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思想品德在语文学科中的渗透

来源 :软件·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1759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全社会呼吁素质教育的今天,实施素质教育就成了语文改革的必经之路,而德育渗透又是语文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因此,在小学语文中必须体现寓德于教。培养学生的友爱思想、进取精神、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我结合自己在教学工作中的教学实践及体会,分别就语文课文教学与作文教学中怎样寓德于教谈几点具体做法。
  【关键词】 寓德于教 教书育人 德育渗透 思想教育
  《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教好这门学科,获取新知识,对于贯彻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民族素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根据这一要求,在小学语文学科中渗透德育教育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小学语文学科不同于其它学科,它本身与德育有着密切地联系,曾经在小学低年级中还有过语文与思想品德的合订教材,所以说语文教材选取的课文,尽管体裁、题材、风格等不同,但一定都是达到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的有机统一,尤其是以文学作品为主的教学内容更显示德育的特殊优势(新课程的教材特多),它以鲜明的形象,生动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感情,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能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正确的、高尚的道德熏陶。那么,如何将寓德于教落到实处呢?
  一、听一听
  思想品德教育可听的内容甚多,有听故事、听演讲、听朗诵、听音乐等等。爱听生动有趣的故事是小学生的天性,讲述生动有趣的故事,寓抽象的道德观念和深刻的哲理于具体形象的故事之中,使学生明理悟道受到启发教育。针对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我经常通过故事阐明道理,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指导学生的道德行为。如教《心中有他人》一课时,我通过讲《埋两头蛇》的故事来引入新课。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讲述故事,创设情境,并让学生一边看幻灯片一边听老师讲述故事,把学生带入身临其境之中。再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表扬班里关心和体谅别人、为别人着想的好人好事,帮助学生加深对教材的理解,达到阐明道理的目的。听,是学生学习的基本形式,但要学生听得好,听得明白,听得愉快,则要讲究方法,经常改变方法。如:听课文有关的录音、音乐、朗诵等,使学生常听常新,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演一演
  根据教材重点和学生的特点,巧妙地设计表演项目,帮助学生演化道德认识,让学生在表演实践中培养和体验道德情感。如教《爱惜粮食》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理解粮食是农民辛勤劳动的成果,每粒粮食都来之不易的道理。首先让几名学生到讲台前按照课文插图表演农民插秧时的姿势。自己一边看时间,一边督促学生姿势要正确,速度要快。通过生动形象的演示,同学们都体验到了辛勤劳作的艰辛教育。接着,再用多媒体展示粮食的生产过程,犁田→灌溉→插秧→施肥→喷农药→收割→晒稻谷→碾米等一系列耕作程序,让学生明白要珍惜粮食,爱惜劳动成果的深刻道理。演,可让学生得到视听享受。除了课文的演示,师生还可将课文内容改成课本剧,用表演的形式全释课文内容,效果也非同一般。
  三、比一比
  根据课文内容和儿童的思想实际,设计一些正误辨析题引导学生展开评论,能提高儿童解决实际问题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如《讲礼貌的小伙伴》一课,为了让学生懂得办同一件事,“说话有礼貌就可能办好,反之,就可能办不成”这一道理。使同学们体会到,大家不喜欢不讲礼貌的孩子,有礼貌的孩子人人喜爱。比,是教学中经常运用的方法,有比较才会有鉴别。恰当地运用前后对比、正反对比、数字对比、效果对比等方法,不但能增加儿童的学习兴趣,还能有效地加深儿童对道德观念的理解和记忆。
  四、做一做
  引导学生亲自实践,亲身体验,在“做”的过程中悟出道理,激发道德情感,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目前,家里的“小皇帝”很多,他们在家往往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针对这一现象,我特意进行一些“做”的竞赛评比活动。如教学《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一课时,分小组进行竞赛,看谁把书包收拾得又快又好;看谁能把几件衣服叠得又快又整齐;看谁的鞋带系得又快又好。通过“做一做”,同学们把学到的知识转化成了能力,良好的道德情感转化成道德行为。实践证明,经常这样“做一做”,可以激起学生劳动的兴趣和愿望,有利于培养同学们从小热爱劳动的良好品质。做,是学生思想认识升华,道德行为升华的必要阶段。
  总的来说,作为教育者应明白,教育的任务不是单纯地传播现成的知识,而是注重人的潜质的开掘,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的渗透,教师应做到合理运用教材,独辟蹊径,充分发挥学科特点,整合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无声的深入学生的心田。
其他文献
曾有人说,欧洲最美丽的古城,当数威尼斯。  建在120个小岛上的城市,靠桥与水沟通,四百多座桥梁有如无数楼台间的新月。圣马可的飞狮雄健地俯瞰水城,夜里叹息桥下的老船夫唱起“我的太阳”,玻璃制品与假面一起名闻世界……岁月如霜,威尼斯掩映在昔日荣光里,优雅地一点点陈旧下去,或者说,沉下去。  自公元4世纪开埠以来,位于意大利北方,濒临亚德里亚海的威尼斯一直处在水上交通要冲。在古代漫长的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摘 要】 新课改中,语文课程目标根据三个维度设计,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是为了一个目的,促进每一位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三维目标构成一个整体,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三维目标统一于一个过程,学生在主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发展能力,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以学生为主体的言语实践是三维一体化实现的途径。三维教学目标在课堂上的落实,是改革语文课堂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