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主学习是一个人实现终身教育的重要途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与学生的个体差异所形成的尖锐矛盾亟待解决。本文作者就运用自主学习进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进行了初步探索,并从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引入自主学习的可行性、基本原则和启示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信息技术;自主学习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更加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发现知识和技能的能力。高中信息技术课的学习课时相对较少,尤其是上机时间更少,学生缺乏知识和技能学习的兴趣,如何在短时间内掌握相关信息技术的操作技能,经过一段时问的摸索,我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学科特征,采用分组方式下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信息技术课开展自主学习的可行性
在当今信息社会知识爆炸的时代,自主学习是人的众多能力中很重要的一种,开展自主学习也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重要思想。在未来的社会,自主学习需要有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和强烈的进取精神,现在的高中生已基本上具备了这些条件。因此,在高中阶段开展自学能力的培养,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现阶段高中信息技术课还是把计算机基础知识作为学习的主要内容,同时强调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良好的信息素养,在教学过程中不涉及太多较深复杂的理论,学习以学生上机操作为主,老师讲解为辅,可以说绝大部分内容适合自学。比如文字处理这一部分,教材对每一条命令的使用格式、功能以及注意事项都作了详细的介绍,配的实例操作步骤也写得很详尽,学生上机只要按书上的步骤一步一步的去操作、去领会,就会形成自己的认识,进而将这种认识融入知识体系。相反,这些内容如果由老师直接来讲,可能就显得枯燥、乏味,效果不好。高中阶段在信息技术课中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是切实可行。
二、信息技术课开展自主学习的基本原则
新课程中提到:“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在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中有效实施自主学习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以生为本,强调自主学习 “以生为本”是指学生处于教学活动的中心,这是构建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核心要素。构建主义的学习理论要求老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这就要求老师要根据学生的目标意识、学习的自信程度、学习的兴趣、学习的毅力、学习的习惯找到适合学生自己的学习方法。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原则,努力构建有特色,见实效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2.精心选材,迎合学生备课 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从表面上看,好像是减少了老师的讲解时间,减轻了负担,其实从本质上讲,是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要精心选材,去粗存精,所选材料要有以一当十的效果。其次要迎合学生激发兴趣。如何产生自学兴趣呢?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情景的创设,学生的思维才会被激活,对新知识的探索才会主动。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情景,引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例如:在’WORD文字处理的教学中,教师先展示一篇图文并茂的电子板报,并告诉学生学了word以后你也可以制作出如此漂亮的板报。这样学生就可以带着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好奇心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去。
3.及时评价,引导学生反思 一个人只有进行反思,从内心深处认识事物才会深刻,能积极反思才能不断进步。长期以来,学生们没有形成反思的习惯,也就无从下手,他们自我反思评价的意识和水平处于亟待开发和培养的阶段。学生们对于自己是否理解了知识,是否掌握了技能和方法,这些在学生心目中并不特别重要。为改变这种局面,在课堂教学中,及时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可以使学生进行自我总结、自我评价,使认识上一个台阶,逐步完善认知结构,并进一步开拓探究的空间。通过学习一段时间的课堂反思活动,大多数学生都能对自己的学习情况做出比较客观的描述,并能找到问题的所在,在自己的努力下,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解决问题。因此,有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是教学获得成功的保障,自我反思评价符合新课程评价改革的方向,是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伟人曾经说过: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根本动力。作为一名长期工作在一线的信息技术老师,深刻认识到只有让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才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也是提高学科教学,全面完成教学任务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信息技术;自主学习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更加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发现知识和技能的能力。高中信息技术课的学习课时相对较少,尤其是上机时间更少,学生缺乏知识和技能学习的兴趣,如何在短时间内掌握相关信息技术的操作技能,经过一段时问的摸索,我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学科特征,采用分组方式下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信息技术课开展自主学习的可行性
在当今信息社会知识爆炸的时代,自主学习是人的众多能力中很重要的一种,开展自主学习也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重要思想。在未来的社会,自主学习需要有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和强烈的进取精神,现在的高中生已基本上具备了这些条件。因此,在高中阶段开展自学能力的培养,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现阶段高中信息技术课还是把计算机基础知识作为学习的主要内容,同时强调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良好的信息素养,在教学过程中不涉及太多较深复杂的理论,学习以学生上机操作为主,老师讲解为辅,可以说绝大部分内容适合自学。比如文字处理这一部分,教材对每一条命令的使用格式、功能以及注意事项都作了详细的介绍,配的实例操作步骤也写得很详尽,学生上机只要按书上的步骤一步一步的去操作、去领会,就会形成自己的认识,进而将这种认识融入知识体系。相反,这些内容如果由老师直接来讲,可能就显得枯燥、乏味,效果不好。高中阶段在信息技术课中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是切实可行。
二、信息技术课开展自主学习的基本原则
新课程中提到:“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在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中有效实施自主学习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以生为本,强调自主学习 “以生为本”是指学生处于教学活动的中心,这是构建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核心要素。构建主义的学习理论要求老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这就要求老师要根据学生的目标意识、学习的自信程度、学习的兴趣、学习的毅力、学习的习惯找到适合学生自己的学习方法。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原则,努力构建有特色,见实效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2.精心选材,迎合学生备课 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从表面上看,好像是减少了老师的讲解时间,减轻了负担,其实从本质上讲,是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要精心选材,去粗存精,所选材料要有以一当十的效果。其次要迎合学生激发兴趣。如何产生自学兴趣呢?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情景的创设,学生的思维才会被激活,对新知识的探索才会主动。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情景,引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例如:在’WORD文字处理的教学中,教师先展示一篇图文并茂的电子板报,并告诉学生学了word以后你也可以制作出如此漂亮的板报。这样学生就可以带着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好奇心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去。
3.及时评价,引导学生反思 一个人只有进行反思,从内心深处认识事物才会深刻,能积极反思才能不断进步。长期以来,学生们没有形成反思的习惯,也就无从下手,他们自我反思评价的意识和水平处于亟待开发和培养的阶段。学生们对于自己是否理解了知识,是否掌握了技能和方法,这些在学生心目中并不特别重要。为改变这种局面,在课堂教学中,及时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可以使学生进行自我总结、自我评价,使认识上一个台阶,逐步完善认知结构,并进一步开拓探究的空间。通过学习一段时间的课堂反思活动,大多数学生都能对自己的学习情况做出比较客观的描述,并能找到问题的所在,在自己的努力下,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解决问题。因此,有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是教学获得成功的保障,自我反思评价符合新课程评价改革的方向,是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伟人曾经说过: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根本动力。作为一名长期工作在一线的信息技术老师,深刻认识到只有让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才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也是提高学科教学,全面完成教学任务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