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大学》中说:“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说到底,企业家需要从修心、修养、修器三方面入手,做有为、有识、有品的君子,才能以“企”立业,顺企成业。
以汉武帝为例,学学
汉武帝刚继位的时候,汉朝已经建立60多年了,社会很安定,国库很丰裕。但是和周边民族的关系,处理得还不是很好,国内很多制度建设也不完备,所以汉武帝励精图治,求贤若渴,希望得到各色各样的人才。在汉武帝这种精神的感召下,所谓“求贤得贤”,于是就有很多人才聚集到朝廷上,比如文臣公孙弘、董仲舒;武将卫青、霍去病;写作高手司马迁、司马相如;法律专家赵禹、张汤;外交人才张骞、苏武,这些都是我们比较熟悉的。
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人物,有些善于天文历数,比如和司马迁一起编定历法的唐都;有些长于算术,比如帮助汉武帝进行财政改革的桑弘羊;有些擅长音乐,比如李广利的哥哥李延年。个性上,有些人朴实,比如以恭谨忠孝闻名的“万石君”家族的人;有些人耿直,比如老是当面批评汉武帝的汲黯;有些人诙谐幽默,比如大家也非常熟悉的东方朔。
班固说汉武帝统治时期人才济济,其中提到“滑稽则东方朔”,说东方朔属于“滑稽型”人才,以此突显汉武帝时代人才济济,什么样的人才都有,从中也体现出班固对汉武帝选拔人才的成绩非常肯定。
班固眼中的汉武帝聚人盛况
班固说汉武帝选拔人才,有这么几个特点,首先,选拔出来的人才各色各样,类型很齐全,文臣、武将、写作高手、法律专家、外交人才,前文我们也都已经一一列举。当然还有很多其他未曾罗列的人物,总之,通过班固的总结,给我们的印象就是汉武帝时期人才济济,什么样的人物都不缺——“汉之得人,于兹为盛……后世莫及”。(《汉书-公孙弘兒宽传》)从整个汉朝选拔贤才的情况来看,就属汉武帝这一朝最鼎盛,后来都没能超过这个时期。
第二个特点,班固说汉武帝选拔贤人秉承一个原则,什么原则呢?英雄不问出处。所以汉武帝选拔上来的人,有很多是出身不太高,甚至于不太光彩的。比如卫青就是奴仆出身,桑弘羊是生长在商贩家庭。后来汉武帝临终托孤,有位顾命大臣叫金日磾,这个人甚至是投降汉朝的匈奴人。从这些人身上可以看到,只要你有才干,不管你是什么出身,汉武帝都能放心大胆地任用,不拘一格用人才。因此在汉武帝执政期间,出现了“群士慕向,异人并出”的局面,各种有特殊本领的人才都被感动了,纷纷出山,甘心为汉武帝、为朝廷服务。
第三个特点,班固说汉武帝对这些人才都是很真心的,而且是由衷佩服他们才干的。关于这点,班固也举了个例子:“以蒲轮迎枚生”,枚生的名字叫枚乘,在文学上很有成就,赋写得特别好。汉武帝即位的时候,枚乘年龄已经很大了。汉武帝仰慕他的大名,想见他。那个时候交通条件不好,老年人长途奔波挺累。汉武帝就让人用蒲草把车轮包裹起来,这样可以减少颠簸幅度,老人家坐在上面能舒坦些。不过枚乘还是在半道上生病去世了,汉武帝并没能见着他。但这件事表明了汉武帝有尊重贤人、仰慕贤人的姿态。
聚来与用好有区别
以上是班固描绘的,汉武帝时期汇聚人才的盛况。但宋代大史学家司馬光在汉武帝能否用人这个问题上,却采取了“一分为二”的观点,认为能聚人和会用人,是两码事,汉武帝在聚人和用人问题上,既有明显的优点,也有明显的缺点。《资治通鉴》在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有两处比较重要的言论。第一个地方,司马光描写汉武帝和他的大臣汲黯之间的一场对话,对话的核心内容就是如何对待人才。
在描写这段对话之前,司马光先介绍了一下汉武帝对待人才的整体情况:“上招延士大夫常如不足,然性严峻,群臣虽素所爱信者,或小有犯法,或欺罔,辄按诛之,无所宽假。”(《资治通鉴》卷十九)司马光承认,汉武帝的确在招揽人才上花过不少心思。但是汉武帝这个人性格严厉、待人苛刻,眼睛里揉不下沙子。好不容易选拔上来的人才,汉武帝只要一发现这人有问题,哪怕是再小的问题,也要严厉处罚,有很多人因此被杀头。
针对这个问题,汲黯对汉武帝说:“陛下求贤甚劳,未尽其用,辄已杀之。以有限之士,恣无已之诛,臣恐天下贤才将尽,陛下谁与共为治乎!”(《资治通鉴》卷十九)他说陛下你啊,花这么大精力寻访贤才,贤才一到,大用场还没派上呢,就已经因为一些小错误被杀了。天下人才是有限的,你这么杀下去,迟早有一天会被你杀完,到时候谁来帮助你治理国家?
汉武帝怎么回答汲黯?汉武帝说:“何世无才?患人不能识之耳。……夫所谓才者,犹有用之器也。有才而不肯尽用,与无才同,不杀何施!”(<资治通鉴》卷十九)人才怎么杀得光呢?只要你肯找,终归找得到。而这些找来的人,如果不能倾尽他们全力为我所用,那和没才能有什么区别?不杀他们还能留着干嘛?汲黯听了汉武帝这番话,心肯定是凉透了。汉武帝还对其他大臣说,你们看,汲黯这个人,多么愚蠢,多么迂腐啊!
这里面体现出来汉武帝的冷峻无情,和司马迁笔下的汉武帝有神似之处。这是《资治通鉴>第一个值得注意的地方。还有一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汉武帝晚年改弦易辙,开始注重农业生产,任用了一个叫赵过的人。赵过是当时一位了不起的农业专家。司马光特意对汉武帝任用赵过这件事,进行了一次点评。司马光说:“天下信未尝无士也!”(《资治通鉴》卷十九)天底下的确时时刻刻都有人才,而且有各种各样的人才。司马光说,你看,汉武帝一心扩张、发动对外战争的时候,那些敢于冲锋陷阵,舍生忘死的勇士,就充满着朝廷。后来汉武帝回过头来注重农业生产了,赵过这样的农业人才又脱颖而出,使老百姓都能获益。这说明什么?说明天下是不缺人才的,只不过哪种类型的人才当道,取决于帝王的意向和喜好。
是不是人才谁说了算
我们把《资治通鉴》和《汉书》作个对比,就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前面讲过,班固罗列了一张很长的名单,用来说明汉武帝时代人才济济,各色各样的人才都有,但在这张名单里面却没有赵过。赵过在整部《汉书》里,只在《食货志》里出现过一次。在班固看来,论汉武帝时期的人物,赵过根本排不上号。文臣、武将、使节、谋臣,都是一摞一摞的,哪轮得到小小的赵过啊?司马光恰恰相反,对班固这张名单里的人,绝大多数没有什么特别评论,单单看中了赵过。赵过从事农具改良,推广先进的农耕方法,踏踏实实,默默无闻,不像汉武帝的宠臣们锦衣玉食、前呼后拥,不像驰骋沙场的名将们那般光芒万丈。但司马光偏偏要通过赵过的事迹,来点评汉武帝在用人上的得失。这说明什么?这就能反映出司马光作为一名历史学家,他在编纂历史的时候关注点在哪里。
在司马光看来,汉武帝早期的政策走过很多弯路。将星、谋臣云集,并不一定是值得庆幸的事。大肆对外扩张,大兴土木,反而影响了老百姓的幸福指数。好在汉武帝晚年反省,痛改前非,重视农业生产,恢复民生,才避免重蹈秦朝覆亡的悲剧。在司马光看来,很多表面看起来风光无限的人物,远不如赵过这么一位能让百姓吃饱穿暖的农业专家来得实在。司马光通过赵过受重用,来展示汉武帝在用人上的前后变化,以此告诉我们汉武帝知错能改,有了不起的地方。
司马温公《通鉴》,赤天地一大文也。期结构之宏伟,期取材之丰赡,使后世有欲普通史者,势不能不据以为蓝本,而玉今卒朱有能愈之者焉。温公亦伟人哉。
——梁启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