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国家批复,重庆临空经济示范区总面积约147.48平方公里,包括了江北国际机场、保税港区空港功能区、悦来会展城三大市级平台,以及木耳国际物流园、航空小镇、空港工业园、仙桃数据谷、空港新城、创新经济走廊、前沿科技城等7个区级开发平台。它们共同组成了“一核五区“的空间布局。
一、重庆临空经济示范区运行现状
重庆临空经济示范区在市级层面采取的是“市级统筹、一体规划、分区负责”的方式。市级统筹,是指建立重庆临空经济示范区开发建设市级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决策临空经济发展战略和重大问题。一体规划,指的是编制临空经济示范区总体规划;分区负责,是指示范区范围内的渝北政府、机场集团、重庆保税港公司、重庆悦来投资集团4大开发主体,分别负责各自范围建设工作。
区级层面而言,渝北区一是组建了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二是设立临空都市开发建设管理办公室,作为推动示范区建设的独立运行机构,负责协调处理示范区建设日常事务。三是细化分解任务。根据示范区规划范围内各开发平台的建设任务,签订了平台建设目标责任书,并将责任书对目标任务进行再分解、再落实,纳入区属国有平台开发公司年终绩效考核。
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立足于区位和政策优势,示范区建设三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18年重庆市临空经济示范区全域完成生产总值542.4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85.06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07亿元,航空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46.5%,旅客、货物吞吐量分别为4159.59万人次、38.22万吨。
二、重庆临空经济示范区体制机制存在的问题
重庆临空经济示范区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对标提出的发展目标,如到2020年实现临空制造业和临空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50%,航空货物吞吐量达100万吨等,都还有一定差距。特别是在管理协调上还需要进一步梳理加以解决,在开发合力上还需进一步释放。分析制约因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统筹不够。虽然建立市级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决策临空经济发展战略和重大问题。但截至目前,联席会议只召开了两次,一些棘手的重大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统筹,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推进。
(二)协调不齐。示范区范围内渝北区、机场集团、保税港区、悦来集团4大开发主体,分别负责各自范围建设工作。在发展过程中,各开发主体、开发平台间如果存在各自为战,各类供求信息、市场资源无法实现交流、共享,将影响经济区产业的协调、持续发展和更新升级。例如机场集团和地方政府一个是民航系统,一个是地方系统,相互没有从属关系,有些问题区级层面难以协调。
(三)职责不清。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专门成立了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并设立临空都市开发建设管理办公室,作为示范区建设的独立运行机构,专门协调临空经济示范区日常管理事务。但从目前运行的情况来看,临空办承担的职责基本上是全区招商引资工作,在统筹协调方面作用发挥较小。
(四)合力不大。示范區发展涉及多个开发主体,在地块权属、税收返还、规划建设等方面各主体间利益诉求不同,各自为战客观存在,难以形成临空经济示范区开发建设的强大合力。
三、优化建议
(一)提高认识,机制优化增实力
重庆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出现了统筹不够、协调不齐、职责不清以及合力不大等问题,严重制约了示范区的进一步发展。建议进一步明确各功能区开发责任主体,努力构建一个统筹、协调、高效、快捷的示范区建设运行体制机制。
(二)上升层面,市级统筹强合力
一是建议充分利用市级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适当提高会议频率,以便及时协调解决临空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二是明确联席会办公室与区临空办的工作衔接机制,加强上下衔接。
(三)搭建载体,主体协调添活力
一是设立市级管理协调部门。示范区发展涉及多个开发主体,需要一个更高层级的协调机构。于此,有两个途径可供选择:其一,设立市临空办,负责统筹协调示范区建设事宜,而市级开发建设公司则具体负责平台建设和招商事宜,这是采用的政企分开型管理模式;其二,借鉴贵阳市与机场集团共同成立示范区管理局的共建共管型管理模式经验,按照法定权限,探索赋予市级开发建设公司相应的行政管理、人事聘用和财政自主权,统筹示范区建设。二是探索成立渝北临空产业党建联盟。通过搭建党建联盟,吸引相关部门和临空型企业以此为载体实现临空产业生态圈的人才流、智慧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资源的高效联通,共同研究解决临空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各类问题,推动临空经济发展。三是开设重庆临空经济示范区公众号。及时公布各开发主体开发、建设、招商等情况,加强平台信息共享。同时通过公众号,加强对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的动态深度报道,进一步加大对外宣传力度。
(四)加强督导,高效运作挖潜力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加快编制示范区发展规划,合理规划、统一布局示范区的产业、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等,并统筹做好各功能板块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二是加强招商项目约束。建立产业选择与区域功能适应性评价分析机制,编制产业招商项目指南,严控招商门槛。三是加强考核监督。充分发挥临空办统筹职责,落实示范区内各开发主体责任,科学建立目标考核及统计体系,实行奖励问责制,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创造力和积极性。
(五)强化保障,服务改善提能力
一是强化人才保障。进一步规范临空英才人才保障制度,不断优化住房、医疗、入学等各方面配套服务措施。同时进一步明确和细化航空公司高管、飞行员等在个税、住房保障、子女就学、配偶就业等方面的相关保障措施。二是强化资金保障。建议市级相关部门牵头,设立临空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和基金,重点用于扶持航空总部、航空制造、航空维修、航空培训、航空服务等产业的发展。三是强化产业扶持政策保障。对航空总部、航空制造、航空维修、航空培训、飞机租赁等临空强关联产业,建议尽快出台针对性的产业扶持政策,提升区域竞争力。(作者单位:中共重庆市渝北区委党校)
一、重庆临空经济示范区运行现状
重庆临空经济示范区在市级层面采取的是“市级统筹、一体规划、分区负责”的方式。市级统筹,是指建立重庆临空经济示范区开发建设市级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决策临空经济发展战略和重大问题。一体规划,指的是编制临空经济示范区总体规划;分区负责,是指示范区范围内的渝北政府、机场集团、重庆保税港公司、重庆悦来投资集团4大开发主体,分别负责各自范围建设工作。
区级层面而言,渝北区一是组建了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二是设立临空都市开发建设管理办公室,作为推动示范区建设的独立运行机构,负责协调处理示范区建设日常事务。三是细化分解任务。根据示范区规划范围内各开发平台的建设任务,签订了平台建设目标责任书,并将责任书对目标任务进行再分解、再落实,纳入区属国有平台开发公司年终绩效考核。
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立足于区位和政策优势,示范区建设三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18年重庆市临空经济示范区全域完成生产总值542.4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85.06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07亿元,航空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46.5%,旅客、货物吞吐量分别为4159.59万人次、38.22万吨。
二、重庆临空经济示范区体制机制存在的问题
重庆临空经济示范区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对标提出的发展目标,如到2020年实现临空制造业和临空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50%,航空货物吞吐量达100万吨等,都还有一定差距。特别是在管理协调上还需要进一步梳理加以解决,在开发合力上还需进一步释放。分析制约因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统筹不够。虽然建立市级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决策临空经济发展战略和重大问题。但截至目前,联席会议只召开了两次,一些棘手的重大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统筹,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推进。
(二)协调不齐。示范区范围内渝北区、机场集团、保税港区、悦来集团4大开发主体,分别负责各自范围建设工作。在发展过程中,各开发主体、开发平台间如果存在各自为战,各类供求信息、市场资源无法实现交流、共享,将影响经济区产业的协调、持续发展和更新升级。例如机场集团和地方政府一个是民航系统,一个是地方系统,相互没有从属关系,有些问题区级层面难以协调。
(三)职责不清。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专门成立了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并设立临空都市开发建设管理办公室,作为示范区建设的独立运行机构,专门协调临空经济示范区日常管理事务。但从目前运行的情况来看,临空办承担的职责基本上是全区招商引资工作,在统筹协调方面作用发挥较小。
(四)合力不大。示范區发展涉及多个开发主体,在地块权属、税收返还、规划建设等方面各主体间利益诉求不同,各自为战客观存在,难以形成临空经济示范区开发建设的强大合力。
三、优化建议
(一)提高认识,机制优化增实力
重庆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出现了统筹不够、协调不齐、职责不清以及合力不大等问题,严重制约了示范区的进一步发展。建议进一步明确各功能区开发责任主体,努力构建一个统筹、协调、高效、快捷的示范区建设运行体制机制。
(二)上升层面,市级统筹强合力
一是建议充分利用市级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适当提高会议频率,以便及时协调解决临空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二是明确联席会办公室与区临空办的工作衔接机制,加强上下衔接。
(三)搭建载体,主体协调添活力
一是设立市级管理协调部门。示范区发展涉及多个开发主体,需要一个更高层级的协调机构。于此,有两个途径可供选择:其一,设立市临空办,负责统筹协调示范区建设事宜,而市级开发建设公司则具体负责平台建设和招商事宜,这是采用的政企分开型管理模式;其二,借鉴贵阳市与机场集团共同成立示范区管理局的共建共管型管理模式经验,按照法定权限,探索赋予市级开发建设公司相应的行政管理、人事聘用和财政自主权,统筹示范区建设。二是探索成立渝北临空产业党建联盟。通过搭建党建联盟,吸引相关部门和临空型企业以此为载体实现临空产业生态圈的人才流、智慧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资源的高效联通,共同研究解决临空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各类问题,推动临空经济发展。三是开设重庆临空经济示范区公众号。及时公布各开发主体开发、建设、招商等情况,加强平台信息共享。同时通过公众号,加强对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的动态深度报道,进一步加大对外宣传力度。
(四)加强督导,高效运作挖潜力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加快编制示范区发展规划,合理规划、统一布局示范区的产业、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等,并统筹做好各功能板块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二是加强招商项目约束。建立产业选择与区域功能适应性评价分析机制,编制产业招商项目指南,严控招商门槛。三是加强考核监督。充分发挥临空办统筹职责,落实示范区内各开发主体责任,科学建立目标考核及统计体系,实行奖励问责制,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创造力和积极性。
(五)强化保障,服务改善提能力
一是强化人才保障。进一步规范临空英才人才保障制度,不断优化住房、医疗、入学等各方面配套服务措施。同时进一步明确和细化航空公司高管、飞行员等在个税、住房保障、子女就学、配偶就业等方面的相关保障措施。二是强化资金保障。建议市级相关部门牵头,设立临空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和基金,重点用于扶持航空总部、航空制造、航空维修、航空培训、航空服务等产业的发展。三是强化产业扶持政策保障。对航空总部、航空制造、航空维修、航空培训、飞机租赁等临空强关联产业,建议尽快出台针对性的产业扶持政策,提升区域竞争力。(作者单位:中共重庆市渝北区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