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水林场森林资源特点及生态体系的建立

来源 :农民致富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mzy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森林是生态功能发挥的主体,如何提高森林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建立稳定的生态体系,从而推动我国林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本文通过对明水县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特点的分析,对建立应对气候变化的生态体系进行了简要阐述,以期为林业发展提供参考。
  一、森林资源特点
  (一)各类土地面积特点
  1、在林地面积中宜林地所占比例最大。全场林地面积7041.04公顷,在林地面积中,乔木林地面积为2037.92公顷,占林地面积的28.94%;未成林地面积21.08公顷,占林地面积的0.30%;无立木林地面积113.47公顷,占林地面积1.61%;苗圃地面积41.76公顷,占林地面积0.59%;宜林地面积3255.65公顷,占林地面积46.24%;辅助生产用地面积1571.16公顷,占林地面积的22.31%。
  2、乔木林地全部为人工林。明水林场是平原林场,场内没有天然林分布,起源都是人工。
  3、林业辅助生产用地面积较大,其中林辅耕地所占比例最高。全场林业辅助生产用地1571.16公顷,占林地面积的22.31%,其中林辅耕地面积1307.18公顷,占林业辅助生产用地面积的83.20%,占林地面积的18.57%。
  (二)森林资源蓄积特点
  1、过熟林蓄积所占比例最大,接近乔木林地蓄积的一半。全场活立木总蓄积为97939立方米,过熟林蓄积最多,蓄积45519立方米,占乔木林地蓄积的46.48%;其后依次为:成熟林蓄积31407立方米,占乔木林地蓄积的32.07%,中龄林蓄积13157立方米,占乔木林地蓄积的13.43%;近熟林蓄积7079立方米,占乔木林地蓄积的7.23%;幼龄林蓄积777立方米,占乔木林地蓄积的0.79%。
  2、林地单位生产力水平较低。全场乔木林地单位蓄积49.4立方米/公顷,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幼龄林单位蓄积32.3立方米/公顷,中龄林单位蓄积40.8立方米/公顷,近熟林单位蓄积50.4立方米/公顷,成熟林单位蓄积51.7立方米/公顷,过熟林单位蓄积51.2立方米/公顷。
  (三)林种结构特点。全场共二个二级林种,其中水源涵养林为主导,一般用材林面积比例不足0.1%,水源涵养林乔木林地面积1982.03公顷,蓄积97809立方米,占乔木林地面积蓄积99.91%和99.87%;一般用材林乔木林地面积1.84公顷,蓄积130立方米,占乔木林地面积蓄积0.09%和0.13%。
  (四) 优势树种结构特点。全场共9个优势树种,樟子松林、落叶松林、杨树林、柳树林、榆树林、水曲柳、胡桃楸、针阔混交林和软阔叶混交林。杨树林面积蓄积最大,分别占乔木林面积蓄积的86.24%和87.12%。
  (五) 可采资源特点。全场用材林所占比重极小,绝大部分为中径木,其余为大阶木。全场用材林总面积为1.84公顷,蓄积130立方米。占全场乔木林地面积蓄积的0.09%和0.13%。其中近成过熟林面积0.89公頃,蓄积82立方米。占用材林面积蓄积的48.37%和63.08%。无小径木和特大径木。
  (六)森林生态功能特点。本场是生态型林场,防护林所占林地比例高。防护林总面积6953.93公顷,占全场林地面积的98.76%.其中国家级生态公益林(地)面积2330.53公顷,占生态公益林(地)总面积的33.51%,地方级生态公益林(地)面积4623.40公顷,占生态公益林(地)总面积的66.49%。
  (七)森林资源结构与分布
  1、本场森林资源结构失衡,成过熟林比例较大。幼、中、近、成、过熟林的面积比值为0.1:1.3:0.6:2.5:3.7,幼龄林面积较少。
  2、本场森林资源树种较为单一,杨树林面积比例为86.24%,全场均有分布。
  (八)林副产品资源。本场林副产品资源有限,利用程度较小,食用植物:有黄花菜、蒲公英等,但分布不均;食品菌类:主要有林蘑、草蘑等,数量不多且分布不均。
  二、建立健全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的生态体系
  林场应围绕国家林业局《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十三五”行动要点》确定目标任务,扎实开展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推进各项工作进展,为应对气候变化、建设生态文明做出新贡献。
  (一)大力开展造林绿化和森林经营,不断增加森林碳汇。林场要全面加强森林经营,大力造林,不断增加森林面积;认真落实抚育补贴政策,科学开展森林抚育。随着森林资源增长,森林碳汇能力进一步增强,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重要贡献。
  (二)按照生态优先原则,以封育为主,辅以人工促进更新。对受雨雪冰冻灾害的林区,采取封山育林的保护措施,并结合人工促进方式,加快森林自然恢复。同时,在封育期间,清理受灾害毁坏的断枝残干,改善林内通气和卫生状况,人工清理对林内幼树生长不利的杂草,以便促进其生长。把建设高效、优质、高产的生态林业作为主要发展目标。
  (三)科技兴林体系建设。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努力增加林业各领域、各环节的科学管理,把林业生产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学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使生产与科学有机结合在一起,并积极采用先进适用的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同时,加强对林业领导干部的培训工作,提高领导决策能力、依法行政能力和业务素质;加强基层林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和继续教育,开展基层林业职工的岗位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从而全面提高营林技术、造林技术、森林防火和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科技含量,在有条件时要充分运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地理 信息系统、遥感技术和网络技术对森林资源进行管理和经营。
  从林场森林资源的特点可以看出,林场的生态功能还不稳定,生态基础还十分脆弱,应对气候变化的生态体系还不完善,今后应以科技为支撑,大力发展营造林生产,不断提高林地生产力,建设好森林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生态保护和建设工作,促进生态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作者单位:151700 黑龙江省明水县林业工作总站)
其他文献
<正>农业在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对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农业灌溉节水主要是使用科学合理的灌溉作物的灌溉方法,可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在这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素食和健康饮食,逐步兴起健康饮食和素食养生的风潮,人们对新鲜蔬菜的需求也正在增加。为了很好地满足人们一年四季中对不同新鲜蔬菜的需求,研究反季节蔬菜种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反季节蔬菜种植技术的含义  反季节蔬菜种植技术是一种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技术,其主要通过现代技术,通过农业工程设施,对区域气候和其他不利气候条件进行有效的控制,真正解决农业生产所面临的严
随着我国农业建设的不断发展,农田水利建设投入也开始向粮食主产区进行倾斜,因为目前的农田水利建设任务普遍存在着任务量大、投入大等问题,致使目前的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基础设施仍相对薄弱,所以针对这一问题需要加强粮食主产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投入机制的实际研究,从而提出可行的建议,希望能够促进农业与水利工程的发展。  1 加强粮食主产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投入机制创新的重要意义  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