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圆细胞瘤患者未干预治疗病情好转一例报道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xy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01636-01
  1 一般资料
  患儿,女,4岁,于17月大时曾因突然不能站立行走就诊,当时查头部MRI示颅脑无明显改变。查体时发现左锁骨上有一软组织样肿物,疑似来源于胸腔,查胸部CT(组图1)见左上纵膈占位性病變,考虑恶性肿瘤,左肺下叶结节影,考虑转移瘤。淋巴结活检病理诊断:转移性小圆细胞肿瘤,倾向神经外胚层肿瘤。当时临床评估患儿继续生存时间为2-3个月,干预治疗风险极大且预后差,遂家长未接受任何干预治疗措施。于2个月后患儿逐渐运动恢复自行站立行走,且左锁骨上肿物自行逐渐减小消退, 2岁时该患儿运动语言等发育同正常同龄儿,无症状继续生存。本次因肺炎入我院治疗,查体除支气管肺炎体征外无其他器官系统阳性体征,因其既往病史本次入院予查胸部CT。胸部CT回报:左后上纵膈占位性病变,考虑神经源性肿瘤;双肺炎性病变;左侧胸膜增厚(组图2)。对比两次胸部CT所见该患儿左上纵膈占位性病变本次较前次减小,左下肺转移瘤消失。未予任何干预治疗情况下,患儿临床症状体征好转,肺CT示影像上原发肿瘤缩小,转移瘤消失,综合提示患儿病情自行好转。
  2 讨论
  1973 年由 Hart 等[1]首次提出 PNET 的概念,各年龄段均可发病,性别差异不明显。原始神经外胚层瘤( 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tumors,PNET) 是一组罕见的发生于中枢、交感神经系统及其以外的神经嵴衍生的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小圆细胞恶性肿瘤,分为中枢 性 PNET ( centralPNET,cPNET) 和外周性( peripheral PNET,pPNET) 。cPNET 和pPNET 的主要区别在于发病部位及细胞遗传学改变,cPNET 多发生于颅内及椎管内,pPNET 以骨和软组织多见; cPNET 存在 17q 等臂染色体,pPNET具有 t( 11; 22) ( q24; q12) 染色体易位[2,3]。临床上男女比例为1.4∶ 1,是儿童软组织常见的肉瘤[4]。将近80% 的患者小于20 岁,发病高峰为10 ~ 20 岁,> 20 岁的患者极少见,侵袭性生长,可广泛脑脊液播散,预后较差,通过病理活检才能确诊。治疗上目前主要措施是在完全性手术广泛切除的基础上,联合化疗。预后极差。本例小儿未予干预治疗,临床资料支持肿瘤自行消退,提示小儿神经外胚层瘤可以等待观察,。
  参考文献:
  [1] Hart MN,Earle KM. 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rs of the brainin children[J]. Cancer,1973,32( 4) : 890-897.
  [2] Mulholland CB,Barkhoudarian G,Cornford ME,et al. Intraspinal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r in a man with neurofibromatosistype 1: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Surg Neurol Int,2011,2: 155.
  [3] 张凤春,唐雷,马越等. 126 例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瘤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分析[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医学版),2012,Vol.32 No.11,1490-1495
  [4] 张妮,姜小军,丁玲等. 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 PNET)1 例[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2011 32(4):260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记录了一例很少见的结核性胸膜炎以精神障碍表现为主。表现为狂笑、淡漠、错觉、幻觉等,是结核引起的中毒表现。  【关键词】结核性胸膜炎;精神障碍;中毒表现  【中图分类号】R74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01634-01  患者,女,17岁。夜间醒来突发狂笑,话多夸大,第二天早食少,情绪淡漠,抑郁愁闷不乐,双眼紧闭,不睡,唤其睁眼,对周围一
期刊
【中图分类号】R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01638-0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食品安全问题在社会经济中的重要性尤为突出,我国发生的食物中毒事件中,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人数最多,占总中毒人数的42.8%,其中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是引起人体以腹泻症状为主的全球性疾病的常见病原菌,在我国引起感染性腹泻的发病率居所有传染病之首,国际上分类主要包括五类,即肠致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01640-01  母乳喂养是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全力倡导的科学育儿方法,是保障儿童健康成长的最基础措施。近年来,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手术指征放宽,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母乳喂养受到了较大的影响,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率明显下降达65%。特别是产后24-48小时内由于伤口的疼痛、子宫收缩疼、输液
期刊
【摘 要】黄国昌先生是黑龙江省著名中医学家,学验俱丰,从业四十余年,擅长治疗多种内科疑难杂症。本文在参阅分析黄国昌先生医论医案基础上对其治疗胆囊炎之经验做出总结,重点分析黄先生治疗胆囊疾患之“通府利湿泄浊法”和“温阳化气泻浊法”。  【关键词】龙江医派;黄国昌;胆囊炎治疗  【中图分类号】R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01642-02  慢性胆囊炎属消化
期刊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01639-01  急性穿孔是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严重并发症,也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其特点是起病急、病情重、变化快,常需紧急处理,若诊治不当,可危及患者生命。针对我院2008年以来住院治疗的85例上消化道溃疡穿孔患者治疗总结有如下体会。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共治愈急性上消化道溃疡穿孔85例,其中胃溃疡穿孔21例占25%,十二指肠溃疡穿
期刊
【中圖分类号】R7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01644-01  红皮病型银屑病是银屑病中少见的严重类型,多因寻常型银屑病进展期使用了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或长期大量应用皮质类固醇药物治疗而药物减量或停药方法不当所致[1];红皮病型银屑病往往病情严重,临床治疗十分棘手[2]。近年来我科采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红皮病型银屑病11例,获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期刊
【摘 要】治疗骨折比较理想的方法是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它不是中医和西医方法的相加,不是某一操作方法的局部改进,而是一种建立在新的理论基础上的新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骨折;固定  【中图分类号】R68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01642-01  在骨折治疗中,固定与运动同样重要;骨折愈合和功能锻炼恢复应相辅相成;局部与整体同时兼顾,外固定只有
期刊
【摘 要】目的:观察水胶体敷料(人工皮)在早产儿PICC置管中防止局部皮肤损伤的效果,探讨防治早产儿皮肤损伤的新方法。方法:将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62例需进行早产儿PICC置管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1例。观察组患儿在PICC置管时使用水胶体敷料(人工皮)覆盖于PICC圆盘下后用透明敷贴固定;对照组患儿只用透明敷贴固定。结果:观察组31例患儿PICC置管拔除后無一例造成患儿局部皮肤损伤。对照组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肠道肿瘤所致老年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方法:对本院收治的173例肠梗阻病人中108例肠道肿瘤病人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99例行手术治疗,6例小肠肿瘤均行一期肿瘤切除肠吻合术;65例结肠肿瘤,62例行手术中扩张肠管减压一期肿瘤切除肠吻合术;3例行一期切除左半结肠,Hartmann结肠造口术,3~4个月行闭瘘手术;37例上段直肠癌,9例因肿瘤无法切除行乙状结肠造瘘术,12例行Mill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运用小针刀治疗小儿先天性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方法:运用小针刀对12例小儿先天性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进行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6个月,平均8个月,11例患者一次性治愈例,占91.7%。好转1例,占8.3%,经再次松解后治愈。结论:小针刀治疗小儿先天性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特点是:不需全麻、安全、创伤小、疗效好,门诊即可治疗,术后恢复快,且不易复发,花费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