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考试碰撞下法学教学模式选择调查探析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了更好的完善司法考试碰撞下本校法学教学模式,本文拟从司法考试碰撞下法学教学模式选择的调查对象,调查具体情况以及法学教学模式选择三方面加以探析。
  关键词:司法考试 法学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a)-0102-02
  司法考试与法学教育是当前法学专业的学生热议的话题之一,其教学模式选择是课堂教学最重要的工作,教学模式的好坏也可能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成败,尤其是在当前社会,对于法学专业来说,许多人甚至许多教师认为法学教学质量的成败取决于司法考试的通过率,因此,为了更好的了解司法考试碰撞下本校法学教学模式选择,课题组于2012年底对本校法学专业的学生进行调查,通过调查,认识司法考试碰撞下法学教学模式选择的方向,为本校法学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参考,为本校法学教育长远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环境。
  1 司法考试碰撞下法学教学模式选择的调查对象
  为了更好的了解同学们对司法考试碰撞下法学教学模式的选择,本着科学务实的态度,课题组对本校法学专业学生进行了司法考试碰撞下法学教学模式选择问卷调查,调查对象具体如下:在校大二、大三、大四共计371人,发放调查问卷162份,收回调查问卷162份,调查问卷的发放占总人数的43.67%。因此,从本次调查的范围来说,选择的对象比较具有针对性,调查范围比较广泛,所调查获取的数据应该能反映或说明问题。
  2 司法考试碰撞下法学教学模式选择调查具体情况
  司法考试碰撞下法学教学模式选择调查共涉及个问题,其调查具体情况汇总如下:(1)当问到在司法考试背景下,你是否同意在本校推行司法考试辅导时,有136人选择同意,占83.95%,26人选择不同意,占16.05%;(2)当问到在司法考试背景下,你是否同意本校将“司法考试”辅导列入日常教学计划时,有137人选择同意,占84.57%,25人选择不同意,占15.43%;(3)当问到在司法考试背景下,你是否同意本校法学专业高年级学生组织模拟司法考试时,有137人选择同意,占84.57%,25人选择不同意,占15.43%;(4)当问到你是否同意本校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有针对性地结合司法考试进行课堂训练时,有144人选择同意,占88.89%,18人选择不同意,占11.11%;(5)当问到你是否同意本校法学教学以司法考试为主要的导向时,有108人选择同意,占66.67%,54人选择不同意,占33.33%;(6)当问到你是否同意将司法考试融入日常的法学教学时,有135人选择同意,占83.33%,27人选择不同意,占16.67%;(7)当问到你是否同意法学教育以司法考试为指挥棒,惟司法考试论时,有64人选择同意,占39.51%,98人选择不同意,占60.49%;(8)当问到在司法考试背景下,你是否会参加司法考试辅导班时,有124人选择会参加,占76.54%,38人选择不会参加,占23.46%。
  3 司法考试碰撞下法学教学模式选择分析
  从上述司法考试碰撞下法学教学模式选择调查具体情况和本校在司法考试背景下法学教学模式改革中存在的相关问题以及法学教育是否应当与司法考试全面接轨来看,不妨从以下方面做一简要分析:
  第一,在司法考试背景下不论是问到是否同意在本校推行司法考试辅导,还是是否同意本校将“司法考试”辅导列入日常教学计划;不论是是否同意本校法学专业高年级学生组织模拟司法考试,还是是否同意本校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有针对性地结合司法考试进行课堂训练;不论是是否同意将司法考试融入日常的法学教学,还是是否会参加司法考试辅导班,都有绝大多数的同学持肯定态度,这也足见同学们对司法考试的重视程度,也看中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结合司法考试,多融入司法考试相关信息。
  第二,2/3的同学认为本校法学教学以司法考试为主要的导向,但只有不到40%的学生同意法学教育以司法考试为指挥棒,惟司法考试论。这说明同学们比较看重司法考试,一方面赞同本校法学教学以司法考试为主要的导向;另一方面不支持法学教育以司法考试为指挥棒,惟司法考试论,因为尽管司法考试的通过对他们很重要,但也不是唯一的选择,如果法学教育以司法考试为指挥棒,惟司法考试论,大家就有可能变成考试机器,这样也不利于法学课程体系的学习。
  第三,就司法考试背景下本校法学教学模式改革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来说,民族同学认为法学专业实践性强,要安排长一点时间进行去模拟法庭或法院等地实践,不要盲目学习理论;在教学方面更多注重理论基础,实践性很少,教学内容要理论联系实践,多安排些实践活动;资料相对缺乏与落后,民族的资料欠缺,尤其是维语版的资料不够,图书馆资料应增加少数民族的司法考试资料;课本都是汉语的,但考司法考试的时候用母语来考,希望好好考虑民族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机会的话民族班邀请维族老师讲课;应多讲司法考试模拟题,开设司法考试培训班,安排对民族学生有意义的司法考试培训班,邀请一些民族教授授课;教师应熟练掌握司法知识,上课的时候根据课堂主要内容应更多增添司法考试相关的内容,要应用各种讲课方法,也注意课堂的效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一起,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更加注重对司法考试的培养,和必修课结合起来讲有关司法考试的内容,进行司法考试测试,为学生参加司法考试打下更好的基础。汉族同学认为应多开培训班,在大一、大二期间,课程可以安排紧凑些,大三应当给更多复习司考时间,而不是每天去上许多课,大四同学又面临公务员、银行、研究生等考试,所以课应当少点甚至可以不安排;教学内容上,部分老师上课读课本,无法调动学生积极性,应当灵活教学,多组织专题讨论,给同学们讲述老师自己本人的看法,想法,不能什么都不敢说,不然会影响大学生思维;从大一开始,至少每年暑假都应当让法学学生去实践,接触的东西多了,有利于法学思维的培养;培养目标不切合实际,与实际教学严重脱节,培养方式死板,课程安排极其不合理,教学内容过于冗杂,不利于培养所谓的全面型人才,要合理安排课程,正确引导,尤其是司考对法学专业的重要性,改进教学方法,增加实践教学比重,注重训练实践能力;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应当切合实际并认真落实,教学内容应以法学基础知识为主,并注重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法律价值观,教学计划应注重大一新生的教学与培养,积极引导大一新生参与学院组织的法律实践活动,培养法学兴趣,教学方法应注重团体实践活动,具体操作是以小组为单位,增强学科的实践性;少一些应试考试,多一些实际运用与实践,加强实践,增加三大主体法与三大实体法课程学时,上课不能只用PPT讲理论知识,还应该把理论联系实践进行授课;应尽量摆脱应试教育,不能只是老师讲课,学生听课的方式,应加入师生互动等方式,活跃课堂,在轻松的环境下学习;应当培养具有扎实专业知识,且知晓边缘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并进行必要的实践活动,应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要强化课外的社会实践,提高司法实践的能力,注重理论与具体的司法操作相结合;专业课应紧密联系司法考试模拟,教学过程中有些专业课并没有贴切司法考试,有些只学习教材同时希望不要再以成绩作为标准来判断一个人。
  第四,从本校法学教育是否应当与司法考试全面接轨来看,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应当全面接轨,认为在上课期间,应在教学过程中,多涉及司法考试内容,或是在课后开展模拟法庭、司法实践或课堂中灌输一些司法考试中的思维方式和解题技巧;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穿插司法考试真题及题型分析,让学生了解司法考试的考点及考向;或认为司法凭证关乎就业发展情况,最终能否找到好工作,都以司法考试通过与否有关,这是比较现实的问题,因此特别重要;再加上学校的知名度并不高,法学学生考研困难相当大,与其那样,不如从学生一入学开始,就让其树立司考的想法,学校也应当重视司考,这样在多方面重视的角度下,司考通过率就会提高。另一种认为不应当全面接轨,认为学法的目的不是只有通过司法考试,若只是为了应付司法考试,那去参加专门的司法考试辅导班好了,社会上很多非专业法学人参加司考辅导也能通过司考,人家四个月就能把大学四年的东西学完,所以说,来大学学习并不只是为司法考试,司法考试虽然是一条捷径但它不是唯一的出路,在大学应该得到较为全面的发展。司法考试有其弊端,要尽量避免,但它同样也有优点,其题目内容所涉及到的法律知识还是较为深刻广泛透彻的这个有助于更好的掌握法律知识,值得借鉴。学校法学教育应当注重法学基础知识的教育,并加强法律实践的应用,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法学发展道路,而不是单纯的以司考为教学目标。应该因材施教,在关注司法考试的同时,增加对考公务员、考研或找工作等多种方式的关注度。
  参考文献
  [1] 蔡道通,颜超明.法学本科教育与司法考试关系论[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12(1):189-196.
  [2] 邱房贵,唐新华.国家司法考试背景下的大学法学教育改革思路探讨[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5):150-153.
  [3] 侯琴.论法学教学模式的革新—— 司法考试碰撞下对法学教学的思考[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9.
其他文献
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供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全面提高青年教师的“教术、学术、技术”水平,培养一批求真务实、勇于创新、严谨自律,恪守学术道德的优秀教师,常州纺
在"互联网+政务"备受重视的今天,政务微博在建设新型政府、优化政务服务的要求中具有重要位置。政府应重视政务微博建设、使用多元化运营手段累积群众基础、进一步推进线上线下
分析了影响自络效率的各种因素,针对存在问题,制定可行措施,经过一段时间的攻关与实践,自络效率由原来的85%提高到89%。
为了探讨纺纱新器材配合使用对成纱质量的影响,我们分析纺纱新器材的原理,以9.7tex普梳纱为例,在环锭细纱机上分别采用后区压力棒上销与压力棒隔距块配合、后区压力棒上销与集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