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时代进步、社会发展促使人们的教育观念发生了改变。新的教育精神要求个人成为自我文化进步的主人和创造者。在这种理念支撑下,学生成为学习过程中真正意义上的主体,展开个性化的学习,进行“个人前所未有的创造”,最大限度地依靠自身获得全面、和谐、持续的发展。
关键词 教育观念 个性化 创造性 发展
一、对小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若干认识
1.自主学习,一不小心便跌进“自我注入”的泥坑。“新的教育精神使个人成为自我文化进步的主人和创造者。自学,尤其是在帮助下的自学,在任何教育体系中,都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在学习化的社会中,只有自学才能解决知识的无限性与受教育时间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由他主学习改变为自主学习被看作是教育教学观念转变的重要标志。但现在的自学大多仍是固守着“自学—归纳知识要点—临摹练习”这一以教师为中心的他主学习模式,在教学目标上仍只注重知识的获取和应用,简单地把学生占有可支配时间的多少看作为“生本化”程度高低的决定因素。学生被引入教材编写者预设的轨道,缩小了探索的空间,失去了发现和创新的可能,一种变相的注入随之产生,那就是“自我注入”。
在美术创作绘画方面经常出现这种矛盾,目的是要求学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但教师往往不放心,在学生绘画前喜欢把要求讲得过多过细。另外一些教师往往把小事化大,当某一学生在绘画过程中出现一些小问题,教师就会下令让全班同学注意这个问题。致使学生在绘画时不知到底该注意哪些问题?原本应该是自主化、个性化的绘画创作最后成了千篇一律的画面。
2.合作交流,稍不留意就滑入“各执偏见”的误区。我们之所以提出要对“自学”进行反思,是想还给学生真正意义上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多一些难以忘怀的探索,多一些令人激动的发现,多一些印象深刻的交流,多一些心情愉悦的合作。但社会心理学家拉塔涅提出的“责任扩散效应”给合作交流带来了许多消极的影响。教师认为只要以小组形式进行学习,学生就会自然地合作,在小组学习活动开展时不关注、不指导、不监控、不调整学生的交往活动;学生普遍认为在小组群体只要有一个个体能完成任务就行,与自己似乎关系不大,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丧失;“教师讲,学生听”则演变为“好学生讲,差学生听”,新的不平等教育随之产生。表面上很民主、很活跃的课堂气氛实则内隐种种阴影,全体参与、全程参与成了一句空话。
在美术教学中,尤其是手工制作课,经常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但真正参与设计和制作的学生总是那么几个,大部分人充当的都是旁观者的角色。教师稍不留意,小组合作就给一些人提供了在课堂上随意走动的机会,甚至给少部分人提供了逃避任务的机会。一节看似热闹活跃的合作课,其实是一节自由活动课。如此的合作演变到最后就成了少部分人施展能力的舞台,造成了大部分人学习的依赖性,不平等的受教育就悄悄地产生了。
3.个性化练习,虚有其表却贴上了“开放性教学”的标签。美术个性化练习,是相对于传统临摹而言的,其主要特征常表现在丰富的想象性、方法的多样性、答案的开放性等方面,它能有效地拓展学生分析问题、解答问题的自由度和参与面,是学生处理信息、拓宽思路、发展个性、开发潜能的一方必不可少的天地,其重要现实意义已在崇尚学习、追求创新的今天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同。但有的老师只把个性化练习作为一种教学点缀,放在封闭式单线式教学过程的某个环节上一亮,全然不顾教学整体过程的开放性和生成性,这犹如给个性化练习套上了手铐。
在新课程实施的今天,还有很多老师把美术教学过程简单地分为互不联系的两大块:教师的教与学生的操作。新课的导入,新知的传授,方法的运用,尽管都有学生参与,但学生充当的只是参与者,一切都在老师的无形掌控之中进行着。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有:部分老师怕学生的思维太活跃控制不了,不敢放开让学生去进行创造性的学习,不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只重视学习的结果,名为个性化的练习,其实还都是在教师的指导中进行的。
二、对小学生创造力培养的若干认识
1.诱发学生“好奇”,促使学生乐于发现问题,是创造力培养的前提。好奇是儿童的天性,是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因素,是创造活动的诱发剂,也是进行创造活动的原动力。缺失好奇心,就缺失了主动和坚持的毅力,就缺失了创造的可能性。因此教师要善于开发、保护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增强学生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使学生对新事物产生一种非探究不可的心理倾向。
⑴展示美术的生活之趣,以趣激奇。教学中,带领学生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受生活的乐趣,在发现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⑵呈现美术的奇异之美,以美激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非常重要。在美术教学中,教师通过课前摄制的录像,营造出美的情境,使学生很愉悦地接受与新课相联系的内容,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2.鼓励学生“好问”,促使学生勤于思考问题,是创造力培养的关键。疑问,能有效地促使学生调动已有知识经验进行迁移或联结,形成新的观点和认识,是积极思维的一种外显表现。因此,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多研究学生为什么问,帮助学生在提问中寻找并发掘创新思维。
⑴还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权利,为学生营造由不会问向会问、好问发展的支持性环境。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也是自身素质发展的主体。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组织学生质疑问难,进入“研究者”“探索者”的角色中积极主动地学习,使潜能得到发展。⑵赋予学生设问质疑的权利,为学生创设可以自主提问让他人思考的活动情境。教师为学生创设提出问题让他人解决的情境,激发孩子的挑战心理,采用“各自为战”“分组分群”“你一言、我一语”等方式进行,鼓励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用开放的眼光看世界,在解决问题时具备独创性。
3.激励学生“好为”,促使学生勇于解决问题,是创造力培养的核心。在课堂内处理和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由于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差异,解疑的方式也应有所不同。教师要激励学生做到浅显的问题自己解答,遇有争议的问题集体探讨;较难的问题师生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解疑的过程中提倡先猜测再验证的设想,注重联系实践活动,讲究团队合作。
4.引导学生“好思”,促使学生善于反思学习过程,是创造力培养的保证。一个善于学习创造的人,必定是善于通过自我意识的监控主动反思学习过程的学习主人。因此,教师要为学生多留一些反思和省察自己思想和行为的时间,引导他们及时科学地梳理、评价、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超越既有经验,突破习惯限制,形成崭新认识。
关键词 教育观念 个性化 创造性 发展
一、对小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若干认识
1.自主学习,一不小心便跌进“自我注入”的泥坑。“新的教育精神使个人成为自我文化进步的主人和创造者。自学,尤其是在帮助下的自学,在任何教育体系中,都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在学习化的社会中,只有自学才能解决知识的无限性与受教育时间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由他主学习改变为自主学习被看作是教育教学观念转变的重要标志。但现在的自学大多仍是固守着“自学—归纳知识要点—临摹练习”这一以教师为中心的他主学习模式,在教学目标上仍只注重知识的获取和应用,简单地把学生占有可支配时间的多少看作为“生本化”程度高低的决定因素。学生被引入教材编写者预设的轨道,缩小了探索的空间,失去了发现和创新的可能,一种变相的注入随之产生,那就是“自我注入”。
在美术创作绘画方面经常出现这种矛盾,目的是要求学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但教师往往不放心,在学生绘画前喜欢把要求讲得过多过细。另外一些教师往往把小事化大,当某一学生在绘画过程中出现一些小问题,教师就会下令让全班同学注意这个问题。致使学生在绘画时不知到底该注意哪些问题?原本应该是自主化、个性化的绘画创作最后成了千篇一律的画面。
2.合作交流,稍不留意就滑入“各执偏见”的误区。我们之所以提出要对“自学”进行反思,是想还给学生真正意义上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多一些难以忘怀的探索,多一些令人激动的发现,多一些印象深刻的交流,多一些心情愉悦的合作。但社会心理学家拉塔涅提出的“责任扩散效应”给合作交流带来了许多消极的影响。教师认为只要以小组形式进行学习,学生就会自然地合作,在小组学习活动开展时不关注、不指导、不监控、不调整学生的交往活动;学生普遍认为在小组群体只要有一个个体能完成任务就行,与自己似乎关系不大,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丧失;“教师讲,学生听”则演变为“好学生讲,差学生听”,新的不平等教育随之产生。表面上很民主、很活跃的课堂气氛实则内隐种种阴影,全体参与、全程参与成了一句空话。
在美术教学中,尤其是手工制作课,经常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但真正参与设计和制作的学生总是那么几个,大部分人充当的都是旁观者的角色。教师稍不留意,小组合作就给一些人提供了在课堂上随意走动的机会,甚至给少部分人提供了逃避任务的机会。一节看似热闹活跃的合作课,其实是一节自由活动课。如此的合作演变到最后就成了少部分人施展能力的舞台,造成了大部分人学习的依赖性,不平等的受教育就悄悄地产生了。
3.个性化练习,虚有其表却贴上了“开放性教学”的标签。美术个性化练习,是相对于传统临摹而言的,其主要特征常表现在丰富的想象性、方法的多样性、答案的开放性等方面,它能有效地拓展学生分析问题、解答问题的自由度和参与面,是学生处理信息、拓宽思路、发展个性、开发潜能的一方必不可少的天地,其重要现实意义已在崇尚学习、追求创新的今天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同。但有的老师只把个性化练习作为一种教学点缀,放在封闭式单线式教学过程的某个环节上一亮,全然不顾教学整体过程的开放性和生成性,这犹如给个性化练习套上了手铐。
在新课程实施的今天,还有很多老师把美术教学过程简单地分为互不联系的两大块:教师的教与学生的操作。新课的导入,新知的传授,方法的运用,尽管都有学生参与,但学生充当的只是参与者,一切都在老师的无形掌控之中进行着。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有:部分老师怕学生的思维太活跃控制不了,不敢放开让学生去进行创造性的学习,不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只重视学习的结果,名为个性化的练习,其实还都是在教师的指导中进行的。
二、对小学生创造力培养的若干认识
1.诱发学生“好奇”,促使学生乐于发现问题,是创造力培养的前提。好奇是儿童的天性,是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因素,是创造活动的诱发剂,也是进行创造活动的原动力。缺失好奇心,就缺失了主动和坚持的毅力,就缺失了创造的可能性。因此教师要善于开发、保护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增强学生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使学生对新事物产生一种非探究不可的心理倾向。
⑴展示美术的生活之趣,以趣激奇。教学中,带领学生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受生活的乐趣,在发现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⑵呈现美术的奇异之美,以美激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非常重要。在美术教学中,教师通过课前摄制的录像,营造出美的情境,使学生很愉悦地接受与新课相联系的内容,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2.鼓励学生“好问”,促使学生勤于思考问题,是创造力培养的关键。疑问,能有效地促使学生调动已有知识经验进行迁移或联结,形成新的观点和认识,是积极思维的一种外显表现。因此,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多研究学生为什么问,帮助学生在提问中寻找并发掘创新思维。
⑴还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权利,为学生营造由不会问向会问、好问发展的支持性环境。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也是自身素质发展的主体。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组织学生质疑问难,进入“研究者”“探索者”的角色中积极主动地学习,使潜能得到发展。⑵赋予学生设问质疑的权利,为学生创设可以自主提问让他人思考的活动情境。教师为学生创设提出问题让他人解决的情境,激发孩子的挑战心理,采用“各自为战”“分组分群”“你一言、我一语”等方式进行,鼓励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用开放的眼光看世界,在解决问题时具备独创性。
3.激励学生“好为”,促使学生勇于解决问题,是创造力培养的核心。在课堂内处理和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由于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差异,解疑的方式也应有所不同。教师要激励学生做到浅显的问题自己解答,遇有争议的问题集体探讨;较难的问题师生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解疑的过程中提倡先猜测再验证的设想,注重联系实践活动,讲究团队合作。
4.引导学生“好思”,促使学生善于反思学习过程,是创造力培养的保证。一个善于学习创造的人,必定是善于通过自我意识的监控主动反思学习过程的学习主人。因此,教师要为学生多留一些反思和省察自己思想和行为的时间,引导他们及时科学地梳理、评价、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超越既有经验,突破习惯限制,形成崭新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