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

来源 :财经界·管理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33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什么是牛鞭效应(Bullwhip Effect)?简单地说,就是将企业的供应链比喻为一条牛鞭,只要牛鞭的一端有些微的变动,就会引起另一端大幅度的摆动,企业的供应链越长,牛鞭摆动的幅度与效应也就越强烈。这是1961年由佛瑞斯特(Jay Forrester)所发表的理论。
  知名的惠普公司,在一家主要零售商店中,检查打印机的销售记录时发现:打印机的销售量随着时间波动起伏,但是,这家零售商,向惠普公司提交的订单数量的波动幅度,却比实际销售量的波动幅度大许多。惠普公司接着又往上游追溯,追踪惠普打印机部门对于订单数量的处理记录,发现打印机生产部对于物料供应单位所提出的数量,其波动幅度更是远远超过前面二者。这就是牛鞭效应:末端消费者微小的消费波动,却能造成产品上游供货商的需求量大幅变动,并导致企业产生巨大的库存成本或销售预测差异。
  以食品业为例。食品制造业的供应链中,从产品离开生产线到摆放至零售商的货架上,大约要耗费100天左右的库存时间,而这些库存所造成的时间成本、空间成本、维护成本等,都是供应链中各个企业的沉没成本,是有害无益的。其他产业的状况也不相伯仲。
  要抑制牛鞭效应,经理人必须找出,造成自己所属产业中牛鞭效应的原因是什么。总的来说,因素不外乎三种行为:促销行为、预测行为、批量采购行为。
  零售商为了刺激活跃市场,常提供折价券、优惠价,或限量供应来促销。这些促销行为就会造成需求量的短期增加,事实上这些增加的数量,并非市场真正的需求,而是消费者捡便宜心态造成的波动。这些波动的信息,很容易就会被曲解成需求增加,而造成牛鞭效应。对于中上游的厂商来说,要限制零售商使用这些手段是不可能的,但是可以通过协商或约定的方式,控制一年中促销价格的变动幅度与举办频率,让变动成为可以预期与考虑的因素。此外,上游供货商在接到订单的同时,也应同时要求观察零售商的销售量,利用第一手的市场信息来计算市场需求,避免误判发生。
  企业为了让生产线能够顺畅地实时生产交货,会要求原料保存在安全库存水平之上,如果安全库存的预测基础,是来自于牛鞭效应下的资料,那么越是上游的厂商,库存的成本就越会高得离谱。要防止这样的现象,供应链厂商之间就必须要达成协议,让市场信息能够共同使用,并且在进行预测分析时,使用同一套计算逻辑,避免各自计算自己期望的结果,让“安全”的范围不断扩增。
  企业为了减少采购作业成本,或为了压低购买价格,都会做出定期的批量采购行为。对于上游供货商来说,这些批量的数字,并无法呈现真正的市场需求,若是以这些数据作为需求量的判断基础,很容易就会落入牛鞭效应的“圈套”之中。要促使企业减少批量采购行为,上游供货商必须要提供优惠的混合采购政策,或者联合采用第三方的物流服务公司,使少批量的装配运送费用降至合理与较容易负担的水平,不再是企业的负担,借此鼓励厂商根据真正的市场需求来进行订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要抑制牛鞭效应的发生,供应链的强效管理是必要的手段,供应链的企业间若没有信息同步的沟通、信任与支持,就没有办法获得正确、可靠的信息,没有正确可靠的信息,在市场需求量的估计上就必定会出现扭曲,导致牛鞭效应的再次出现。
  供应链一端的差之毫厘,可能会导致另一端的失之千里,不可不慎。
  (作者系安元管理顾问有限公司远东暨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CEO)
其他文献
实业界的斯隆与学术界的德鲁克都名闻遐迩,在管理这个交集上,两人相撞了。这次相撞十分有趣,观点上的争论和人格上的尊重相得益彰,思想上的撞击和行为上的敬仰相映成辉。时代的差异,年龄的差异,管理实务和理论思考的差异,在他们两人的交集上都有深刻的反映。了解两人的分歧,可以使我们对管理史上的一些关键环节认识得更为清楚。  由于年龄和职业的差异,关于他们两人的分歧,在斯隆自己那儿没有多少记载,只有德鲁克的“一
期刊
肯尼斯·R.安德鲁斯(1916-2005),哈佛大学商学院的管理学教授,曾为《哈佛商业评论》编辑。他的主要贡献在公司战略研究,SWOT分析法的创始人,被誉为“公司战略之父”。  安德鲁斯深知说服企业家来讨论或者描写企业道德是很困难的,他这么做也感到不舒服。普及商业决策中道德方面的意识,而忽略具体实现道德的细节,往往不能实现道德主张的教化、简化或者合理化。除了摆在眼前的互相冲突的各种道德权利例证,问
期刊
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是动荡不安的。在政治上,民权运动对官僚体系造成了持续冲击;在经济上,石油危机使豪华轿车失去了廉价动力;在国际上,日本与德国的经济崛起对美国企业形成了严重威胁。这种局势,使变革的呼声充斥朝野。但是,变革什么?如何变革?向哪里变?却依然迷茫。动荡不安的外部环境,使一批学者开始抛弃那种寻找一种普遍适用的、最好的管理理论和方法的思路。他们强调在管理中要根据组织所处的内外条件随机应变,
期刊
拥有19年专业股市预测资历的斯蒂芬·李柏(Stephen Leeb)博士的“预测”,一向以超越常规的大胆和出人意料的准确而著称。他在1986年出版的《抓住最有利的机会》中断言:20世纪90年代将是股市的黄金时期;在1999年出版的《挑战市场》中警告投资者:科技股市场的崩溃即将来临;在2004年2月,当原油价格还在每桶33美元以下徘徊时,他又在《石油效应》中预言:能源价格飞速上涨已经为时不远。以上种
期刊
“我一直在寻求一种最舒展的工作状态,当一个人在这样的状态下工作时,他的创造力才会被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才可以称之为做自己的事业”。天腾时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大头无线)CEO马腾笑着对记者如是说。这个年仅31岁的河南小伙子,一直很清楚自己想要的生活状态和奋斗目标。明确的目标,令他在毕业后顺利地完成了从青涩新人到职场精英再到创业者的三级跳。    职场经历:寻求适合自己的位置  很多人从学校毕业10年
期刊
在人的日常生活、职业发展的过程中,各种各样的压力层层叠叠地包围着每个人。人们本能地排斥压力,排斥压力带来的焦虑不安。与此同时,还有很多人认可“有压力才有动力”的观点主动寻找压力。所以,简单地认定压力越小越好或是越大越好都是错误的。  心理压力其实是一件“个人的感觉”。当事情的紧张程度超过了你认为你所具备的应对能力时,压力就形成了,所以心理压力是一种比较主观的感受。心理压力不断增高的主要根源在于一个
期刊
跟博士所象征的专业、精深不同,博物要求的是庞杂和博学,它内涵丰富、包罗万象,关于它的学问几乎是除数理化之外的其他所有学科的全部。所以,所谓“博物学家”是指通晓天文学、气象学、地质学、生物学、人类学、社会学、政治学、行为学等众多知识领域的人,说白了,其实就等于一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还捎带鸡毛蒜皮的“百事通”。  眼前的罗伯特·弗兰克,被人们称为博物经济学家,其用意大抵是在肯定他“利用经济学原理解释
期刊
管理中必须讲宽容。尤其是领导人,如果小肚鸡肠,那就绝不可能成为十分优秀的管理者。“宰相肚里能撑船”是对领导人必须具有宽容品质的经验总结。一个人如果心胸狭小,不会妨碍他成为一名出色的技术人员,但是,对管理者尤其是领导人来说,心胸狭小就是致命缺陷。  为什么领导人特别需要宽容?这同领导工作的性质有关。任何工作,无非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是同物打交道,二是同人打交道。不宽容,不影响同物打交道。一个科学家,性
期刊
外界之所以将此类企业称为“隐形冠军”,就是因为它们专注于某窄小的行业做到顶峰。但是作为细分产业中的佼佼者,他们所面对的增长压力与日俱增——市场份额基数已经相当大,未来进一步增长困难重重。中国的“隐形冠军”在构筑起庞大的产业规模之后,不得不放弃了原本秉承的小、专、精的理念,而转向多元化或者扩大产品线等力求寻找新的发展方向。     冠军的天花板  邓地    对于一个人来说,当他在某一个领域成为这个
期刊
推销员亚伦·皮斯敲开了客户的门。显然,人家并不欢迎他,可这个从10岁开始就挨家挨户推销产品的小伙子,并没那么好打发,他早就练就了一套察言观色的好本领。尽管所有人嘴上都在“拒绝”,但依仗着看家法宝,亚伦还是一眼就判断出谁会买他的产品,谁将成为他的客户。  绝招屡试不爽。这让21岁的亚伦成为全澳大利亚最年轻富有的保险销售员,不仅有着百万销售业绩,还晋身精英圆桌会员,名利双收。  也许你像亚伦一样,发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