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李荣融

来源 :人民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die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荣融这个一度让央企老板们“惧怕”的“老板”,正在成为一条纽带,他既连接着企业与政府,也身系着中国经济命运的过去与未来。
  
  李荣融更喜欢别人叫他“老板”。
  作为国资委的掌门人,李荣融这“老板”一当就是五年。2003年,国资委在争议声中成立,而5年之后,它已经成为影响中国政经格局的重要因素之一:李荣融掌管的152户中央企业实现利润接近1万亿元,而“三年脱困”之后,已有16家企业跻身世界500强。
  
  铁腕“老板”
  
  这是常挂在央企老总们嘴上的一句“戏言”。这并不仅仅是因为李荣融的政策让诸如倪润峰那样的“国企教父”就此离开舞台,而且更多的央企老总记得,“李老板”曾字斟句酌地告诉他们:“不换状态就换人。”
  实际上,对于央企出现的问题,李荣融绝少拍案而起,但是这些话却比拍案而起更有份量,能让国企老总们两个月睡不好觉。
  国资委成立后,已获授权对大型国企拥有“管人、管事、管资产”的职能。事实上,在国资委对中央企业的三项职能中,对大型国有企业负责人最敏感的,就是“管人”一项。
  在李荣融的操刀下,央企从最初的192户减到如今的152户,重组并购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这意味着一些规模不够大的国有企业,将按业务性质和发展需要进行合并。倘若如此,涉及企业的第一把手肯定会有部分甚至全部沦为新合并大型国企的第二或第三把手。这些人如果不能调整好心态,企业管理的质量就会成疑。
  于是,2007年央企进入整合年,央企开始利用资本市场的力量做大做强,谁不做排头兵,就有可能被兼并,被淘汰出局。
  作为一个在基层工作多年的实干派领导,李荣融“敢抓敢管”、“言出必行”的强势个性在国资委成立之初就开始显现。
  2003年国资委成立之时,从央企领导签订年度业绩“军令状”到薪酬激励,一年内全在李荣融的操刀下完成,他个人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然而,这个上海男人每每被推到风口浪尖时,都以沉默相对,国资委办公室的一位干部说:“他行事低调、严谨,不喜欢争论。”
  实际上,在李荣融看来,立规矩比争论不休更重要。他没有时间卷入无谓的争论,有太多的工作等着他去做,制度建设才是最紧迫的事。
  
  务实“老板”
  
  “倾心于事业,敬业于岗位。”李荣融这句座右铭曾被广为转载,一位跟随李荣融多年的下属也提及了这句话。“不务虚言、一诺千金”更是身边熟悉的人对他的评价。
  在李荣融的日常工作中,听取意见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只要有客人拜访国资委,他都要征询他们对国有资产改革以及国资委工作方面的意见。
  “李荣融主任在讲话的时候喜欢直奔主题,我们在给他整理讲话的时候,他都亲自审,对于重复的套话,他很反感。”国务院国资委办公室的一位干部回忆道。
  央企老总们对此更是深有体会。一位央企副总坦言,很难把李荣融请到饭桌上,想找到他最容易的办法就是去办公室,而汇报时也少有寒暄,而是直奔主题汇报。
  1968年的李荣融刚刚大学毕业,进入社会后的第一个身份是工人。正是由于这种经历,使得他即使做了省部级高官,依然十分严谨、不苟言笑、不张扬。这更与国资委的整体风格类似。
  “多做少说,有些事只做不说,这不只是国务院对我们的要求,也是做好我们这项探索性极强的工作的需要。”李荣融说。
  面对变革的困难和肩上的重担,李荣融很坦然:“说老实话,国有企业改革是世界难题,中国在国有企业改革上支付的成本在国际上是最低的,反过来成效有目共睹。值得自豪的是,今天给了我这样一个岗位。我对解决这个难题充满信心,搞企业就那么几条,你要遵循企业的规律,按照企业的规律办,我不相信办不好。”
  李荣融在2008年召开的全国国资会上,面对全国的地方国资委一把手,郑重地放下一句:“在座的各位要把自己当成老板,你们要有老板的意识。”
  当时参会的一位地方国资委负责人评论道:“一个国资老板担负的责任是内外兼顾,是国有资产人格化的代表,正因为有了这个出资人代表的概念,我们的国有企业才有了今天这样的发展状态。所以我对李荣融的话深表同意,这正体现了他务实的工作作风。”
  
  平易“老板”
  
  在许多人的印象里,李荣融身上多少还保留着上海男人的那份细腻。
  说起李荣融的平易近人,港中旅办公室的王洪波颇有感受,“在我们港中旅接待的一次国资会议中,李荣融主任在会议结束后,穿着碎花的沙滩装,戴着白色的草帽,光着脚走在沙滩上和下属一起散步,这让我们都感觉很轻松,一下子觉得这个掌管上万亿元国有资产的老板很可爱,距离很近。”
  廊坊市市委书记赵世洪曾担任过河北省国资委主任,他在回忆与李荣融接触的印象时说,李荣融在天津大学求学期间曾经在河北赵县待过一年,他每到河北视察,总会去赵县看望当年的老乡。2007年,李荣融动员自己的夫人及其单位的人捐款,联合河北省国资委共同筹资为赵县建成了一所现代化的杨家锅中心希望小学。
  “李荣融去地方视察工作时,总是先深入国资委的各个处室,先和基层的干部聊工作。”一位地方国资委主任的秘书说。
  “我给李荣融主任拍过照片,他很懂得照相技术,我拍得不好,他会让我重新拍,并手把手指点我怎么照好。”上述秘书如是描述对李荣融的印象。
  
  (摘自《中国经营报》2008.4)
其他文献
2019年4月15日,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在北京会见巴基斯坦参议院副主席曼德维瓦拉时表示,中巴两国友谊历经考验,始终坚如磐石、历久彌新。当前,中巴关系发展势头良好,双方友好合作不断取得进展。中方珍视中巴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愿同巴方一道认真落实两国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继续保持高层交往,密切人文交流,推进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促进经贸投资等领域合作,打造更加紧密的中巴命运共同体。中国全国政协愿同巴基斯坦
邓拓(1912~1966),原名邓子健、邓云特,福建福州人,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当代杰出的新闻工作者、政论家、历史学家、诗人和杂文家。  1929年,17岁的父亲离开福州到上海上大学,第二年就在上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以学生身份在闸北区组织工人运动。因为“左倾路线”的错误指挥,他于1932年在纪念广州起义的游行活动中暴露被捕。父亲的三哥也就是我的三伯父邓叔群当时已经是著名科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他写信
2009年3月26日早上,我提前来到台北地方法院的侧门,一眼就瞅见上次审吴淑珍案时那个说好替我去排队的老太太。我和她都顺利进入了法庭,审理已经开始。    “交互诘问,阿扁处女秀有些走样”    我悄声问带我进来的老太太,陈水扁在哪?她说就是坐在律师后面那个穿蓝色西装、戴眼镜的。陈水扁的眼光从不面向旁听席,要么看着法官那一方,要么埋头于他面前的那一堆案卷,要么与前面的律师耳语。只有在休庭间隙,陈水
2018年2月1日,动车组停靠在武汉动车段的存车线上,准备进行检修和保温作业。(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1986年2月的一个夜晚,中科院学部委员、无线电电子学家陈芳允来到位于北京中关村的中科院宿舍区,敲开了中科院学部委员、光学家王大珩家的门。陈芳允和王大珩不会想到,他们当晚的谈话翻开了中国科技发展史上的重要一页。战略眼光:4位科学家联名提出建议  登门到访的陈芳允带着几分忧虑,因为他之前参加国
投影机作为老师教学的最佳帮手,也在随着投影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变化。虽然教育依旧是行业市场,但在如今的教育市场上,谁能倾听老师们的声音,谁能给教学带来更多的便利,谁就会在市场中占据更多的话语权。对于教育市场,爱普生一直抱着创新的思路参与着市场的变革,来自爱普生的声音或许能带着我们去了解教育市场的新兴业态与改革步伐。  超短焦投影 让教学更便捷  在课堂中,老师最喜欢使用投影机上课,尤其是能够短距离投影
宁娇到深圳的第六天,她并未如愿被雇佣成为高价奶妈。  2008年10月4日,是她生下女儿之后的第五个月。孩子尚未断奶,电视里一条普通的新闻却成了比做母亲更具吸引力的召唤:“深圳天价奶妈,月薪一万八!”宁娇与刚当4个月母亲的姐姐征得家人的同意,就抛下待哺的孩子踏上了从长沙开往深圳的列车。姐妹俩很快找到了这家“出产”天价奶妈的家政公司——深圳市中家华佣家政公司。在那里,公司管吃管住,每天唯一做的事情便
我把堵车看成是一个城市繁荣的标志,是值得欣喜的事情。如果一个城市没有堵车,那它的经济也可能凋零衰败。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刘伟    婚姻不是1 1=2,而是0.5 0.5=1,即:两人各削去一半自己的个性和缺点,然后凑在一起才完整。  ——一网友总结    “证券下乡”,在事实上除了要把农村变成另一个提款机之外,还能有什么好作用?  ——评论人于德清批评“股票下乡”    西游:出身不好,
中国世界杯出线、举办世界杯比赛及获得世界杯冠军是我的三个愿望。   ——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谈自己对中国足球的期望    你做不成包公可以,但你不能陷害忠良,这是一个基本的底线的遵守。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何冰寄语毕业生    在中国,没有藏家,只有上家和下家。  ——文化学者吴树评价眼下中国真正对收藏钟情的人越来越边缘化    人没有敬畏之心,只有恐惧。没有敬畏的后果是,老百姓做事会没有底
激·愤  同许多美籍华人一样,生活在纽约的梁淑冰和家人平时也很喜欢看CNN(美国电视新闻网)的节目,因为它有每周7天、每天24小时的全球直播新闻,对任何突发新闻事件都会率先作现场报道,堪称“美国最牛的媒体”。  2008年4月9日,世人瞩目的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至境外第6站 —— 美国旧金山。坐在电视机前的梁淑冰心里充满了激动和自豪。  这时,一直在转播火炬传递过程的CNN电视台的两名主持人,一边解
月均两万美元零花钱     2008年8月,我来到美国得州的圣安东尼奥留学。在第一年新生必读的语言班上,我认识了来自国内西部某城市的尹珊(化名)。我们班共有11个中国留学生,都是一些家境条件优越的富家子弟。   我和尹珊,还有一个来自深圳的艾米共住学校的一套公寓宿舍。一开始,尹珊对住宿环境十分不满意,每天嘟囔个不停:“天哪!这房间这么小,挂衣间也这么小,怎么住人啊?”但我和艾米对宿舍却非常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