或其他的体育器具营造一个游戏情景,吸引儿童好奇心,激发儿童的探索欲望。那么在教学中,不论是“老鹰叼小鸡”,或是“丢手绢”、“跳长绳”,儿童们都能积极参与。
儿童的学习是需要在情智交融的氛围中进行的。在小学低年级最初的教学中,小学生由于对学习环境不熟悉,对老师不熟悉,小伙伴之间也不熟悉,上课时情绪变化较大,时常吵吵闹闹,这时营造一种和谐的气氛十分重要。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儿童的身心愉悦,潜能可以得到充分的释放,他们会静下心来认真地观察老师的示范,模仿老师的动作,尝试着把一连串的动作联系起来,在与老师示范动作的比较中,逐步修正偏差,掌握动作要领。此外,教师在儿童的模仿练习中,要宽容失误,对儿童注意力不集中不持久,兴趣容易转移等情况要能够理解,并注意调节教学内容和节奏,把示范、练习和游戏合理安排,集体指导和个别辅导交叉进行。总之,在小学低年级的体育教学活动中,要呵护、尊重和理解儿童的好奇心,培养儿童对体育活动的兴趣,让儿童爱好体育,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和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儿童情智协调发展。
二、关心与扶持,在体育锻炼中树立儿童的自信心、培养意志品质
在小学低年级体育课的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关心爱护学生,活跃课堂气氛。因为,课堂教学气氛不好,教师太严肃的话就可能影响儿童上体育课的情绪。小学低年级的儿童由于身心发展水平较低,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较差,所以容易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失误,影响儿童的心情。这时,教师不能以成败论英雄,只表扬完成动作好的学生,不理其他学生,甚至批评没有完成动作的学生。儿童的心智是娇弱的、敏感的,容易受到失败的影响而挫伤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也容易受老师的批评或同学的嘲讽而伤及自信心。从儿童情感发展的角度来讲,参与态度比完成动作更重要,自信心比技能技巧更重要。儿童出现失误的时时候,最需要教师关心帮助和同学们的鼓励,在他们情绪低落的时候,最希望能得到老师的理解和扶持,能向老师和小伙伴倾诉自己心中的烦恼。小学体育应该让孩子们在快乐中进步,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中成长。比如,用一些游戏的方式教会他们掌握体育活动的基本要领,用同伴协作完成的练习项目培养同学之间的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合作意识。对于一些体育基础较差的学生应该多关心、多鼓励,让他们学会在困难中坚持,在失败面前不气馁,克服困难,战胜自卑。
美国心理学家沙洛维(Salovey)认为,“情绪智力是一组能够通过教与学习得的技能和能力,比如一个人的行为可以通过情绪教育做得更好。”[2]体育将儿童的情感世界和身体运动技能结合起来,使体育教学有情有智,情智共生。在体育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对小学生多加扶持和指导,并通过一些互动、交流的教学活动,帮助儿童改进情绪与社交技能,学会通过体育活动等方法调控情绪,正确理解体育活动与自尊、自信的关系,学会与他人合作,提高自信心,逐步形成不畏困难、坚韧顽强的意志品质,从而更好地解决体育技能的学习问题。
三、秩序与公平,在体育课程中培育团队精神和体育道德规范
体育运动有竞争,有拼搏,同时也有秩序与公平,有体育的道德规范。小学体育虽然不以培养优秀运动员为主要目标,但是培养学生勇敢、坚定,不畏艰难、战胜自我,追求卓越的体育精神是小学体育的崇高目标。有竞争就会有冲突,有的学生争强好胜,有的学生胆小怕事,有的学生勤奋,有的学生偷懒,教师对待学生一定要公平,不要让某些学生做过多或过少的运动量,对团队活动的要求也不要太高,应该照顾那些运动水平比较差的学生,帮助差的学生较快的进步从而跟上那些体育成绩较好的同学。对于体育成绩好的学生,特别是那些争强好胜的学生,要让他们懂得体育道德规范的重要性,从小遵守秩序和纪律,懂得尊重竞争对手,懂得有道德水准的第一才是最光荣的。同时,让胆小的学生在公平的环境中也有机会练习、模仿和掌握基本的体育运动知识和技能。
在体育课程中培育团队精神尤为重要。体育活动中的集体项目是培养团队精神和同学感情的大课堂。比如在“迎面接力赛”“上下传球”“快快跳起来”“网鱼”等项目和游戏中,需要参加活动的每一位学生相互信任、通力合作,才能赢得胜利。如果其中有学生配合不好,造成掉棒、掉球或造成其他犯规,整个团队就不可能取得好的成绩。因此,在集体中教育、在集体中培育同学之间真挚的感情是小学体育突出的教育优势。小学体育情智交融的氛围有利于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的那样:“感情如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