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念祖先

来源 :杂文月刊(选刊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得童年时,我家的堂屋里是供着先人的灵牌的,大人们把那叫“先人牌”。房屋是祖传的瓦屋,一共四间,靠西第二间就是堂屋,正中的灵牌整齐地摆了一排,依次是祖父、曾祖父、高祖父以及旁系的先人们。那时我还未上学,也不识字,不懂得辈分的排序,更不理解这里面的宗教的、伦理的奥秘,但隐隐觉得一种神秘,一种对时间的畏惧,一种生命传递的深奥秩序。
  每当逢年过节,比如除夕、中秋夜,我们兄弟姐妹都要在父母带领下,向先人们跪拜、献祭。献祭的礼物,我记得有时是几个鲜桃,有时是几个馒头,中秋夜自然是献几块月饼一盘大枣。但是,过不了几天,大人们就让我们分吃了这些祭礼,父亲说:这是你们的祖父、曾祖父、高祖父舍不得吃,留下让你们吃的,你们吃了,就要听话、勤快、孝顺,祖宗们就会为你们高兴,为你们添福。
  那时,我常常望着排列整齐的先人牌,想象着,倘若他们真的能活过来,从他们的姓名里走出来,忽然站在我们面前,他们会说些什么?
  当时还不懂“遗传”,但父母亲说:先人们会把他们的长相、眼神、脾气、口音传给后人的。后人就是先人的影子,后人也是先人們遥远的回声。那时流行看手指上的纹路,辨手相猜命运。我常常对着先人牌,想象着:我手上的这些箩箩筐筐,曾经长在谁的手上?而那些看不见的手们,曾握住了怎样的命运?他们的筐筐里装了些什么,他们的箩箩又带走了什么?
  不等我上学读书,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席卷了大地,也毁掉了被指责为“封建遗物”的先人牌。先人们从此失踪了,彻底退出了我们的生活。当时还隐隐觉得痛快:这样至少解放了膝盖,从今再没有祭礼,再不用叩头下跪,再不用吃先人们“吃”剩下的东西。从此,我们不再有先人,我们不知道也不想知道自己是谁的后人。
  多年后我才知道,先人失踪的那一刻,我们也失去了仅有的一点仪式化的生活;先人彻底死去的那一刻,寄存在时间中的那点不死的灵性和记忆,从此也彻底死去;先人退出了我们的时间,我们也退出了古今相连的时间。从今,我们活在时间的碎片里,记忆的线索被一把揪断,时间和生活,从此变成碎片。
  于今看来,那整齐站立的祖先,是连绵不断的时间,是传递不息的记忆,是口音不变的方言,是传道不止的老师。
  先人失踪了,从此我不知道我是谁的后人。
  如今我连我的祖父的名字都不记得了。只知道他的字是“彩”。李彩,这是怎样一个鲜活、甚至有点缤纷、热闹的名字呢?据说他上过私塾,喜欢中医和书法。童年时,我在墙壁上看过他写的毛笔字,那是他习帖练字写在宣纸上的,后来贴在墙上当墙纸。现在还隐隐记得那字写得苍劲,特别是刀撇十分漂亮,看得出写字的那双手是何等专注。但我只能看到他被随意贴在墙上的手迹。我想象那双手,我祖父的手,想象那双眼睛,我祖父的眼睛。远在我出生之前,他已死去多年,据说只活了四十岁左右。我不知道我那名叫李彩的爷爷,究竟活得有没有色彩?是不是恰恰因为岁月太暗淡了,才期待多一点色彩?很可能,寂寞是形影不离的伙伴,才梦想着活出一点别样的动静?但是,我终于看见了他,他的手固执地穿过时间,固执地伸进了我的生活,他那么认真地在我们简陋的生活里写下庄重的繁体字,他把手温留在纸上,留在墙上,在四面漏风的生活里,他怕我们受冷。当粗暴的闪电透窗而来,他紧贴墙壁,打着古老的、复杂的手势,企图挡住什么,并抚慰易受惊吓的生活。
其他文献
我在大学教书,每年学生毕业时常找老师写临别赠言,我最喜欢写这六个字:本事、本钱、本分。在我看来,这“三本”相得益彰,缺一不可,就是学生们日后得以成功立身处世的六字箴言。  先说本事,这是一个人立足社会建功立业的首要条件。有本事的人,在哪儿都能如鱼得水,吃香喝辣,大者出将入相,治国平天下,小者养家糊口,过上小康生活。何谓本事?就是真才实学,有点子,办法多,能力强,水平高,能把事情干成干好。姜太公会打
期刊
如何对待生死,将人分出了崇高和鄙俗,于是出现了如诗人咏叹的那种景况,“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死而“活着”的,是英雄,是圣贤,是思想家,他们活在大众的心里;活而“死了”的,是恶者,是无赖,是渣滓,他们有一个恰如其分的名字,叫行尸走肉。  所以,以为“人死如灯灭”,一切还原为一场梦幻,是不对的。英雄的业绩,圣哲的德行和智慧,彪炳于史册,存留在人间,令我们崇敬、神往,给我们
期刊
读过木心作品(尤其是《文学回忆录》)的读者,都会惊讶他学识的渊博。惊讶之余,免不了发问:木心怎么知道得这么多?  早在1984年,木心在接受《联合时报》采访时,就坦诚地说:“我所知道的都是常识而已。来美国(1982年,五十多岁的木心自费赴美国留学)手头没有书了,全凭记忆来对付……少年在故乡,一位算是世界著名的文学家的‘家’,满屋子欧美文学经典,我狼吞虎咽,得了‘文学胃炎’症,后来想想,又觉得几乎全
期刊
孝是中国文化核心的价值观念之一,是为人之本、道德之根。反观如今社会,子女不赡养父母反为争夺财产打得头破血流、空巢老人独守空房等现象时有发生,“常回家看看”竟需要法律来强制要求,种种“孝文化”的缺失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孝一直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比如,汉代通过“察举制”或“荐举制”选拔人才,最重要的标准就是“孝廉”,因此也有“举孝廉”一说。什么是“孝”呢?当时的重要标志就是,父
期刊
我想,莫言虽然后来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但是他也不会因此而忘记给他文学营养的北国山河地脉,还会像马拉松长跑那般,续写出更富有中国品位的好作品来的。  我与莫言很少通电话,除非有事要谈。偶然通电话时,他总劝我写写家族史。我说我不能,因为多年来让我梦里也相思的东西,反倒成为一条茫茫的驿路。人生坐标和生活经历的不同,决定了各人笔墨驰骋的领域。  从莫言发表《透明的红萝卜》开始,特别是他的《红高粱》问世之后
期刊
北方人被嘲讽不论什么年节都吃且只吃饺子。齐如山论证过:北方乡间的大灶大锅,少也煮六七斤水,平时吃饭主要是将主食与菜共同烩煮蒸焖,炒菜于柴火于人力都非常不经济。饺子就成了解馋的最好食物。凭良心说话,饺子就是很好吃,如果皮儿劲道馅儿满,肉嫩味浓汁水足,瓜甜菜爽虾肉脆,没缩成一个小干丸子,有油酱香但还没被酱油香油淹死,还要蒜泥捣得稠又碎,挂碗带釉,而且没有汪着半碗香油。  这样的饺子在饭馆尤其是南方的饭
期刊
读杨绛,脑子里不断迸出“家学”二字。钱锺书眼中的“才女贤妻”,自家、夫家、闺蜜家,与之有关的蛛网状的那一串:杨氏、钱氏、陈氏,但凡我知晓的文化名流们:杨荫杭、杨荫榆、钱玄同、钱基博、钱穆、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陈衡哲、陈少梅等等从小博览群书,是家学渊源的人。  不断读杨绛,对民国那一代的“文化世家”现象,兴趣越来越浓厚。我不断地思索,杨绛之后,还能不能出现钱锺书眼里“最才的女、最贤的妻”?这是很
期刊
一直到十八九岁,我都不知道自己将来会是什么样。我爸演戏的时候,我经常躲在一边看。那时,我觉得自己可能一辈子都是忠实观众吧。  我最大的特点是两个字:一是蔫,一是缩。我不像我爸,他敢当着一千多人的面上台指挥,我打死也不敢。只要有什么活动让我出席,我就本能地往后缩。如果出席的人有十几个,我就本能地坐在最边上,图个清静。出席活动,快到大厅门口时,我最紧张,好像一开门就会被机枪扫射似的。但老这么惯着自己,
期刊
中国古代史是“治乱循环”的历史,也是“顺淘汰”与“逆淘汰”交替的历史。“顺淘汰”即“优胜劣汰”;与之相反,“逆淘汰”就是“劣胜优汰”。“顺淘汰”创造治世和盛世,“逆淘汰”必然导致衰败与乱世。  若政治清明,正气充盈,朝中多是有德有才之辈。若遇朝政昏暗,得意者多是溜须拍马的贪婪之徒,不肯同流合污者则被边缘化,洁身自好者,或“隐于朝”,消极地等待新时机;或干脆辞官,“隐于野”,远遁山林;而以自杀来抗争
期刊
飞机已经滑行了,身边这个戴眼镜的中年黑汉子还在打电话:“李总吧,我马总。我大概四点半能到,你定的房间是不是投资大厦旁边的那一个?两间?好的、好的……这样,听我说,你和赵总住一间,我和张总一间……什么事?……行,晚上再议一下……他们不方便来的话,我们先吃我们的……”断断续续的讲话中,我听到了4个“总”:李总,马总,赵总,还有一个张总。我原来以为,一个老总出门,总要有几个跟班的,都当老总了,怎么会两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