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月29日晚,华夏幸福发布2017年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96.35亿元,同比提升10.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7.81亿元,同比提升35.26%;共实现销售额1522.12亿元,同比提升26.5%。值得关注的是,华夏幸福净利润率达到14.72%,是近三年来最高水平。定位产业新城运营商的华夏幸福,产业新城与产业小镇产品在2017年共新增拓展区域21个,异地复制逐步兑现,产业发展能力持续提升。
2017年华夏幸福产业新城业务实现收入284.5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5%,产业新城业务收入占营收总额的比例从32%上升到48%,进一步提高。在华夏幸福产业新城业务模式下,地方政府是园区开发建设的决策者,对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价格、质量实施监管,并专门设立园区管委会,负责对接相关事务。华夏幸福作为投资开发主体,负责园区的规划设计、土地整理、基础设施建设、公共配套建设、产业发展服务以及城市运营服务一体化运作,创造出“1+1>2”的效果。
实践证明,产业新城业务有助于县域经济转型及城市竞争力提升。秉持“以产兴城、以城带产、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的系统化发展理念,华夏幸福持续深耕京津冀,积极开拓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中原城市群等国家重点城市群和“一带一路”等热点区域,依托核心都市圈进行布局。
产业新城项目持续受益于中心城市产业、资本与劳动力外溢红利,通过打造幸福宜居的产业新城,提升区域魅力、吸引力、竞争力和承载力。2017年公司新增签署产业新城和产业小镇PPP项目协议21个,其中20个来自于非京津冀区域。目前长三角区域已经开始贡献成规模业绩,(环)杭州区域的嘉善和(环)南京区域的来安新增签约投资额增长迅速,标杆示范效应显著。
嘉善重点打造软件信息、影视传媒、科技研发、商贸服务四大产业集群,2017年新增签约入园企业93家,新增签约投资额135.98亿元。来安以打造“全球智造中心,国际幸福城市”为发展愿景,重点吸引AMOLED龙头项目,同步导入上游关键材料、零组件等产业配套企业,基建项目已开工39个,产业新城综合服务中心主体封顶,电子信息产业港等重点项目主体完工,产城融合态势不断加强。
公司聚焦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节能环保、新材料、生物医药、都市消费、生产性服务业和文化创意十大产业,通过龙头引领产业集聚、创新与资本双轮驱动的创新产业发展方式,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为区域打造科技含量高、示范带动强的高端产业集群。
华夏幸福在年报中表示,将继续紧跟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等国家战略,密切关注人口持续流入、产业发展良好的重点省会城市、机会性城市,依托核心城市群,加快布局拓展。同时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继续开拓海外产业新城业务,华夏幸福还将以东南亚现有业务为核心,围绕大型核心城市快速布局。
年报数据显示,华夏幸福财务状况稳健,2017年华夏幸福货币资金约为681.05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8.1%,货币资金量充裕,并且创历史新高,为公司经营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公司净负债率达到59.8%,同比下降7个百分点,且货币资金减一年内到期债务后的净现金同比增加76亿元,短期偿债能力进一步提升。
华夏幸福及子公司在2017年发行16亿元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19亿元中期票据,60亿元超短期融资券,10亿元短期融资券及10亿美元境外债,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工具,华夏幸福融资成本较上年同期下降14%。不仅如此,华夏幸福凭借自身产业新城PPP业务模式的优异性,2017年共落地三笔PPP资产证券化项目,规模总计41.06亿元。
在良好的盈利水平和充裕的资金储备情况下,华夏幸福公布了2017年年度利润分配预案,向全體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9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股利26.59亿元。华夏幸福表示,会积极响应证监会和上交所关于鼓励上市公司回报投资者的政策指引,在保证股东整体利益及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坚持以持续稳定的利润分配政策积极回报股东。
产业是经济增长的动力之源
2017年华夏幸福产业新城业务实现收入284.5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5%,产业新城业务收入占营收总额的比例从32%上升到48%,进一步提高。在华夏幸福产业新城业务模式下,地方政府是园区开发建设的决策者,对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价格、质量实施监管,并专门设立园区管委会,负责对接相关事务。华夏幸福作为投资开发主体,负责园区的规划设计、土地整理、基础设施建设、公共配套建设、产业发展服务以及城市运营服务一体化运作,创造出“1+1>2”的效果。
实践证明,产业新城业务有助于县域经济转型及城市竞争力提升。秉持“以产兴城、以城带产、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的系统化发展理念,华夏幸福持续深耕京津冀,积极开拓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中原城市群等国家重点城市群和“一带一路”等热点区域,依托核心都市圈进行布局。
产业新城项目持续受益于中心城市产业、资本与劳动力外溢红利,通过打造幸福宜居的产业新城,提升区域魅力、吸引力、竞争力和承载力。2017年公司新增签署产业新城和产业小镇PPP项目协议21个,其中20个来自于非京津冀区域。目前长三角区域已经开始贡献成规模业绩,(环)杭州区域的嘉善和(环)南京区域的来安新增签约投资额增长迅速,标杆示范效应显著。
嘉善重点打造软件信息、影视传媒、科技研发、商贸服务四大产业集群,2017年新增签约入园企业93家,新增签约投资额135.98亿元。来安以打造“全球智造中心,国际幸福城市”为发展愿景,重点吸引AMOLED龙头项目,同步导入上游关键材料、零组件等产业配套企业,基建项目已开工39个,产业新城综合服务中心主体封顶,电子信息产业港等重点项目主体完工,产城融合态势不断加强。
公司聚焦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节能环保、新材料、生物医药、都市消费、生产性服务业和文化创意十大产业,通过龙头引领产业集聚、创新与资本双轮驱动的创新产业发展方式,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为区域打造科技含量高、示范带动强的高端产业集群。
华夏幸福在年报中表示,将继续紧跟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等国家战略,密切关注人口持续流入、产业发展良好的重点省会城市、机会性城市,依托核心城市群,加快布局拓展。同时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继续开拓海外产业新城业务,华夏幸福还将以东南亚现有业务为核心,围绕大型核心城市快速布局。
提升经营投资能力积极回馈股东
年报数据显示,华夏幸福财务状况稳健,2017年华夏幸福货币资金约为681.05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8.1%,货币资金量充裕,并且创历史新高,为公司经营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公司净负债率达到59.8%,同比下降7个百分点,且货币资金减一年内到期债务后的净现金同比增加76亿元,短期偿债能力进一步提升。
华夏幸福及子公司在2017年发行16亿元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19亿元中期票据,60亿元超短期融资券,10亿元短期融资券及10亿美元境外债,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工具,华夏幸福融资成本较上年同期下降14%。不仅如此,华夏幸福凭借自身产业新城PPP业务模式的优异性,2017年共落地三笔PPP资产证券化项目,规模总计41.06亿元。
在良好的盈利水平和充裕的资金储备情况下,华夏幸福公布了2017年年度利润分配预案,向全體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9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股利26.59亿元。华夏幸福表示,会积极响应证监会和上交所关于鼓励上市公司回报投资者的政策指引,在保证股东整体利益及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坚持以持续稳定的利润分配政策积极回报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