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城镇体育文化建设的探讨

来源 :科学时代·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kedeho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城镇体育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本文从地域性、交融性、导向性、时代性、经验性、商业性等几个方面对的特征进行阐迷,旨在发扬小城镇体育文化的优秀内涵。并对小城镇小城镇社区的建设提出建议。
  【关键词】小城镇;体育文化;传统体育;建设
  一、引言
  小城镇是连接城市和农村的枢纽和桥梁,新型小城镇是打破我国传统社会二元格局的开始,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现代化重新摆上了党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我国农村建制小城镇的数量突飞猛进,新型小城镇有效地填补了以往城市化过程中的“断层”,成为我国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途径。小城镇体育文化是存在于小城镇小城镇社区中的体育文化形态,在小城镇居民健身活动中担负着不可替代的重任,居民通过健身娱乐活动形成一种体育文化氛围。传播体育文化知识,增进居民身心健康。促进居民掌握健身的知识与技能,锻炼他们的身体素质,提高健康水平,参与带有浓厚的娱乐色彩的运动项目,在身心享受快乐的同时,也增强了自信心。提高了人们战胜困难和挫折勇气,提高心理承受力和适应力以及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具有重要的价值。缓解人们在工作和劳动中的心理压力,也为展现个性创造了理想的环境和条件。给人的全面发展创造出某种愉快、积极、向上、科学、健康的人文环境,在满足大众生活需求的同时,丰富小城镇体育活动内容,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全面提高居民的素质,改善小城镇居民体质和精神状态,实现人的身心协调全面发展。对建设健康向上的小城镇文化具有一定意义。
  二、小城镇体育文化的特征
  (一)地域性。一定地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生存环境、生产方式、文化积累及生活习俗等不同而产生不同于其他地区的传统文化。小城镇体育产生于一定的环境中,各地域的居民从生存环境中找到独特的运动器材,因地制宜地运用和改良这些器材,逐渐形成了特有的传统运动项目。渗透在当地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居民的体育活动有着很明显的民族文化特色。
  (二)交融性。小城镇体育文化在发展过程中,融合其它各民族和地区的体育文化、不同历史时期的融合,推动传统项目由简单到复杂而不断地向前发展,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在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某些相同或相似的体育项目之间,客观上存着向其中一个民族或一种项目靠拢和聚合的现象。这种现象继续发展,最终形成一个被不同地区不同民族都能认同并广泛开展的运动项目。
  (三) 导向性。小城镇体育文化活动的具体内容比较传统,且已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这些传统的活动内容不仅使小城镇体育文化活动富有生机,丰富了居民的精神生活,而且对掌握多种体育知识和方法起着积极的作用。这将有助于全社会体育风气的形成,促进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
  (四)时代性。一定时代的体育精神感染着体育文化,体育文化又反映着时代的体育面貌。80年代学习女排热;90代初期足球热,有些小城镇一场学生间的足球比赛可吸引一万多观众。而今推行全民健身计划,每搞一次活动,都深深地影响着小城镇居民、学校,甚至成为特定时代体育文化的主旋律。
  (五)经验性。小城镇体育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形式总会具有依据经验进行生产和传承的属性。小城镇体育文化是居民为满足自身的身心发展需要创造出来的一种文化,以身体动作为基本形式,由于认识水平的局限和环境条件的限制,依据以往经验进行体育文化锻造和塑造。
  (六)商业性 沿海城市形成的重商逐利的价值观念,影响着小城镇体育文化的取向。运动服装也品牌众多,体育广告的琳琅满目,体育商品的经营者赞助的体育活动和比赛频繁,都对体育运动的宣传和普及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各种球类比赛和运动会都有赞助商,通过横幅标语和体育服装鞋帽和奖品等达到广告的目的。商家的支持和赞助是体育运动发展的又一动力。
  三、小城镇体育文化的建设
  (一)政府要加大对小城镇社区体育建设的投入
  全民健身计划是一项国家领导、社会支持、全民参与,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系统工程。但群众缺乏体育指导员的规范指导,缺少组织与管理。落实组织管理制度应根据小城镇社区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规划和建设好小城镇社区群众健身活动点,配备体育指导员,使小城镇社区群众健身活动能够正常化、规范化,达到科学健身的目的。同时政府要加大经费的投入,因为,单靠小城镇社区的单位、企业和群众部门少量的经费是无法满足广大居民对小城镇社区体育日益高涨的需求。必须在政府的指导下,依靠社会、单位和个人,利用市场形成多元化的投资渠道。
  (二) 建设“三位一体”的学区体育
  把小城镇社区、学校和家庭有机联系起来,利用孩子带动家长、学生教会居民,使体育融入生活,这样学校教育与社会、家庭结合,有效利用了有限的体育场地设施,居民有了科学健身方法指导,家庭有了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弥补小城镇社区体育的不足,同时也可以从学生中选拔和培养社会体育指导者,是一个值得大力提倡的体育方式。结合区域自然资源,大力开展群众体育活动,利用传统的节日,激发群众参与体育的热情,使更多的居民自然享受户外运动。
  (三)大力开发体育自然资源,开发小城镇体育运动项目。
  结合区位优势,发展不同类型的小城镇体育。小城镇体育发展要立足区位优势,确定发展具有特色的体育。多渠道、多方式鼓励社会力量建设体育文化基地,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居民体育文化需求。普及全民健身服务和设施,方便和满足农民健身需求。利用现代手段挖掘和利用传统文化形式,创立小城镇社区居民喜闻乐见的活动项目。 对已经形成的传统运动项目,应该保护其健康发展,形成有地域特色的健身与竞技项目。而随着小城镇经济社会的发展,个人经济状况、生活观念、生活方式、体育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变化,不同年龄、性别与社会角色的人将参与到小城镇体育中来,因此,引进开发更多的运动项目成为小城镇居民的需要。
  (四) 建立小城镇社区体育信息网络,增强小城镇居民体育观念
  通过信息网络不仅可以方便小城镇社区群众及时、方便、灵活地了解各小城镇社区体育健身与活动的情况,体育场地与设施的情况,各种体育服务的情况以及体育指导员的情况等,而且还可以方便地提供有关的体育服务咨询,提高小城镇社区体育的质量,便于小城镇社区体育设施、场地、人员管理的科学化,提高小城镇社区体育服务的效率。小城镇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人群主要是在校学生,小城镇农民较少参与体育活动。这与这部分人的劳动强度较大以及他们的体育价值观念有关。由于受教育程度较低,传统思想导致女性参加体育运动较少。基于居民素质的现实,引导城镇居民的体育价值观,使居民认识到体育运动的价值,逐渐将体育作为生活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叶建强等.小城镇体育的性质、功能及发展走向[J].浙江体育科学,2006.4.
  [2]谭正红,陈琳.论小城镇体育文化的特征及价值向度[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3.
  [3]易剑东等.我国小城镇及小城镇体育之研究现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1.1.
  [4]黄衍存,论小城镇体育文化的内涵、特征与功能[J].福建体育科技,2004.2.
  [5]柏慧敏等.论小城镇体育文化的结构、功能及转型[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8.
  [6]崔乐泉.21世纪中国体育文化与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1.(4):14.
其他文献
8月12日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体育馆内掌声雷动。韩国举重选手李培永在观众的注目中走出来,这是他今晚第三次挺举试举。他向观众拍手示意,接着狠下心来跺了一跺脚,望着脚下的杠铃,慢慢地蹲下,牢牢地握住了他曾握住千万次的杠铃,额头上布满汗水,吐气开声……  杠铃刚刚举到肩头,他便痛苦地跪倒在地,杠铃重重砸落。李培永任其滚落举重台,趴倒在地声嘶力竭地喊着,再也无力支撑的脚踝,使他再次挺举失败。  然而此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