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础教育中培养“文化感知”和唤醒“文化自觉”——以古诗词教学为例的探讨

来源 :基础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oi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传统文化进课程”在基础教育领域的逐步推进,“文化育人”功能的深化探索成为了一个关键性问题。以挖掘传统文化内容本体特征和彰显中国文化特质的双层视角来拓宽传统文化的教学视野以及深化“文化育人”效果可能是一个重要思路。以古诗词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通过对“气象”“神韵”“境界”这三个诗词本体特征的挖掘和呈现,培育和提升学生的“文化感知力”。在此基础之上,教师可以进一步通过对古诗词所承载和反映的中国文化的“观念”“思维”“语言”“审美”四个方面特质的彰显和点拨,激活和唤醒学生的“文化自觉性”。这一深化的教学探索
其他文献
摘 要: 优秀的动画角色会成为动画的代表。角色是动画的灵魂。本文结合经典动画角色形象,从角色体貌、角色个性、动画风格等方面具体分析动画角色设计要素,总结经典动畫角色设计的一般规律。这些要素影响着动画角色的创作,成功的动画作品加上深入人心的角色形象会让观众记忆犹新、念念不忘。   关键词: 动画角色;设计;动画   中图分类号: J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2-8122(202
摘 要: 广播电视在我国居民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需求的重要的传播媒介 [1] 。广播电视语言在传播的过程中,有其自身的独特性,能够引起受众的关注与讨论,广播电视语言对于传递精神文化具有积极的作用,如何更好地体现文化、展示规范,是本文所要探讨研究的。本文笔者主要阐述了广播电视语言的相关概念,对广播电视语言的文化性以及规范性进行了分析,并对广播电视语言的文化性与规范性之间的关系展开
摘 要: 當前,为有效推动出版融合向纵深发展,传统的教材出版必须同新兴出版深度融合,创新教材出版营销模式。媒体融合催生了新的教材形态和营销策略,为此,应加强线上与线下的互动营销,形成双向的良性互动,并坚持以教学服务为宗旨,打造一线教学服务品牌,为教材使用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关键词: 融合发展;营销策略;教学服务;资源整合   中图分类号: G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2
摘 要: 近年来,随着大众言论向社交平台倾斜,基于社交媒体的网络舆论反转现象频发,这不仅造成了媒体公信力的降低,也对新闻事件的当事人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同时,网络舆论的发展及其反转都有可能演化为现实的群体性行为,不利于社会秩序的维护。本文将从宏观的角度,综合性地探讨网络舆论反转现象的成因及影响,并进一步提出如何有效地减少网络舆论的反转现象,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  关键词: 舆论;舆论反转;网
摘 要: 在国家大力发展智慧旅游的号召下,陕西省西安市也积极推进城市智慧旅游体系建设,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此背景下,本文采用实地调研、访谈等方法,基于游客体验视角,研究西安智慧旅游的发展状况,根据所收集到的数据和访谈资料,发现西安智慧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然后从旅游前、中、后三个阶段提出西安智慧旅游的发展建议,旨在对全国其它城市智慧旅游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意义。   关键词: 智慧旅游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历来重视“师徒制”和“教学工作室”的模式,而本文主要从传统到重塑:“师徒制与教学工作室”创新机制研究;顶层到微观:“师徒制与教学工作室”存在的主要问
摘 要: 目前,我国非遗保护工作正在不断稳步推进、逐渐深入,随着大数据技术及其它新兴技术的逐渐成熟,非遗的数字化保护在非遗资源存储、分析、应用等各方面都有了新思路、新途径。本文以织绣类非遗项目为例,从大数据应用于织绣类非遗技艺数字化保护的重要性与意义出发,从数据存储、动态管理、应用范围、文化基因研究、保护思路等方面具体分析了大数据驱动下织绣类非遗项目的保护途径。在此基础上,本文笔者认为织绣类非遗项
摘 要: 三线建设文化价值内涵深刻,传播好三线建设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阐述新媒体视阈下三线建设文化传播的价值基础上,提出其传播的路径,有利于提升三线建设文化的影响力、感召力,弘扬 “ 三线精神 ” ,充分发挥其激励、教育的作用。   关键词: 新媒体;三线建设文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 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2-8122(2021)09-0023-04 
摘 要: 老年数字素养教育具有消弭 “ 数字鸿沟 ” 、强化信息认知能力、顺利实现再社会化的重要意义。在教育中,基于老年人数字媒介接触的弱势性、媒介信息解读的差异性和媒介互动的被动性,采取体验式教育、个性化教育和参与式教育,能达到把老年人培养成为 “ 主动阅听人 ” 的目标。  关键词: 老年;数字素养;教育;传播  中图分类号: 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2-8122(2021
加强高中阶段的教师合作既是教育政策和实践的客观要求,也是共同促进学生发展的应有之义。然而,在高压力和强问责的工作环境下,如何认识并有效促进高中教师真实有效的合作仍然是一个亟需探究的议题。文章基于哈格里夫斯的合作文化理论视角,通过对三十位普通高中教师的深度访谈,试图澄清当前高中教师合作的真实状态及其文化影响因素。研究发现,高中教师合作呈现出个人主义、派别主义和组织主义等三种不同的实践文化样态,且存在价值观念不统一、组织制度不规范、行为模式不健全等现实困境。鉴于此,研究认为,高中教师合作要突破眼前困境,须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