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圈里的微友们注意了,车行至南中环街北张村附近一定要小心。前几天我遇到碰瓷了,被讹诈1.7万,而且警察也无能为力……看到三四个穿着打扮相像的人,一定要提高警惕啊!”这是2014年11月19日山西太原一个的微友在其微信朋友圈里发出的一条微信。
跟这条信息一同转发的还有对这个碰瓷者的详细描述:“负责碰瓷的54岁,其他帮忙的30多岁,都穿着旅游鞋,口音是北张村的。而且医院拍的片子显示碰瓷者浑身都是问题,以前就有骨折,谁惹得起?这是真事,本人特地给开车的朋友提个醒!”为了证实真实性,发微信的人还把碰瓷者的相关照片发到了网上。图片上所谓的“碰瓷者”表情痛苦。
这条有图有文的微信,言之凿凿,可信度极高。很快,微信中的“碰瓷者”被北张村附近的居民认了出来。他叫陈兴富,54岁,家住太原市小店区北张小区。可认识陈兴富的人都说,他不可能干这种事。
上传微信的人叫赵丽君,太原人。11月13日,她驾驶一辆奥迪轿车行驶至南中环街北张村附近时,撞倒了一个骑自行车、横穿马路的老人。此人正是陈兴富。当时陈兴富的一个邻居刚好路过事故现场,便打电话叫来了陈兴富的侄儿。侄儿赶来报了案。太原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小店区大队的交警很快赶到现场,做了勘查和记录。当时,陈兴富除了山地自行车受损外,他本人还受了伤,但能走动。处理事故的交警建议赵丽君报保险,陈兴富去医院检查治疗,事后再到交警大队做事故责任认定。报完保险后,赵丽君还给陈兴富拍了几张照片,就开车走了。而陈兴富在侄儿的护送下来到太原市人民医院检查。结果显示,他轻微骨折,但他未要求住院,而是回家休养。两天后,赵丽君和陈兴富一起来到小店区交警大队。交警大队做了责任认定书:赵丽君负主要责任,陈兴富负次要责任。尽管赵丽君对认责书不太满意,但由于工作忙,她没有过多理论,就违心签了字,并与陈兴富就赔偿一事达成协议:赵丽君一次性赔偿陈兴富1.67万元。
走出交警大队,有朋友开玩笑对赵丽君说:“你该不会是遇上了碰瓷的吧?”赵丽君突然觉得陈兴富骨折有些蹊跷,一是事故刚发生就来了两三个年轻人,二是陈兴富说他的自行车价值7000元,也不太可信。但自己已在调解协议上签字,还能怎么样?
接连几天,赵丽君越想越憋屈,她上网一查,发现全国许多地方出现过类似的“碰瓷事件”。11月19日,出于痛恨“碰瓷”的行为,赵丽君在微信朋友圈发出了本文开头那条图文并茂的微信……
很快,陈兴富的儿媳首先看到了这条微信,十分气愤,便转发给了婆婆王梅。王梅拿着微信给丈夫看,还在家养伤的陈兴富气得吐血。更让陈兴富哭笑不得的是,“碰瓷事件”也成了亲戚朋友谈论的话题。有熟悉的朋友安慰他:“不要把朋友圈的事放在心上。”但也有一些陌生人不留情面地指责:“活不了就碰死吧!”
11月21日,太原市公安局小店分局的民警得知此事后,传唤了陈兴富,并對其居住的辖区进行了走访、调查,发现陈兴富1978年从北海航空兵退役,还是共产党员。而且陈兴富本人在公检法也没有任何案底,不像网上说的“碰瓷者”。陈兴富想不明白,赵丽君为什么要把自己的照片发到朋友圈,还给自己扣上了“碰瓷者”的帽子。12月29日,他一纸诉状将赵丽君告上太原市小店区人民法院。
2015年3月9日,太原市小店区人民法院平阳法庭开庭审理这起全国首例“微信碰瓷”案。法庭上,原被告各执一词。陈兴富认为赵丽君侵犯了其名誉权,索赔10万元精神损失费。赵丽君却坚持认为陈兴富就是“碰瓷者”。她正是由于痛恨这种行为,才在网上行使公民舆论监督权。为了使事实更具说服力,对碰瓷者的肖像进行合理使用,但未指名道姓,不存在侵权。
针对质疑,陈兴富出具太原市人民医院、武警医院等三份骨折诊断书,还出示了购买自行车时的7000元发票。一番法庭辩论后,主审法官刘志霞认为原告陈兴富不存在碰瓷行为,但本着相互理解的目的,建议双方调解。最终,赵丽君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在法庭上当众认错、道歉。与此同时,她还在微信朋友圈发出了更正声明:“2014年11月13日发生在北张村的交通事故,我通过微信发布了陈兴富碰瓷消息,之后通过调查了解及法院调解,这是一起交通事故,并非碰瓷,我当时之所以发布消息,完全是我本人的误解,给陈兴富造成不良影响。在此特发此声明,以澄清事实经过,请朋友及社会大众能了解事实真相,以客观公正的态度评价此事。”至此,在法官的调解下,原被告双方达成了谅解。走出法庭,赵丽君还主动加陈兴富为微信好友。
主审此案的法官刘志霞接受采访时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已于2014年10月10日正式实施了,就此提醒广大的微信达人:随着自媒体普及,发表言论,应谨言慎行。
(鉴于可以理解的原因,文中除了法官,其他为化名。)
编辑/程龙华
跟这条信息一同转发的还有对这个碰瓷者的详细描述:“负责碰瓷的54岁,其他帮忙的30多岁,都穿着旅游鞋,口音是北张村的。而且医院拍的片子显示碰瓷者浑身都是问题,以前就有骨折,谁惹得起?这是真事,本人特地给开车的朋友提个醒!”为了证实真实性,发微信的人还把碰瓷者的相关照片发到了网上。图片上所谓的“碰瓷者”表情痛苦。
这条有图有文的微信,言之凿凿,可信度极高。很快,微信中的“碰瓷者”被北张村附近的居民认了出来。他叫陈兴富,54岁,家住太原市小店区北张小区。可认识陈兴富的人都说,他不可能干这种事。
上传微信的人叫赵丽君,太原人。11月13日,她驾驶一辆奥迪轿车行驶至南中环街北张村附近时,撞倒了一个骑自行车、横穿马路的老人。此人正是陈兴富。当时陈兴富的一个邻居刚好路过事故现场,便打电话叫来了陈兴富的侄儿。侄儿赶来报了案。太原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小店区大队的交警很快赶到现场,做了勘查和记录。当时,陈兴富除了山地自行车受损外,他本人还受了伤,但能走动。处理事故的交警建议赵丽君报保险,陈兴富去医院检查治疗,事后再到交警大队做事故责任认定。报完保险后,赵丽君还给陈兴富拍了几张照片,就开车走了。而陈兴富在侄儿的护送下来到太原市人民医院检查。结果显示,他轻微骨折,但他未要求住院,而是回家休养。两天后,赵丽君和陈兴富一起来到小店区交警大队。交警大队做了责任认定书:赵丽君负主要责任,陈兴富负次要责任。尽管赵丽君对认责书不太满意,但由于工作忙,她没有过多理论,就违心签了字,并与陈兴富就赔偿一事达成协议:赵丽君一次性赔偿陈兴富1.67万元。
走出交警大队,有朋友开玩笑对赵丽君说:“你该不会是遇上了碰瓷的吧?”赵丽君突然觉得陈兴富骨折有些蹊跷,一是事故刚发生就来了两三个年轻人,二是陈兴富说他的自行车价值7000元,也不太可信。但自己已在调解协议上签字,还能怎么样?
接连几天,赵丽君越想越憋屈,她上网一查,发现全国许多地方出现过类似的“碰瓷事件”。11月19日,出于痛恨“碰瓷”的行为,赵丽君在微信朋友圈发出了本文开头那条图文并茂的微信……
很快,陈兴富的儿媳首先看到了这条微信,十分气愤,便转发给了婆婆王梅。王梅拿着微信给丈夫看,还在家养伤的陈兴富气得吐血。更让陈兴富哭笑不得的是,“碰瓷事件”也成了亲戚朋友谈论的话题。有熟悉的朋友安慰他:“不要把朋友圈的事放在心上。”但也有一些陌生人不留情面地指责:“活不了就碰死吧!”
11月21日,太原市公安局小店分局的民警得知此事后,传唤了陈兴富,并對其居住的辖区进行了走访、调查,发现陈兴富1978年从北海航空兵退役,还是共产党员。而且陈兴富本人在公检法也没有任何案底,不像网上说的“碰瓷者”。陈兴富想不明白,赵丽君为什么要把自己的照片发到朋友圈,还给自己扣上了“碰瓷者”的帽子。12月29日,他一纸诉状将赵丽君告上太原市小店区人民法院。
2015年3月9日,太原市小店区人民法院平阳法庭开庭审理这起全国首例“微信碰瓷”案。法庭上,原被告各执一词。陈兴富认为赵丽君侵犯了其名誉权,索赔10万元精神损失费。赵丽君却坚持认为陈兴富就是“碰瓷者”。她正是由于痛恨这种行为,才在网上行使公民舆论监督权。为了使事实更具说服力,对碰瓷者的肖像进行合理使用,但未指名道姓,不存在侵权。
针对质疑,陈兴富出具太原市人民医院、武警医院等三份骨折诊断书,还出示了购买自行车时的7000元发票。一番法庭辩论后,主审法官刘志霞认为原告陈兴富不存在碰瓷行为,但本着相互理解的目的,建议双方调解。最终,赵丽君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在法庭上当众认错、道歉。与此同时,她还在微信朋友圈发出了更正声明:“2014年11月13日发生在北张村的交通事故,我通过微信发布了陈兴富碰瓷消息,之后通过调查了解及法院调解,这是一起交通事故,并非碰瓷,我当时之所以发布消息,完全是我本人的误解,给陈兴富造成不良影响。在此特发此声明,以澄清事实经过,请朋友及社会大众能了解事实真相,以客观公正的态度评价此事。”至此,在法官的调解下,原被告双方达成了谅解。走出法庭,赵丽君还主动加陈兴富为微信好友。
主审此案的法官刘志霞接受采访时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已于2014年10月10日正式实施了,就此提醒广大的微信达人:随着自媒体普及,发表言论,应谨言慎行。
(鉴于可以理解的原因,文中除了法官,其他为化名。)
编辑/程龙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