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自己带节奏

来源 :人生与伴侣·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bin852815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我说工作是一种享受,可能你暂时不会同意。但请记住这个结论,迟早你會同意的。在同意的那一个瞬间,原本你认为的苦和累都会消失。
  我们听了很多工作与生活割裂,工作压迫人生的论调,以至于一生被描述成了这样悲惨的情节:在我们青壮年之时,不甘不愿地工作,到了老年退休,终于可以不工作,在无所事事当中度过余生,并称之为享受。
  其实,无所事事是一种灾难,相当于惩罚。随之而来的是智力与体力的快速衰退。在年轻时无所事事,后果也是一样的。工作就是维生素,是健康的必需品。
  知道了这一点,人就不会讨厌工作,更愿意挖掘出工作的美与意义,并从其中得到愉悦。人甚至会动用各种力量,去维护工作的能量与节奏。
  比如每天都写文章,这个任务一旦设立,生活的节奏感就更强,每天固定重复,像机械表一样运作,它倒逼个人维持身体的健康。因为健康是工作的动力,像机械表的发条一样,每天要上满。保持营养均衡的饮食和一定的运动量,关心身体的各种指标,这也成为下意识的常规操作,不比上发条难多少。
  当你的工作任务具体而强烈时(比如我每天早起写文章),它还有自我暗示功能,身体到了点就会警醒。前几天,和几个老朋友见面,聊得很开心,我大概喝了一斤白兰地,超过我了的酒量,一回家就深沉睡去,第二天早上5点,准时醒来,毫无酒意地开始工作了。我想,酒好是一个因素,更重要的是工作的节奏在起作用。当我还不想每天写作的时候,睡到中午是必然的,索性就歇一天呗。
  节奏感这么好的事情,找到了,怎么可能放弃呢。有某件事引领你的生活,你一定会把它维护好,失去它,生活就会散架,成为毫无主题的零件,如打乱的拼图,不知所云。
  漫威之父斯坦·李一直工作到生命的最后时刻,95岁。他有一段话我很认同:“我不会退休的,很多人急着退休,这样他们就有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了。但我已经在做自己想做的事了。我喜欢创作,我也喜欢和有创造力的人在一起工作。如果我退休了,就等于放弃了这些乐趣。”
  寻找节奏,用自己想做的事引领自己,这是生命的核心技能,到了退休再来寻找,多半是找不到的,它应该从小、从年轻就开始寻找。有人问我,每天写文章,想法从哪儿来?答案我花了很长时间才找到:那就是,只要你想着今天要写一篇文章,这磁力就会慢慢在脑海里吸引出一篇文章来,如果你不想,那么,能量就会消失于无形。随着阅历、阅读与时间的积累,这磁力还会持续增加,创造力是越用越多的奇特资源。
  写文章,只是万千人生中的一种,可能适合我,但未必适合你,但是一个有趣的人生,共通之处是都要找到节奏,这节奏的磁力整合你每天的生活,形成某个完美的产品,让你每一天都有所得,每一天都比昨天更好。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价值。
其他文献
2020年7月1日,宁夏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第五次新闻发布会上,重点介绍了一个案件:2003年,马兴国未经批准、自行挂牌成立“西吉马银移民开发区”(又称“西马银移民开发区”)。这是一个位于银川近郊的“独立王国”,马兴国在接近2万亩的土地上从事移民业务,接收人口达到了5538人。   “马兴国对外虚假宣传‘西马银移民开发区’系西吉县政府成立,鼓动西吉县等地的群众移民到贺兰山农牧场。”银川市政法委书记李
“出版三本书、一天能写300首词牌、2000首诗和15000字小说,同时还担任新闻记者、演讲师。”来自浙江慈溪的16岁女孩岑某诺小小年龄就已经拥有了令很多成年人都羡慕的“履历”。   头顶“神童”的光环,站在演讲台上的岑某诺曾一次次被誉为“别人家的孩子”。但离开了“造神式”演讲的氛围,她的“辉煌成绩”脆弱得不堪一击。几天来,她的种种“神童”般特殊才能被置于舆论的聚光灯下,迅速引发了公众强烈的质疑
中美贸易争端,是中美经济关系中的重要问题。贸易争端主要发生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出口领域;二是中国没有优势的进口和技术知识领域。前者基本上是竞争性的,而后者是市场不完全起作用的,它们对两国经济福利和长期发展的影响是不同的。  中美贸易关系自从两国建立贸易关系以来就在摩擦和曲折中发展。一年一度的最惠国待遇审议,与贸易有关或者无关的人权问题,正是中国“入世”前中美贸易关系特点的真实写照。中
人只要足够富有,似乎任何情况下都会变得更富有。   哪怕是在一场全球性瘟疫背景下,同样如此。   瑞银和普华永道研究的重点,是这个世界上的最有钱的人。近日它们联合发布的2020年度报告叫《穿越风暴》,听上去极其气势磅礴。   所谓“风暴”,是指令人闻风丧胆的新冠肺炎疫情。   研究发现,在风暴肆虐最盛的时期,也即今年4月至7月的4个月里,亿万富翁兜里的钱压根没有受到冲击,反而赚得个盆满钵满
“一带一路”工程在全球火热开展。而古丝绸之路的开通,也曾经对古人的生活影响巨大,仅就饮食文化而言,即便现代饮食中仍少不了“胡风”的影子。  胡床:“席地而坐”的“分食制”消失,“围桌而食”的“合餐制”出现  “胡床”,对中国人就食行为的改变最大,造成秦汉以前流行的“分食制”日渐衰弱,“席地而坐”的就餐方式消失,或蹲或站的端碗吃饭习惯,渐渐变成了人坐椅凳上、碗放桌子上吃,形成了“围桌而食”的合餐风俗
陈岱孙先生,原名陈总,福建闽侯人,中国著名的教育家,经济学家。陈岱孙先生上的课是以严谨认真出了名的,但有一节课却又因为巧妙处之也出了名。   抗日时期的西南联大教学设备,生活条件都非常简陋,联大的教室由铁皮屋顶和土墙构成,窗户是几个大窟窿。昆明夏天多暴雨,暴雨一来,屋顶“噼里啪啦”如炒豆一般,老师的讲课声立刻被淹没在雨声中。这雨声不仅打断了老师上课的节奏,还影响到了同学们听课,可想而知这样的课堂
“你胖嗎?”“没事儿,只要健康,胖点也没关系!”   不少人都有类似观念,然而日前发表在《人类生物学刊》的一篇最新文章呼吁:停止使用“健康肥胖”一词,因为它很容易误导大家认为肥胖是健康的。事实上,肥胖终究不是健康的体型。      “健康肥”一词很误导   “健康肥胖”一词最早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描述那些看起来肥胖的健康人群,比如他们即使很胖,但并没有患上高血压或糖尿病等。   火箭军总医
1  我最早知道雷佳音是在宁浩导演的《黄金大劫案》这部电影里,雷佳音饰演男主角“小东北”,当时我在影院里笑出猪叫,连带把手边的爆米花桶都打翻了……    我以为男主角会爆红,结果再见他时,净是在那些婆婆妈妈的家庭伦理剧里,照样是傻贱傻贱的。  但是对比着让我笑成猪的《黄金大劫案》,总觉得雷佳音混得是不是有点儿那个……  再后来,雷佳音出演了《我的前半生》负心男陈俊生,在剧中饰演“小三”的吴越在网上
兴盛发达来自搜索引擎,饱受争议也因搜索引擎,这句话用在百度创始人李彦宏身上,应该是恰当的。   4月30日,中国工程院公布了由该院主席团审定的2019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名单中,最终确定的有效候选人共531位。来自企业的候选人有114位,比2017年的90位,增加了24位。   在100多位企业家中,引发舆论关注和争议最大的是李彦宏。   有人在网络上发文,表示要旗帜鲜明地反对李彦宏当
2020年全国高考即将举行。近日,两起严重破坏高考公平的违纪违法事件,受到严肃处理。   两起事件,分别是艺人仝卓在直播中自曝“高考时曾通过一些手段从往届生变为应届生”一事,以及发生在2004年的“山东农家女被冒名顶替上大学”一事。   6月12日,“艺人仝卓事件”的处理结果公布。   山西省教育厅发布通报称,依据《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第九条之规定,山西省招生考试管理中心已做出仝卓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