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罗成,浪尖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总裁。国家首批高级工业设计师,高级工艺美术师。先后荣获光华龙腾中国设计贡献奖金质奖章、“中国设计70人”、中国设计业十大杰出青年、中国“金羊奖”十大设计师、ICIF文化产业英才奖、广东十大青年设计师等称号。任职光华龙腾设计创新奖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国际设计产业联盟副理事长。受聘为重庆大学、深圳大学、武汉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湖北美术学院、湖北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十多所院校的客座教授、硕士研究生校外导师。
“全产业链设计创新”模式本身就是一个以产业共赢为目标、以行业共享为原则,以协同共创为手段的开放性平台,我们竭诚欢迎更多工业设计和产业链上的企业、高校、研究机构和广大从业者一起共建这个生态体系,共同推动工业设计的产业化发展进程。罗成认为,设计是建立在知识贯通基础上的认知赋值,无论是美学、技术、心理学,还是人因工程、材料学,都是“知识”领域的积累,输出的则是平衡各类知识后的问题解决方案。未来必然是大设计融合的时代,设计师必然要成为创新型.复合型的人才。
《设计》罗成
《设计》:浪尖的发展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这些阶段又反映着中国工业设计怎样的发展历程?
罗成:浪尖的发展经历的三个阶段:一是以垂直领域产品创新和价值深挖为特征,以产品级创新为核心的深耕式发展阶段;二是以服务领域、产业链延伸和全国布局为特征,以产业级创新为核心的开拓式发展阶段;三是以全产业链平台搭建和全球布局为特征,以社会级创新为核心的平台化发展阶段。
这三个发展阶段与同一时期中国工业设计的发展密切相关。所以,我颠倒一个顺序,先分析时代背景,再介绍和总结浪尖的阶段性发展。因为作为这个时代里的一粒沙,是时代造就了浪尖。
第一个发展阶段起步于浪尖的创立,也就是90年代末。当时的中国经济已经从80年代初以仿制和引进为主的“无设计”状态中,开始认识到工业设计的重要性,并转向自主品牌的诞生和壮大。尤其是家电制造业的繁荣,记录了那个阶段中国工业设计的发展和变迁。
1999年浪尖创立之初就提出“平衡的设计理念”,系统性地思考“人、事、理”三者之间的相辅相成,以“合理高效的解决方案”、“产业链竞争的共赢模式”、“平台设计的强大优势”、“换位思考的共生设计”四大方法(2002年提出)带领团队在深圳当时设计创新最活跃的家电、音频、数码等产品领域进行深耕,用设计帮助尚处在起步阶段的制造业众多品牌提供价值服务。其中有华为、中兴等后来成长为行业龙头和国际知名的企业,也有不少昙花一现的山寨产品。在服务与被服务的过程中,浪尖的团队不断成长、壮大的同时,深刻理解了制造业客户的多维需求,洞悉了从OEM向ODM和OBM转型的趋势。于是我们主动思考、探索,并着手产业链布局,于2002年创办了汇鼎模具。几百人的模具厂至今仍以90%以上的国际业务、年均递增超过20%的速度占据着精密模具领域的中高端市场,为浪尖的服务用户提供优质配套服务。
第二个发展阶段的时代背景是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中国加入WTO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本土制造业企业为了与有着优良设计、技术和品质的外国产品竞争,开始将工业设计纳入中长期发展规划与战略中,纷纷设立设计中心,或将工业设计从原来的企业技术中心独立出来。另—方面,技术型企业通过科技创新为产品注入竞争力的同时,也强化了对工业设计衔接和协助技术成果转化的依赖。与此同时,国家对工业设计的重视和在政策上的引导与支持,深圳、无锡等各地涌现出一批工业设计园区,加速产业集聚,助推“中国制造”开始向“中国设计”转变。
在这个背景下,浪尖的设计服务也从以电子类产品为主,迈向军工、交通、医疗、文旅等众多领域,覆盖衣、食、住、行、游、娱、购等应用场景,并开始了全国布局。在2007-2015年期間,先后在东莞、宁波、成都、香港、郑州、义乌、上海、苏州等地成立了浪尖设计机构,依托当地资源禀赋,深耕区域产业发展,迅速成长为当地具有影响力的设计品牌。在此期间,定位于产品研发和供应链服务的浪尖科技,定位于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浪尖学院,定位于文创和IP衍生品开发的浪尖文化,以及定位于设计创新项目孵化和投资的浪尖D+M众创空间和浪尖资本等也先后创立,浪尖集团以产业链的延伸和服务领域的拓展,为下一阶段的平台化、国际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第三个阶段也是设计互联与设计文化蓬勃发展的时期,是数字化技术驱动商业模式创新和产业生态重构的重要历史时期,也是要求工业设计成为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这一重要角色的新时期。此时,中国已经从世界上最大的制造国转变为最大的消费国,工业设计的重心从产品转向消费者,强调产品的服务属性和用户体验,强调品牌价值的传递,强调工业设计的智能化和软硬件结合。尤其是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公共服务领域,移动化场景的社区、旅游、医疗服务正在兴起,相关产品创新和模式创新充分体现了大数据与设计的结合。
在这个背景下,浪尖一方面积极整合国际资源,继续深挖设计价值的创造,与意大利、德国、丹麦、奥地利的家居设计、用户体验、服务设计和新材料研发等领域的全球知名机构合作,创建了包括人因工程、用户体验研究、CMFT、品牌策略等领域的实验室和专业机构,引入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为设计和产业赋能;另一方面,浪尖积极践行早在2010年就提出的“D+”全产业链设计创新服务模式,在各地政府的引导和帮助下,分别于2015年、2017和2018年分别在重庆、深圳、武汉等地创建了D+M智造工场、D+M智造体验馆和D+M工业设计小镇,构建了2B、2C、282C的多维工业设计产业生态。在此基础上,整合和承载全产业链的设计创新资源和服务要素,积极开展工业设计领域的基础研究、共性技术研发和设计工具开发;积极开拓产教融合领域的校企合作:积极组织创新创业活动,营造和弘扬设计创新文化;积极参与区域产业发展规划等。通过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的拓展,实现了D+M平台和工业服务业生态区的构建,为制造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全球优质资源联动的强大助力。由此,浪尖的定位从设计机构转变为全产业链设计创新服务运营商。 《设计》:近四十年来,中国工业设计师这个职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社会对设计价值的认知达到了怎样的水平?
罗成:看待中国工业设计师这个职业的变化,或者说是职业化发展,必须以中国工业设计的职业化教育和产业化进程为背景,否则就失去了参照和依据。
在教育方面,中国工业设计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末。从70年代末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全面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开始建立物质生产体系,到1979年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的前身“中国工业美术协会”的成立,再到湖南大学、无锡轻工学院(江南大学)、重庆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陆续设立“工业设计”专业……应该说,是中国工业设计教育的职业化和改革开放驱动的物质生产体系建设需求,催生了中国工业设计的职业化发展。
在此之后,在国家政策引导、市场需求和生活美学传播的多重作用下,众多工业设计公司和各类机构陆续涌现,各地纷纷成立的工业设计协会组织,为中国工业设计人才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平台和空间,越来越多的艺术、工学、商学、管理学和信息技术等领域的人才走上工业设计的专职岗位。
尽管在中央领导的重视和推动下,广东省和浙江省陆续实施了高级工业设计师职业资格认定,但是,由于认定条件的设定并未与从业资格接轨,导致与基数庞大的年轻一线工业设计从业人员有很远的距离,仍然未能从根本上给广大工业设计从业人员带来自我认可和职业归属感,积累一定经验后的中坚层骨干设计师转行产品开发、品牌服务或被甲方挖角而结束职业生涯的比例极高。可以说,迄今为止在中国工业设计师这个“称呼”还没有一个被广泛认可的职业背书,这已经严重阻滞了中国工业设计师的职业化发展进程。
造成这一现状的另外一层深刻原因,就是这个话题的后半部分,社会对工业设计价值认知的水平也远远未能与工业设计的产业化,以及工业设计师的职业化发展相匹配。剖析其中原因,一方面是工业设计领域长期存在“三个错配”得不到有效解决,即:工业设计非标定价购买与设计价值长尾显现之间的“价值错配”,工业设计在制造业环节中的非必要性角色与产业高水平发展应有的重要地位之间的“角色错配”,和教育内容、复合型人才培养理念相对滞后的现状与产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需求之间的“才错配”,导致工业设计产业化进程滞缓;另一方面,工业设计企业和服务提供机构普遍缺少专业度和核心竞争力,缺少产业链的支撑,致使设计停留在“纸上谈兵”的层面,而无法掌控服务交易达成过程中的议价权和设计工作开展上的主动权,仍然存在为迎合客户而抄袭和提供低水平设计方案的情况;再—方面,以工业设计企业为主体的规上比例很低,行业力量普遍弱小,或各自为政,或依靠几个长期客户小富即安不思进取,或挣扎求存疲于奔命,且缺少组织协调,很难在可持续发展上达成共识、形成合力。以上这些都是造成工业设计产业化和工业设计师职业化发展裹足不前的原因。
相比早在20世纪70年代,撒切尔夫人担任英国首相期间就发出的振聋发聩的声音:“工业设计是工业的命脉。英国可以没有政府,但不能没有工业设计”,我国政府的重视度很高,但触及工业设计产业化发展的核心和实质性问题的政策和政策傳导机制还未能建立起来。工业设计在民众中的认知度很低,对于企业而言,更多的仍处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境地。
《设计》:浪尖的发展过程中是否面临过“生死存亡”的时刻?当初是如何化险为夷?
罗成:作为一个经历了20多年发展的民营企业,不可避免地会面临很多无法想象的困境和在当时看是过不去的坎儿。庆幸的是浪尖有擅于学习和思考的领导和管理团队,在危机和危险来临的时候,提前做出研判和规避。当然,也有在发展方向和战略上谋划时存在的意见相左,也有在面对是否割舍短期利益、夯实品牌基础、谋求更长远发展时候的选择分歧,但只要问一问当初创建浪尖时的“初心”,所有问题最终都能在发展的大前提下做到决策和行动统一。
所以,我坚定地认为,沉淀和培育良好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韧性”和“张力”,是得道多助和失道寡助的区别,是帮助和确保企业能够在面临“生死存亡”的时候作出正确决策,最终走出困境的依仗。它决定了你能看多远,走多远。
《设计》:请您谈谈您职业生涯中亲身体验到的市场、客户及用户的变化。
罗成:工业设计服务的主要客户是B端的企业,但是企业购买设计服务的目的,最终还是要满足消费端的真实需求,所以,工业设计其实是先2C再2B的行业,不仅需要关注设计细节、工具、CMF和供应链等方面的变化,更需要关注的是整个消费场景的变迁,整个产业和社会生态的变迁。从学了专业入了行业至今,30多年来一直在没有离开工业设计的一线,也不断地从与客户、用户的接触和交流中感受市场的变化和趋势。感受较深的有以下四个方面。
1.在市场变化方面,在从以前的“高频低价”为主向“低频高价”为主转变。本质上,这一转变是消费升级作用下的必然结果。以卖方为主导的市场阶段,产品生产和供应以满足功能性需求为主,所以标配的大批量产品流向市场,同时满足高中低端用户的共性需要。这个时期,一套模具甚至可以使用很多年。但是随着产品的丰富,供需双方地位的变化就要求供给侧在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上做出调整,以小批量、个性化来定义消费的细分市场,满足不同阶层、不同年龄层、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审美喜好的群体对产品的需求。与此同时,由于平台的存在和服务市场下沉,智能化设计、快速原型、3D打印等技术不断完善,一些C端消费的个人用户开始定制化购买设计服务和设计产品,促使工业设计服务的购买主体,也在从单一的企业购买向企业与个人用户同时存在转变。
2.在设计服务购买诉求方面,在从以前的追求塑造时尚外观拉动销量提高市场占有率,向追求结构更加合理、成本更加可控、应用新技术新材料、品质卓越、功能多维等方面转变。本质上,这一转变是工业设计从“营销导向”向“战略导向”过渡的必然。
3.在设计服务购买方式方面,在从以前的需求方独担风险、独享收益,向供需双方共担风险、共享收益转变。本质上,这是服务交易方式演变升级的必然结果。服务型交易和实物商品交易存在本质上的巨大差别:实物商品在交易环节中是随着物权的转移,实现“即购即获得”;而服务型商品一方面强调过程中的服务体验,另一方面服务的结果如果是长尾显现,则带来的评价和获得感也将因较长的反馈周期,而无法体充分体现和反映在交易过程中进行评价。这一点在工业设计服务过程中体现得尤为典型。以往相对片面地凭借对品牌的信任和通过服务提供方机构的“卖相”来判断实力和可信度,都不可避免地导致了服务型交易结果满意度不高的状况。所以,改变现有“商品化”的工业设计服务购买方式,将设计与产品生命周期、与企业战略捆绑,创新收益分配方式,构建利益共同体关系,是服务交易模式迭代的必然趋势。 4.在国家产业政策导向方面,在从以前的培育壮大,向引导和鼓励搭建工业设计的开放性平台,加强基础研究、共性技术研究和工具开发,促进成果转化等方面协同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转变。以国家工业设计研究院为例,《建设指南》中明确提出采取“公司+平台”的模式,由行业龙头企业牵头,以资本为纽带,整合产、学、研、资等多维资源,在制造业垂直领域构建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六大功能的开放式平台的要求。这一点也恰好与浪尖打造全产业链设计创新服务体系的发展战略不谋而合。
《设计》:浪尖在业内率先提出并打造的全产业链设计创新、D+等理念和平台树立了工业设计行业的创新范式,“全产业链设计创新”模式现已被业内广泛应用,在众多追随者中,浪尖如何保持领先优势?
罗成:首先,在D+M平台上践行的“全产业链设计创新”模式,是浪尖经过十几年的摸索,在产业实践中不断修正和磨砺出来的,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这不仅需要深厚的沉淀和积累,更需要有足够的规模和资源来支撑高效协同体系的构建。
其次,这一模式从提出到践行至今,并非处于静止状态,而是处于不断动态调整的过程中。全产业链上的每一端,如果要做深、做实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精力的投入,需要对市场、技术、人才、资本等各个方面的变化提前做出洞察和研判。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全产业链设计创新”模式本身就是一个以产业共赢为目标、以行业共享为原则,以协同共创为手段的开放性平台,我们竭诚欢迎更多工业设计和产业链上的企业、高校、研究机构和广大从业者一起共建这个生态体系,共同推动工业设计的产业化发展进程。
《设计》:请您从自己的从业经验出发,谈一谈设计与品牌的关系。
罗成:究其根本,设计是建立在知识贯通基础上的认知赋值,无论是美学、技术、心理学,还是人因工程、材料学,都是“知识”领域的积累,输出的则是平衡各类知识后的问题解决方案。平衡这些知识的原则,就是做设计的价值观,是提供解决方案的同时,向客户和消费者所传递文化。例如,设计解决方案中使用的是绿色环保材料,那么传递的就是“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文化和价值观;设计中采用的线条、颜色和元素,也同样在透过产品表达着哪个语境下与用户的“文化沟通”。品牌从来都不是自诩的,而是由内而外的标准所传递出的,并且能够被普世认同的价值观。所以,看待设计与品牌的关系,必须站在文化的层面上,用设计诠释品牌价值,传递品牌文化。
《设计》:以Al为代表的高新科技全面“入侵”人类文明,在把人类从繁重的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的同时,也给许多行业带来了“危机”,甚至已经波及艺术创意领域,您认为设计行业该如何与人工智能共处?
罗成: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在不断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改变这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这其中,人工智能带来的变化和颠覆最为巨大。近年来,在设计和相关行业中已经有许多人工智能的应用案例,向我们展现出高效和不亚于人类的创造力。但是从事设计工作,就要求我们首先要具备很强的学习力。例如,我们几年前就开始有专人在学习和研究参数化设计,并且在员工中普及培训,确实给工作效率的提升带来很大帮助。所以,学习和借助人工智能,把人工智能能够完成的工作交给它们,把人工智能做不到的事情做好,是我们重新定位自己、定位设计师和工业设计产业的基础。
《设计》:在当下社会,您认为设计师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和能力以应对当今瞬息万变的商业需求?更好地和产业融合助力企业发展?
罗成:未来必然是大设计融合的时代,一个项目可能是产品、建筑、视觉、环境共同参与设计的,这个过程中需要很多基础研究和技术的支撑,并且这些研究成果是具备共性指导意义的,可以用在某个运作系统中,也可以是方法和工具应用在很多行业产品中,所以设计师必然要成为创新型、复合型的人才。
《设计》:您想给设计教育提点儿什么建议?
罗成:对教育我一直持敬畏的心态。尽管我们都经过了高等教育,也受益于教育带来的知识和技能,但是教育永远面临着“用当前的课程内容培育未来的人才”的尴尬。因为,身处百年未有的大变局中,我们很难用现在的眼光和认知,去準确地判断和把握未来的社会和产业发展的变迁,以及会对未来的人才提出怎样的要求。
“产教融合”是工业设计全产业链体系中最重要的一环。贯彻国家“产教融合”精神,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给我们提供了与高等教育紧密合作的机会,让我们可以将多年来积累和总结的经验,接触到的产业发展最新的需求和变化,相关基础研究领域的突破,创意工具的迭代等内容,通过“三个交互”构建“三个场景”,实现“三个融合”。三个交互是指交互工具、交互课堂、交互实践;三个场景分别是产品场景、产业场景和社会场景;三个融合是与价值融合、与世界融合、与未来融合。这套“浪尖交互式全景教育TM”体系的构建,我们已经思考和沉淀多年,并且已经开始与国内一本高校实质上开展了合作人才培养,取得了良好的收效。这也是我们对设计教育提出的建议和给出的“浪尖方案”。
编辑Edit 李杰 李叶
“全产业链设计创新”模式本身就是一个以产业共赢为目标、以行业共享为原则,以协同共创为手段的开放性平台,我们竭诚欢迎更多工业设计和产业链上的企业、高校、研究机构和广大从业者一起共建这个生态体系,共同推动工业设计的产业化发展进程。罗成认为,设计是建立在知识贯通基础上的认知赋值,无论是美学、技术、心理学,还是人因工程、材料学,都是“知识”领域的积累,输出的则是平衡各类知识后的问题解决方案。未来必然是大设计融合的时代,设计师必然要成为创新型.复合型的人才。
《设计》罗成
《设计》:浪尖的发展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这些阶段又反映着中国工业设计怎样的发展历程?
罗成:浪尖的发展经历的三个阶段:一是以垂直领域产品创新和价值深挖为特征,以产品级创新为核心的深耕式发展阶段;二是以服务领域、产业链延伸和全国布局为特征,以产业级创新为核心的开拓式发展阶段;三是以全产业链平台搭建和全球布局为特征,以社会级创新为核心的平台化发展阶段。
这三个发展阶段与同一时期中国工业设计的发展密切相关。所以,我颠倒一个顺序,先分析时代背景,再介绍和总结浪尖的阶段性发展。因为作为这个时代里的一粒沙,是时代造就了浪尖。
第一个发展阶段起步于浪尖的创立,也就是90年代末。当时的中国经济已经从80年代初以仿制和引进为主的“无设计”状态中,开始认识到工业设计的重要性,并转向自主品牌的诞生和壮大。尤其是家电制造业的繁荣,记录了那个阶段中国工业设计的发展和变迁。
1999年浪尖创立之初就提出“平衡的设计理念”,系统性地思考“人、事、理”三者之间的相辅相成,以“合理高效的解决方案”、“产业链竞争的共赢模式”、“平台设计的强大优势”、“换位思考的共生设计”四大方法(2002年提出)带领团队在深圳当时设计创新最活跃的家电、音频、数码等产品领域进行深耕,用设计帮助尚处在起步阶段的制造业众多品牌提供价值服务。其中有华为、中兴等后来成长为行业龙头和国际知名的企业,也有不少昙花一现的山寨产品。在服务与被服务的过程中,浪尖的团队不断成长、壮大的同时,深刻理解了制造业客户的多维需求,洞悉了从OEM向ODM和OBM转型的趋势。于是我们主动思考、探索,并着手产业链布局,于2002年创办了汇鼎模具。几百人的模具厂至今仍以90%以上的国际业务、年均递增超过20%的速度占据着精密模具领域的中高端市场,为浪尖的服务用户提供优质配套服务。
第二个发展阶段的时代背景是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中国加入WTO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本土制造业企业为了与有着优良设计、技术和品质的外国产品竞争,开始将工业设计纳入中长期发展规划与战略中,纷纷设立设计中心,或将工业设计从原来的企业技术中心独立出来。另—方面,技术型企业通过科技创新为产品注入竞争力的同时,也强化了对工业设计衔接和协助技术成果转化的依赖。与此同时,国家对工业设计的重视和在政策上的引导与支持,深圳、无锡等各地涌现出一批工业设计园区,加速产业集聚,助推“中国制造”开始向“中国设计”转变。
在这个背景下,浪尖的设计服务也从以电子类产品为主,迈向军工、交通、医疗、文旅等众多领域,覆盖衣、食、住、行、游、娱、购等应用场景,并开始了全国布局。在2007-2015年期間,先后在东莞、宁波、成都、香港、郑州、义乌、上海、苏州等地成立了浪尖设计机构,依托当地资源禀赋,深耕区域产业发展,迅速成长为当地具有影响力的设计品牌。在此期间,定位于产品研发和供应链服务的浪尖科技,定位于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浪尖学院,定位于文创和IP衍生品开发的浪尖文化,以及定位于设计创新项目孵化和投资的浪尖D+M众创空间和浪尖资本等也先后创立,浪尖集团以产业链的延伸和服务领域的拓展,为下一阶段的平台化、国际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第三个阶段也是设计互联与设计文化蓬勃发展的时期,是数字化技术驱动商业模式创新和产业生态重构的重要历史时期,也是要求工业设计成为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这一重要角色的新时期。此时,中国已经从世界上最大的制造国转变为最大的消费国,工业设计的重心从产品转向消费者,强调产品的服务属性和用户体验,强调品牌价值的传递,强调工业设计的智能化和软硬件结合。尤其是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公共服务领域,移动化场景的社区、旅游、医疗服务正在兴起,相关产品创新和模式创新充分体现了大数据与设计的结合。
在这个背景下,浪尖一方面积极整合国际资源,继续深挖设计价值的创造,与意大利、德国、丹麦、奥地利的家居设计、用户体验、服务设计和新材料研发等领域的全球知名机构合作,创建了包括人因工程、用户体验研究、CMFT、品牌策略等领域的实验室和专业机构,引入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为设计和产业赋能;另一方面,浪尖积极践行早在2010年就提出的“D+”全产业链设计创新服务模式,在各地政府的引导和帮助下,分别于2015年、2017和2018年分别在重庆、深圳、武汉等地创建了D+M智造工场、D+M智造体验馆和D+M工业设计小镇,构建了2B、2C、282C的多维工业设计产业生态。在此基础上,整合和承载全产业链的设计创新资源和服务要素,积极开展工业设计领域的基础研究、共性技术研发和设计工具开发;积极开拓产教融合领域的校企合作:积极组织创新创业活动,营造和弘扬设计创新文化;积极参与区域产业发展规划等。通过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的拓展,实现了D+M平台和工业服务业生态区的构建,为制造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全球优质资源联动的强大助力。由此,浪尖的定位从设计机构转变为全产业链设计创新服务运营商。 《设计》:近四十年来,中国工业设计师这个职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社会对设计价值的认知达到了怎样的水平?
罗成:看待中国工业设计师这个职业的变化,或者说是职业化发展,必须以中国工业设计的职业化教育和产业化进程为背景,否则就失去了参照和依据。
在教育方面,中国工业设计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末。从70年代末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全面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开始建立物质生产体系,到1979年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的前身“中国工业美术协会”的成立,再到湖南大学、无锡轻工学院(江南大学)、重庆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陆续设立“工业设计”专业……应该说,是中国工业设计教育的职业化和改革开放驱动的物质生产体系建设需求,催生了中国工业设计的职业化发展。
在此之后,在国家政策引导、市场需求和生活美学传播的多重作用下,众多工业设计公司和各类机构陆续涌现,各地纷纷成立的工业设计协会组织,为中国工业设计人才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平台和空间,越来越多的艺术、工学、商学、管理学和信息技术等领域的人才走上工业设计的专职岗位。
尽管在中央领导的重视和推动下,广东省和浙江省陆续实施了高级工业设计师职业资格认定,但是,由于认定条件的设定并未与从业资格接轨,导致与基数庞大的年轻一线工业设计从业人员有很远的距离,仍然未能从根本上给广大工业设计从业人员带来自我认可和职业归属感,积累一定经验后的中坚层骨干设计师转行产品开发、品牌服务或被甲方挖角而结束职业生涯的比例极高。可以说,迄今为止在中国工业设计师这个“称呼”还没有一个被广泛认可的职业背书,这已经严重阻滞了中国工业设计师的职业化发展进程。
造成这一现状的另外一层深刻原因,就是这个话题的后半部分,社会对工业设计价值认知的水平也远远未能与工业设计的产业化,以及工业设计师的职业化发展相匹配。剖析其中原因,一方面是工业设计领域长期存在“三个错配”得不到有效解决,即:工业设计非标定价购买与设计价值长尾显现之间的“价值错配”,工业设计在制造业环节中的非必要性角色与产业高水平发展应有的重要地位之间的“角色错配”,和教育内容、复合型人才培养理念相对滞后的现状与产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需求之间的“才错配”,导致工业设计产业化进程滞缓;另一方面,工业设计企业和服务提供机构普遍缺少专业度和核心竞争力,缺少产业链的支撑,致使设计停留在“纸上谈兵”的层面,而无法掌控服务交易达成过程中的议价权和设计工作开展上的主动权,仍然存在为迎合客户而抄袭和提供低水平设计方案的情况;再—方面,以工业设计企业为主体的规上比例很低,行业力量普遍弱小,或各自为政,或依靠几个长期客户小富即安不思进取,或挣扎求存疲于奔命,且缺少组织协调,很难在可持续发展上达成共识、形成合力。以上这些都是造成工业设计产业化和工业设计师职业化发展裹足不前的原因。
相比早在20世纪70年代,撒切尔夫人担任英国首相期间就发出的振聋发聩的声音:“工业设计是工业的命脉。英国可以没有政府,但不能没有工业设计”,我国政府的重视度很高,但触及工业设计产业化发展的核心和实质性问题的政策和政策傳导机制还未能建立起来。工业设计在民众中的认知度很低,对于企业而言,更多的仍处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境地。
《设计》:浪尖的发展过程中是否面临过“生死存亡”的时刻?当初是如何化险为夷?
罗成:作为一个经历了20多年发展的民营企业,不可避免地会面临很多无法想象的困境和在当时看是过不去的坎儿。庆幸的是浪尖有擅于学习和思考的领导和管理团队,在危机和危险来临的时候,提前做出研判和规避。当然,也有在发展方向和战略上谋划时存在的意见相左,也有在面对是否割舍短期利益、夯实品牌基础、谋求更长远发展时候的选择分歧,但只要问一问当初创建浪尖时的“初心”,所有问题最终都能在发展的大前提下做到决策和行动统一。
所以,我坚定地认为,沉淀和培育良好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韧性”和“张力”,是得道多助和失道寡助的区别,是帮助和确保企业能够在面临“生死存亡”的时候作出正确决策,最终走出困境的依仗。它决定了你能看多远,走多远。
《设计》:请您谈谈您职业生涯中亲身体验到的市场、客户及用户的变化。
罗成:工业设计服务的主要客户是B端的企业,但是企业购买设计服务的目的,最终还是要满足消费端的真实需求,所以,工业设计其实是先2C再2B的行业,不仅需要关注设计细节、工具、CMF和供应链等方面的变化,更需要关注的是整个消费场景的变迁,整个产业和社会生态的变迁。从学了专业入了行业至今,30多年来一直在没有离开工业设计的一线,也不断地从与客户、用户的接触和交流中感受市场的变化和趋势。感受较深的有以下四个方面。
1.在市场变化方面,在从以前的“高频低价”为主向“低频高价”为主转变。本质上,这一转变是消费升级作用下的必然结果。以卖方为主导的市场阶段,产品生产和供应以满足功能性需求为主,所以标配的大批量产品流向市场,同时满足高中低端用户的共性需要。这个时期,一套模具甚至可以使用很多年。但是随着产品的丰富,供需双方地位的变化就要求供给侧在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上做出调整,以小批量、个性化来定义消费的细分市场,满足不同阶层、不同年龄层、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审美喜好的群体对产品的需求。与此同时,由于平台的存在和服务市场下沉,智能化设计、快速原型、3D打印等技术不断完善,一些C端消费的个人用户开始定制化购买设计服务和设计产品,促使工业设计服务的购买主体,也在从单一的企业购买向企业与个人用户同时存在转变。
2.在设计服务购买诉求方面,在从以前的追求塑造时尚外观拉动销量提高市场占有率,向追求结构更加合理、成本更加可控、应用新技术新材料、品质卓越、功能多维等方面转变。本质上,这一转变是工业设计从“营销导向”向“战略导向”过渡的必然。
3.在设计服务购买方式方面,在从以前的需求方独担风险、独享收益,向供需双方共担风险、共享收益转变。本质上,这是服务交易方式演变升级的必然结果。服务型交易和实物商品交易存在本质上的巨大差别:实物商品在交易环节中是随着物权的转移,实现“即购即获得”;而服务型商品一方面强调过程中的服务体验,另一方面服务的结果如果是长尾显现,则带来的评价和获得感也将因较长的反馈周期,而无法体充分体现和反映在交易过程中进行评价。这一点在工业设计服务过程中体现得尤为典型。以往相对片面地凭借对品牌的信任和通过服务提供方机构的“卖相”来判断实力和可信度,都不可避免地导致了服务型交易结果满意度不高的状况。所以,改变现有“商品化”的工业设计服务购买方式,将设计与产品生命周期、与企业战略捆绑,创新收益分配方式,构建利益共同体关系,是服务交易模式迭代的必然趋势。 4.在国家产业政策导向方面,在从以前的培育壮大,向引导和鼓励搭建工业设计的开放性平台,加强基础研究、共性技术研究和工具开发,促进成果转化等方面协同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转变。以国家工业设计研究院为例,《建设指南》中明确提出采取“公司+平台”的模式,由行业龙头企业牵头,以资本为纽带,整合产、学、研、资等多维资源,在制造业垂直领域构建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六大功能的开放式平台的要求。这一点也恰好与浪尖打造全产业链设计创新服务体系的发展战略不谋而合。
《设计》:浪尖在业内率先提出并打造的全产业链设计创新、D+等理念和平台树立了工业设计行业的创新范式,“全产业链设计创新”模式现已被业内广泛应用,在众多追随者中,浪尖如何保持领先优势?
罗成:首先,在D+M平台上践行的“全产业链设计创新”模式,是浪尖经过十几年的摸索,在产业实践中不断修正和磨砺出来的,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这不仅需要深厚的沉淀和积累,更需要有足够的规模和资源来支撑高效协同体系的构建。
其次,这一模式从提出到践行至今,并非处于静止状态,而是处于不断动态调整的过程中。全产业链上的每一端,如果要做深、做实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精力的投入,需要对市场、技术、人才、资本等各个方面的变化提前做出洞察和研判。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全产业链设计创新”模式本身就是一个以产业共赢为目标、以行业共享为原则,以协同共创为手段的开放性平台,我们竭诚欢迎更多工业设计和产业链上的企业、高校、研究机构和广大从业者一起共建这个生态体系,共同推动工业设计的产业化发展进程。
《设计》:请您从自己的从业经验出发,谈一谈设计与品牌的关系。
罗成:究其根本,设计是建立在知识贯通基础上的认知赋值,无论是美学、技术、心理学,还是人因工程、材料学,都是“知识”领域的积累,输出的则是平衡各类知识后的问题解决方案。平衡这些知识的原则,就是做设计的价值观,是提供解决方案的同时,向客户和消费者所传递文化。例如,设计解决方案中使用的是绿色环保材料,那么传递的就是“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文化和价值观;设计中采用的线条、颜色和元素,也同样在透过产品表达着哪个语境下与用户的“文化沟通”。品牌从来都不是自诩的,而是由内而外的标准所传递出的,并且能够被普世认同的价值观。所以,看待设计与品牌的关系,必须站在文化的层面上,用设计诠释品牌价值,传递品牌文化。
《设计》:以Al为代表的高新科技全面“入侵”人类文明,在把人类从繁重的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的同时,也给许多行业带来了“危机”,甚至已经波及艺术创意领域,您认为设计行业该如何与人工智能共处?
罗成: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在不断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改变这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这其中,人工智能带来的变化和颠覆最为巨大。近年来,在设计和相关行业中已经有许多人工智能的应用案例,向我们展现出高效和不亚于人类的创造力。但是从事设计工作,就要求我们首先要具备很强的学习力。例如,我们几年前就开始有专人在学习和研究参数化设计,并且在员工中普及培训,确实给工作效率的提升带来很大帮助。所以,学习和借助人工智能,把人工智能能够完成的工作交给它们,把人工智能做不到的事情做好,是我们重新定位自己、定位设计师和工业设计产业的基础。
《设计》:在当下社会,您认为设计师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和能力以应对当今瞬息万变的商业需求?更好地和产业融合助力企业发展?
罗成:未来必然是大设计融合的时代,一个项目可能是产品、建筑、视觉、环境共同参与设计的,这个过程中需要很多基础研究和技术的支撑,并且这些研究成果是具备共性指导意义的,可以用在某个运作系统中,也可以是方法和工具应用在很多行业产品中,所以设计师必然要成为创新型、复合型的人才。
《设计》:您想给设计教育提点儿什么建议?
罗成:对教育我一直持敬畏的心态。尽管我们都经过了高等教育,也受益于教育带来的知识和技能,但是教育永远面临着“用当前的课程内容培育未来的人才”的尴尬。因为,身处百年未有的大变局中,我们很难用现在的眼光和认知,去準确地判断和把握未来的社会和产业发展的变迁,以及会对未来的人才提出怎样的要求。
“产教融合”是工业设计全产业链体系中最重要的一环。贯彻国家“产教融合”精神,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给我们提供了与高等教育紧密合作的机会,让我们可以将多年来积累和总结的经验,接触到的产业发展最新的需求和变化,相关基础研究领域的突破,创意工具的迭代等内容,通过“三个交互”构建“三个场景”,实现“三个融合”。三个交互是指交互工具、交互课堂、交互实践;三个场景分别是产品场景、产业场景和社会场景;三个融合是与价值融合、与世界融合、与未来融合。这套“浪尖交互式全景教育TM”体系的构建,我们已经思考和沉淀多年,并且已经开始与国内一本高校实质上开展了合作人才培养,取得了良好的收效。这也是我们对设计教育提出的建议和给出的“浪尖方案”。
编辑Edit 李杰 李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