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视角下中西爱情诗歌文体差异成因探析

来源 :西江文艺·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lancholy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李清照是中国古诗词界最著名的女词人,而艾米莉·狄金森的诗词在美国也同样家喻户晓,二者诗词的对比研究历来都是中西文学界关注的焦点。此前研究大多偏向女性主义、写作风格、语言以及作品意象选择的异同点、二者生平经历、文化背景、女性主义及其婚姻爱情观的差异。鉴于爱情是二者诗歌创作主题的共同点,且中英语言迥异,研究无法面面俱到,本文特摘取二者的爱情诗歌,从词汇层面进行文体对比分析,认为导致二者文体差异的根源是受其哲学背景——“理学”和“超验主义”的影响。
  【关键词】:李清照;狄金森;文体对比;爱情诗歌;哲学;
  一.引言
  李清照(1084-约1155),号易安居士,我国宋朝杰出女文学家。章丘明水(今属济南)人。她生于官宦之家,自幼便博览群书。以词著名,其诗词著作包括《词论》、《漱玉词》(已失传),经后人搜集整理编成《李清照全集》(柯宝成,2010)。“易安词骚情诗意,高者入方回之室,次亦不减叔原、耆卿。两宋妇人能词者不少,无出其右矣。”(陈廷焯,1983:216)可见其地位的重要性。艾米莉·狄金森(1830-1886),美国著名女诗人。一生所创作诗歌近1800首,其语言精炼,思想深沉,被亨利·詹姆斯成为“心灵的风景”(常耀信,1990:142)。她的诗和惠特曼的诗一样,已被公认为标志着美国诗歌新纪元的里程碑。鉴于两位诗人在文坛上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特选取这两位诗人的诗进行对比分析。
  哲学是一个时代文化的结晶,它的不少基本观念通过各种渠道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上(陶黎铭,姚萱,2010:1),文学渠道充当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诗歌作为文学中的精华,因此诗歌创作与作者背后的哲学背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李清照生活的朝代儒学复兴,盛行理学(刘复生,2006:160)。艾米莉·狄金森时期爱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的超验主义风靡一时(涂纪亮,2007:221)。那么,二者背后的两种哲学背景是如何在文本中体现出来的呢?这将成为本文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
  参考相关文献,笔者发现,对诗歌文本对比研究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主要涉及二者生平经历、文化背景、女性主义及其婚姻爱情观的差异。张坦(2011:89)从爱情观差异分析二者诗歌差异;米丽娜(2011:29)、胡竞(2014:62)从女性主义或女性意识角度分析二者诗歌差异;段景文(1994:29)分析了两位诗人的用喻技巧异同点;罗乐(2008:30)对比了二者的情感差异。相关对比研究也大多都谈二者诗词差异对比研究。此不赘。
  二.文体分析——词汇突出
  文体学是研究文体风格的学问。前景化是语言的标志性特征。文学作家使用各种变异(音位、书写、词汇、语法、语义、方言、语域、历史时代等变异)达到突出和前景化的效果。
  本文选取词汇变异进行分析。词汇系统是由词汇的搭配和集来组织的。搭配和集是相互依存的概念。具有搭配关系的词构成词汇集。伯利(Berry, 1975)认为: “词汇与语言的个体项目,以及这些个体项目所出现的模式相关”(张德禄,2005:145)。在词汇層,词汇突出可以分为失衡突出方式和失协突出方式两种。失衡突出模式指同一词汇集的词汇的超规则排列或高频率出现。失协突出模式有两种情况:(1)由词汇的多义性形成的歧义性,以及某个或几个词汇项目出现在与其通常出现的情景不相适应的情景中(即非规则性);(2)由不同词汇集的词汇交叉出现,或同一词汇场的词汇的相互代替所形成的意义转移(张德禄,2005:146)。失协突出主要由两种方式构成:(1)利用词汇的同形异义及词汇的多义性所形成的突出手段。(2)利用不同词汇集的词汇相互混合和交叉所形成的突出手段(张德禄,2005:151)。
  本文利用失衡中的重复,以及失协中的词汇集混合及词汇集的意义转移(隐喻、双关、情感误置、联觉、举喻),结合词汇意义对诗歌进行文体分析(曲卫国,2009:202)。诗篇的主题完整性是通过词汇间相互关联呈现出来的(Fowler,R.1981:67)。要想在本文分析中将这种关联展现出来,就要将词汇意义进行可识别的归类。由于本文主要分析词汇,因此按照张德禄有关词汇突出的理论(张德禄,2005,145),再結合二人诗词特点,将文本以词汇集的方式进行归类,找出二者文体差异,并探析其背后的根源。
  词汇集
  诗词 人/相关行为 事或物 心理 其他
  李诗 慵整纤纤手,袜划,金钗溜,倚门回首,把青梅嗅, 秋千,露浓花瘦,薄汗, 羞 却
  狄诗 his eye, mingled steps, silently pass, his face flower Surprise all, just, nothing more
  三.诗歌用词实例分析
  本文选取两位诗人各自的三首诗分别涵盖爱的萌动、爱的炙热、爱的丧失三个阶段。下文将分别从词汇选取及意义层面对三首诗词进行比较分析。
  对比一:
  点绛唇
  蹴罢秋千,   ......
  起来慵整纤纤手。 I take a flower as I go
  露浓花瘦, My Face to justify
  薄汗轻衣透。 He never saw me in this Life
  I might surprise his eye
  见客人来, I cross the hall with mingled steps
  袜划金钗溜。 I silently pass the door
  和羞走,倚门回首, I took on all this world contains
  却把青梅嗅。 Just his face--nothing more   (陈祖美,1996:17) ......
  (节选自Thomas H. Johnson,1976:663)
  
  表1
  表1将两诗的重点分析词汇归类为人/相关行为、事或物词汇集、心理词汇集及其他四类。其中,诗中部分词汇对后文分析至关重要,但又不属于前三类,因此表格特设置了第四类将这些词汇列入其中。(下同)
  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少女看到心仪男子前后的变化。描写场景极其相似。然而二者的用词及表达意义却又有差异。李诗上片中“秋千、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少女天真无邪,在院里荡秋千,自娱自乐的场景。其中“露浓花瘦”用了双关,表面是描写自然场景的一部分,实际上指亭亭玉立的少女,身材娇小,体态俏皮可爱。人物相关行为词汇集中“袜划、金钗溜、倚门回首、把青梅嗅”的形象生动地突出了心理词汇集中少女的“羞”涩。而人物相关行为词汇集中“把青梅嗅”与“却”连用就使得嗅青梅的动作有了新的意义可探寻。这里不仅将不同词汇集混合使用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嗅”更使用联觉(张德禄,2005,163),掩饰主人公内心想要探寻来访客人一举一动的初衷,这与心理词汇“羞”遥相呼应。词人通篇用词柔美、含蓄,“语言自然、淳朴、晓畅、明白如话,毫无雕琢的痕迹,却又韵味十足”(陈祖美,1992:19)。
  右边Again-his voice is at the door是狄金森的早期作品。诗人将人物词汇集中I的情感转移到花上,给本来没有情感意义的flower 赋予了爱意,take a flower 中的flower与李诗中的“露浓花瘦”有异曲同工之妙,既表达花美,又暗指人的容貌美,将flower与人的美貌作比较,以达到让对方surprise的效果。此外,人物词汇集中his eye, his face则用了举喻(张德禄,2005:167),以人的局部,即眼睛、脸代指人,也就是心仪的他,用以说明主人公特别在意自己在对方眼中的形象,在意自己是否足够吸引对方。mingled steps, silently pass更是把主人公小心翼翼迈着步子担忧又迫切的心理描写得惟妙惟肖。Just, nothing more和All在词义上形成鲜明对比,用两个意义完全相反的词来表达同样的意思,nothing more则进一步强调其程度,表明在主人公眼中,“他”就是全世界。全诗通过主人公的行为及所创场景这两中词汇集的混合作用给对方造成surprise的心理效果,来体现诗人想要表达的主题:大胆直白的示爱。
  对比二:丑奴儿 Were I with thee
  晚来一阵风兼雨, Wild Nights should be
  洗尽炎光。 Our luxury!
  理罢笙簧, Futile -- the Winds –
  却对菱花淡淡妆。 To a Heart in port –
  绛绡缕薄冰肌莹, Done with the Compass –
  雪腻酥香。 Done with the Chart!
  笑语檀郎, Rowing in Eden –
  今夜纱厨枕簟凉。 Ah, the Sea!
  (李清照,吴惠娟,2013:103) Might I but moor – Tonight —In Thee!
  (Thomas H. Johnson, 1976: 249)
  Wild Nights -- Wild Nights!
  词汇集
  诗词 人/相关行为 事或物 心理 其他
  李诗 理笙簧,淡淡妆, 晚,风兼雨,雪, 绡,薄,冰,凉
  狄诗 Thee, I, moor Wild nights, port, compass, chart, sea, Eden Were I with thee
  Luxury,
  表2
  两首诗都是作者在其中期所作。此时两人都沉浸于爱情的狂热与甜蜜中。但词风却各不相同。李诗中的“晚”与狄诗nights表明两首诗的时间背景一致,都是在夜晚。
  李诗中人或相关行为这一词汇集中,用“理笙簧”、化“淡淡妆”这些细微而看似与诗篇主题不相关的行為做铺垫,为诗篇想要传达的爱意做准备。事或物词汇集中的“晚、风兼雨”与人物词汇集混合使用,形成一个完整的场景。更是用“雪”来比喻人物肌肤白皙,让人浮想联翩。“ 绛绡缕薄”、“冰”、“凉”几个看似消极、冷艳的词汇本不应该出现在如此温馨、甜蜜的场景中,但却被词人拿来表达热烈大胆的求爱,通过这种词汇意义的转移,使与其相反的爱的意义显得更加突出。可见李诗用词含蓄、委婉,通过各种场景的构建,来体现诗篇想要表达的主题。
  而狄诗全诗用wild, luxury狂野又热烈直接表达诗人狂热、赤裸的爱恋;事或物词汇集中的port, Eden, sea, moor都是比喻,这一词汇集存在的前提都是Were I with thee,这样就把事或物词汇集与心理词汇集混合使用,把thee比作自己的灵魂伴侣、心灵的港湾,愿停泊在爱的海洋中,无须罗盘,又何用航海图,赤裸裸地表达想跟对方一起共度良宵的欲望。这些用词正体现诗人在西方背景下勇敢、主动大胆、直接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对比三: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泠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陈祖美, 1992,:144)   Not with a Club, the Heart is broken By Boy descried—
  Nor with a Stone— Singing unto the Stone
  A Whip so small you could not see it Of which it died—
  I've known
  Shame need not crouch
  To lash the Magic Creature In such an Earth as Ours—
  Till it fell, Shame—stand erect—
  Yet that Whip's Name The Universe is yours.
  Too noble then to tell. (Thomas H. Johnson, 1961:1304)
  Magnanimous as Bird
  詞汇集
  诗词 人/相关行为 事或物 心理 其他
  李诗 寻寻觅觅,憔悴损,谁,独自, 冷泠清清,淡酒,晚,雁,黄花,窗儿,梧桐,细雨,黄昏, 凄凄惨惨戚戚,寒,伤心,愁
  狄诗 it Fell, Magic Creature ,it died, Club,Stone,Whip,Bird , Heart is broken,Shame Too…
  To,
  表3
  两诗中均将重要词汇分为人或其相关行为、事或物、心理三个词汇集。从词汇集的混合运用可以看出,整个诗篇是通过词汇间相互关联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意义。其中,前两个词汇集的运用是为了突出心理词汇集的意义,对其其辅助和强化作用,形成了整个诗篇的情感基调(张德禄,2005,158)。李诗中“雁、黄花、梧桐” 使用隐喻,暗指词人的离思、感伤。“晚、黄昏”使用双关手法,既指时间和天色晚,又指词人感叹自己已身处晚年,而“寒”既指天气寒冷,还表达词人内心的孤寂,感伤物是人非。“寻寻觅觅,冷泠清清”利用叠词手段,将不同词汇集的词混合使用,正是为了突出词人内心“凄凄惨惨戚戚”。词中词人望着窗外的“细雨”,“独自”一人“守着窗儿”,连酒都“淡”然无味,面容“憔悴损”,更突出心理词汇中的“愁”之浓。
  狄诗中人或相关词汇集中的it Fell, it died两个词组都使用借喻,用具体的行为动作来比喻心理词汇集中Heart is broken;Magic Creature则用举喻代指主人公自己。事或物词汇集中Club,Stone,Whip看似属于同一词汇集,但Whip实际上是借喻,用具体实物指代抽象的“爱”,事实上其意义已经发生了转移。Bird则使用借喻手段,表达诗人自己。Shame一词则从抽象的情感转移为具体的“感到耻辱的人”,也即主人公自己。通过这些词汇的混合搭配及意义转移手段,形成鲜明的主题,即心理词汇中的Heart is broken。
  四.“理学”与“超验主义”
  中西爱情诗歌风格差异是受历史文化、美学、哲学思想差异而形成的(辜正坤, 2003 )。文本风格通过语言展现,而语言是哲学的载体,哲学借助语言得以表达(陶黎铭,姚萱,2010:15)。因此,尽管文体差异受多种因素影响,本文主要关注的是哲学思想差异。
  如引言所述,李清照生活的宋朝儒学复兴,盛行理学。到底理是什么,二程(程颐、程颢)的著作中,讲到理的地方很多。理不仅是自然界的最高原则,而且也是社会最高原则,除了关于物的理之外,还包括封建社会伦理道德规范。处于社会关系中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要安于其位。如果每个人都到位了,社会就会运作正常,人就万事如意,如果位置不当,则为社会所不容(陶黎铭,姚萱,2010:139)。从李清照诗词文风可见,尽管相关研究认为李清照本人并无宗教倾向,但其身处大的哲学思维背景下仍无法逃出哲学的影响范围。其诗无时无处不存在着封建社会伦理规范的烙印。对比一中的“却把青梅嗅”形象生动地把词人想见客人的欲望表达出来,但仍然受封建礼教的影响。“袜划、金钗溜”从心理上看是“羞”,而从哲学上看,无疑是受理学思想限制,尽管想见,却只能通过嗅青梅来掩饰。从而确保自己没有打破理学限制,从而安于其位,遵守礼教。对比二中,李诗用 “理笙簧”、化“淡淡妆” 这两个表达与丈夫在一起共享美好时光前的系列准备,像一幅连环画的准备展现出来,遵循含蓄和生活准则的“理”,显得委婉不突兀。对比三中,李诗使用的描写人和相关行为及事或物的词汇集中表达诗人“独自,守着窗儿,到黄昏”的场面,背后突出心理词汇集要表达的主题“愁”。但并未示于外人所见,只是独自发愁。这也是体现遵守“理”。这是一种广泛而客观的理,对人有约束性,所以委婉的词风下也能发现理对人的约束。这些细微而看似与诗篇主题不相关的行为做铺垫,为诗篇想要传达的爱意做准备。从更深层次来看,这些用词所描述的画卷使得思想主旨明确,但词风含蓄委婉,与当时的理学思想不谋而合。
  受爱默生作品影响,狄金森把“超验主义”作为信仰。超验主义认为,人具有特殊的洞察力及认识真理的直觉(intuition)能力,通过努力人可以超越自我,成为想要达到的高度或存在(涂纪亮,2007:231)。狄诗用词大胆裸露,表达直白。直觉应该得到表达,超越物理感官,获得超感觉的实在认知(涂纪亮,2007:271)。涂纪亮对她的诗词评价正恰当地说明,其诗风在很大程度上是受超验主义影响的。对比二中狄诗通过想象的方式,借助比喻将词汇意义进行了转移,从而把心里想要与对方共度良宵的强烈愿望大胆、直白、率真地表达出来。“哲学家在一定意义上与诗人相似,他们都能够借助于他们的思想把那些显然是坚实的物质溶解开来”(涂纪亮,2007:231)。在狄诗中,作者已不仅是位诗人,更是位哲学家,将其哲学家的思维深深植入自己的詩中,融为一体。正如对比一中,狄诗中的flower,对比三中的Club,Stone,Whip与人和爱联系起来,她利用自己的思想,将这些本来毫无生命力的物体转化为活生生的人和深深的情感——爱。狄金森相信心灵的爱可以永恒存在,对比一中,in his life, all this world,对比二中比作人的喻体the sea,以及对比三中的earth, universe等词汇的运用使她的诗超越了时空限制,并能穿越到未来空间,促进其在诗中想要表达的主题得以完美升华,在灵魂空间里永远拥有,使爱永恒。   四.结论
  分析发现,二者在选词上使用的各种失协和失衡手段,包括重复、词汇集混合及词汇集的意义转移(隐喻、双关、情感误置、联觉、举喻),用词特色在诗篇整体意义形成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李诗用詞重在利用词汇间的相互关联,构建整体场景,寓情于物,从而表达出原词所不具备的全新意义。整个词风委婉、含蓄,实际词风的形成除现有因素外,其根源在于背后理学的影响。而狄诗在选词上还超越时空,让爱得以永恒。其诗篇用词大胆裸露,表达直白,情感率真,将物比作人,让无生命的物体有了人的思想。而这正是与“超验主义”思想的核心理论不谋而合。可见,其诗风形成的根源正是其背后的哲学思想——“超验主义”。
  参考文献:
  [1]Fowler, R. Literature as Social Discourse: the Practice of Linguistic Criticism [M]. London: Batsford Academic and Educational Ltd, 1981
  [2]Thomas H. Johnson, THE COMPLETE POEMS OF Emily Dickinson [M].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76
  [3]常耀信,A Survey of American Literature[M].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
  [4]陈祖美,李清照作品赏析集[M]. 四川:巴蜀书社,1992
  [5]陈君朴. 英语诗歌助读 [M]. --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 2008. 7
  [6]段景文. 美妙奇巧的比喻——试论李清照和埃米莉·狄金森的用喻技巧[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4(4):29-36
  [7]豐华瞻,中西诗歌比较 [M] --北京:三联书社,1987
  [8]胡竞,李清照与狄金森爱情诗比较研究[J].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2014(1):62-65
  [9]柯宝成,李清照全集[M]. 湖北:崇文书局,2010
  [10]李清照,吴惠娟,李清照词集[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11]刘复生,插图本中国古代思想史. 宋辽金元卷[M].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6
  [12]罗乐,比较艾米丽·狄金森与李清照作品中的孤独情怀[J]. 安徽文学,2008(9):30-33
  [13]米丽娜,艾米莉·狄金森和李清照爱情诗的女性意识比较[J]. 外国文学与文化,2011:35-36
  [13]曲卫国,话语文体学导论:文本分析方法[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14]陶黎铭,姚萱, 中国古代哲学[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15]张德禄,语言的功能与文体[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6]中国李清照辛弃疾学会. 辞学新视野:李清照辛弃疾暨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D].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17]涂纪亮,美国哲学史(第一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5
  [18]张坦,浅谈中西爱情诗差异[J]. 安徽文学,2008(9):30-33
其他文献
【摘要】: 一个好的导语,就像一首美妙动听的乐曲。它能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激发他们丰富的联想。导入是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其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不容忽视良好的课堂导入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能够自然地进入到学习数学的最佳状态中。  【关键词】:小学数学; 新课; 导入技巧  小学数学学科具有抽象性、逻辑性和应用广泛性,小学生思维具有直观形象为主的特点,因此对新课导入的内
期刊
【摘要】: 新课程标准要求,在基础阶段的英语教学中学生要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本文从英语写作教学的中出现的问题出发,再对影响初中生写作能力的因素分析,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应策略,以达到促进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以及提高写作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英语;写作教学  一、目前初中生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写作教学观念滞后  教学观念是
期刊
【摘要】: 新一轮课改的根本理念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化学新课程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初中化学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学生今后更好的发展,成为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具有科学素养的高素质公民。本文将针对农村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从而提出教学改革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初中化学;教学改革;对策  近些年,农村教师在化学教学中做了大量的实质工作,围绕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关系展开了积极的探索
期刊
【Abstract】: In the late Qing period, missionaries play an essential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Besides spreading their religion to Chinese people, they also advanced the cr
期刊
【摘要】: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也越来越庞大,由于缺少父母的照顾,这些留守儿童容易产生自闭与虚荣;缺乏安全感,自卑怯;懦焦虑,恐惧;逆反极端,行为不良;逆反极端,行为不良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重视社会教育、假期学校教育和鼓励家庭教育三者结合来解决这些问题。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教育  一、我国留守儿童现状,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
期刊
【摘要】: 探究式教学法既是一种科学学习的方法,又是一种重要的课程内容,农村初中化学学习必须重视学生互动探究能力的培养。能力的获得和知识的学习不完全一样,能力形成的最有效途径就是让学生参与知识的获得过程,在体验中习得知识。本文主要分析新课改下农村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  【关键词】:农村初中化学;互动;探究式;教学  1引言  探究学习是指学生围绕一定的问题、文本或材料,在教师的帮
期刊
【摘要】: 戏剧的发展不仅需要年轻演员和创新,也需要年轻观众。当代大学生是年轻一代的主要群体,肩负着保护与传承戏剧的重任。部分大学生远离戏剧,弃而远之,戏剧教学在高校的现状令人堪忧。事实上,大学生对戏剧的认知,大多来源于课堂,因此,对高校戏剧教学进行改革,有助于激发大学生对戏剧的热爱。本文立足于四川文化艺术学院,主要探讨了从三个方面进行戏剧教学改革。  【关键词】:戏剧教学;小班教学;实践教学  
期刊
【摘要】: 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起到一个好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走入课本,同时也要学会带他们走出课堂,拓展学习,开阔视野,这些也将体现在教师的个性教学和个性化的教学设计上。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导拓;方法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语文教学应该使全体掌生能根据课文所学去主动地学习课文以外的东西,若没有这一点,学生的语文素养就难以形成了。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把
期刊
【摘要】: 化学是一门生活现象与科学紧密结合的学科,在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初中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善于发现并归纳现象,深入理解化学相关知识,即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我国对创新给予了高度评价,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源泉,作为祖国未来的初中生具备创新思维能力是不可或缺的。本文将针对农村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进行讨论。  【关键词】:农村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创新思维  随
期刊
【摘要】: 预习是指教师在新课讲授前让学生预先阅读教材,了解有关新知识,并独立地进行思考,探索获取新知识的一种学习活动。预习作业是联系学与教的“桥梁”,是学生学的具体形式,也是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规定与指导的体现。本文将对小学数学预习作业的类型与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预习作业;类型  预习作业是一类引导学生预先学习的作业,它将学习要点拆解成若干个思考的“台阶”,以帮助学生开展有意义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