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困境之一:口述史资料征集的理论研究不系统,缺乏整体规范性条例
口述史资料采集标准不统一,主观采集、随意采集现象严重。口述史资料征集工作必须要有坚实的理论作基奠,这既是学科独立存在的基本前提,也是未来发展的动力之源。应该说,经过二十几年的实践,口述史学理论已经具备了一定条件,但就区县档案馆口述史资料征集的状况来说,理论性的研究还相当薄弱,处于分散阶段。尤其是从抢救资源这个角度来说,档案馆虽然逐渐认识到了它的重要,但是力量比较分散,同时也缺乏业务规范,至今没有从上至下的规范体系,对口述史究竟算不算档案这样基本的问题还存在着较大争议。
口述史资料整理缺乏系统性规范,口述史资料成果不明显。口述史资料的后期整理工作繁重而琐碎,又没有可以参照的标准。通常受访者的讲话凌乱没有系统,可能前后还不连贯,甚至互有出入。征集人员必须花费很大力气进行重组、归纳和编排;遇有人名、地名、年代或事物方面的疑问,还必须翻阅各种工具书去查证补充,最后再做文字的整理和修饰工作。记忆的不准确性导致口述资料的不准确。有很多历史文献记载的事件、经过和当事人的口述对照,可能会有很多不同。为了避免这种问题过多的存在,在处理口述资料时,不论是亲历的口述,还是口耳相传的口述,都必须与历史事实相对照,从逻辑推理上、相关资料研究上去判断它的价值。真实性是口述史资料的灵魂。区县档案馆应在开展口述史资料征集过程中,结合工作实践,尽早制订整理的规范,避免走入“演义”、“戏说”的怪圈。
口述史资料开发利用缺乏完善制度,利用意识淡薄。作为保存丰富史料的档案馆,对纸质档案的开发利用都有详细的制度规定,电视、网络等对档案利用更是大力宣传,利用者对查阅的方式、方法、利用须知等规定耳熟能详,甚至已经成为一种定式,多年流传不变的“真知”。而随着口述史的风起云涌,口述史资料日益被群众所接受,被学者所推崇,区县档案馆在开发利用口述史资料上却落后了一大步:档案馆还没有专门的开发利用办法,没有专门的口述史资料利用制度,征集上来的口述史资料往往被束之高阁,没有发挥口述史资料的研究价值。
困境之二:口述史资料征集的人、财、物基础薄弱,口述史资料征集浅尝辄止
口述史资料征集是一门技术,它需要有专门的人员和专门的设备,并且要花大量的人力物力。口述史的征集很多是实地田野工作,需要一定的经费投入。区县档案馆属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开展正常工作的经费都捉襟见肘,而用于档案征集的专项经费更是少而又少。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人们的商品意识不断增强,从客观上加大了无偿征集的难度。如果没有一定的人、财、物基础,口述史资料征集可以说是空中楼阁。
目前区县档案馆缺乏一批从事口述史征集工作的专业队伍。征集口述史资料需要通过访谈等形式来完成,涉及访谈中的录音技术及访谈后的记录整理补充等。为此,要求征集员要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及文字写作能力,且熟悉当地历史。档案馆更需要有一批能适应新形势发展,德才兼备,并有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人才来推进新世纪口述史资料征集的发展。就目前区县档案馆工作人员的现状来看,这部分知识的匮乏是普遍现象,难以适应新时期的档案征集工作。
资金和人才的匮乏,导致区县档案馆口述史资料征集往往浅尝辄止,缺少全景式反映本地区不同层次社会角色的口述史资料,依旧政府色彩浓厚,大众化色彩淡薄,没有真正发挥口述史资料的作用。
困境之三:口述史资料征集对象、征集范围还不广泛,口述史资料地方特色不突出
区县档案馆征集对象多是亲朋好友或者通过关系介绍的人,多聚焦于当地的名人、精英人物,缺乏对民间的老文人、老艺人、老匠人、老支部书记等具有本地特色的农村人物的征集。区县档案馆口述史的研究不能只关注重要人物,也要关注普通公众,因为他们讲述的史实更生动,更具体,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对公众更有吸引力,对后来人更具教育意义。只有尊重历史人物的整体性,才能真正反映历史,才能真正做好口述史。比如老军人关于平谷革命战争的追忆,老党员关于解放平谷的描述,老匠人关于老物件的讲述,老农民关于老农具的演示等等。虽然口述者语言朴实无华,而听者却心潮澎湃,心灵不断受到震撼。这些书本上没有记载却实实在在发生在身边的人和事,启发人们怀念过去、珍惜现在、开创未来,特别是可以成为对广大青少年进行爱祖国、爱家乡教育的生动素材,又能留存极具本地特色的口述史资料,真实再现那段鲜活历史。
口述史资料征集范围多局限于本地区的大事件,缺少对反映本地区特色产品历史情况、特色工艺制作技术、传统工艺制作技巧等的征集;缺乏对反映地方特色的方言、谚语的收集,口述史资料的最终成果没有反映出地方的文化特色。口述史资料征集重点应在地域、地区、文化特色上下功夫,征集特色口述史资料,使档案馆的馆藏更加优化、门类更加丰富、特色更加明显、功能更加完善,从而使档案馆可以为公众提供更加鲜活、多维的历史。以平谷区为例,平谷人杰地灵,关隘较多,旅游资源丰富,旅游景点的众多传说,关隘修建者的真切感受、平谷方言的流传等等都应该是征集的重点。
困境之四:口述史资料征集流于大众形式,口述史资料没有档案馆特色
当前,口述史资料已被众多文史机构所重视,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开展口述史资料采集工作,一些新闻记者也开始加入到这个行列。档案部门也逐渐认识到了其重要性,开展了大量征集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据笔者调查,区县档案馆征集多为社会热点问题、著名人物的口述史资料,缺乏全新的视角,流于大众形式,没有新意,缺乏档案特色,没有体现档案馆的特点。殊不知,文史机构、新闻部门在这方面的采集优势比档案馆大得多,研究也透彻得多。况且这些单位的口述史资料最终也将接收进馆保存,就会造成馆藏口述史资料的千篇一律。而那些即将逝去的历史、即将失去的事情,那些再普通不过的百姓、边缘人物,那些即将被遗忘的人物、被冷落的角落、被淡忘的事件,那些史学机构、新闻记者还没有去征集的口述资料,哪怕是“土”得掉渣,哪怕是寒酸得影响市容的老物件等等,只要存在过,就有存在的意义,就值得档案馆去做,就能开辟出档案馆口述史资料征集的特色之路。
困境之五:口述史资料征集人员综合素质相对不高,口述史资料缺乏科学性
采访者的综合素质对于成功收集史料相当重要。口述史资料征集人员应全面提高四个方面的素质:一是基本的史学素养,要了解史学理论,掌握口述史学的理论和方法,特别要熟悉历史。二是一定的新闻学(包括录音、摄像)、社会学、文化人类学、民俗学和心理学等相关学科常识。三是较为敏锐的反应和较高超的交往访谈能力。四是熟悉档案学、语言文字学、著作权等相关知识。这些素养、常识和能力可以帮助征集人员把握选题、扩展采访广度和深度,帮助理清思路,做好口述史资料的整理和补充工作。除具备以上这些知识外,征集对象的选择、口述资料的采集、采集角度的选取(新颖、鲜活)、口述过程中的询问等都需要一定的技巧。采访者必须把握既定的方向,才能保障口述史资料的价值。
目前,区县档案馆开展征集工作的人员多为兼职,有的甚至身兼数职,所以工作往往不能兼顾;征集专业知识与技能更是少之又少;档案专业本专科毕业的人员就很少,史学类毕业的更是凤毛麟角;基本的采访知识也很欠缺,又没有受过专门的口述史工作培训。口述史是采访人与叙述者互动的过程,而档案工作者的人际交往能力相对较弱。人员素质的困境,直接影响了口述史资料征集的顺利开展,导致了口述史资料成果形式单一,内容缺乏新意,以致读起来和过去的回忆录感觉差不多;口述史资料成果缺乏科学性,难以反映真实的历史,而只能作为故事来讲;口述史资料成果规模不大,无力反映历史丰富内涵,达不到为社会提供利用的目的。
作者单位:北京市平谷区档案馆
口述史资料采集标准不统一,主观采集、随意采集现象严重。口述史资料征集工作必须要有坚实的理论作基奠,这既是学科独立存在的基本前提,也是未来发展的动力之源。应该说,经过二十几年的实践,口述史学理论已经具备了一定条件,但就区县档案馆口述史资料征集的状况来说,理论性的研究还相当薄弱,处于分散阶段。尤其是从抢救资源这个角度来说,档案馆虽然逐渐认识到了它的重要,但是力量比较分散,同时也缺乏业务规范,至今没有从上至下的规范体系,对口述史究竟算不算档案这样基本的问题还存在着较大争议。
口述史资料整理缺乏系统性规范,口述史资料成果不明显。口述史资料的后期整理工作繁重而琐碎,又没有可以参照的标准。通常受访者的讲话凌乱没有系统,可能前后还不连贯,甚至互有出入。征集人员必须花费很大力气进行重组、归纳和编排;遇有人名、地名、年代或事物方面的疑问,还必须翻阅各种工具书去查证补充,最后再做文字的整理和修饰工作。记忆的不准确性导致口述资料的不准确。有很多历史文献记载的事件、经过和当事人的口述对照,可能会有很多不同。为了避免这种问题过多的存在,在处理口述资料时,不论是亲历的口述,还是口耳相传的口述,都必须与历史事实相对照,从逻辑推理上、相关资料研究上去判断它的价值。真实性是口述史资料的灵魂。区县档案馆应在开展口述史资料征集过程中,结合工作实践,尽早制订整理的规范,避免走入“演义”、“戏说”的怪圈。
口述史资料开发利用缺乏完善制度,利用意识淡薄。作为保存丰富史料的档案馆,对纸质档案的开发利用都有详细的制度规定,电视、网络等对档案利用更是大力宣传,利用者对查阅的方式、方法、利用须知等规定耳熟能详,甚至已经成为一种定式,多年流传不变的“真知”。而随着口述史的风起云涌,口述史资料日益被群众所接受,被学者所推崇,区县档案馆在开发利用口述史资料上却落后了一大步:档案馆还没有专门的开发利用办法,没有专门的口述史资料利用制度,征集上来的口述史资料往往被束之高阁,没有发挥口述史资料的研究价值。
困境之二:口述史资料征集的人、财、物基础薄弱,口述史资料征集浅尝辄止
口述史资料征集是一门技术,它需要有专门的人员和专门的设备,并且要花大量的人力物力。口述史的征集很多是实地田野工作,需要一定的经费投入。区县档案馆属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开展正常工作的经费都捉襟见肘,而用于档案征集的专项经费更是少而又少。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人们的商品意识不断增强,从客观上加大了无偿征集的难度。如果没有一定的人、财、物基础,口述史资料征集可以说是空中楼阁。
目前区县档案馆缺乏一批从事口述史征集工作的专业队伍。征集口述史资料需要通过访谈等形式来完成,涉及访谈中的录音技术及访谈后的记录整理补充等。为此,要求征集员要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及文字写作能力,且熟悉当地历史。档案馆更需要有一批能适应新形势发展,德才兼备,并有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人才来推进新世纪口述史资料征集的发展。就目前区县档案馆工作人员的现状来看,这部分知识的匮乏是普遍现象,难以适应新时期的档案征集工作。
资金和人才的匮乏,导致区县档案馆口述史资料征集往往浅尝辄止,缺少全景式反映本地区不同层次社会角色的口述史资料,依旧政府色彩浓厚,大众化色彩淡薄,没有真正发挥口述史资料的作用。
困境之三:口述史资料征集对象、征集范围还不广泛,口述史资料地方特色不突出
区县档案馆征集对象多是亲朋好友或者通过关系介绍的人,多聚焦于当地的名人、精英人物,缺乏对民间的老文人、老艺人、老匠人、老支部书记等具有本地特色的农村人物的征集。区县档案馆口述史的研究不能只关注重要人物,也要关注普通公众,因为他们讲述的史实更生动,更具体,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对公众更有吸引力,对后来人更具教育意义。只有尊重历史人物的整体性,才能真正反映历史,才能真正做好口述史。比如老军人关于平谷革命战争的追忆,老党员关于解放平谷的描述,老匠人关于老物件的讲述,老农民关于老农具的演示等等。虽然口述者语言朴实无华,而听者却心潮澎湃,心灵不断受到震撼。这些书本上没有记载却实实在在发生在身边的人和事,启发人们怀念过去、珍惜现在、开创未来,特别是可以成为对广大青少年进行爱祖国、爱家乡教育的生动素材,又能留存极具本地特色的口述史资料,真实再现那段鲜活历史。
口述史资料征集范围多局限于本地区的大事件,缺少对反映本地区特色产品历史情况、特色工艺制作技术、传统工艺制作技巧等的征集;缺乏对反映地方特色的方言、谚语的收集,口述史资料的最终成果没有反映出地方的文化特色。口述史资料征集重点应在地域、地区、文化特色上下功夫,征集特色口述史资料,使档案馆的馆藏更加优化、门类更加丰富、特色更加明显、功能更加完善,从而使档案馆可以为公众提供更加鲜活、多维的历史。以平谷区为例,平谷人杰地灵,关隘较多,旅游资源丰富,旅游景点的众多传说,关隘修建者的真切感受、平谷方言的流传等等都应该是征集的重点。
困境之四:口述史资料征集流于大众形式,口述史资料没有档案馆特色
当前,口述史资料已被众多文史机构所重视,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开展口述史资料采集工作,一些新闻记者也开始加入到这个行列。档案部门也逐渐认识到了其重要性,开展了大量征集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据笔者调查,区县档案馆征集多为社会热点问题、著名人物的口述史资料,缺乏全新的视角,流于大众形式,没有新意,缺乏档案特色,没有体现档案馆的特点。殊不知,文史机构、新闻部门在这方面的采集优势比档案馆大得多,研究也透彻得多。况且这些单位的口述史资料最终也将接收进馆保存,就会造成馆藏口述史资料的千篇一律。而那些即将逝去的历史、即将失去的事情,那些再普通不过的百姓、边缘人物,那些即将被遗忘的人物、被冷落的角落、被淡忘的事件,那些史学机构、新闻记者还没有去征集的口述资料,哪怕是“土”得掉渣,哪怕是寒酸得影响市容的老物件等等,只要存在过,就有存在的意义,就值得档案馆去做,就能开辟出档案馆口述史资料征集的特色之路。
困境之五:口述史资料征集人员综合素质相对不高,口述史资料缺乏科学性
采访者的综合素质对于成功收集史料相当重要。口述史资料征集人员应全面提高四个方面的素质:一是基本的史学素养,要了解史学理论,掌握口述史学的理论和方法,特别要熟悉历史。二是一定的新闻学(包括录音、摄像)、社会学、文化人类学、民俗学和心理学等相关学科常识。三是较为敏锐的反应和较高超的交往访谈能力。四是熟悉档案学、语言文字学、著作权等相关知识。这些素养、常识和能力可以帮助征集人员把握选题、扩展采访广度和深度,帮助理清思路,做好口述史资料的整理和补充工作。除具备以上这些知识外,征集对象的选择、口述资料的采集、采集角度的选取(新颖、鲜活)、口述过程中的询问等都需要一定的技巧。采访者必须把握既定的方向,才能保障口述史资料的价值。
目前,区县档案馆开展征集工作的人员多为兼职,有的甚至身兼数职,所以工作往往不能兼顾;征集专业知识与技能更是少之又少;档案专业本专科毕业的人员就很少,史学类毕业的更是凤毛麟角;基本的采访知识也很欠缺,又没有受过专门的口述史工作培训。口述史是采访人与叙述者互动的过程,而档案工作者的人际交往能力相对较弱。人员素质的困境,直接影响了口述史资料征集的顺利开展,导致了口述史资料成果形式单一,内容缺乏新意,以致读起来和过去的回忆录感觉差不多;口述史资料成果缺乏科学性,难以反映真实的历史,而只能作为故事来讲;口述史资料成果规模不大,无力反映历史丰富内涵,达不到为社会提供利用的目的。
作者单位:北京市平谷区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