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当前农机化发展环境逐步优化、农机新型经营组织不断壮大、农机科技创新及更新速度加快等新常态下,从优化农机装备结构、结合阳光工程培训、提升农村劳动者素质、明确新兴市场主体、加强农机监督管理等角度,提出农机化教育培训的新方向,为农机化教育培训走出困境和找到出路提供路径选择。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装备;阳光工程;新常态;思考
中图分类号:S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5)03-0091-02
农机化教育培训是农机化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农机化队伍素质的必要途径,是培育适合时代发展要求的高素质劳动者的必然要求。在当前农机化发展环境逐步优化、农机新型经营组织不断壮大、农机科技创新及更新速度加快等大环境下,探寻适应新常态新变化的农机化教育培训新方向,实现农机化教育培训与农机装备结构优化、农机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农村劳动者素质提升等有机结合,推动农机化事业和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思考价值和现实意义。
1 结合装备变化搞培训
农机化事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农机装备数量的不断增长和装备结构的进一步改善,一大批先进适用的农机化技术装备在市场上得到广泛应用。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农机从业人员的知识水平和学习并没有跟上这一形势发展的需要,年龄老化、知识陈旧、主动学习意识不强、接受新知识能力弱、综合素质低等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一线优秀技能人才、复合型技能人才尤为缺乏。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已由无限供给向有限供给、由绝对过剩向相对过剩转变,农业兼业化、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现象在一些地方表现突出,许多新生代农民不想种地、不会种地也不愿种地。农民对农机作业服务的旺盛需求已经从粮食作物拓展到大农业领域甚至农产品加工业,对农机作业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农业对农机化的依赖越来越明显。
农机化事业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管理、技术和作业服务人才来支撑。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根本,教育是基础。在新形势新常态下,有必要加强农机化教育培训工作,壮大实用人才队伍,提高从业人员素质,跟上现代农业技术装备的发展步伐,向产前、产中、产后等全过程作业服务拓展,实现现代装备、人员、技术的集成运用,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产业化。
2 结合阳光工程搞培训
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很大程度上也是造就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的过程。活跃在农村的4000多万农机手大多是有具有一定文化素质的中青年农民,他们是以机械化生产方式为主导的新型职业农民的代表。加快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操作、善经营的新型农机手和新型职业农民,是农机化事业和现代农业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农民组织化发展的人才保障。2010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提出,要充分利用高等院校、农业机械化技术学校,培养农业机械化专业人才,结合阳光工程等各类农民培训项目,大力培养农机作业操作手。各级部门对农机人员培训工作日益重视,认真实施阳光工程农机培训项目,积极争取支持,扩大培训规模,并与技术培训、驾驶员培训、职业技能培训、新购机农民培训等结合,提高培训效果。通过开展阳光工程农机培训,可以让农机手更好地掌握农机具的一般构造原理和操作使用技能,解决农民购机后机具维护保养问题,掌握农机作业标准和安全生产常识,延长农机使用寿命,提高安全作业水平。积极探索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培训形式,例如举办专题培训班、现场讲解操作示范、技能竞赛、以老带新、发放明白纸等,全力营造学知识、比科学,学技术、比技能的学习实践氛围。
3 结合素质提升搞培训
目前,农村机手在农机操控能力、维护保养能力、敬业能力、安全意识等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农村拖拉机手大都年龄在50岁以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居多,对联合收获机等高端农机具难以驾驭。二是作业质量难以保证。操控粗放,片面追求速度,忽视作业质量。行走路线安排不合理,土地压实严重,达不到机械化作业技术要求。例如播种时超过规定速度,出现重播、漏播、缺苗、断条现象,收获作业时不按规定操作导致果穗、籽粒损失和颗粒破碎率等指标超标,深松作业时为了提速和省油而达不到规定的深度。三是生产效益受到影响。小四轮拖拉机一般每台每天能播种3.3 hm2,操控技术好的可达4.0 hm2,差的只有1.3 hm2,可见,人为操作水平的高低对农业机械使用效率影响很大。如果再加上机器人为故障多、停机时间长等因素,农业机械的生产效率将大打折扣。因此,需要尽快适应农业生产由依靠人畜力为主向依靠机械作业为主的历史性转变,建设农机实用人才队伍,培养新型职业农民。首先,要加强农机管理者培训,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其次,加强农机驾驶操作、维护修理、技术指导、经营服务等岗位实用人员的培训,提高农机手掌握使用现代农业装备的水平,培养更多农村实用人才。
4 结合市场主体搞培训
各地结合实际,大力培育各种形式的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及时总结推广成功做法及经验,由点带面推动农业机械化市场经营主体发展壮大,提高农业组织化、规模化、社会化水平。召开农机服务组织建设现场会,开展农机合作社评比活动,表彰农机专业合作社典型。各级农机主管部门要以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等农机化市场经营主体为重点,打造一支管理能力强、乐于奉献的农机化管理人才队伍,充分发挥他们的领军作用、带动作用和示范作用,加快成熟技术的普及应用。以科技成果到田、技术服务到机、操作要领到人为目标,加强技术推广人员、科技人员与农机手的沟通联系,建立针对农机化经营主体的服务平台,向其提供技术信息、装备选择、售后维权、政策咨询等服务,满足农机手的需要,提升农机化服务水平和农机手综合素质。
5 结合农机监督管理搞培训 农机化安全监督管理应以保障安全生产和促进发展为落脚点,改善农机安全生产状况,走安全发展之路。切实履行安全监管职责,保护农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针对农机手参加学习培训敷衍了事、只图驾证到手、不求技术过硬的心态,以及无视农机部门监管、不愿接受农机监理执法服务的现象,切实把好申请审核录取关、学习教育培训关和理论实际操作考试关,提高驾驶员懂法学法守法意识。提高农机监理人员服务水平,加大联合执法力度,对“黑车非驾”等违法违规行为予以严管重罚。结合年检服务,加强农机手安全生产培训,保障农机作业者人身财产安全。
6 结合农艺变化需要搞培训
农机与农艺是农业生产的两个重要方面,二者融合得好,就会相互促进,否则,就会相互制约,影响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一方面,农业机械化不能简单地认为就是机械作业,它是以配套栽培技术为基础的规模化、标准化和精准化作业。农机主动与农艺相结合,才能达到节本增效的目的。另一方面,先进的农艺措施必须通过农业机械化才能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没有机械化和规模化,再好的农艺也无法靠人力畜力来完成。片面要求农机必须紧随农艺变化而变化是不可行的,因为农业机械新装备的实践应用需要一定的周期,而且需要很多的成本。同样,要求农艺随着农机走也是片面的。必须建立农机与农艺相互融合的合作新机制,把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技术推广、生产企业和消费者联合起来,形成产业链条合力,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参考文献
[1] 郑小钢.江苏省农机化教育培训对策分析[D].江苏:南京农业大学,2011.
[2] 柴桂珍推进农机化教育培训的思考[J].当代农机,2013(5):65-66.
[3] 赵金辉.阜新市农机教育培训工作探讨[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4(7):88-89.
[4] 潘月亮.农机化教育培训工作现状问题及建议[J].吉林农业2016(6):45.
Abstract: Under present new normality of improved environ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growing new type business groups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technology innovation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and updated speed accelerating, the article raised new direction of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education from points of optimizing the structure of agricultural equipment, combining the training of Sunshine Project, raising the quality of rural labors, defining main body of new market, strengthening agricultural machinery supervision, and provided an options for getting out of the pickle for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education.
Key words: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education; equipment; Sunshine Project; new normality; contemplation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装备;阳光工程;新常态;思考
中图分类号:S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5)03-0091-02
农机化教育培训是农机化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农机化队伍素质的必要途径,是培育适合时代发展要求的高素质劳动者的必然要求。在当前农机化发展环境逐步优化、农机新型经营组织不断壮大、农机科技创新及更新速度加快等大环境下,探寻适应新常态新变化的农机化教育培训新方向,实现农机化教育培训与农机装备结构优化、农机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农村劳动者素质提升等有机结合,推动农机化事业和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思考价值和现实意义。
1 结合装备变化搞培训
农机化事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农机装备数量的不断增长和装备结构的进一步改善,一大批先进适用的农机化技术装备在市场上得到广泛应用。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农机从业人员的知识水平和学习并没有跟上这一形势发展的需要,年龄老化、知识陈旧、主动学习意识不强、接受新知识能力弱、综合素质低等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一线优秀技能人才、复合型技能人才尤为缺乏。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已由无限供给向有限供给、由绝对过剩向相对过剩转变,农业兼业化、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现象在一些地方表现突出,许多新生代农民不想种地、不会种地也不愿种地。农民对农机作业服务的旺盛需求已经从粮食作物拓展到大农业领域甚至农产品加工业,对农机作业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农业对农机化的依赖越来越明显。
农机化事业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管理、技术和作业服务人才来支撑。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根本,教育是基础。在新形势新常态下,有必要加强农机化教育培训工作,壮大实用人才队伍,提高从业人员素质,跟上现代农业技术装备的发展步伐,向产前、产中、产后等全过程作业服务拓展,实现现代装备、人员、技术的集成运用,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产业化。
2 结合阳光工程搞培训
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很大程度上也是造就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的过程。活跃在农村的4000多万农机手大多是有具有一定文化素质的中青年农民,他们是以机械化生产方式为主导的新型职业农民的代表。加快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操作、善经营的新型农机手和新型职业农民,是农机化事业和现代农业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农民组织化发展的人才保障。2010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提出,要充分利用高等院校、农业机械化技术学校,培养农业机械化专业人才,结合阳光工程等各类农民培训项目,大力培养农机作业操作手。各级部门对农机人员培训工作日益重视,认真实施阳光工程农机培训项目,积极争取支持,扩大培训规模,并与技术培训、驾驶员培训、职业技能培训、新购机农民培训等结合,提高培训效果。通过开展阳光工程农机培训,可以让农机手更好地掌握农机具的一般构造原理和操作使用技能,解决农民购机后机具维护保养问题,掌握农机作业标准和安全生产常识,延长农机使用寿命,提高安全作业水平。积极探索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培训形式,例如举办专题培训班、现场讲解操作示范、技能竞赛、以老带新、发放明白纸等,全力营造学知识、比科学,学技术、比技能的学习实践氛围。
3 结合素质提升搞培训
目前,农村机手在农机操控能力、维护保养能力、敬业能力、安全意识等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农村拖拉机手大都年龄在50岁以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居多,对联合收获机等高端农机具难以驾驭。二是作业质量难以保证。操控粗放,片面追求速度,忽视作业质量。行走路线安排不合理,土地压实严重,达不到机械化作业技术要求。例如播种时超过规定速度,出现重播、漏播、缺苗、断条现象,收获作业时不按规定操作导致果穗、籽粒损失和颗粒破碎率等指标超标,深松作业时为了提速和省油而达不到规定的深度。三是生产效益受到影响。小四轮拖拉机一般每台每天能播种3.3 hm2,操控技术好的可达4.0 hm2,差的只有1.3 hm2,可见,人为操作水平的高低对农业机械使用效率影响很大。如果再加上机器人为故障多、停机时间长等因素,农业机械的生产效率将大打折扣。因此,需要尽快适应农业生产由依靠人畜力为主向依靠机械作业为主的历史性转变,建设农机实用人才队伍,培养新型职业农民。首先,要加强农机管理者培训,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其次,加强农机驾驶操作、维护修理、技术指导、经营服务等岗位实用人员的培训,提高农机手掌握使用现代农业装备的水平,培养更多农村实用人才。
4 结合市场主体搞培训
各地结合实际,大力培育各种形式的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及时总结推广成功做法及经验,由点带面推动农业机械化市场经营主体发展壮大,提高农业组织化、规模化、社会化水平。召开农机服务组织建设现场会,开展农机合作社评比活动,表彰农机专业合作社典型。各级农机主管部门要以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等农机化市场经营主体为重点,打造一支管理能力强、乐于奉献的农机化管理人才队伍,充分发挥他们的领军作用、带动作用和示范作用,加快成熟技术的普及应用。以科技成果到田、技术服务到机、操作要领到人为目标,加强技术推广人员、科技人员与农机手的沟通联系,建立针对农机化经营主体的服务平台,向其提供技术信息、装备选择、售后维权、政策咨询等服务,满足农机手的需要,提升农机化服务水平和农机手综合素质。
5 结合农机监督管理搞培训 农机化安全监督管理应以保障安全生产和促进发展为落脚点,改善农机安全生产状况,走安全发展之路。切实履行安全监管职责,保护农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针对农机手参加学习培训敷衍了事、只图驾证到手、不求技术过硬的心态,以及无视农机部门监管、不愿接受农机监理执法服务的现象,切实把好申请审核录取关、学习教育培训关和理论实际操作考试关,提高驾驶员懂法学法守法意识。提高农机监理人员服务水平,加大联合执法力度,对“黑车非驾”等违法违规行为予以严管重罚。结合年检服务,加强农机手安全生产培训,保障农机作业者人身财产安全。
6 结合农艺变化需要搞培训
农机与农艺是农业生产的两个重要方面,二者融合得好,就会相互促进,否则,就会相互制约,影响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一方面,农业机械化不能简单地认为就是机械作业,它是以配套栽培技术为基础的规模化、标准化和精准化作业。农机主动与农艺相结合,才能达到节本增效的目的。另一方面,先进的农艺措施必须通过农业机械化才能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没有机械化和规模化,再好的农艺也无法靠人力畜力来完成。片面要求农机必须紧随农艺变化而变化是不可行的,因为农业机械新装备的实践应用需要一定的周期,而且需要很多的成本。同样,要求农艺随着农机走也是片面的。必须建立农机与农艺相互融合的合作新机制,把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技术推广、生产企业和消费者联合起来,形成产业链条合力,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参考文献
[1] 郑小钢.江苏省农机化教育培训对策分析[D].江苏:南京农业大学,2011.
[2] 柴桂珍推进农机化教育培训的思考[J].当代农机,2013(5):65-66.
[3] 赵金辉.阜新市农机教育培训工作探讨[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4(7):88-89.
[4] 潘月亮.农机化教育培训工作现状问题及建议[J].吉林农业2016(6):45.
Abstract: Under present new normality of improved environ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growing new type business groups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technology innovation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and updated speed accelerating, the article raised new direction of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education from points of optimizing the structure of agricultural equipment, combining the training of Sunshine Project, raising the quality of rural labors, defining main body of new market, strengthening agricultural machinery supervision, and provided an options for getting out of the pickle for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education.
Key words: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education; equipment; Sunshine Project; new normality; contempl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