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低年级是学生语文能力形成的初始阶段,教材是学生习得语言的标准范例,准确把握和充分挖掘文本的教学价值,注重语言训练点的选择和策略的运用,是培养学生语感、帮助他们建构与运用语言的有效途径。我们以《四季》一课为例,浅析如何在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语感培养策略。
语文教材是语文教育内容的载体,充分挖掘不同文本在课文内容、言语形式、训练深浅方面的教学价值,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学生建立良好的语感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季》是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的课文,是一首富有情趣的兒童诗,语言亲切生动,读来郎朗上口。诗歌通过对“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叶”“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这几种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现四季的特征,让学生感受四季的美好。分析教材,我们可以将这首诗歌的教学价值定位为“理解诗歌内容、发现言语形式;联系生活场景、想象创编诗歌”。
如何将文本的教学价值转化为培养学生语感的有效策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根据低年级学生实际学情,准确选点,巧用策略。
1.选准兴趣点,提高语用训练的趣味性和有效性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有意注意时间短,课堂如果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教学目标就难以实现。因此巧妙地寻找能切入学生兴趣点的契机,通过各种方式创设情境,调动学生感官积极参与学习尤为重要。
首先,创设与文本相关的有趣的故事情境,能有效吸引孩子注意力,帮助他们走进文本;其次,运用美丽的风景录像、精美的课文插图给学生以视觉上的冲击,使诗歌语言展现的季节特点更加具象,增强孩子的直观感受;最后,角色扮演也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形式,有助于学生理解文本。
整节课学生兴趣盎然、入情入境,各个环节的趣味性和有效性大大提高,为语感形成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
2.选准训练点,提供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契机和抓手
学生虽然年龄不大,却也有着相对丰富的生活经历,如果能通过精心设计的训练点关联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遣词造句、想象说话,必将有效地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为语言建构与运用提供实实在在的抓手和契机。笔者采用了如下做法:
做法一:课内与课外联通,为语感形成拓展空间
在教学《四季》之前,先鼓励学生当一回小小调查员,通过网络搜索、书本阅读、家长访谈等多种途径去了解春夏秋冬的景物。课堂上,在学生对草芽、荷叶、谷穗、雪人等有了比较直观深入的了解后,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也是尖尖的、圆圆的、弯弯的,还有谁也很顽皮,学生因为有了课外的积累,生活经验被充分地调动了起来,有话可说,有法可循。
做法二:阶梯式训练方法,为语感形成提供支架
教学中先设计了图文结合的仿说训练,利用图片给学生直观感受,降低语言训练的难度;再提炼诗歌语言格式,用简化的文字提示帮助学生组织语言;最后再放手让学生将课前了解的事物加上想象编入儿歌,尝试着从积累文本拓展到应用文本。这样由扶到放、由易到难地对学生进行阶梯式的训练,为学生提供语言表达的支架,层层递进地将学生兴趣调动起来。
做法三:关注言语表达形式,为语言建构提供范例
本课的语言非常经典,诗歌采用拟人的手法、排比的形式,把四季的美景鲜活地呈现在孩子们眼前。因此,在词句训练上要把握住课文的言语形式,在图片的辅助下,反复引导学生仿照课文的句子进行表达,通过点评互动,让学生体会叠词使用在动态表现上的巧妙。在教师不断点拨指导下,学生慢慢做到了语言准确简练,还有不少思维的亮点和火花闪现出来,老师和孩子们都享受到了语言表达的美妙。
3.选准强化点,关注语感形成的过程和质量
依据文本价值为学生构建的语感初步建立起来,还需要选准时机不断进行强化,才能巩固已经建立的语感,同时完善语言建构和运用的质量和效果。强化点在哪里?就是围绕听、说、读、写四个要素,适时进行循环往复的训练,强调习惯养成,强调方法习得,强调量化累积,于无形和无痕中提升学生语感形成的质量。
《四季》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篇章,通过聚集兴趣点、训练点和强化点,对学生语感的培养和提升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使学生的语文学习有声有色,也显示出了语文教学的价值。
责任编辑 晁芳芳
一、把握文本,挖掘价值
语文教材是语文教育内容的载体,充分挖掘不同文本在课文内容、言语形式、训练深浅方面的教学价值,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学生建立良好的语感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季》是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的课文,是一首富有情趣的兒童诗,语言亲切生动,读来郎朗上口。诗歌通过对“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叶”“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这几种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现四季的特征,让学生感受四季的美好。分析教材,我们可以将这首诗歌的教学价值定位为“理解诗歌内容、发现言语形式;联系生活场景、想象创编诗歌”。
二、准确选点,巧用策略
如何将文本的教学价值转化为培养学生语感的有效策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根据低年级学生实际学情,准确选点,巧用策略。
1.选准兴趣点,提高语用训练的趣味性和有效性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有意注意时间短,课堂如果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教学目标就难以实现。因此巧妙地寻找能切入学生兴趣点的契机,通过各种方式创设情境,调动学生感官积极参与学习尤为重要。
首先,创设与文本相关的有趣的故事情境,能有效吸引孩子注意力,帮助他们走进文本;其次,运用美丽的风景录像、精美的课文插图给学生以视觉上的冲击,使诗歌语言展现的季节特点更加具象,增强孩子的直观感受;最后,角色扮演也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形式,有助于学生理解文本。
整节课学生兴趣盎然、入情入境,各个环节的趣味性和有效性大大提高,为语感形成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
2.选准训练点,提供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契机和抓手
学生虽然年龄不大,却也有着相对丰富的生活经历,如果能通过精心设计的训练点关联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遣词造句、想象说话,必将有效地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为语言建构与运用提供实实在在的抓手和契机。笔者采用了如下做法:
做法一:课内与课外联通,为语感形成拓展空间
在教学《四季》之前,先鼓励学生当一回小小调查员,通过网络搜索、书本阅读、家长访谈等多种途径去了解春夏秋冬的景物。课堂上,在学生对草芽、荷叶、谷穗、雪人等有了比较直观深入的了解后,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也是尖尖的、圆圆的、弯弯的,还有谁也很顽皮,学生因为有了课外的积累,生活经验被充分地调动了起来,有话可说,有法可循。
做法二:阶梯式训练方法,为语感形成提供支架
教学中先设计了图文结合的仿说训练,利用图片给学生直观感受,降低语言训练的难度;再提炼诗歌语言格式,用简化的文字提示帮助学生组织语言;最后再放手让学生将课前了解的事物加上想象编入儿歌,尝试着从积累文本拓展到应用文本。这样由扶到放、由易到难地对学生进行阶梯式的训练,为学生提供语言表达的支架,层层递进地将学生兴趣调动起来。
做法三:关注言语表达形式,为语言建构提供范例
本课的语言非常经典,诗歌采用拟人的手法、排比的形式,把四季的美景鲜活地呈现在孩子们眼前。因此,在词句训练上要把握住课文的言语形式,在图片的辅助下,反复引导学生仿照课文的句子进行表达,通过点评互动,让学生体会叠词使用在动态表现上的巧妙。在教师不断点拨指导下,学生慢慢做到了语言准确简练,还有不少思维的亮点和火花闪现出来,老师和孩子们都享受到了语言表达的美妙。
3.选准强化点,关注语感形成的过程和质量
依据文本价值为学生构建的语感初步建立起来,还需要选准时机不断进行强化,才能巩固已经建立的语感,同时完善语言建构和运用的质量和效果。强化点在哪里?就是围绕听、说、读、写四个要素,适时进行循环往复的训练,强调习惯养成,强调方法习得,强调量化累积,于无形和无痕中提升学生语感形成的质量。
《四季》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篇章,通过聚集兴趣点、训练点和强化点,对学生语感的培养和提升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使学生的语文学习有声有色,也显示出了语文教学的价值。
责任编辑 晁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