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英國詩歌中愛情主題的對比分析

来源 :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bin16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愛情與詩歌的結合造就了英國文學中無數流傳千古的文學瑰寶。此研究通過對選自英國文學史不同時期的三首愛情詩The bait,One word is too often profaned 和Song進行對比分析,得到三種不同類型的愛情主題——魅愛,癡愛和悲愛。與此同時,除了對作者作品的進一步了解外,也讓讀者能反復思索愛情的真諦與意義。
   【关键词】英國詩歌愛情對比分析
   【Abstract】The combination of love and poetry brought up the considerable literary treasure remaining immortal throughout the ages. Having the contrastive analysis on three love poems The bait, One word is too often profaned and Song, which are chosen from different periods in English literature, The research concludes three types of love themes, namely love of temptation, love of infatuation and love of sorrow. Meanwhile, except deeper understanding on poets and poems obtained, readers could also repeatedly ponder the true essence and significance of love.
   【中图分类号】I1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049-01
  
   一、引言
   “愛情與詩歌就是一對戀人;詩歌為愛情而存在,為愛的傳遞與延續而生存” [1], 是人類精神、靈魂的代言人, 愛情是人類情感的吐露與彰顯,兩者相依相惜。從古到今,無數文人騷客通過詩歌留下了自己的愛情往事,感情波折,在這其中,英國文學可謂一顆無比璀璨的明珠,威廉·莎士比亞,埃德蒙的·斯賓塞,約翰·濟慈等都留有眾多膾炙人口的愛情詩。本文將選取文藝復興時期約翰·鄧恩的The bait, 浪漫主義時期波希·比希·雪萊的One word is too often profaned以及維多利亞時期克裏斯蒂娜·羅塞蒂的Song作為研究對象,對其中的愛情主題進行對比分析。
   二、The bait—鄧恩
   鄧恩是玄學派詩歌的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他的機智幽默、博學多才在他作為牧師的佈道生涯裏得到出色的發揮。相比於伊莉莎白時期的華麗意象,注重雕飾,鄧恩展現出自己對傳統愛情詩歌中陳詞濫調的嘲笑和自己獨特的寫作風格,除了詩的形式節奏有所創新外,在對意向的選取上格外大膽與獨特。“約翰鄧恩的愛情詩與眾不同,他對這一主題的發掘比當時別人要深得多”[2]。這裏我們將會把他的詩集Songs and Sonnets中的The bait作為比較對象。總體來說,這首詩歌愛情中的一方對愛人的毫無顧忌的追求,在愛情的遊戲裏,人們容易迷失自我,找不到正確的方向,進而更容易被操控,被誘惑,被欺騙。首節“of golden sands and crystal brooks/with silken lines and silver hooks”兩句中的“crystal brooks”和 “silver hooks”兩個較為奇特的運用,已經暗示一種你勾我引的魅惑愛情。“will amorously to thee swim/gladder to catch thee, than thou him”一句讓人浮想聯翩,妖豔輕佻之感豁然湧出。詩歌的後三節重點描敘的是愛情殘酷的失敗,沒有誠摯,沒有純潔,等待愛情的結果只有欺瞞,陷阱,甚至死亡。The bait 這首詩歌的風格在鄧恩的The flea一詩中也能得到類似的體現。這種“魅愛”同時也是鄧恩自身生活經歷與愛情觀的反映。
   三、One word is too often profaned—雪萊
   “愛情是詩人們永恆追求的主題,古往今來,歌頌愛情的詩篇多如過江之鯽,文藝復興時期的詩人自然也不例外”[3]。作為柏拉圖主義者、理想主義者以及英國浪漫主義時期的代表人物,雪萊在其詩中將他對英國資本主義傳統道德觀與政治觀的反叛情緒體現的淋漓盡致,加之受空想社會主義思想影響頗深,詩歌中的對理想自由的渴求,對美好意向的追求更加彰顯了他的浪漫主義情懷。他在1821年的作品One word is too often profaned將他對愛情的狂熱句句砸入人心,猶如疾風驟雨,熱烈澎湃,猶如午夜星光,在空曠的宇宙望眼欲穿。詩的開始便開門見山,毫不避諱,“one word is too often profaned/for me to profane it,” 雪萊對愛情一詞的嚴肅觀躍然紙上,一句話衝破了世人那些迂腐淡薄愛情之見,將愛的標準從褻瀆的穀底瞬間提到了一個高度。在第二節開始,“I can give not what men call love/but with thou accept not/the worship the heart lifts above/and the heavens rejects not” 情誼慢慢,呼之欲出,給不了愛人津津樂道的世俗之愛,唯能送上的是連上帝都不忍拒絕的虔誠與崇拜。緊接著詩人在“the desire of the moth for the star/ of the night for the morrow”兩句中運用暗喻手法,將自已比作燈蛾與黑夜,魂牽夢繞的愛人和為人褻瀆的愛情便是星光與黎明,愛的深沉,愛的執著。最後一對詩句“the devotion to something afar/from the sphere of our sorrow?”中的“devotion”將愛情從世俗世界一步步推上神壇,這種從下到上的供養詮釋了愛情的真諦——犧牲與奉獻。平心而論,一頁小詩,鴻毛之重,但字裏行間卻有泰山之力。“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癡愛”或許才是雪萊這位英年早逝的文壇明珠內心真正的獨白吧!
   四、Song—羅塞蒂
   和鄧恩、雪萊一樣,維多利亞時期的克裏斯蒂娜羅塞蒂給英國文學史又留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受於家庭的良好教育有著穩固的文學功底,加之兄弟朋友的影響,她又是拉斐爾前派(英國19世紀的畫家流派)的活躍成員之一。她的詩歌自然流露,已經帶有些許現代主義時期意識流的特點。如夏尚立對她的評述,“urged by the inner impulse, she put down the feelings that ‘came into her head’immediately. Religious treatment leaves its marks on her writing as well.” [4] (2005,p152)相比於前兩首詩,羅塞蒂的愛情詩歌song也有對愛情的渴望與憐惜, 可表現風格卻完全迥異,因為遭遇過的兩次愛情失敗以及後半生的重病,她所偏好的詩歌主題已經變為悲傷、死亡、迷茫與順從。詩歌開始的“when I am dead, my dearest,/sing no sad songs for me;”一句中,死亡一詞已經擺於面前,瞬間將愛情的基調定格在沉重的唏噓之中。緊接著“plant thou no roses at my head/nor shady cypress tree”已然存在對感情失望和被動的情愫,但細細品味,卻發現詩歌中主調與複調的交織與矛盾,即表面上讀者看到的意象陰暗、悲觀、猶豫而又痛苦,如“sad song”, “no rose”, “rain”等等,可在這些詞句的背後卻充滿著詩人自己對愛情的渴求,猶如冰封之下的熾熱與騷動。在第二節中的三個“I shall not…”背後隱藏著作者內心多少的I eager, I want。結尾處“haply I may remember/ and haply may forget”,或走或留,遺忘還是銘記早已在黯然無助,痛苦猶豫之中變得不那麼重要。如果說鄧恩是魅愛,雪萊是癡愛,毫無疑問,羅塞蒂便是悲愛,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五、總結
  三個時代,三位詩人,三種對愛情獨特的態度給英國文學的波濤注入了別具一格的涓流。基於他們的共同點,即對愛情的渴望,對三首詩歌的對比得到了對愛情的不同解構。鄧恩的魅愛,雪萊的癡愛以及羅塞蒂的悲愛不僅讓我們對他們各自的詩歌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讓讀者能反復思索“愛情”一詞究竟蘊含何種的真諦,對我們自身又有多少這樣或那樣的意義呢。
   參考文獻:
   [1]潘致宇. 2010. 愛情與詩歌[J]. 青年作家(中外文藝版),(2), 3-9
   [2][3]張紅紅, 馮青. 2006. 文藝復興時期詩歌中的愛情世界[J]. 科技資訊(學術版),(4)274-275
   [4]夏尚立. 2005. 英詩和英國詩人——從伊莉莎白時期到現代[M]. 北京:中國科學文化出版社.
其他文献
【摘要】近几年,中职学校学生的生源素质逐年下降,中职生对语文学习提不起兴趣,中职语文教学的现状不尽如人意,如何进行改革才能适应当前的实际呢?改革创新、贴近专业、服务专业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只有大胆改革创新,才能摸索出一条适合我校学生实际的语文教学模式,服务专业,针对不同专业科学生的实际因材施教。  【关键词】语文教学服务专业创新措施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024-02  听力是理解和吸收口头信息的一种交际能力,提高听力不仅有利于说、读、写三项技能的发展,更为日常交际打下坚实的基础。随着高中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高中英语听力测试训练已成为高考的一个重要考查部分,搞好英语听力教学、提高学生听力水平是每一位高中英语教师都要高度重视的事情。在目前的高中英语教学
期刊
【Abstract】 This paper attempts to make a study of a newly-emerging teaching method in the field of rudimentary education, viz. the Learning-plan Model of Teaching (LMT), with a view to justify that LM
期刊
【摘要】创造是一种活动,是人类活动中最高级的形式。创造力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一种特殊能力,或个体创造性的最好表征。创造力也是反映个体在解决任务中有效的对原有知识经验进行加工、组合、创造新设想、新事物的能力。儿童创造力的培养不仅有利于学生充分的表现自我,展示自己的才华,而且有利于学生创造精神的形成,因此儿童创造力的培养也是学校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培养目标之一。那么如何通过语文教学与训练,使学生掌握创造
期刊
【摘要】近年来,受经济全球化和现代信息科技发展的影响,我国会展经济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大大拉动了我国国内经济的发展。同时,在政府“以人为本”理念的影响下,会展接待人性化服务问题逐渐凸显出来。如何加强会展人文关怀,提高消费者的服务满意度不仅是打造服务型政府的要求,更是会展企业走向标准化和国际化的必经之路。本文主要就我国会展接待人性化服务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目的是促进我国会展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期刊
【摘要】实施目标教学,优化教学过程,推进素质教育,已经进入二十一世纪,但目前的课堂教学还普遍存在着学生规规矩矩地坐着,面无表情地看着,唯唯诺诺地举手,小心翼翼地回答的局面,教师与学生之间只有灌输,而缺乏交流,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为了抓住这一强烈的需求,打开学习之门,在教学过程中,不妨积极营造开放的英语教学环境,尊重主体,开发主体,发展主体,让学
期刊
【Abstract】Poems are designed to convey emotions. The language of poem serves for the expression of emotions. When we judge whether a poem is a good one or not, we should firstly see if the emotion of
期刊
【摘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运用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本文深入浅出地探讨了引入小组讨论式教学的意义和目前运用小组讨论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改进措施。  【关键词】初中语文讨论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061-02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学中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062-01  初中语文教学课堂,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特点的一个平台,整个教学过程,要体现学生的主体,而不能由教师唱独角戏。因此,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就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一个敢于张扬学生个性的空间,让学生在宽松、自然、轻松的氛围中自主学习,迸发出蓬勃的青春活力。可是,长期以来,初中语文教学由于受应试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063-01  目前新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每个教师都在学习和实践。新课程改革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势在必行,也迫在眉睫。当前社会是科技社会、数字社会、教育社会。现在社会最需要的人才是富有开拓创新思想的人才。而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学生是不能满足当前社会需要的,只是一味的死学知识,这就要求我们学校要改变传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