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态建筑综合症研究进展

来源 :科技资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zhilun8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病态建筑综合症是指人在长期接触室内空气污染物后机体产生不适或疾病的一种症候群。该文在国内外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分析病态建筑综合症的概念内涵和症状特征,探讨其诱发的影响因素及产生机制,阐述其诊断标准和评估工具,并基于已有的干预研究提出病态建筑综合症的防治方法。
  关键词:病态建筑综合症  室内环境  健康
  中图分类号:X5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8(c)-0210-04
  Abstract: Sick building syndrome is a kind of discomfort or disease caused by long-term exposure to indoor air pollutants. On the basis of literature review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paper analysed the concept and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ick building syndrome, explore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mechanism, discussed its diagnostic criteria and evaluation tools. Based on the existing intervention research,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methods of sick building syndrome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Sick building syndrome; Indoor environment; Health
  隨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各地城市不断涌现建筑新集群,与此同时,住宅和办公区域内建筑材料、装潢材料、化石燃料和家用空调等的使用造成的室内空气污染也是社会较为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其中,病态建筑综合症(Sick Building Syndrome,SBS)就是此领域中的热点,它主要是指人体在建筑物内长期接触灰尘、挥发性气体、真菌、细菌和其他室内空气污染物后而产生一系列不适的综合症状。据WHO估计,世界上大约有20%~30%的人被病态建筑综合症所困扰,而这个数据在中国某些地区甚至更高[1]。但目前国内对于病态建筑综合症的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公众对病态建筑综合症的认知不足,因此,该文通过文献整理和分析,对病态建筑综合症进行较全面的回顾和介绍,以期为环保和卫生部门制定针对性的预防和干预措施提供可借鉴的科学依据。
  1  病态建筑综合症的概念
  WHO在1983年对病态建筑综合症进行了定义:SBS是由室内环境原因所导致的以非特异症状为表现的综合症(包括鼻子、眼睛和喉咙粘膜刺激、全身不适、恶心、疲劳和头痛),这些症状在离开特定环境之后很快得到缓解,且常呈群体(并非全体)发病[2]。1998年, WHO对SBS重新进行定义,认为病态建筑综合症是室内活动者对室内环境产生的一系列反应,此类反应不能归结到明显原因,而是由多种暴露因素通过交互作用,产生不同反应机制而引起一系列症状[1]。由此可见,病态建筑综合症是指在建筑物内由于家装材料、通风不良、光照不足等因素所致的空气污染导致长期在室内活动的人群产生一系列非特异性症状,如出现鼻塞、眼和喉刺激、头痛、恶心、头晕、胸闷、皮肤干燥、乏力、烦躁、嗜睡等,其特点是多数在此环境内活动的个体都具有同样的症状,但离开建筑物后症状可以得到改善,人体没有检测出病理生理学上的异常,也没有任何病因明确的相似诊断。
  2  病态建筑综合症的影响因素
  现有研究已发现,病态建筑综合症的发生与多个内外影响因素有关。例如有文献[3]指出,甲醛是引起病态建筑综合症的重要因素,与个体症状发生率高度相关,而且短期内高浓度甲醛暴露增加眼睛、鼻子、喉咙产生灼烧感的风险。同时也有研究[4]显示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是室内最常见的分子污染物,是建筑物内各种异味的主要根源,也是导致SBS症状的主要原因。另外,Chen Qingyan[5]通过流行病学研究证实空调的使用增加了病态建筑综合症出现的风险,而自然通风能减少相关症状的出现。随着研究深入,越来越多的影响因素逐渐被明晰,这些因素总结起来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6]。(1)化学污染物:烟草烟雾、甲醛、化学杀虫剂、粘合剂、装修材料散发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2)物理因素:温度、湿度、通风、噪音振动、人工光照、空气中的尘埃和颗粒物、离子、纤维。(3)生物因素:细菌、霉菌、螨虫等病原微生物。(4)个体因素:个体心理处于压力状态,或在抑郁、焦虑时容易导致疾病发生;个体的生活方式(如吸烟和嗜酒、卫生习惯、室内通风)和工作方式(计算机和复印机的使用)也会影响病态建筑综合症的发生。上述影响因素可能单独起作用,也可能与其他因素产生联合效应而引起病态建筑综合症,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晰。有研究从病理角度提出,认为室内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可通过神经末梢上镶嵌的辣椒素受体介导从而刺激机体产生流泪、咳嗽的症状。另外从免疫角度分析,认为空气有害污染物可作为一种半抗原进入机体,与体内的大分子蛋白质结合产生Ⅰ型过敏反应,从而导致SBS症状产生[7]。病态建筑综合症的发生涉及不同的反应机理,因而较为复杂,有待更多研究进一步阐明。
  3  病态建筑综合症的诊断标准
  目前关于SBS有两个较为经典的诊断标准[8]。第一个由丹麦的Molhave博士提出,并被WHO所采用;第二个由欧洲室内空气质量及其健康影响联合行动组织制定。其主要的诊断要点见表1。
  上述两种标准在临床诊断中应用较多,在大规模的科研调查中则是美国环境保护署(EPA)的诊断标准使用更为广泛,其要点为:个体在某建筑物室内活动时产生4种及以上的SBS相关的不适症状,并且这些症状会因进入建筑物会而显现或加重,而离开建筑物则缓解或消失,判断时需同时考量个体病史和所处的生活工作环境[9]。   4  病态建筑综合症的症状和测量
  病态建筑综合症的主要症状分为5类:(1)即粘膜刺激:如眼及咽喉部的刺激症状等;(2)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疲乏、注意力不集中等;(3)呼吸系统症状:如气喘、咳嗽、胸闷等;(4)皮肤症状:如皮疹、干燥、瘙痒等;(5)感觉的变化:如味觉异常、视觉障碍等。从目前已有文献来看,多数研究都是基于上述五类症状对病态建筑综合症展开测量。研究调查时,往往根据SBS的5类症状自设调查问卷,关注病态建筑综合症的严重程度和发生频率。例如国外有些研究者在开展實地调查时,将SBS症状和可视模拟比例尺(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相整合,用于评估病态建筑综合症相关的临床症状,通过使用比例尺上的刻度进等级评分,获得的当前人群症状强度的数据[10,11]。国内学者则更关注态建筑综合症的发生频率,以“总是发生”“经常发生”“有时发生”“从不发生”[6];或“每天”“1~4次/周”“1~3次/月”“从来没有”[12]作为评价指标判断SBS的发生情况。另外,有些研究[13]则通过一些客观指标,如肺功能测量、过敏原的皮肤刺激试验及泪腺功能测试来评估人体生理指标的变化,真实反映室内空气质量对机体健康水平的影响。由此可见,关于病态建筑综合症的测量和评估目前尚未有普适性的工具,调查时可根据研究目的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
  5  病态建筑综合症的预防和干预措施
  病态建筑综合症是目前普遍面临的室内卫生问题,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室内环境,提升空气质量,规避SBS对人体健康的不利影响一直是此领域不断探究的问题。根据国内外的数据分析和研究介绍,预防和改善病态建筑综合症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干预。
  5.1 良好的建筑本身能够有效地预防病态建筑综合症的发生
  首先,建筑物在建造时应先保证位置朝向方向有利于光照,避免室内长期潮湿阴暗。在选址上,应与交通干线的距离大于200m,减少汽车尾气和噪声污染。在设计上,为了达到较好的通风效果,可以在建筑中设置中庭,对顶盖加热,借助垂直温度梯度,使空气热压作用实现自然通风[14]。另外是建材的选择。尽量使用低碳绿色环保、低毒性的建筑材料以及原始建材,推广应用生态建筑技术[6,14]。从对人体健康影响角度出发,水泥地板最佳,实木地板次之,最差为复合地板和强化木地板;墙壁方面,水泥墙最好,石灰墙优于壁纸,而甲醛是病态建筑综合症的显著危险因素,因此尽量不要使用油漆和石灰乳胶漆等含有甲醛的涂料[6,15]。
  5.2 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改善室内环境
  首先,要保证经常开窗增加自然通风,使室内有充足的阳光和空气[16]。同时有研究发现把室内的温度和湿度控制在舒适范围内也能影响通风效率水平[17],因此,也要注重保持建筑物内适合的温湿度以降低病态建筑综合症。其次,保持室内干燥是预防病态建筑综合症重要条件,避免住宅内漏水、衣物被褥受潮、物品发霉、窗户内侧底部有水汽凝结[6]。最后,在室内放置绿色植物[18],勤晒被褥、勤打扫,防蚊、鼠、蝇、蟑螂,减少使用熏香和杀虫剂,不在室内吸烟,加强厨房排烟质量等措施[15]也能提升室内空气质量,减少致病因素的存在,有效预防病态建筑综合症。
  5.3 借助设备实现建筑内的空气净化和通风换气
  加强空调过滤系统,辅助应用送风系统,通过空气过滤装置可以有效滤过空气中的悬浮颗粒和浮游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除此之外,气流组织的设计也极为重要,良好的送风设计不仅可以将新鲜干净的空气送进建筑物内,还可以及时将污染物排出,从而改善室内空气的质量[19,20]。杨旭等人在武汉某报社总部大楼的研究表明,在办公楼内安装了新的通风系统,半年后,病态建筑综合症的问题得到了解决[21]。此外,Gary等人[22]通过通风系统清洗和空气过滤、椅子地毯热水抽提清洗、高档过滤器抽真除尘、尘螨处理(液氮应用)4种干预措施有效改善了病态建筑综合症的发生。
  6  结语
  综上所述,在室内环境和健康促进领域,病态建筑综合症已受到广泛关注并进行了大量研究,但由于其病因和症状的存在一定的复杂性,因而到目前为止,关于SBS特异的测量、预防策略、纠正方案等方面仍未有统一标准化的执行指南。因此,我国今后可拓宽研究范围和研究人群,深入探索SBS的识别和筛选系统,提升室内环境检测和管理水平,为打造绿色和谐人居环境,提升整体健康水平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借鉴。
  参考文献
  [1] Rdlichca,Sparer,Cullenmr.Sick-building syndrome[J].  Lancet,1997,349(9057):1013-1016.
  [2] Ghaffarianhoseini Amirhosein, AlWaer Husam, Omrany Hossein, et al.Sick building syndrome: are we doing enough?[J].Architectural Science Review,2018,61(3):99-121.
  [3] Xiao Gaozhi,Zhang Zhiyi,J.Weber,et al.Trace amount formaldehyde gas detection for indoor air quality monitoring[J].Instrumentation and Measurement Technology Conference,2011,78(11):1-4.
  [4] MJ Finnegan,CA Pickering,Burge PS.The sick building syndrome:prevalence studies [J].British Medical Journal, 1984,289(6458):1573-1575.
其他文献
该文利用福建省龙岩市7个气象观测站近50年的5~6月逐日降水资料,统计分析龙岩市雨季降水集中度、降水集中期和降水距平百分率变化特征,探讨雨季降水气候特征及其与洪涝灾害发生
功利主义与进化观念在旧戏改良论争中,有着重要影响:前者指向旧戏改良的目的和社会效应,后者是旧戏改良论点的重要理论依托。两者既影响着"《新青年》同仁派"的理论建设和改良路
本文分析了新加坡教育分流制度的理论依据,对其教育分流制度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从精英与大众、划一与求多、职教与普教三个方面研究了新加坡的教育分流制度对我国教育改革的
人类的历史经历了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并正在迈进知识经济时代,人类历史是一部不断创新的历史.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第一生产要素,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首要推动力.
英语是中专学校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更加失去了学好英语的信心.所以,英语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还要研究运用新的教学方法.
摘 要:针对《高级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若干问题,依据我校课程总体教学改革的要求,本文提出国际留学生培养教学创新模式研究,主要涉及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考核方式的创新和改革。主要目标是推进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三合一”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模式的课堂实践。教学实践反馈表明:将静态的知识动态化、过程化、实例化,采用启发式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的参与度,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