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份,科学合理的课堂提问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增强学生自主探索的意识,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一、寓趣于问,激发兴趣
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有意识地提出一些带有趣味性的问题,寓趣于设问,创设生动愉快的情景,把学生已有的知识与即将学习的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学生处于“愤”、“悱”状态,从而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例如,笔者在引入“复制”操作时,首先描述了一个比赛情景:一个人在讲故事,讲“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讲的什么呢?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讲的什么呢?从前有座山……”这样一遍遍地重复下去,另一个人则把所讲的故事输入到电脑中,也是这样一遍遍地输下去,一个小时后,比比谁的遍数多。结果是讲故事的人赢了吗?不!是另外一个人,这是为什么?赢的原因是打字速度快,还是另有其它便捷的操作?假如你是那操作电脑的人,你会赢吗?这些有趣的问题一下子把学生逗乐了,同时也点燃了学生智慧的火花,噢,原来有一个“复制”操作在起作用。这种激趣性提问,不但紧紧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而且会让学生对新的学习内容产生浓厚兴趣。
二、适时提问,启迪思维
课堂教学中,在导入新课、学习新知等不同阶段,学生的思维状态是不同的,提问要注意时机,要问在学生“欲发而未发”之前,问在学生“似懂而非懂”之处,问在学生“无疑与有疑”之际,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去积极思维。反之,如果提问时机把握不好,学生就会感到无所适从,难于启迪学生思维,影响课堂效果。
例如,文字处理软件中的“替换”操作,是个可以大大提高编辑效率的操作,适用于对内容的有规则修改。作为新授内容,不妨设计一篇比较长的文章,其中某一词语在全文出现的次数多达几十处,但都用错了,要求学生将其无一遗漏地改成另一词语,并对操作进行计时。可先放手让学生去操作,一般情况下,学生都会运用以前所掌握的编辑操作进行修改,待学生充分体验到重复相同操作的枯燥、低效时,教师适时提问学生:是否有更为省事、更为高效的操作呢?这一问,正好问到了学生的心坎上,学生的精神顿时为之一爽,思维随即启动,对“替换”操作的学习及体会也就变得更深刻。这里比较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先让学生充分体验到不用“替换”操作来完成有关任务的情景,当学生体会到虽然能够完成任务,但效率较低之际,教师适时提出“是否有其它更为高效的方法?”这个问题,一下子把学生的思维从“埋头苦干”中拽出来转而去思考其它方法。
三、误区设问,提高思维
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的认识是从不全面、不深刻,甚至常出谬误的多次反复中逐步发展起来的。误区设问就是根据教学中学生易错易漏的知识内容、难以掌握的基本技能等地方预设陷阱,让学生预先体验错误,这样可以杜绝或少犯同样的错误。
例如,学生在掌握了文件(夹)的删除操作、文字处理软件中的文字及图片的删除操作后,已基本形成按“delete”键即完成“删除”操作的操作习惯,然而这一个操作对于删除表格的某列某行及至整个表格时,却不然 ,为此,学生经常在此出错,总是习惯性地用“delete”键去做。教学时,不妨在介绍正确的操作方法之前,先故意列举以前的删除操作,然后让学生尝试删除一个表格,此时,学生往往会满有把握地先选中整个表格,然后,按“delete”键,然而表格却纹丝不动,这时教师向学生提问,这是为什么?难道“delete”键失灵了?教师紧接着让学生在表格中输入一些内容,然后再选中表格,再按“delete”键,发现“delete”键起作用了,但删除的只是表格中的内容,表格本身并未删除,噢,知道了,原来“delete”键只删除表格中的内容,那么到底用什么方法才能删除表格本身呢?到此,教师就顺势进行正确操作方法的教学过程。
四、一题多问,提高探索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同一个问题,应善于从不同角度向学生提出问题,运用条件的增设变化及结论的延伸和条件与结论的互换,一题多解、举一反三等方法设计出新的问题。有助于学生纵穿横拓的思维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探索的能力。
例如,学习文字处理软件的保存操作时,在学生学会了新文档的首次保存并自我认为已掌握了保存操作后,教师不妨变换角度向学生提出如下问题:如果以后再给已保存过的文档增加新内容,要不要保存、如何保存、会不会再次弹出如首次保存时的“另存为”对话框?如果对一个已保存过的文档要换个名称保存,怎么做?如果对一个已保存过的文档要换个保存位置又怎么做?如果对一个已保存过的文档中的内容进行了删除操作,不保存而退出应用程序,再次打开该文件会不会看到被删除的内容?这样一题多问,既帮助学生把相关的知识沟通起来,形成了联系的知识网络,又帮助学生学会从不同方向、不同角度,全方位思考问题、探索问题,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
综上所述,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只要教师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观念,巧设问题,博采众长,寓其它学科的教学方法于信息技术课中,使之形成最佳的结合点,同时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业务水平,将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灵活地运用到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就能依据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科特点,创设出更加灵活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而真正体现教育以人为本,素质为本的特色。
一、寓趣于问,激发兴趣
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有意识地提出一些带有趣味性的问题,寓趣于设问,创设生动愉快的情景,把学生已有的知识与即将学习的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学生处于“愤”、“悱”状态,从而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例如,笔者在引入“复制”操作时,首先描述了一个比赛情景:一个人在讲故事,讲“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讲的什么呢?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讲的什么呢?从前有座山……”这样一遍遍地重复下去,另一个人则把所讲的故事输入到电脑中,也是这样一遍遍地输下去,一个小时后,比比谁的遍数多。结果是讲故事的人赢了吗?不!是另外一个人,这是为什么?赢的原因是打字速度快,还是另有其它便捷的操作?假如你是那操作电脑的人,你会赢吗?这些有趣的问题一下子把学生逗乐了,同时也点燃了学生智慧的火花,噢,原来有一个“复制”操作在起作用。这种激趣性提问,不但紧紧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而且会让学生对新的学习内容产生浓厚兴趣。
二、适时提问,启迪思维
课堂教学中,在导入新课、学习新知等不同阶段,学生的思维状态是不同的,提问要注意时机,要问在学生“欲发而未发”之前,问在学生“似懂而非懂”之处,问在学生“无疑与有疑”之际,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去积极思维。反之,如果提问时机把握不好,学生就会感到无所适从,难于启迪学生思维,影响课堂效果。
例如,文字处理软件中的“替换”操作,是个可以大大提高编辑效率的操作,适用于对内容的有规则修改。作为新授内容,不妨设计一篇比较长的文章,其中某一词语在全文出现的次数多达几十处,但都用错了,要求学生将其无一遗漏地改成另一词语,并对操作进行计时。可先放手让学生去操作,一般情况下,学生都会运用以前所掌握的编辑操作进行修改,待学生充分体验到重复相同操作的枯燥、低效时,教师适时提问学生:是否有更为省事、更为高效的操作呢?这一问,正好问到了学生的心坎上,学生的精神顿时为之一爽,思维随即启动,对“替换”操作的学习及体会也就变得更深刻。这里比较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先让学生充分体验到不用“替换”操作来完成有关任务的情景,当学生体会到虽然能够完成任务,但效率较低之际,教师适时提出“是否有其它更为高效的方法?”这个问题,一下子把学生的思维从“埋头苦干”中拽出来转而去思考其它方法。
三、误区设问,提高思维
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的认识是从不全面、不深刻,甚至常出谬误的多次反复中逐步发展起来的。误区设问就是根据教学中学生易错易漏的知识内容、难以掌握的基本技能等地方预设陷阱,让学生预先体验错误,这样可以杜绝或少犯同样的错误。
例如,学生在掌握了文件(夹)的删除操作、文字处理软件中的文字及图片的删除操作后,已基本形成按“delete”键即完成“删除”操作的操作习惯,然而这一个操作对于删除表格的某列某行及至整个表格时,却不然 ,为此,学生经常在此出错,总是习惯性地用“delete”键去做。教学时,不妨在介绍正确的操作方法之前,先故意列举以前的删除操作,然后让学生尝试删除一个表格,此时,学生往往会满有把握地先选中整个表格,然后,按“delete”键,然而表格却纹丝不动,这时教师向学生提问,这是为什么?难道“delete”键失灵了?教师紧接着让学生在表格中输入一些内容,然后再选中表格,再按“delete”键,发现“delete”键起作用了,但删除的只是表格中的内容,表格本身并未删除,噢,知道了,原来“delete”键只删除表格中的内容,那么到底用什么方法才能删除表格本身呢?到此,教师就顺势进行正确操作方法的教学过程。
四、一题多问,提高探索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同一个问题,应善于从不同角度向学生提出问题,运用条件的增设变化及结论的延伸和条件与结论的互换,一题多解、举一反三等方法设计出新的问题。有助于学生纵穿横拓的思维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探索的能力。
例如,学习文字处理软件的保存操作时,在学生学会了新文档的首次保存并自我认为已掌握了保存操作后,教师不妨变换角度向学生提出如下问题:如果以后再给已保存过的文档增加新内容,要不要保存、如何保存、会不会再次弹出如首次保存时的“另存为”对话框?如果对一个已保存过的文档要换个名称保存,怎么做?如果对一个已保存过的文档要换个保存位置又怎么做?如果对一个已保存过的文档中的内容进行了删除操作,不保存而退出应用程序,再次打开该文件会不会看到被删除的内容?这样一题多问,既帮助学生把相关的知识沟通起来,形成了联系的知识网络,又帮助学生学会从不同方向、不同角度,全方位思考问题、探索问题,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
综上所述,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只要教师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观念,巧设问题,博采众长,寓其它学科的教学方法于信息技术课中,使之形成最佳的结合点,同时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业务水平,将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灵活地运用到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就能依据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科特点,创设出更加灵活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而真正体现教育以人为本,素质为本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