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航空工业的劳动者大军中,几代人矢志扎根三线建设、忠诚奉献蓝天事业的事例也许不胜累举,但在同一个家庭中诞生出两代劳模却并不多见。在航空工业昌飞,就有着这样一对声名显赫的劳模父女,她们家自然也成为了人们眼中的“劳模世家”。
劳模一代
作为这个家庭中的劳模父亲,已是年近八旬的赵春佑可谓是昌飞公司家喻户晓的知名人物。自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从部队退伍后,为支援国家三线建设,他于1970年毅然告别了北国冰城哈尔滨,携同全家千里迢迢来到瓷都景德镇,成为航空工业昌飞初创时期的首批建设者,开始与直升机结下了不解之缘,并从此相伴终生。
1983年,随着直8型机研制变缓为上,身为总装车间电气装配工的赵春佑期待多年的心重新激动起来,那双与飞机电缆打了近20年交道的双手再也闲不住了。他主动要求承担研制直8电气线路设备安装和调试通电任务。这可是科研工作的关键环节,因为整架直升机上的导线共有1万多根,就好比人体中的神经系统,来不得半点差错。可他毕竟仅有初中文化程度,能行吗?车间领导为此有些举棋不定。
“路是人走出来的。前进的征途不可能是一帆风顺,只要有决心迎难而上,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赵春佑凭着一股犟劲,反复与领导软磨硬缠。看着他充满自信的坚毅目光,领导终于被他说服了。
凡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面对机上布设同蜘蛛网似的电气线路,稍不留心,就可能会烧坏导线,甚至导致成品报废。为避免通电后发生故障,赵春佑小心翼翼地对每根导线都细致入微地进行导通试验,并认真做好记录。即使遇到极其微小的问题,也从不放过。能当场解决的立即解决,一时处理起来有困难的,就把笔记带回家里,经常是分析研究到深夜。有时爱人看他废寝忘食地样子,既心疼又无奈,只好劝慰道:“你都多大岁数了,干些活儿来就不能悠着点。”他总是笑着说:“我这个人,天生就是劳碌命。”
在昌飞直升机生产线上,赵春佑的严谨细致是出了名的,就如同他常挂在嘴上的那句话:“我们干飞机可不是闹着玩的,离地三尺,人命关天啊!”平时工作中,他养成了笔记本不离手的习惯,对于各种相关专业技术知识、故障解决办法和有价值的工作经验等,他都会一丝不苟地记录下来。在直8研制过程中,赵春佑仅记录的工作笔记就有12本,累计达20多万字。功夫不负有心人,当直8进行首飞试验时,全机导线没有一根出现故障,更未烧毁一个零件。这让在场观看试验的直8总指挥都情不自禁地赞叹道:“这是航空工业史上的一个奇迹,新机首次试验就如此成功,真是太不容易了!”
熟悉赵春佑的人都知道,他不仅在电气系统装配方面独树一帜,而且还曾创造性地自制了大量的直升机专用设备。时至今日,仍有一些老职工对他利用“土方法”制造通电试验器的情形记忆犹新。
当时直8进入到通电试验阶段,由于没有通电设备试验器,通电试验成了无米之炊。要买但国内市场无货,引进则需要外汇20万元,而且至少要半年才能到厂。远水解不了近渴。就在这种既无图纸又无资料的情况下,赵春佑却对厂里一台曾用于直6的旧发电机组动起了脑筋。尽管该机组没有控制指示系统,但他凭借多年的经验,开始进行反复试验和大胆改造。不知熬过多少不眠之夜,洒下几多辛勤汗水,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使这个躺在废品堆达十年之久的“废物”得以起死回生,有效解决了工厂的燃眉之急。
为解决直8型机14个系统联合通电试验的棘手问题,赵春佑又在废旧设备中寻找“目标”,仅用一年时间,就自行改造出直流发电机地面通电试验台、发动机启动箱试验器等11台(套)直8专用试验设备,为工厂节约资金25万元。此后他还完成了40多项技术革新试验,被工厂采纳31项,创造经济价值达近5万元。
虽然赵春佑通过技术改造为工厂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但他却从不计较个人利益得失。在对直8试验设备——配电台进行技术改造时,从图纸设计到加工成型,赵春佑无不为之倾注了大量心血。试验成功后,工厂给他颁发了300元奖金,他却将大部分奖金发给了有关人员,自己仅留下30元。他说:“我是一名党员,就要有党员应该有的样子!”
对于忠诚奉献于祖国航空事业的人,党和人民是不会忘记他们作出的贡献。自1982年以来,赵春佑连续7年被评为工厂和景德镇市劳动模范;1989年,获评江西省有突出贡献职工。1991年,他成为了工厂首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劳模二代
历史在发展,事业在传承。作为昌飞公司的“劳模二代“,赵春佑的女儿赵辉秉承了父辈的优秀品质,切实践行劳模精神,不仅在本职岗位创造出了优良工作业绩,还曾连续三次被评为公司级劳动模范,成为首位也是至今唯一荣获昌飞“功勋劳模”的女职工,当之无愧地成为了昌飞直升机发展事业的“领跑者”。
“直升机总装可以说是精品工程,对待机上每项工作都必须精益求精,不能有丝毫马虎大意!”现任昌飞总装厂直8工段工段长的赵辉,至今仍铭记着父亲当初对她的教诲。在赵辉近30年的工作历程中,父亲赵春佑对她的成长与进步具有着很大的影响。她经常说,父亲就是一辈子献身国防工业的“老黄牛”,也是我心目中永远的学习楷模。
正是在父亲的感召下,拥有深厚航空情结的赵辉进入公司后,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子承父业”,同样从事直升机无线电安装与调试工作,并很快就在该项领域中独挡一面。自1991年以来,她从一名普通的总装工人,逐步发展为技术全面、专业过硬的生产骨干,再转型为优秀的基层管理者,成为总装生产线上的先进职工表率。迄今为止,她参与了百余架直8、直11、直10等型号系列的科研生产工作,并在各项安装调试工序中,保持着一次交检合格率达100%的装配纪录,曾多次获得公司和省部级科技攻关奖项。
为满足直升机激光惯性及挠性惯导部件安装的精度要求,公司曾专门购进了三维空间立体模拟器,由于该设备的操作说明是英文版,连接到飞机仪器上后职工们都因看不懂而不敢碰。赵辉通过对照查字典,咨询技术人员,并结合本系统的操作知识,反復进行摸索,掌握了模拟器使用方法,随后无私地教授给工段里的其他员工。 在直8某型机配备的机内通话器装机后,机务人员一直反映在从事地面维护时,使用机外通话开关容易出现误操作。针对这一现象,赵辉主动参与到由工艺、设计和质保等相关部门进行的“QC”质量攻关。她积极尝试各种解决办法,虽然多次未能取得成效,但她毫不气馁,不厌其烦地进行比试验证。在她提供的大量数据配合下,最终攻克了这一长期困扰机务人员的难题,得到了用戶方及试飞人员的高度评价,此项攻关课题还获得年度公司科技成果三等奖。
近年来,随着正在部队服役的直升机加改装任务急剧增加,一向工作认真负责的赵辉经常会被用户方“点名”担当重任。有一次正值盛夏季节,她带队赴南方某基地从事直8某型机搜救系统改装工作。虽然当地连日平均气温达到38°,且工作和生活条件都较为艰苦,但赵辉始终毫无怨言,坚持每天工作9小时以上,即使节假日也不休息,以最短时间优质完成了两架直8的改装任务。事后部队官兵只要一提到赵辉,就会竖起大拇指,称赞地说:“真不愧为功勋劳模,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没话说。”
“常言说:虎父无犬子。要说赵辉真像她爸一样,刚来单位没多久,就看得出是块干飞机的好材料,干起工作来总透着股特认真的劲儿。”车间老劳模邓生如此评价道。
如今的赵辉只要一有时间,还会经常翻看那些父亲当年留下的工作笔记。“每当看着这些字迹工整的工作记录,就觉得自己还有很大差距,同时也勉励我要努力向父亲学习。”许是受到父亲平时的耳濡目染,赵辉在参加工作后,也养成了坚持做工作笔记的好习惯,还积极倡导身边的同事做好笔记。她常说,只有勤于总结,才能少走弯路。
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赵辉还积极参与对青年职工的技术传帮带工作,先后带出一批青年技术能手和岗位标兵,她与徒弟罗燕芳曾被景德镇市政府授予了“优秀师徒”荣誉称号。从1993年至今,赵辉相继获得公司“三八“红旗手、先进生产工作者、十佳巾帼能手、公司十佳青年等多项荣誉,并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她带领的班组也曾获评公司质量先进班组、“三八”红旗班组、模范班组和先进班组等称号。
2020年,对赵辉来说可谓是捷报频传,她们家不仅被授予了第二届景德镇市“文明家庭”荣誉称号,而且她在公司年度劳模持续考核中,第4次被评定为优秀劳模,并将在今年“五一”期间公司举办的劳模颁奖盛典上予以隆重表彰。赵辉说:“其实在我和父亲获得的劳模军功章上,也有母亲的一份功劳。”她记得自己在被评为功勋劳模的那天颁奖回来,父亲曾激动地说:“还是你妈妈最伟大,正是由于她在我们身后默默无闻地辛苦付出和无私奉献,才能够为咱们昌飞培养出了两位功勋劳模啊!”
(作者单位:江西省景德镇市航空工业昌飞工会)
劳模一代
作为这个家庭中的劳模父亲,已是年近八旬的赵春佑可谓是昌飞公司家喻户晓的知名人物。自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从部队退伍后,为支援国家三线建设,他于1970年毅然告别了北国冰城哈尔滨,携同全家千里迢迢来到瓷都景德镇,成为航空工业昌飞初创时期的首批建设者,开始与直升机结下了不解之缘,并从此相伴终生。
1983年,随着直8型机研制变缓为上,身为总装车间电气装配工的赵春佑期待多年的心重新激动起来,那双与飞机电缆打了近20年交道的双手再也闲不住了。他主动要求承担研制直8电气线路设备安装和调试通电任务。这可是科研工作的关键环节,因为整架直升机上的导线共有1万多根,就好比人体中的神经系统,来不得半点差错。可他毕竟仅有初中文化程度,能行吗?车间领导为此有些举棋不定。
“路是人走出来的。前进的征途不可能是一帆风顺,只要有决心迎难而上,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赵春佑凭着一股犟劲,反复与领导软磨硬缠。看着他充满自信的坚毅目光,领导终于被他说服了。
凡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面对机上布设同蜘蛛网似的电气线路,稍不留心,就可能会烧坏导线,甚至导致成品报废。为避免通电后发生故障,赵春佑小心翼翼地对每根导线都细致入微地进行导通试验,并认真做好记录。即使遇到极其微小的问题,也从不放过。能当场解决的立即解决,一时处理起来有困难的,就把笔记带回家里,经常是分析研究到深夜。有时爱人看他废寝忘食地样子,既心疼又无奈,只好劝慰道:“你都多大岁数了,干些活儿来就不能悠着点。”他总是笑着说:“我这个人,天生就是劳碌命。”
在昌飞直升机生产线上,赵春佑的严谨细致是出了名的,就如同他常挂在嘴上的那句话:“我们干飞机可不是闹着玩的,离地三尺,人命关天啊!”平时工作中,他养成了笔记本不离手的习惯,对于各种相关专业技术知识、故障解决办法和有价值的工作经验等,他都会一丝不苟地记录下来。在直8研制过程中,赵春佑仅记录的工作笔记就有12本,累计达20多万字。功夫不负有心人,当直8进行首飞试验时,全机导线没有一根出现故障,更未烧毁一个零件。这让在场观看试验的直8总指挥都情不自禁地赞叹道:“这是航空工业史上的一个奇迹,新机首次试验就如此成功,真是太不容易了!”
熟悉赵春佑的人都知道,他不仅在电气系统装配方面独树一帜,而且还曾创造性地自制了大量的直升机专用设备。时至今日,仍有一些老职工对他利用“土方法”制造通电试验器的情形记忆犹新。
当时直8进入到通电试验阶段,由于没有通电设备试验器,通电试验成了无米之炊。要买但国内市场无货,引进则需要外汇20万元,而且至少要半年才能到厂。远水解不了近渴。就在这种既无图纸又无资料的情况下,赵春佑却对厂里一台曾用于直6的旧发电机组动起了脑筋。尽管该机组没有控制指示系统,但他凭借多年的经验,开始进行反复试验和大胆改造。不知熬过多少不眠之夜,洒下几多辛勤汗水,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使这个躺在废品堆达十年之久的“废物”得以起死回生,有效解决了工厂的燃眉之急。
为解决直8型机14个系统联合通电试验的棘手问题,赵春佑又在废旧设备中寻找“目标”,仅用一年时间,就自行改造出直流发电机地面通电试验台、发动机启动箱试验器等11台(套)直8专用试验设备,为工厂节约资金25万元。此后他还完成了40多项技术革新试验,被工厂采纳31项,创造经济价值达近5万元。
虽然赵春佑通过技术改造为工厂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但他却从不计较个人利益得失。在对直8试验设备——配电台进行技术改造时,从图纸设计到加工成型,赵春佑无不为之倾注了大量心血。试验成功后,工厂给他颁发了300元奖金,他却将大部分奖金发给了有关人员,自己仅留下30元。他说:“我是一名党员,就要有党员应该有的样子!”
对于忠诚奉献于祖国航空事业的人,党和人民是不会忘记他们作出的贡献。自1982年以来,赵春佑连续7年被评为工厂和景德镇市劳动模范;1989年,获评江西省有突出贡献职工。1991年,他成为了工厂首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劳模二代
历史在发展,事业在传承。作为昌飞公司的“劳模二代“,赵春佑的女儿赵辉秉承了父辈的优秀品质,切实践行劳模精神,不仅在本职岗位创造出了优良工作业绩,还曾连续三次被评为公司级劳动模范,成为首位也是至今唯一荣获昌飞“功勋劳模”的女职工,当之无愧地成为了昌飞直升机发展事业的“领跑者”。
“直升机总装可以说是精品工程,对待机上每项工作都必须精益求精,不能有丝毫马虎大意!”现任昌飞总装厂直8工段工段长的赵辉,至今仍铭记着父亲当初对她的教诲。在赵辉近30年的工作历程中,父亲赵春佑对她的成长与进步具有着很大的影响。她经常说,父亲就是一辈子献身国防工业的“老黄牛”,也是我心目中永远的学习楷模。
正是在父亲的感召下,拥有深厚航空情结的赵辉进入公司后,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子承父业”,同样从事直升机无线电安装与调试工作,并很快就在该项领域中独挡一面。自1991年以来,她从一名普通的总装工人,逐步发展为技术全面、专业过硬的生产骨干,再转型为优秀的基层管理者,成为总装生产线上的先进职工表率。迄今为止,她参与了百余架直8、直11、直10等型号系列的科研生产工作,并在各项安装调试工序中,保持着一次交检合格率达100%的装配纪录,曾多次获得公司和省部级科技攻关奖项。
为满足直升机激光惯性及挠性惯导部件安装的精度要求,公司曾专门购进了三维空间立体模拟器,由于该设备的操作说明是英文版,连接到飞机仪器上后职工们都因看不懂而不敢碰。赵辉通过对照查字典,咨询技术人员,并结合本系统的操作知识,反復进行摸索,掌握了模拟器使用方法,随后无私地教授给工段里的其他员工。 在直8某型机配备的机内通话器装机后,机务人员一直反映在从事地面维护时,使用机外通话开关容易出现误操作。针对这一现象,赵辉主动参与到由工艺、设计和质保等相关部门进行的“QC”质量攻关。她积极尝试各种解决办法,虽然多次未能取得成效,但她毫不气馁,不厌其烦地进行比试验证。在她提供的大量数据配合下,最终攻克了这一长期困扰机务人员的难题,得到了用戶方及试飞人员的高度评价,此项攻关课题还获得年度公司科技成果三等奖。
近年来,随着正在部队服役的直升机加改装任务急剧增加,一向工作认真负责的赵辉经常会被用户方“点名”担当重任。有一次正值盛夏季节,她带队赴南方某基地从事直8某型机搜救系统改装工作。虽然当地连日平均气温达到38°,且工作和生活条件都较为艰苦,但赵辉始终毫无怨言,坚持每天工作9小时以上,即使节假日也不休息,以最短时间优质完成了两架直8的改装任务。事后部队官兵只要一提到赵辉,就会竖起大拇指,称赞地说:“真不愧为功勋劳模,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没话说。”
“常言说:虎父无犬子。要说赵辉真像她爸一样,刚来单位没多久,就看得出是块干飞机的好材料,干起工作来总透着股特认真的劲儿。”车间老劳模邓生如此评价道。
如今的赵辉只要一有时间,还会经常翻看那些父亲当年留下的工作笔记。“每当看着这些字迹工整的工作记录,就觉得自己还有很大差距,同时也勉励我要努力向父亲学习。”许是受到父亲平时的耳濡目染,赵辉在参加工作后,也养成了坚持做工作笔记的好习惯,还积极倡导身边的同事做好笔记。她常说,只有勤于总结,才能少走弯路。
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赵辉还积极参与对青年职工的技术传帮带工作,先后带出一批青年技术能手和岗位标兵,她与徒弟罗燕芳曾被景德镇市政府授予了“优秀师徒”荣誉称号。从1993年至今,赵辉相继获得公司“三八“红旗手、先进生产工作者、十佳巾帼能手、公司十佳青年等多项荣誉,并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她带领的班组也曾获评公司质量先进班组、“三八”红旗班组、模范班组和先进班组等称号。
2020年,对赵辉来说可谓是捷报频传,她们家不仅被授予了第二届景德镇市“文明家庭”荣誉称号,而且她在公司年度劳模持续考核中,第4次被评定为优秀劳模,并将在今年“五一”期间公司举办的劳模颁奖盛典上予以隆重表彰。赵辉说:“其实在我和父亲获得的劳模军功章上,也有母亲的一份功劳。”她记得自己在被评为功勋劳模的那天颁奖回来,父亲曾激动地说:“还是你妈妈最伟大,正是由于她在我们身后默默无闻地辛苦付出和无私奉献,才能够为咱们昌飞培养出了两位功勋劳模啊!”
(作者单位:江西省景德镇市航空工业昌飞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