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校本教研活动探索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shhg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核心素养视域下的语文校本教研活动,既要深入浅出,又要扎实有效。笔者以团队建设、主题观课、主题辩课、课堂研磨和总结提炼为基本路径,根据教学专题开展探索,着力于打造教师队伍,培养骨干教师,提高校本教研活动实效,提升课堂效率,从而使培育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得以落实。
  【关键词】核心素养;校本教研;教学专题
  新课程的实验过程是一个开放、民主、科学的探索过程。教学研究要以人为本,不仅要研究课程改革实验的实施,还要研究促进学生和教师发展的方向。那么,在核心素养下如何进一步优化小学语文校本教研活动,提高语文校本教研活动实效,积极构建实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方式、方法,有效地帮助教师将课程理念体现在教学行為上、作用在学生身上?笔者通过探索,计划分五步走,并且分学期进行教学专题式活动,如:阅读教学专题、识字教学专题、习作教学专题、综合性学习教学专题、古诗词教学专题等。学科组根据这五步法一个学期只做两个专题,从而构建有实效的校本教研活动模式,提高课堂效率,更好地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一、团队建设,精进骨干教师力量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确立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语文教育观念,注重吸收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教师的专业水平对课堂、对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因此,教师要注重吸收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然而,教师专业发展之路是有梯度的,如何引领教师从青涩走向成熟、从成熟走向成名?关键在于凭借团队建设,不断精进骨干教师力量,汇集全校语文教师研究之力,按高、低学段组建两支语文研究团队,每支团队每学期按照教学专题设定好实施计划。例如,阅读教学专题活动定期组织教师进行阅读教学理论学习,深入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和阅读相应的理论知识;邀请名教师、骨干教师等开展阅读教学专题讲座等;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借外力带动发展,开展互动交流。除了与好的学校建立结对帮扶关系,定期邀请外校教师、专家、领导到校指导团队的阅读教学、专题教学教研工作以外,还外派教师外出学习交流,观摩阅读教学课堂,进行阅读教学、教研、交流学习等,这样的高平台辐射、引领、带动团队骨干教师定期开展阅读教学教研活动,找准研究方向,构建专属课程体系,规划课程实施方案,既提高教师的工作水平,又注重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在这样有目标、有方向、有内容、有组织、有规划的团队中合作学习,提高了教师的研究能力,促进了校本教研活动的长效性开展。
  二、主题观课,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教师要改进课堂教学,提升自身专业知识,就要通过科组团队的力量精进课堂设计,吸收多方意见、建议,然后开展教学活动。学科组可根据学科的专题特点挖掘资源,进行主题观课。例如,古诗词教学专题,就要挖掘古诗词相关主题的优秀课例开展观摩学习,可以通过资源网、购买光盘、荐课等途径找出优秀的古诗词课例,如:网上观摩窦桂梅老师的课例《游园不值》,王崧舟老师的教学视频《古诗两首》等,充分利用这些优质教育资源让教师进行观摩学习。开展这样的主题观课活动,不仅让教师们走近名师名家,学习他们的语言、教态、方式、方法、理念和氛围的营造等等,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还让教师们学以致用,把教学设想转化为实践,让教师们进行仿课,团队教师互相观摩、研讨,教师通过层层的学习实践得到学习提升,引领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主题辩课,促进教师交流成长
  主题辩课这一环节在教研活动中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内容,教师们如果只进行了学习、观摩,没有开展主题辩课这样一个过程,无异于前功尽弃。教研团队组织、引导教师在主题观课中发现自身教育教学存在的困惑和问题、好的方式、方法等,通过教研活动进行交流、辩课,教师们积极参与,各抒己见,共同探究,分享成果,这样的活动,摒弃不实的教学方式,保留本真的教学技能。
  例如,观摩《地震中的父与子》后,教研团队给观摩教师一天的时间进行总结、反思,然后组织全队教师开展主题辩课,研磨出阅读教学中要注重的几点要领:一是恰当的情境创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才能主动参与学习,并且建立良好、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二是精心设计组织教学活动,重视启发式、讨论式教学,为学生搭建沟通、学习的平台,培养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用眼全方位的学习知识的能力。三是充分挖掘教材信息,把教材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和体会文本,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四是教学设计要善于设疑,让学生因疑问而思考,因思考而主动学习;五是推荐课外读物拓展课外阅读量。这样的主题辩课,不仅为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提供了一个平台,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还给校本教研活动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四、课堂研磨,打造专业教师队伍
  给予学生好的教育,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需要有专业的教师队伍,没有捷径,只有研磨,这等于一个实践过程或者说是一个验收过程,也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特别是现如今,小学语文教师面临着有效使用统编新教材的问题,如何让教师用好新教材?通过课堂研磨。在团队中选出一两名骨干教师上研磨课,先进行集体备课,再试课,把总结的经验、新的理念融入研磨课堂,邀请学校主管行政、骨干教师和团队教师进行观课、观摩课例、研讨交流活动。例如,综合性学习教学专题,我们可以通过主题研究、成果展示、口语交际、习作等方式融入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六年级下册《难忘小学生活》综合性学习,在学生阅读阅读材料的前提下,分组拟订活动计划,如:搜集活动的奖状和照片、制作纪念册、编写诗歌、进行成长故事分享会、制作手抄报等等,进行分工,人人参与,展开活动。在近一周的实践活动后,有的小组制成了班级纪念册和成长照片墙,有的小组组成了成长故事分享会,还有的制作了手抄报、作文集等形式展现出来了。因为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展示自己小组的活动特色,还可以品尝到一回综合性学习的成果大餐,了解、吸纳别组的学习成果以拓展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认识,学生的交流、合作、探究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这种综合性学习,除了注重学生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统筹安排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整体提高,还提升校本教研活动的实效性。
  五、总结提炼,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通过长效的校本教研活动开展学习、研讨、总结,本校在课改前行中呈现出不少亮点:教师重视活动,精心准备教学,认真钻研课程,活动设计规范,能准确地挖掘主题、大胆尝试;提炼语文教学专题课的模式,包含如何上课、每一个环节如何操作、总结教学专题课例的要素,等等。然后,各教师根据这些模式把每一种教学专题课套入相应的模式中。例如,精读课文专题,总结出“121”的教学模式,即十分钟的激趣导入、整体感知,二十分钟的合作探究、解读文本,十分钟的巩固拓展、归纳总结。这样的模式在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前提的情况下,可以达到引领教师成长,提升课堂效率的良好效果。
  语文教育发展之路在前行,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要提高,就要关注校本教研活动,提高校本教研活动的实效,不断更新理念,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11.
  [2]田凯.基于中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7(15).
  [3]邹梦婷.浅谈培育小学语文学科素养之策略[J].学苑教育,2017(2).
  责任编辑
其他文献
【摘要】師爱是伟大的,教师如何给予学生真切的爱也是一门艺术。本文从用关爱沟通心灵、用信任提高自笔者认识、用赏识刺激积极表现、用反思触动心灵,巩固教育效果四个方面论述了教师帮带后进生,与学生共成长的过程。  【关键词】小学;后进生转化;师爱;沟通心灵;信任与赏识  师爱是伟大的,教师如何给予学生真切的爱也是一门艺术。热爱学生是教师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条件,尤其是班上的后进学生,更需要教师走进他们的
【摘要】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也是终身的教师,对学生的成长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当,对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极为不利。学校要重视家庭教育指导,让家长们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为他们提供切实有效的方法解决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家庭教育;教育方法;心理健康  一、家庭教育指导的重要性  当今社会,有些家长的教育观念还很陈旧,教育方式简单粗暴,认为学生不听话就要
【摘要】培养学生的优良素质,对学生提升学习有效性有一定促进作用。在小学时期,教学工作者必须基于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心理特点,挖掘出有效的教学方法,逐步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素质。本文对此研究分析,立足于小学班主任视角,对当前班主任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策略探索思路。  【关键词】小学生;班主任;行为习惯;有效性;措施  在小学阶段,班主任必须明确,只有让学生专注的参与学习实践,才能真正将复杂的知识
凤翔小学坐落于顺德区大良凤翔工业区内,是一所按省一级学校标准建造的富有现代气息的全日制公办学校。多年来,学校以“八境三心”的文化来铺设发展轨道:三年内夯实学校文化基础——“净、静、敬”,五年形成学校文化特色——“竞、镜、晶、”,六至九年展现学校文化风范——“精、 菁”,力求让每一个凤翔的孩子都成为具有“自信心、同理心、责任心”的社会好公民。建校二十年,学校先后获得“广东省巾帼文明示范岗”“全国阅读
【摘要】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实用性,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信息技术教师应借助微课的导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小组合作,发展学生综合能力;开设第二课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构建  核心素养是指为了保证学生终身发展,在教学中培养的品质和素养,使学生能够快速适应社会的发展。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构建高效的课堂,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如此一来学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课堂上,强调教与学的交往和互动,师生双方的交流和启发,让学习水平各异的学生都能各有收获。为适应课改的需要,改变我校学生数学学习的现状,使学生获得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优化学习方法,全面提高学生数学素养,我校数学科
【摘要】近年来,中国的STEM教育理论快速发展,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提高有直接的影响。作为一名小学综合实践科的教师,笔者深刻感受到综合实践教学的课程选择、材料准备、教学方法都与传统教学有很大的区别。本文基于STEM教育理念下,结合我校丝竹文化特色,开展对丝竹乐器制作课程开发研究,以促进学生和教师对丝竹文化的传承。  【关键词】STEM;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丝竹乐器;课程开发  一、丝竹乐器制
【摘要】在大力推进品质课堂的背景下,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得到全面的发展。本文以小学美术DIY教学为研究切入点,分析小学美术DIY课堂的构建策略,探寻小学美术教育改革发展之路。  【关键词】小学美术;品质课堂;DIY理念;课程构建;信息技术  现代化的教育要求教育改革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并具有个性化和办学特色。DIY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和注意力,锻炼其
【摘要】科学学习注重研究,重在体验,小学科学课的学习要以探究和体验为核心。小学生好奇心强,喜欢新奇的事物,小学科学素养的培育可通过体验、观察、实践的途径,这样不仅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还能养成正确的科学学习习惯,更有效地培育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小学生;体验式学习;科学素养;培育途径  说到科学,许多人会想到科学原理、科学研究等,会觉得很难懂,尤其是对小学生来说。如果让小学生学习科学,他们
【摘要】本研究主要基于顺德“鱼文化”开发综合实践研学旅行课程,旨在解决现实中很多研学旅行主题因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难以与本土文化相融合的问题。经过研究得出以下课程策略:以循环式的学习方式,实现方法论价值;以网格式的学习结构,实现个体发展;以项目式的学习活动,促进研究深度。  【关键词】乡村文化;综合实践;研学旅行  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门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要求各地将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