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研究了一种新的笔记本电脑的散热结构,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风扇,壳体上设置有若干个消音孔,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导流槽,导流槽的进风口位于风扇一侧,导流槽的出风口位于壳体的侧壁上,导流槽的进风口面积大于导流槽的出风口面积,导流槽的出风口连接有散热管,散热管内设置有若干个圆台形导流片,圆台形导流片中心设置有第一通孔,圆台形导流片的侧壁均匀设置有若干个第二通孔,散热管的外侧设置有若干个散热翅片,相邻两个散热翅片之间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出风方向与散热翅片之间的夹角为7°~15°。本实用新型能够改进现有技术的不足,在保证降噪水平的同时提高了散热效果。
【关键词】笔记本;散热结构
一、研究背景
笔记本电脑由于其自身体积小,所以在使用过程中,对于其内部部件的散热设计要求较高。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 205281316 U公开了一种风扇装置及笔记本电脑,通过设计消音孔降低了风扇的噪音。但是,这种结构会导致风扇的出风风速降低,对于笔记本电脑内部的散热效果存在不利影响。
二、研究方案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笔记本电脑的散热结构,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在保证降噪水平的同时提高了散热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笔记本电脑的散热结构,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风扇,壳体上设置有若干个消音孔,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导流槽,导流槽的进风口位于风扇一侧,导流槽的出风口位于壳体的侧壁上,导流槽的进风口面积大于导流槽的出风口面积,导流槽的出风口连接有散热管,散热管内设置有若干个圆台形导流片,圆台形导流片中心设置有第一通孔,圆台形导流片的侧壁均匀设置有若干个第二通孔,散热管的外侧设置有若干个散热翅片,相邻两个散热翅片之间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出风方向与散热翅片之间的夹角为7°~15°。
作为优选,所述散热翅片上设置有与散热管相平行的第三通孔,相邻散热翅片上的第三通孔相互交错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导流槽的进风口面积与导流槽的出风口面积之比为3:1。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的内径之比为2:1。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散热管,不仅加大了热交换面积,而且可以使气流通过散热管向外流动,降低了壳体内气流流动阻力,从而降低噪音。散热管内的圆台形导流片可以有效加快散热管中心部位气流的流动速度,保证散热管的远端有足够的低温气流用以吸热,从而提高整个散热管不同部位的散热均匀度。第一通孔可以在散热翅片之间形成交叉的气流流动趋势,从而增加气流在散热翅片之间的流动距离,提高散热翅片之间对于热量的吸收量。通过设置导流槽,可以减少气流从壳体流至散热管时的阻力,降低噪音,提高气流流速。第三通孔可以提高不同的散热翅片之间的气流交换,进一步提高散热部位的散热均匀度。
三、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散热管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散热翅片的结构图。
图中:1、壳体;2、风扇;3、消音孔;4、导流槽;5、散热管;6、圆台形导流片;7、第一通孔;8、第二通孔;9、散热翅片;10、第一通孔;11、第三通孔;12、齿形部;13、球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粘贴等常规手段,在此不再详述。
参照图1-3,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包括壳体1,壳体1内设置有风扇2,壳体1上设置有若干个消音孔3,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导流槽4,导流槽4的进风口位于风扇2一侧,导流槽4的出风口位于壳体1的侧壁上,导流槽4的进风口面积大于导流槽4的出风口面积,导流槽4的出风口连接有散热管5,散热管5内设置有若干个圆台形导流片6,圆台形导流片6中心设置有第一通孔7,圆台形导流片6的侧壁均匀设置有若干个第二通孔8,散热管5的外侧设置有若干个散热翅片9,相邻两个散热翅片9之间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通孔10,第一通孔10的出风方向与散热翅片9之间的夹角为11°。本实施例通过设计散热管5,不仅加大了热交换面积,而且可以使气流通过散热管5向外流动,降低了壳体1内气流流动阻力,从而降低噪音。散热管5内的圆台形导流片6可以有效加快散热管5中心部位气流的流动速度,保证散热管5的远端有足够的低温气流用以吸热,从而提高整个散热管5不同部位的散热均匀度。第一通孔10可以在散热翅片9之间形成交叉的气流流动趋势,从而增加气流在散热翅片9之间的流动距离,提高散热翅片9之间对于热量的吸收量。通过设置导流槽4,可以减少气流从壳体1流至散热管5时的阻力,降低噪音,提高气流流速。散热翅片9上设置有与散热管5相平行的第三通孔11,相邻散热翅片9上的第三通孔11相互交错设置,可以提高不同的散热翅片9之间的气流交换,进一步提高散热部位的散热均匀度。导流槽4的进风口面积与导流槽4的出风口面积之比为3:1,第一通孔7与第二通孔8的内径之比为2:1。
另外,在散热翅片9的表面設置有齿形部12,齿形部12底部设置有球形槽13。齿形部12可以进一步提高散热翅片9的接触面积,球形槽13可以使齿形部12之间的气流进行充分的流动和混合,提高气流与散热翅片9之间的热量传导效果。
其中,本实施例中涉及到的壳体、风扇2和消音孔3等结构在背景技术中引用的专利文献中已经进行了充分的公开,在此不再详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四、附图
参考文献:
[1]计算机系统级热管理技术最新研究进展[J].刘明,刘静.电子机械工程.2008(06)
[2]小型轴流CPU风扇的CFD分析[J].康顺,郭然,汤秉辉.工程热物理学报.2009(11)
[3]基于电子散热新技术的研究[J].刘一兵,黄新民,刘安宁,肖宏志.低温与超导.2008(03)
【关键词】笔记本;散热结构
一、研究背景
笔记本电脑由于其自身体积小,所以在使用过程中,对于其内部部件的散热设计要求较高。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 205281316 U公开了一种风扇装置及笔记本电脑,通过设计消音孔降低了风扇的噪音。但是,这种结构会导致风扇的出风风速降低,对于笔记本电脑内部的散热效果存在不利影响。
二、研究方案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笔记本电脑的散热结构,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在保证降噪水平的同时提高了散热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笔记本电脑的散热结构,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风扇,壳体上设置有若干个消音孔,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导流槽,导流槽的进风口位于风扇一侧,导流槽的出风口位于壳体的侧壁上,导流槽的进风口面积大于导流槽的出风口面积,导流槽的出风口连接有散热管,散热管内设置有若干个圆台形导流片,圆台形导流片中心设置有第一通孔,圆台形导流片的侧壁均匀设置有若干个第二通孔,散热管的外侧设置有若干个散热翅片,相邻两个散热翅片之间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出风方向与散热翅片之间的夹角为7°~15°。
作为优选,所述散热翅片上设置有与散热管相平行的第三通孔,相邻散热翅片上的第三通孔相互交错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导流槽的进风口面积与导流槽的出风口面积之比为3:1。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的内径之比为2:1。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散热管,不仅加大了热交换面积,而且可以使气流通过散热管向外流动,降低了壳体内气流流动阻力,从而降低噪音。散热管内的圆台形导流片可以有效加快散热管中心部位气流的流动速度,保证散热管的远端有足够的低温气流用以吸热,从而提高整个散热管不同部位的散热均匀度。第一通孔可以在散热翅片之间形成交叉的气流流动趋势,从而增加气流在散热翅片之间的流动距离,提高散热翅片之间对于热量的吸收量。通过设置导流槽,可以减少气流从壳体流至散热管时的阻力,降低噪音,提高气流流速。第三通孔可以提高不同的散热翅片之间的气流交换,进一步提高散热部位的散热均匀度。
三、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散热管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散热翅片的结构图。
图中:1、壳体;2、风扇;3、消音孔;4、导流槽;5、散热管;6、圆台形导流片;7、第一通孔;8、第二通孔;9、散热翅片;10、第一通孔;11、第三通孔;12、齿形部;13、球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粘贴等常规手段,在此不再详述。
参照图1-3,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包括壳体1,壳体1内设置有风扇2,壳体1上设置有若干个消音孔3,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导流槽4,导流槽4的进风口位于风扇2一侧,导流槽4的出风口位于壳体1的侧壁上,导流槽4的进风口面积大于导流槽4的出风口面积,导流槽4的出风口连接有散热管5,散热管5内设置有若干个圆台形导流片6,圆台形导流片6中心设置有第一通孔7,圆台形导流片6的侧壁均匀设置有若干个第二通孔8,散热管5的外侧设置有若干个散热翅片9,相邻两个散热翅片9之间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通孔10,第一通孔10的出风方向与散热翅片9之间的夹角为11°。本实施例通过设计散热管5,不仅加大了热交换面积,而且可以使气流通过散热管5向外流动,降低了壳体1内气流流动阻力,从而降低噪音。散热管5内的圆台形导流片6可以有效加快散热管5中心部位气流的流动速度,保证散热管5的远端有足够的低温气流用以吸热,从而提高整个散热管5不同部位的散热均匀度。第一通孔10可以在散热翅片9之间形成交叉的气流流动趋势,从而增加气流在散热翅片9之间的流动距离,提高散热翅片9之间对于热量的吸收量。通过设置导流槽4,可以减少气流从壳体1流至散热管5时的阻力,降低噪音,提高气流流速。散热翅片9上设置有与散热管5相平行的第三通孔11,相邻散热翅片9上的第三通孔11相互交错设置,可以提高不同的散热翅片9之间的气流交换,进一步提高散热部位的散热均匀度。导流槽4的进风口面积与导流槽4的出风口面积之比为3:1,第一通孔7与第二通孔8的内径之比为2:1。
另外,在散热翅片9的表面設置有齿形部12,齿形部12底部设置有球形槽13。齿形部12可以进一步提高散热翅片9的接触面积,球形槽13可以使齿形部12之间的气流进行充分的流动和混合,提高气流与散热翅片9之间的热量传导效果。
其中,本实施例中涉及到的壳体、风扇2和消音孔3等结构在背景技术中引用的专利文献中已经进行了充分的公开,在此不再详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四、附图
参考文献:
[1]计算机系统级热管理技术最新研究进展[J].刘明,刘静.电子机械工程.2008(06)
[2]小型轴流CPU风扇的CFD分析[J].康顺,郭然,汤秉辉.工程热物理学报.2009(11)
[3]基于电子散热新技术的研究[J].刘一兵,黄新民,刘安宁,肖宏志.低温与超导.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