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税收入勉力达标

来源 :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ftdi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的财政收入增长压力仍然会比较大,财政预算赤字将再次接近1万亿元,但占GDP的比重有望继续控制在3%以内
  
  《财经》特约作者 徐多
  
  全国税收收入动辄大幅增收的好日子一过就是十几年,在2009年,这种好光景突然不见了。
  
  在税收收入增长乏力的情况下,非税收入激增引发社会热议。从2009年前11个月的数据来看,全国非税收入7705.84亿元,同比增长达27%,超出同期税收收入增速将近20个百分点。
  
  由于许多不确定因素依旧存在,财政支出的压力仍大,增税政策又不甚明朗,2010年的财政收入增长压力仍然会比较大,财政预算赤字将再次接近1万亿元,但占GDP的比重有望继续控制在3%以内。
  
  完成预算无虞
  
  根据财政部的统计,2009年前11个月,全国税收收入为55687.26亿元,同比增长7.1%。记者从接近国家税务总局的人士处获悉, 11月单月的税收收入增幅同比大幅增长,增幅超过42%。
  
  其原因一是由于目前经济企稳回升,企业活力增强,纳税款额增加;二是由于去年下半年税收增速已大幅回落,同期基数较低。
  
  一位接近财政部的权威人士分析,由于2009年12月的税收收入仍将出现大幅增长,这也使全年税收收入增幅将高于8%,但预计不会超过10%。据了解,8%的增长率,正是2009年全国税收收入的计划增幅。
  
  在财政收入方面,2009年1月至11月,全国财政收入63393.1亿元,同比增长9.2%。中央财经大学财政学院院长马海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12月的财政收入增速至少不会低于前11个月的增速,因此完成全年财政收入的预算任务并无悬念,“预计全年增长会在8%多一点”。
  
  根据2009年初的财政预算,2009年全国财政收入为66230亿元,增长8%。
  
  进入新世纪以来,税收收入连续跨越新台阶,2007年收入增长达到历史性的33.7%,即使从1950年开始算起直至2008年,税收收入的年均增长率也超过14%。多年前的人们也许很难预知,此后的2009年,相关部门会为税收收入达到8%的计划增长费尽力气。
  
  由于税收收入一般会占到财政收入的九成左右,因此税收不景气状况也拖累财政收入增速下滑。就这种严峻形势,财政部部长谢旭人2009年6月曾表示,2009年中央财政预算执行的主要问题是财政收入下降较多,收支矛盾突出,完成预算任务艰巨。
  
  2009年跑税务口的记者,都很难从国家税务总局拿到收入数据,而在往年逐月数据常常是捷报频传。
  
  数据难拿、税务部门三缄其口的原因,并非没有数据,而是数据“难看”。尤其在2009年的前五个月,受国际金融危机逐步加深的影响,全国单月税收收入连续减收。直到6月这种局面才得以扭转,实现2009年度首次增收。其后,单月税收收入增速才呈加快态势,并连续实现正增长。
  
  据记者了解,税收收入不振的主要原因在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主体税种的长时间减收。仅从2009年前九个月来看,增值税同比下降2.4%,企业所得税同比下降0.4%,关税和进口环节税收更是下降了26.7%和8%。
  
  尽管同期消费税、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等保持较快增长,其中比如2009年前九个月国内消费税同比增幅高达79.1%,但由于所占比重相对较小,不足以扭转整体下滑的态势。即使從2009年前11个月的数据来看,国内增值税收入同比仅增加0.3%,企业所得税也仅增3.6%。
  
  记者几经采访后获知,尽管2009年以来税收收入和财政收入增收面临巨大挑战,但财政收入完成全年预算任务还是没有悬念,即全国财政收入完成66230亿元,年增长8%。
  
  在判断2009年的财政收入增长时,国家信息中心中国经济信息网首席经济师梁优彩表现得更为乐观,他认为2009年财政收入增长将超过10%,达到67510亿元。
  
  在分析财政收入增长的原因时,马海涛表示,首先是中央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发挥出效用,一揽子刺激政策主导经济企稳向好,也带来财政收入的增长;二是税务部门深挖潜力,强化税收征管,加强税务稽查,比如加强对个人所得税和白酒消费税的征管;三是政策性因素较多,比如新年伊始开始实行的成品油税费改革,使相关消费税收入大幅增长,2009年5月还提高了卷烟消费税税率并增加了征税环节。
  
  马海涛同时也认为,2009年11月的财政收入之所以出现30%以上的激增,2008年同期收入基数较低是不容回避的因素。
  
  而由于许多不确定因素依旧存在,财政支出的压力仍大,增税政策又不甚明朗,2010年的财政收入增长压力仍然会比较大。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现有宏观调控政策基本框架不变的情况下,2010年财政赤字规模占GDP的比例不会突破2.9%。
  
  在2009年9500亿元的基础上,2010年的财政赤字规模将继续增长,达到1万亿元以上。
  
  非税收入激增
  
  据记者了解,造成2009年主体税种减收,从而给财政收入增收带来压力的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其一,工业增加值增速明显回落,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下降,企业利润继续下滑,一般贸易进口额大幅下降,造成相关税种减收。所影响的税种,包括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关税和进口环节税。
  
  其二,2009年实行的结构性减税政策,造成相关税种减收。从2009年1月1日起,作为一揽子刺激计划的组成部分,试点多年的增值税转型改革终于向全国铺开。仅此减税政策一项,全年的减税规模就达到1233亿元。
  
  同时影响增值税增收的,还包括同期开始实行的降低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政策。
  
  此外,企业汇算清缴适用所得税税率降低,导致企业所得税减收较多;取消或降低多种出口商品的出口关税等政策,影响了关税收入;多次提高出口退税率,也使得税收减少。
  
  在税收收入增长乏力的情况下,财政收入之所以还能保持较为稳定的增长,与财政收入中的非税收入激增直接相关,这一局面也曾引发社会热议。从2009年前11个月的数据来看,全国非税收入7705.84亿元,同比增长达27%,超出同期税收收入增速将近20个百分点。
  
  对此马海涛表示,2009年全国狠抓非税收入增长属于应急的措施。对于有些地区来说,税收收入增长的潜力很小,非税收入方面则增长较快。
  
  马海涛认为,在当前经济发展的特殊情况下,国家必须实行扩张型政策,需要组织更多收入用于支出,因此抓非税收入也是正常的。“只是需要强调的是,组织非税收入的举措可以考虑,但问题在于如何提高这部分收入的规范性,并考虑将其纳入预算管理,这是个大事。”
  
  减税增税存疑
  
  中国经济已经走出低谷企稳向好,毕竟是不争的事实。在这种经济新形势下,2010年的税收调控到底应该如何作为?增减之间,颇费思量。
  
  作为在特殊经济形势下推出的重拳措施,增值税全面转型改革是中国历史上单项税制改革减税力度最大的一次。2010年中国将继续施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届时是否还会有如此大规模的减税政策出台?
  
  “不太实际”,这是财政部财科所税收政策研究室研究员孙钢给出的判断。他表示,增值税全面转型政策在2009年属于新生事物,但到2010年就常态化了。从目前的财政状况来看,2010年进一步出台大规模减税措施的可能性不大。
  
  孙钢说,2009年末明确的2010年开始实行的减税政策“都是零星的”。比如小型微利企业所获的一年期所得税优惠,企业所得税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这项政策涉及的企业数量可能非常之多,但由于只限于应纳税所得额低于3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因此减税的实际规模不会很大。”
  
  而在车辆购置税方面,2009年对小排量汽车实行减半征税,而2010年改为只減四分之一进行征收,虽然总体还是减税,但优惠幅度缩小了。同时,二手房交易的营业税优惠政策2010年也将收紧,个人住房转让营业税征免时限由两年恢复到五年。
  
  “2010年在刺激消费方面肯定要进一步出台举措,但不一定会直接体现在减税政策上,可能体现在财政补贴方面。比如在‘家电下乡’、汽车以旧换新等政策上,提高财政补助标准。”孙钢向记者表示。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朱青也持类似观点。朱青对记者表示,2010年实行的小型微利企业减税政策,减税规模非常之小,无法与增值税全面转型政策相比。
  
  他认为,经过近年来的不断突破,中国的主体税种改革目前已基本告一段落。“可以说,2010年可用的税收调控减税政策不多,最多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再有所调整,如果涉及其他税种也多是微调,难有大动作。”
  
  如果说减税的空间不大,那么在经济回升向好的过程中,经济活力逐步增强,2010年是否会有增税政策出台,以缓解巨大的财政压力?
  
  孙钢认为,相对于减税举措,增税措施何时出台亦难把握。比如体现为增税的资源税改革,两年来财政部已经向国务院多次上报方案,但由于种种因素国务院始终没有下决心推出。“2009年下半年曾有很好的时间窗口,但在临门一脚的时候还是搁下了。”
  
  他认为,国务院的顾虑主要是担心资源税加税后会增加企业成本,最终有可能推高物价。以目前的情况进行预计,通胀预期形成之后,2010年的物价形势与2009年相比更不乐观。“上面何时下这个决心,我们很难判断。”
  
  目前较为紧迫的税制改革几乎都涉及增税内容,从税制角度来看,这些改革都属于完善税制的举措,应该尽快推出。
  
  但是,税收政策毕竟还是要服务于经济全局,从目前的经济运行形势来看,中央考虑的问题较多、较为复杂,所以很多税制改革相对就显得不那么急迫。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财经法研究中心主任刘剑文对记者说,增值税法和车船使用税法2010年将列入全国人大的立法计划。“目前这两个税种政策还属于行政法规,2010年上升到法律层面的可能性很大。”
  
  记者从国家税务总局了解到,在所提交的车船税法草案中,也涉及较大幅度增税的内容。而财产税和行为税多个税种的改革,包括房产税、耕地占用税等,下一步都有增加税收的内容。环境税设计方案2010年将进一步完善,该税种无疑也属增税范畴。
  
  赤字将超万亿元
  
  2009年12月初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10年中国经济工作面临六项主要任务,其中之一即为提高宏观调控水平,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马海涛表示,无论如何,2010年财政增收的压力应该还是有的,因为毕竟很多不确定的因素依然存在,包括外贸和内需,财政支出的压力也会更大。
  
  梁优彩说,预计2010年中国实际经济增长将在9%左右,通货膨胀率如果在3%水平,那么GDP实际增长将达12%,再加上税收弹性,2010年经济增长率可能会更高。依此判断,2010年的财政收入增长也将居于高位。
  
  此前有媒体报道,财科所所长贾康在2009年中国全面小康论坛上表示,2010年赤字规模占GDP的比例不会突破2.9%,但按此比例计算,绝对额可能突破1万亿元。
  
  记者就此向贾康求证,他解释说,1万亿元赤字规模是自己基于一种假设条件做出的判断,即现有宏观调控政策的基本框架不发生改变。如果2010年经济形势发生较大变化,宏观政策基本框架有变,赤字规模也要相应做出调整。
  
  梁优彩也认为,2010年的GDP总量将达36万亿元,如果赤字占GDP比重控制在3%以内,赤字规模就是1万亿元多一点。
  
  “2009年经济最困难,2010年仍处于困难时期,需要投钱的地方仍然不少,比如国民收入分配改革就需要大量资金。因此,2010年的赤字估计得高一些还是有其实际需要。”梁优彩分析道。
  
  对于贾康的判断,马海涛也认为“差不多”。他说,2010年财政支出的压力非常大,比如新农合、新农保等政策都要提高补贴标准,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又将再次提高,方方面面都需要钱。“在特殊经济形势下增加赤字,是不得不运用的重要手段。而且,赤字占GDP的比重控制在3%以内,总体上是安全并可以承受的。”■
  
其他文献
“4万亿”引发了中国投资狂欢。地方政府闻风而动。有些公共投资项目安排,地方配套资金比例过大,超出了地方财政的承受能力    《财经》记者 王延春 杨中旭 郑猛    全球金融风暴之后,当世界各国还在舔舐伤口,中国经济已步入康复大道。    “4万亿”刺激计划,使中国经济超预期逆转。2009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长6.1%,二季度增长7.9%,三季度增长8.9%,四季度出现了久违的两位数增长——10.7
中国税收增长持续高于经济增长的根本原因在于现行税制下的固定资产投资持续高速增长,一方面,固定资产投资实现了税收高速增长;另一方面,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实现了税收持续高速增长
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势必要求有与之相应的碳金融体系。在介绍国际碳金融发展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我国发展碳金融的困难,并就如何构建我国特色碳金融体系提出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