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中国历代散文名篇意蕴深刻,在当大都为政治之功用,但也不乏教育智慧之光芒本篇就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中选取三篇古代散文为例,试图从教育视角按宏观教育、中观教育、微观教育三个层面来展开论述,揭示各篇文章所蕴含教育哲理为现实中教与学、学以致用的教学提供理论基础,以达到古为今用。
关键词:散文名篇 教育哲理 现实教育
中国古代文人历来以“传其事以为官戒”即以寓言的形式向帝王或上层统治者进行纳谏。以展现其对社会不满和期望改革之决心。它有着委婉含蓄的特点,也夹杂着幽默之成分,其中也不乏教育智慧之光芒。本篇文章就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中所编选的三篇文章荀子之《劝学》、柳宗元之《种树郭橐驼传》和龚自珍之《病梅馆记》来分析其各自隐喻表达含义并进一步揭示其蕴含的教育哲理。三篇选文就时间分布而言,贯穿中国古代历史的上古、中古和今古三个重要时期。虽然每一作品生成动机各不同,就发生语境而言也并非专为教育认知而表达,但文中却隐含着共同教育思想,这无疑为现实教学提供了理论基础。该文试图从教育角度按宏观教育、中观教育、微观教育三个层面来论述,挖掘其各篇文章所蕴含教育智慧达到古为今。
一、《病梅馆记》:“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教育方针
此文作于道光十九年,龚自珍被迫辞职返回故里杭州为自己新辟梅园命名“病梅馆”而作的散文。当时清朝封建统治者一方面以八股文作为科举考试选用人才的法定文本,以束缚人们思想;另一方面,大兴文字狱镇压知识分子。在长期严酷思想统治下,人才遭受严重压抑和摧残。《病梅馆记》就是在这样社会背景下写成的。
文章开篇就把人置于一片梅林之中,“皆产梅”的“皆”字说明梅产地多,分布广。暗喻天下人才不可胜数,尤江浙一带人才济济,这为下文“江浙之梅皆病”作了铺垫。就在人们感慨“江山待有人才出”之意境时,作者笔锋一转指出了病梅产生缘由,指出是文人画士对梅的特别嗜好和审美情趣决定的。他们认为“梅以曲为美,直则无资;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于是“砍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一种病态的被歪曲了的美学标准来“以绳天下之梅”,江浙之梅皆病正是“砍、删、夭、锄、遏”之结果,揭示了病梅产生的社会原因,进而生动形象刻画出封建统治阶级残酷扼杀人才的狰狞面目。面对当时“万马齐喑究可哀”之局面,龚自珍直指“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他进而指出,世上的事物都有其自身发展必然趋势,应让其按照自身规律自然生长,如违背就是对他们本性的摧残。这反映到现实教育中,中小学教育标准化、统一化的教育模式严重抑制学生的创新能力,剥夺了他们的独立性和自由。
面对以上弊病,作者决心疗梅,“予购三拜盆”,“誓疗之”,可见其行动果断,疗梅之方法是“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为实现其目的“甘受诟历,辟病梅之馆以疗之”旗帜鲜明地表明其立场和决心,敢于面对现实,与传统势力奋斗到底的决心。最后作者表明自己疗梅的心志,面对如此之多病梅,慨叹自己空暇不多,闲田不多,以自己力量不足以挽回人才遭受扼杀之局面,即便如此还是用“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的心志来表现作者坚持斗争的志向。
从以上论述看,《病梅馆记》映射和抨击了现实教育过失,传统应试教育波及面之广,学生受害程度之深。在应试教育指挥棒下,以分数来衡量一切,抹杀学生天赋,造就出的学生缺乏出类拔萃之才。然而教育改革不是一番风顺,道路曲折漫长,任重道远,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应突破传统教育模式,让学生获得个性发展和自由解放,给予适当监督和引导使其在德、智、体等全面发展基础上培养特殊才能,在教育中也要不拘一格降人才。
二、《种树郭橐驼传》:“顺人之天,以致其性”的教育原则
此文是柳宗元早年在长安任职时期作品,是针对当时官吏繁政扰民现象而言的。中唐时期,豪强地主兼并掠夺土地日益严重,“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仅有一点土地的农民,除了缴纳正常捐粟外,还要承受地方军政长官摊派下来的各种杂税,以致民不聊生。这是柳宗元写作本文社会背景。
《种树郭橐驼传》一文统辖全局总原则:“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此处“天”是指树木生长的自然规律,“性”是指树木的个性和生长习性,树木生长的自然规律要“顺”,其生长习性要“致”。我们教育就是要遵循生长的自然规律,进而实现学生完满个性。为了更好贯彻这一教育原则,就要做到“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这四个环节无一例外的指“树木”即学生。“本欲舒”即在教育中疏导学生,使其心情愉快的学习;“培欲平”指传授的知识要讲求“度”,否则会过犹不及;“土欲故”要求在教学中教师运用心理学上的“统觉”理论在学生已有知识与新学知识之间建立必要联系;“筑欲密”指所学知识要扎实的巩固。由此看来,柳宗元自然主义教育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可与今天倡导的“以学生为中心”教育模式相媲美。
在上面四个环节做好后就“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这是郭橐驼的管理经验。意指在教育中,知识一经传授给学生,就让学生大胆自主去实践。再者教师要热爱学生,做到真正“教书育人”。面对当时现实,针对一些违反自然主义教育规律做法,柳宗元给予猛烈抨击。“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爱之太殷,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这样做只使“木之性日以离矣”。这其实毫不掩饰的指出我们现实教育弊端。在应试教育下,学校以考试作为唯一手段来选拔人才,没真正按照“育人”规律教育学生“以致其性”。其次,加重学生课业负担严重影响青少年身心发展。“爱之太思,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是我们溺爱孩子的真实写照,这样培育的孩子是温室的花朵经不起外面风吹雨打的。
三、《劝学》:“学不可以已”的学习意义、作用、态度和方法
《劝学》是荀子代表作,也是《荀子》开篇之作。“学不可以已”是贯穿全文中心思想:一方面是说学习重要意义,所以不能停止;另一方面对待学习应采取的态度、方法也是不能停止的。 为了论述学习之重要,连用五个比喻,“青出于蓝”“冰寒于水”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一定变化过程可有所提高和发展。直木“以为轮”“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人改造可改变原来状况。据此推理,人只有经过“博学”才能增长知识,成为一个有道德学识之人。荀子认为人的道德、知识、才能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不断学习获得的。木要改造成“中规”的轮要使“其曲”,金要利需“就砺”,人要成为“知明而行无过”的君子就要“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可见学习之意义重大。荀子同样用五个比喻论述学的重要作用在于弥补以前之不足,把“终日思”与“须臾学”对比,强调空想不如实学。接着从生活经验谈起“跂而望”不如“登高”看的广阔,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这些都能获得良好效果。此效果获得并非人本身固有条件不同,而是“善假于物”的结果。据此理,君子之所以能成为君子是因为善于利用学习来弥补自己不足,这种“学而后知”的观点在当时提出时难能可贵的。
学习态度与方法方面,作者用了十个比喻论证学习要坚持不懈,逐步积累。先正面设喻“积土成山,可以兴风雨,积水成渊,可以生蛟龙。”之所以有如此之功效全在于“积”。同样,人要达到“神明自得,圣心备焉”之境界就必须先积善成德。再从反面设喻,说明不“积”就不能至千里成江河。人们掌握知识的过程也是逐步积累、由量变到质变之过程。其次从“舍”与“不舍”来论述贵在坚持不懈的学习道理。先用骐骥与驽马对比,骐骥本身条件虽好,如止于一跃达不到十步,驽马本身条件虽差,如能锲而不舍,也可以跑很远。接着用朽木与金石对比,说明“不折”与“可镂”的关键在于“舍”与“不舍”。我们的学习也贵在持之以恒,如是这样,再艰深的学问也可学会。最后用蚯蚓的“用心一”和螃蟹的“用心躁”对比,说明学习必须专心致志,这样才能获得成功。荀子关于学习观点无论是学习意义还是学习态度和方法都值得继承借鉴,当然也要与时俱进创造性学习、合作学习等都是有必要的。
四、三篇散文名篇之特色
(一)强烈的教育现实性。以上三篇文章,从其内容看,荀子《劝学》篇意在督励初涉学者明确学习的意义作用,进而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和龚自珍《病梅馆记》则可看作是对现实教育过失的影射和抨击。给现代教育敲以警钟,指导教育改革的步伐。
(二)说理的情感性。三篇文章都发自作者真情实感但又超越个人情感,字里行间隐含着普世之情即关注人才培养。通过其隐喻策略不难发现,《劝学》意在使人明,明其“学不可以已”之大道理;《种树郭橐驼传》意在使人信,信其“顺人之天,以致其性”的自然主义教育原则是育人之术;《病梅馆记》意在使人感。感其“不拘一格”的人才观对社会之重要。
(三)表达的综合性。三篇散文将叙事、描写、说理、抒情融为一体,说理深入浅出,以小见大。《种树郭橐驼传》通过叙事与说理将“养树”与“养人”有机结合起来,《病梅馆记》通过描写与说理描绘出一幅“万马齐喑”的局面,进而为打破此局面呼吁“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心声。
我国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古代文人著作中蕴含着先进、高明的教育理念,“学不可以已”、“ 顺木之天,以致其性”、“不拘一格降人才”等教育哲理值得我们进行反思,有待对其进一步发掘汲取营养为现实教育之用。
参考文献
[1]]龚自珍.龚自珍全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
[2]汪贤度.柳宗元散文选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3]梁启雄.荀子简释[M].北京:古籍出版社,1956.
(作者单位:烟台南山学院)
关键词:散文名篇 教育哲理 现实教育
中国古代文人历来以“传其事以为官戒”即以寓言的形式向帝王或上层统治者进行纳谏。以展现其对社会不满和期望改革之决心。它有着委婉含蓄的特点,也夹杂着幽默之成分,其中也不乏教育智慧之光芒。本篇文章就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中所编选的三篇文章荀子之《劝学》、柳宗元之《种树郭橐驼传》和龚自珍之《病梅馆记》来分析其各自隐喻表达含义并进一步揭示其蕴含的教育哲理。三篇选文就时间分布而言,贯穿中国古代历史的上古、中古和今古三个重要时期。虽然每一作品生成动机各不同,就发生语境而言也并非专为教育认知而表达,但文中却隐含着共同教育思想,这无疑为现实教学提供了理论基础。该文试图从教育角度按宏观教育、中观教育、微观教育三个层面来论述,挖掘其各篇文章所蕴含教育智慧达到古为今。
一、《病梅馆记》:“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教育方针
此文作于道光十九年,龚自珍被迫辞职返回故里杭州为自己新辟梅园命名“病梅馆”而作的散文。当时清朝封建统治者一方面以八股文作为科举考试选用人才的法定文本,以束缚人们思想;另一方面,大兴文字狱镇压知识分子。在长期严酷思想统治下,人才遭受严重压抑和摧残。《病梅馆记》就是在这样社会背景下写成的。
文章开篇就把人置于一片梅林之中,“皆产梅”的“皆”字说明梅产地多,分布广。暗喻天下人才不可胜数,尤江浙一带人才济济,这为下文“江浙之梅皆病”作了铺垫。就在人们感慨“江山待有人才出”之意境时,作者笔锋一转指出了病梅产生缘由,指出是文人画士对梅的特别嗜好和审美情趣决定的。他们认为“梅以曲为美,直则无资;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于是“砍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一种病态的被歪曲了的美学标准来“以绳天下之梅”,江浙之梅皆病正是“砍、删、夭、锄、遏”之结果,揭示了病梅产生的社会原因,进而生动形象刻画出封建统治阶级残酷扼杀人才的狰狞面目。面对当时“万马齐喑究可哀”之局面,龚自珍直指“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他进而指出,世上的事物都有其自身发展必然趋势,应让其按照自身规律自然生长,如违背就是对他们本性的摧残。这反映到现实教育中,中小学教育标准化、统一化的教育模式严重抑制学生的创新能力,剥夺了他们的独立性和自由。
面对以上弊病,作者决心疗梅,“予购三拜盆”,“誓疗之”,可见其行动果断,疗梅之方法是“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为实现其目的“甘受诟历,辟病梅之馆以疗之”旗帜鲜明地表明其立场和决心,敢于面对现实,与传统势力奋斗到底的决心。最后作者表明自己疗梅的心志,面对如此之多病梅,慨叹自己空暇不多,闲田不多,以自己力量不足以挽回人才遭受扼杀之局面,即便如此还是用“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的心志来表现作者坚持斗争的志向。
从以上论述看,《病梅馆记》映射和抨击了现实教育过失,传统应试教育波及面之广,学生受害程度之深。在应试教育指挥棒下,以分数来衡量一切,抹杀学生天赋,造就出的学生缺乏出类拔萃之才。然而教育改革不是一番风顺,道路曲折漫长,任重道远,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应突破传统教育模式,让学生获得个性发展和自由解放,给予适当监督和引导使其在德、智、体等全面发展基础上培养特殊才能,在教育中也要不拘一格降人才。
二、《种树郭橐驼传》:“顺人之天,以致其性”的教育原则
此文是柳宗元早年在长安任职时期作品,是针对当时官吏繁政扰民现象而言的。中唐时期,豪强地主兼并掠夺土地日益严重,“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仅有一点土地的农民,除了缴纳正常捐粟外,还要承受地方军政长官摊派下来的各种杂税,以致民不聊生。这是柳宗元写作本文社会背景。
《种树郭橐驼传》一文统辖全局总原则:“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此处“天”是指树木生长的自然规律,“性”是指树木的个性和生长习性,树木生长的自然规律要“顺”,其生长习性要“致”。我们教育就是要遵循生长的自然规律,进而实现学生完满个性。为了更好贯彻这一教育原则,就要做到“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这四个环节无一例外的指“树木”即学生。“本欲舒”即在教育中疏导学生,使其心情愉快的学习;“培欲平”指传授的知识要讲求“度”,否则会过犹不及;“土欲故”要求在教学中教师运用心理学上的“统觉”理论在学生已有知识与新学知识之间建立必要联系;“筑欲密”指所学知识要扎实的巩固。由此看来,柳宗元自然主义教育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可与今天倡导的“以学生为中心”教育模式相媲美。
在上面四个环节做好后就“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这是郭橐驼的管理经验。意指在教育中,知识一经传授给学生,就让学生大胆自主去实践。再者教师要热爱学生,做到真正“教书育人”。面对当时现实,针对一些违反自然主义教育规律做法,柳宗元给予猛烈抨击。“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爱之太殷,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这样做只使“木之性日以离矣”。这其实毫不掩饰的指出我们现实教育弊端。在应试教育下,学校以考试作为唯一手段来选拔人才,没真正按照“育人”规律教育学生“以致其性”。其次,加重学生课业负担严重影响青少年身心发展。“爱之太思,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是我们溺爱孩子的真实写照,这样培育的孩子是温室的花朵经不起外面风吹雨打的。
三、《劝学》:“学不可以已”的学习意义、作用、态度和方法
《劝学》是荀子代表作,也是《荀子》开篇之作。“学不可以已”是贯穿全文中心思想:一方面是说学习重要意义,所以不能停止;另一方面对待学习应采取的态度、方法也是不能停止的。 为了论述学习之重要,连用五个比喻,“青出于蓝”“冰寒于水”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一定变化过程可有所提高和发展。直木“以为轮”“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人改造可改变原来状况。据此推理,人只有经过“博学”才能增长知识,成为一个有道德学识之人。荀子认为人的道德、知识、才能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不断学习获得的。木要改造成“中规”的轮要使“其曲”,金要利需“就砺”,人要成为“知明而行无过”的君子就要“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可见学习之意义重大。荀子同样用五个比喻论述学的重要作用在于弥补以前之不足,把“终日思”与“须臾学”对比,强调空想不如实学。接着从生活经验谈起“跂而望”不如“登高”看的广阔,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这些都能获得良好效果。此效果获得并非人本身固有条件不同,而是“善假于物”的结果。据此理,君子之所以能成为君子是因为善于利用学习来弥补自己不足,这种“学而后知”的观点在当时提出时难能可贵的。
学习态度与方法方面,作者用了十个比喻论证学习要坚持不懈,逐步积累。先正面设喻“积土成山,可以兴风雨,积水成渊,可以生蛟龙。”之所以有如此之功效全在于“积”。同样,人要达到“神明自得,圣心备焉”之境界就必须先积善成德。再从反面设喻,说明不“积”就不能至千里成江河。人们掌握知识的过程也是逐步积累、由量变到质变之过程。其次从“舍”与“不舍”来论述贵在坚持不懈的学习道理。先用骐骥与驽马对比,骐骥本身条件虽好,如止于一跃达不到十步,驽马本身条件虽差,如能锲而不舍,也可以跑很远。接着用朽木与金石对比,说明“不折”与“可镂”的关键在于“舍”与“不舍”。我们的学习也贵在持之以恒,如是这样,再艰深的学问也可学会。最后用蚯蚓的“用心一”和螃蟹的“用心躁”对比,说明学习必须专心致志,这样才能获得成功。荀子关于学习观点无论是学习意义还是学习态度和方法都值得继承借鉴,当然也要与时俱进创造性学习、合作学习等都是有必要的。
四、三篇散文名篇之特色
(一)强烈的教育现实性。以上三篇文章,从其内容看,荀子《劝学》篇意在督励初涉学者明确学习的意义作用,进而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和龚自珍《病梅馆记》则可看作是对现实教育过失的影射和抨击。给现代教育敲以警钟,指导教育改革的步伐。
(二)说理的情感性。三篇文章都发自作者真情实感但又超越个人情感,字里行间隐含着普世之情即关注人才培养。通过其隐喻策略不难发现,《劝学》意在使人明,明其“学不可以已”之大道理;《种树郭橐驼传》意在使人信,信其“顺人之天,以致其性”的自然主义教育原则是育人之术;《病梅馆记》意在使人感。感其“不拘一格”的人才观对社会之重要。
(三)表达的综合性。三篇散文将叙事、描写、说理、抒情融为一体,说理深入浅出,以小见大。《种树郭橐驼传》通过叙事与说理将“养树”与“养人”有机结合起来,《病梅馆记》通过描写与说理描绘出一幅“万马齐喑”的局面,进而为打破此局面呼吁“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心声。
我国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古代文人著作中蕴含着先进、高明的教育理念,“学不可以已”、“ 顺木之天,以致其性”、“不拘一格降人才”等教育哲理值得我们进行反思,有待对其进一步发掘汲取营养为现实教育之用。
参考文献
[1]]龚自珍.龚自珍全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
[2]汪贤度.柳宗元散文选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3]梁启雄.荀子简释[M].北京:古籍出版社,1956.
(作者单位:烟台南山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