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不仅直接关系到生物学的教学质量,也有利于对学生的创新教育。根据多年来的教学经验现将生物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的一些做法归纳如下:
一、创设情境,调动自学兴趣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巧设情境激活学生的兴奋细胞,调动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整个自学过程中处于积极状态,既有趣又有收获。
(一)通过生活生产实际创设情境
生物学是与生活实际联系很紧密的科学,很多知识可直接用于日常生活中,研究这些知识就可以联系实际让学生觉得轻松有趣。例如:讲“细胞呼吸”和“酵母菌代谢类型”时提出,为什么酿酒时先来水后来酒?这样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二)运用成语,谚语,诗词创设情境
在教学中合理运用成语,谚语,诗词来设计悬念作为开场白虽寥寥数语却掷地有声,进而诱发学生期待心理激发自学兴趣。例如:学习“植物的水分代谢和矿质营养”时运用了“有水无肥一半谷,有肥无水望天哭”。“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学习 “植物向光性”时运用了“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三)通过试验观察创设情境
生物学是以试验为基础的科学,观察和试验是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用观察试验创设情境不仅生动具体而且将直观的感受与抽象思维相结合,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起着积极作用。例如:学习“植物细胞渗透作用”时,让学生观察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在同浓度蔗糖溶液和尿素溶液中的质壁分离和复原情况的不同,来引发学生的思考。
二、精心设计,明确自学目标
自学的主要形式是阅读,学生在阅读时往往带有盲目性,囫囵吞枣目的不明,在教学中不论采用怎样的阅读方法,教师预先设计好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一可以指导探索发掘课文内容的方向;二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课文阅读思考得出正确答案;三可以促使学生发现自己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这样有的放矢目标明确克服了盲目性。例如“光合作用的发现”一课,在学习“恩吉尔曼的水绵实验”时,先投影出示准备好的问题:(1)选用水绵做实验材料有什么好处:(2)为什么要在黑暗的环境中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 (3)为什么要在无空气的环境且用好氧细菌检测?(4)此试验说明了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然后分组提问回答,教师只用较少的时间归纳即可,这样不仅调
动了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克服了盲目性,而且还有了完成课堂练习的时间。
三、合理安排,保证自学时间
课堂时间有限,如果不能合理安排讲授和自学内容,必然导致教学任务不能完成和自学时间无法保证的矛盾。为解决此矛盾首先教师要真正明确开展课堂自学是为了教会学生怎样学,“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相信学生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其次是要深入分析大纲和教材,列出章节精讲的内容和必讲的重点和难点,将讲全讲细改为讲准讲精,给学生留下较充裕的自学时间。每节教材的前言和对某些现象或过程的描述由教师讲解较好,并适当增删内容,力求做到生动,富有吸引力,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并起到对自学内容的引导作用。而对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等,一般由学生独立阅读,自己得出准确答案。对于重点的知识,难点或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尽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解决,以达到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目的。例如“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一课, “糖类,脂类和蛋白质的代谢”涉及很多生物化学知识,比较抽象,主要由教师讲解,而“三大代谢和人体健康的关系”通俗易懂由学生自学,要求学生先阅读课本,列出各种疾病,然后小组讨论,用刚学过的知识去解释,并提出预防措施.如不吃早餐对身体有什么不利,会有什么反应?为什么空腹喝牛奶不好?长期素食好不好,如何正确减肥等等。这样经过学生的阅读讨论,既解决了重点问题,又突破了“糖类,脂类和蛋白质的代谢的过程”这一难点,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四、及时点拨,解决自学疑难
中学生自学能力有限,如整章整节自学,易造成学生只记住字面意思,不理解内涵。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估计问题和要点,难点,布置自学后要注意学生的动向,及时进行点拨。例如“有丝分裂”一课,先播放一段FLASH动画,动态演示有丝分裂的过程,同时要列出问题:细胞分裂各时期的特点,细胞分裂各时期染色体行为变化,细胞分裂各时期染色体数目变化,DNA分子数的变化。这样就能够使学生在观看动画时将注意力集中到关键信息点上,通过有点拨的自学和教师的精讲,易突破自学难点,确保课堂教学目标的完成。
五、检查评价,体会自学成功
通过课堂自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如单有自学布置而没有检查,自学就无法落实,而有检查没有评价也会打击学生自学的热情。在教学中,对自学的效果应当场给予评价,对效果好的予以表扬。同时对于较差的学生给以指导和鼓励,充分肯定他们的优点,多给他们发言机会,让每位学生都充分体会到自学成功的喜悦,以激发其自学的信心和兴趣,从而提高自学能力。当然对学生课堂自学的指导,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从点滴的教学做起,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一、创设情境,调动自学兴趣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巧设情境激活学生的兴奋细胞,调动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整个自学过程中处于积极状态,既有趣又有收获。
(一)通过生活生产实际创设情境
生物学是与生活实际联系很紧密的科学,很多知识可直接用于日常生活中,研究这些知识就可以联系实际让学生觉得轻松有趣。例如:讲“细胞呼吸”和“酵母菌代谢类型”时提出,为什么酿酒时先来水后来酒?这样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二)运用成语,谚语,诗词创设情境
在教学中合理运用成语,谚语,诗词来设计悬念作为开场白虽寥寥数语却掷地有声,进而诱发学生期待心理激发自学兴趣。例如:学习“植物的水分代谢和矿质营养”时运用了“有水无肥一半谷,有肥无水望天哭”。“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学习 “植物向光性”时运用了“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三)通过试验观察创设情境
生物学是以试验为基础的科学,观察和试验是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用观察试验创设情境不仅生动具体而且将直观的感受与抽象思维相结合,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起着积极作用。例如:学习“植物细胞渗透作用”时,让学生观察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在同浓度蔗糖溶液和尿素溶液中的质壁分离和复原情况的不同,来引发学生的思考。
二、精心设计,明确自学目标
自学的主要形式是阅读,学生在阅读时往往带有盲目性,囫囵吞枣目的不明,在教学中不论采用怎样的阅读方法,教师预先设计好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一可以指导探索发掘课文内容的方向;二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课文阅读思考得出正确答案;三可以促使学生发现自己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这样有的放矢目标明确克服了盲目性。例如“光合作用的发现”一课,在学习“恩吉尔曼的水绵实验”时,先投影出示准备好的问题:(1)选用水绵做实验材料有什么好处:(2)为什么要在黑暗的环境中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 (3)为什么要在无空气的环境且用好氧细菌检测?(4)此试验说明了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然后分组提问回答,教师只用较少的时间归纳即可,这样不仅调
动了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克服了盲目性,而且还有了完成课堂练习的时间。
三、合理安排,保证自学时间
课堂时间有限,如果不能合理安排讲授和自学内容,必然导致教学任务不能完成和自学时间无法保证的矛盾。为解决此矛盾首先教师要真正明确开展课堂自学是为了教会学生怎样学,“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相信学生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其次是要深入分析大纲和教材,列出章节精讲的内容和必讲的重点和难点,将讲全讲细改为讲准讲精,给学生留下较充裕的自学时间。每节教材的前言和对某些现象或过程的描述由教师讲解较好,并适当增删内容,力求做到生动,富有吸引力,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并起到对自学内容的引导作用。而对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等,一般由学生独立阅读,自己得出准确答案。对于重点的知识,难点或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尽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解决,以达到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目的。例如“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一课, “糖类,脂类和蛋白质的代谢”涉及很多生物化学知识,比较抽象,主要由教师讲解,而“三大代谢和人体健康的关系”通俗易懂由学生自学,要求学生先阅读课本,列出各种疾病,然后小组讨论,用刚学过的知识去解释,并提出预防措施.如不吃早餐对身体有什么不利,会有什么反应?为什么空腹喝牛奶不好?长期素食好不好,如何正确减肥等等。这样经过学生的阅读讨论,既解决了重点问题,又突破了“糖类,脂类和蛋白质的代谢的过程”这一难点,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四、及时点拨,解决自学疑难
中学生自学能力有限,如整章整节自学,易造成学生只记住字面意思,不理解内涵。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估计问题和要点,难点,布置自学后要注意学生的动向,及时进行点拨。例如“有丝分裂”一课,先播放一段FLASH动画,动态演示有丝分裂的过程,同时要列出问题:细胞分裂各时期的特点,细胞分裂各时期染色体行为变化,细胞分裂各时期染色体数目变化,DNA分子数的变化。这样就能够使学生在观看动画时将注意力集中到关键信息点上,通过有点拨的自学和教师的精讲,易突破自学难点,确保课堂教学目标的完成。
五、检查评价,体会自学成功
通过课堂自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如单有自学布置而没有检查,自学就无法落实,而有检查没有评价也会打击学生自学的热情。在教学中,对自学的效果应当场给予评价,对效果好的予以表扬。同时对于较差的学生给以指导和鼓励,充分肯定他们的优点,多给他们发言机会,让每位学生都充分体会到自学成功的喜悦,以激发其自学的信心和兴趣,从而提高自学能力。当然对学生课堂自学的指导,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从点滴的教学做起,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生自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