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经济的不断发展同时也影响着城市建设的发展,而城市建设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其中,土木工程的混凝土施工技术是最为重要的部分之一。工程的质量和安全由混凝土施工技术决定,社会的发展对其技术和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面对已无法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传统施工技术,探索更为科学的施工技術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根据现今影响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因素及如何对其进行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探讨,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混凝土具有容易成型、输送能力大、可连续作业等的特点,尤其对于高层建筑、体积较大的基础施工来说,更能彰显它的优越性。因此,随着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让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出现,商品混凝土的应用也得到了大力的推广。然而在建筑施工的实际操作中,混凝土凝结、强度不足、出现裂缝等现象经常会出现,导致工程的进度和质量都受到很大的影响。无论是从社会发展,还是人身安全而已,我们都应给予其高度的重视。
1 影响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因素
1.1混凝土的配制比例与拌制因素
混凝土的配制十分重要。一般情况下,混凝土的强度会直接影响到土木工程建筑竣工后的质量,而混凝土的强度大小则取决于混凝土生产者在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的配制比。然而,由于混凝土生产者的生产技术的局限性,或是混凝土生产者责任意识的不完善,一部分生产出来的混凝土存在着质量上的问题,它们并不能满足现代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的需要。
在实际施工过程当中,混凝土拌制人员本身技术上的局限性和对混凝土拌制科学性的不恰当理解,往往还会出现没有控制好拌制混凝土的材料以及重复核算的情况,致使过量地加入水去拌制,让混凝土本身残留多余水分,硬化以后形成水泡。蒸发的水泡会使混凝土产生气孔,大幅度降低混凝土的强度。
1.2 混凝土的养护和浇筑因素
对混凝土施工技术而言,对混凝土进行的养护和浇筑也会影响到施工混凝土的质量。混凝土后期的水化反应需要大量的水,并且其反应是连续性的。然而在实际操作中,部分施工人员却忽略对混凝土的养护浇水,让混凝土的强度有所降低。
混凝土的浇筑主要存在三个问题:模板自身质量。现在许多工程施工中的模板都存在这大大小小的问题,不平,空洞,沾有垃圾,没涂隔离层,拼缝不密实等等,导致混凝土的表面出现蜂窝面;过早拆模。在混凝土还没达到一定程度就过早地拆模,不仅损伤混凝土,出现断角,还会导致混凝土失去支撑力,无法与钢筋有效结合;振捣时间不恰当。不足的振捣时间会致使混凝土不够迷失,时间过长则会引起大量沙石的沉淀等。
1.3混凝土所产生的裂缝因素
气候、环境、以及人为因素等其他方面的影响会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当中出现,从而造成施工工程的各部分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拖慢土木工程施工的进度。对于可能出现的气候恶化、环境变坏等各种因素,如果没有在土木工程施工进程中予以主要考虑,都会影响到混凝土的结构控制和裂缝宽度的效果。
2 控制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措施
只有在严格控制好混凝土施工技术,遵守对混凝土施工的要求,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合理性和规范性,避免可能会发生的安全事故。
2.1 混凝土材料和搅拌的控制
足够的水泥质量、存放时间以及存放环境三者共同才能构成合格的混凝土。混凝土材料的选购上必须进行严格把关,水泥材料在进场的时候一定要确保它们的质量要符合国家标准,绝对不能使用含有氯化物的水泥。要选择合理的运输车辆,安排合理的运输路线,使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保持均质,不要让水和砂浆产生流失与流动性减小的现象,保证混凝土运到施工现场的质量。同时也要以最短的时间和尽量少的转运次数把混凝土运到浇筑地,确保初凝之前就能让混凝土的浇筑完成。
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配合比一定要在国家安全规定的范围内,保证其科学性、合理性、以及准确性。在正式配料之前,要进行配比实验,从经济最大化和科学合理性两者同时出发,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混凝土配比,用以满足土木工程进行的需要以及竣工后工程的耐久性。对于有错配、少配、漏配等的混凝土则要禁止出仓。对于拌制混凝土,要在合理并且足够科学的范畴内控制好混凝土拌制的时间及所加入混凝土拌制水分的多少,这样才能拌制出性能优越又适合建筑施工的混凝土。搅拌机承载混凝土量也不应过多,投料量应控制于搅拌机额定容量以下。
2.2 混凝土浇筑工艺的控制
在对混凝土进行浇筑之前,施工人员要认真检查模板的尺寸、标高、强度等,选用干净平整且拼缝密实的模板,避免出现质量有问题的模板。检查预埋件和钢筋的位置是不是准确,边施工边对模板、钢筋、支架、预埋件和预留孔洞进行随时的检查,出现问题时马上进行处理。
浇筑混凝土是要连续进行的,需要间歇时则要尽量缩短间歇时间,并且在前层混凝土凝结前就要把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浇筑后则要确保混凝土能够密实均匀,模板空间不留有缝隙以及新旧混凝土要良好地结合。另外,出现雨雪等天气情况不应进行露天的混凝土浇筑工作。
其次需要注重对混凝土的合理振捣。混凝土在浇筑入模之后一定要进行充分的振捣工作,让刚进入模板的混凝土充满每个角落,避免出现气泡,做到均匀性与密实性的最优化,使工程结构安全有效。拆模的时候,也必须首先确定浇筑的混凝土材质是否达标,并且具有足够的支撑力和钢筋结合。
2.3混凝土养护工艺的控制
施工过程中有时出现混凝土固化的现象,原因是水和水泥产生了水化反应。要防止这种水化反应造成的裂痕,就必须在浇筑后的初期采取相应的工艺措施,这就是混凝土的养护。混凝土的养护浇水时间不应当少于28天,且要连续进行,中间不要中断,保持其表面的湿润,防止过干而造成的裂缝。如果是塑性混凝土,应该在浇筑完毕后的6到18小时内开始洒水养护,低塑性混凝土则应该在浇筑完毕后立即喷雾养护,及早开始洒水养护。同时必须在科学的范畴内控制浇水量的多少,因为其直接控制着混凝土的强度。
在较寒冷的地区施工,温度的骤降也容易让浇筑的建筑体形成裂缝。因此,控制好混凝土的温度,对混凝土采取保温措施对防止表面裂缝显得尤为重要。要想达到保温的效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要避免将混凝土放置在较冷的地方,使混凝土所处的最低温度保持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内;第二,尽量减小混凝土内外的温度差,避免出现温度梯度而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对土木工程中混凝土的养护,目的在于使混凝土保持最佳的品质,避免冷缩和干缩,同时保证水泥水化作用的顺利进行,尽可能达到预期的强度及抗裂能力。
3 结论
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在整个土木工程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工程施工之前,必须清楚了解混凝土的结构特点以及各个环节中施工工艺,这样不仅能够针对施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地处理,也能保障混凝土的施工质量达标,为土木工程建设打好基础,还能消除竣工后的安全隐患以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晋;浅议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J];《商品混凝土》2012年08期
[2]王红刚;浅析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J];《才智》2011年16期
[3]李新征;混凝土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及措施[J];硅谷2009年15期
作者简介:
姜明磊,研究方向,土木工程-工民建方向。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混凝土具有容易成型、输送能力大、可连续作业等的特点,尤其对于高层建筑、体积较大的基础施工来说,更能彰显它的优越性。因此,随着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让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出现,商品混凝土的应用也得到了大力的推广。然而在建筑施工的实际操作中,混凝土凝结、强度不足、出现裂缝等现象经常会出现,导致工程的进度和质量都受到很大的影响。无论是从社会发展,还是人身安全而已,我们都应给予其高度的重视。
1 影响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因素
1.1混凝土的配制比例与拌制因素
混凝土的配制十分重要。一般情况下,混凝土的强度会直接影响到土木工程建筑竣工后的质量,而混凝土的强度大小则取决于混凝土生产者在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的配制比。然而,由于混凝土生产者的生产技术的局限性,或是混凝土生产者责任意识的不完善,一部分生产出来的混凝土存在着质量上的问题,它们并不能满足现代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的需要。
在实际施工过程当中,混凝土拌制人员本身技术上的局限性和对混凝土拌制科学性的不恰当理解,往往还会出现没有控制好拌制混凝土的材料以及重复核算的情况,致使过量地加入水去拌制,让混凝土本身残留多余水分,硬化以后形成水泡。蒸发的水泡会使混凝土产生气孔,大幅度降低混凝土的强度。
1.2 混凝土的养护和浇筑因素
对混凝土施工技术而言,对混凝土进行的养护和浇筑也会影响到施工混凝土的质量。混凝土后期的水化反应需要大量的水,并且其反应是连续性的。然而在实际操作中,部分施工人员却忽略对混凝土的养护浇水,让混凝土的强度有所降低。
混凝土的浇筑主要存在三个问题:模板自身质量。现在许多工程施工中的模板都存在这大大小小的问题,不平,空洞,沾有垃圾,没涂隔离层,拼缝不密实等等,导致混凝土的表面出现蜂窝面;过早拆模。在混凝土还没达到一定程度就过早地拆模,不仅损伤混凝土,出现断角,还会导致混凝土失去支撑力,无法与钢筋有效结合;振捣时间不恰当。不足的振捣时间会致使混凝土不够迷失,时间过长则会引起大量沙石的沉淀等。
1.3混凝土所产生的裂缝因素
气候、环境、以及人为因素等其他方面的影响会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当中出现,从而造成施工工程的各部分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拖慢土木工程施工的进度。对于可能出现的气候恶化、环境变坏等各种因素,如果没有在土木工程施工进程中予以主要考虑,都会影响到混凝土的结构控制和裂缝宽度的效果。
2 控制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措施
只有在严格控制好混凝土施工技术,遵守对混凝土施工的要求,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合理性和规范性,避免可能会发生的安全事故。
2.1 混凝土材料和搅拌的控制
足够的水泥质量、存放时间以及存放环境三者共同才能构成合格的混凝土。混凝土材料的选购上必须进行严格把关,水泥材料在进场的时候一定要确保它们的质量要符合国家标准,绝对不能使用含有氯化物的水泥。要选择合理的运输车辆,安排合理的运输路线,使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保持均质,不要让水和砂浆产生流失与流动性减小的现象,保证混凝土运到施工现场的质量。同时也要以最短的时间和尽量少的转运次数把混凝土运到浇筑地,确保初凝之前就能让混凝土的浇筑完成。
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配合比一定要在国家安全规定的范围内,保证其科学性、合理性、以及准确性。在正式配料之前,要进行配比实验,从经济最大化和科学合理性两者同时出发,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混凝土配比,用以满足土木工程进行的需要以及竣工后工程的耐久性。对于有错配、少配、漏配等的混凝土则要禁止出仓。对于拌制混凝土,要在合理并且足够科学的范畴内控制好混凝土拌制的时间及所加入混凝土拌制水分的多少,这样才能拌制出性能优越又适合建筑施工的混凝土。搅拌机承载混凝土量也不应过多,投料量应控制于搅拌机额定容量以下。
2.2 混凝土浇筑工艺的控制
在对混凝土进行浇筑之前,施工人员要认真检查模板的尺寸、标高、强度等,选用干净平整且拼缝密实的模板,避免出现质量有问题的模板。检查预埋件和钢筋的位置是不是准确,边施工边对模板、钢筋、支架、预埋件和预留孔洞进行随时的检查,出现问题时马上进行处理。
浇筑混凝土是要连续进行的,需要间歇时则要尽量缩短间歇时间,并且在前层混凝土凝结前就要把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浇筑后则要确保混凝土能够密实均匀,模板空间不留有缝隙以及新旧混凝土要良好地结合。另外,出现雨雪等天气情况不应进行露天的混凝土浇筑工作。
其次需要注重对混凝土的合理振捣。混凝土在浇筑入模之后一定要进行充分的振捣工作,让刚进入模板的混凝土充满每个角落,避免出现气泡,做到均匀性与密实性的最优化,使工程结构安全有效。拆模的时候,也必须首先确定浇筑的混凝土材质是否达标,并且具有足够的支撑力和钢筋结合。
2.3混凝土养护工艺的控制
施工过程中有时出现混凝土固化的现象,原因是水和水泥产生了水化反应。要防止这种水化反应造成的裂痕,就必须在浇筑后的初期采取相应的工艺措施,这就是混凝土的养护。混凝土的养护浇水时间不应当少于28天,且要连续进行,中间不要中断,保持其表面的湿润,防止过干而造成的裂缝。如果是塑性混凝土,应该在浇筑完毕后的6到18小时内开始洒水养护,低塑性混凝土则应该在浇筑完毕后立即喷雾养护,及早开始洒水养护。同时必须在科学的范畴内控制浇水量的多少,因为其直接控制着混凝土的强度。
在较寒冷的地区施工,温度的骤降也容易让浇筑的建筑体形成裂缝。因此,控制好混凝土的温度,对混凝土采取保温措施对防止表面裂缝显得尤为重要。要想达到保温的效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要避免将混凝土放置在较冷的地方,使混凝土所处的最低温度保持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内;第二,尽量减小混凝土内外的温度差,避免出现温度梯度而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对土木工程中混凝土的养护,目的在于使混凝土保持最佳的品质,避免冷缩和干缩,同时保证水泥水化作用的顺利进行,尽可能达到预期的强度及抗裂能力。
3 结论
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在整个土木工程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工程施工之前,必须清楚了解混凝土的结构特点以及各个环节中施工工艺,这样不仅能够针对施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地处理,也能保障混凝土的施工质量达标,为土木工程建设打好基础,还能消除竣工后的安全隐患以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晋;浅议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J];《商品混凝土》2012年08期
[2]王红刚;浅析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J];《才智》2011年16期
[3]李新征;混凝土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及措施[J];硅谷2009年15期
作者简介:
姜明磊,研究方向,土木工程-工民建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