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1-000-02
摘 要 随着近年来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普通高校的招生规模和数量迅猛发展,因此,高校教育改革迫在眉睫。实习基地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民族院校由于地处民族地区经济文化教育相对落后,如何结合民族地区资源,发挥其资源优势,建立具有民族院校人才培养特色的实习基地,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民族地区民族院校课程改革的需要。本文通过专家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等方法对湖北民族学院体育学院大学生实习基地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对大学生实习基地进行综合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基地建设发展建议,促进大学生实习基地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民族地区 民族院校 实习实训基地 可持续发展
一、前言
教育实习是高等师范院校教育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对学生进行教育专业训练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教育质量,保证培养合格的中学师资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通过教育实习不仅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实践教学能力,促进他们教学水平的提高,还可以检验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规格和质量,有助于促进高校教育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高校实习基地是大学生进行毕业实习的重要载体,实习实训基地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实习实训基地功能的发挥,也关系到学生实习教学质量和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应将地区优势跟民族文化相结合,明确教育培养目标,突出民族院校的办学特色,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民族院校实习基地,进一步促进民族院校人才的培养。本文通过审视民族地区民族院校大学生实习基地的建设,分析其发展存在问题,提出民族院校大学生实习基地的可持续发展途径和方法,积极推进民族院校大学生教育实习基地的改革,为民族院校教育实习改革提供借鉴。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
以湖北民族学院体育学院建设的44个校内外实习基地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知网,学校图书馆查阅体育教学实习以及教育实习基地的相关资料,了解国内体育教学实习以及实习基地现状、发展以及建设等方面的研究。
2.实地访谈法。对湖北民族学院体育学院主管领导、体育学院教师,各实习基地分管领导,实习基地教师以及学生进行访谈,详细了解实习基地建设情况以及存在问题。
3.问卷调查法。设计合理的问卷调查内容,对体育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进行调查研究,根据调查内容,统计体育实习基地建设现状及其制约因素。
4.实地考察法。随机抽取部分实习基地进行实地考察,获取实习基地的实习资料以及管理文件资料,实习场地器材、学生后勤保障以及实习学生反馈信息等。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湖北民族学院体育学院实习基地基本情况
湖北民族学院根据师范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和《湖北民族学院实习工作管理规定》,共建立了44个实习基地,分布在恩施州各县市,以及龙山县、黔江区、广水市和宜昌市。具体分布见表1
(二)湖北民族学院体育学院实习基地存在问题
现阶段我国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面向基层、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人。师范生进行教学实习是高校培养人才计划中重要环节,教学实习有助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专业素质以及创新能力,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高校必须重视大学生的教学实习,而教学实习基地的建设和发展是高校进行教育实习工作顺利进行的保障。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1]4号)文件指出:“要建立和完善校内外实习基地,高度重视毕业实习,提高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的质量。”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规定:“建设一批示范教学基地和基础课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强化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由此可见,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教育实习基地建设。
湖北民族学院地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一所以本科教育为主的省属普通本科院校,是湖北省重点建设高校,也是湖北省政府和国家民委共建学校,创建少数民族地区特色学校实施方案是学校办学思想的重要体现。体育学院经过多年发展,实习基地的建设也具备了一定的规模,但是仍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基地建设的不系统、不均衡、不规范等问题。
1.实习基地建设困难。实习基地的建设,既要考虑基地能容实习生的数量,有要考虑教育实习的质量。湖北民族学院体育学院建立实习基地学校统一和实习基地签订协议的,由于经费紧张,建立适合体育学院学生实习的基地的学校就比较困难。
2.实习基地质量参差不齐。各个实习基地地理位置不同,有的是农村中小学,体育场地不够,客观造成了与学院学生实习的质量下降;还有部分中小学对实习工作不重视,实习工作流于形式,起不到学生实习的作用。
3.学生指导教师任务多,没有公平、合理的对学生实习进行指导和考核。学校实习基地的指导教师一般是实习基地教学经验比较丰富的老教师,通过调查了解到,除了指导实习学生,他们自己也承担着大量的教学工作,所以平时对学生的指导一般较少,对最后实习结束学生的考核考核也不够客观。
4.实习学生管理体制不完善。通过调查得知,学生在实习期间的管理存在较大漏洞,实习学校、指导教师对学生的管理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制度。
为了使体育学院实习基地的建设最大限度的满足教学实习需要,需要全面系统的建设实习基地,充分发挥实习基地的功能,适应当前教育实习改革的需要,不断深化和加强对体育学院实习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三)湖北民族学院体育学院实习基地可持续发展研究
1.建立健全实习基地规划制度和运行管理机制
传统的湖北民族学院教育实习管理方法是采用混合组队实习(各学科学生混合组队)和分散自主实习两种模式,但是这种实习模式存在一定的弊端,比如实习基地管理较为机械,对实习学生管理懒散等问题,因此要建立健全教育实习基地制度及管理机制。首先建立新型实习基地管理体系,由湖北民族学院、地方教育管理部门、实习学校共同参与的管理体系。其次,完善实习基地运行管理机制,学校选派优秀老师到实习学校,与学生指导老师,共同对学生进行实习指导,另外加强对实习指导老师的监督管理,对学生实习全程进行监督,检查学生实习情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加强对实习学校对相关实习工作落实情况以及基地建设情况,对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意见。
2.建立实习基地评估体系
建立湖北民族学院实习基地评估体系,首先要研究实习基地评估指标及其内容,在评估内容和指标应该包含以下方面:实习教学计划、实习教学安排、基地建设的具体工作计划、基地建设需要的条件、实习实践场地,实习实践教学基地的管理制度、实习實践指导人员、双方合作目的、基地建设目标与受益范围、双方权利和义务、实习师生的食宿、学习、交通等安排、协议合作年限等。
3.加强实习指导教师的队伍建设
实习指导老师队伍建设直接决定了实习学生实习效果的质量,因此要加强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首先,实习指导教师的选派上要严格把关,选拔那些富有经验,具有责任心,具有先进教育教学理念的教师担任实习指导教师。其次,加强对实习指导教师的业务培训,采用多种形式的会议、讲座等。第三,构建实习指导教师评价体系,多层次开展对实习指导教师的评价,一是对实习学生实习效果,比如讲课、说课等反馈实习指导教师培训质量;二是对实习指导教师综合素质,如业务能力、知识水平等方面进行评价。三是实习学生进行评价,通过问卷、谈话等方式了解实习指导教师的指导工作。四是同行评价,在实习学生实习期间,有实习带队教师、实习指导教师之间互评。
参考文献:
[1] 高师教育实习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教育发展研究.2008.11.
[2] 魏德才.论高校实习基地建设的制度创新[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01:165-168.
摘 要 随着近年来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普通高校的招生规模和数量迅猛发展,因此,高校教育改革迫在眉睫。实习基地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民族院校由于地处民族地区经济文化教育相对落后,如何结合民族地区资源,发挥其资源优势,建立具有民族院校人才培养特色的实习基地,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民族地区民族院校课程改革的需要。本文通过专家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等方法对湖北民族学院体育学院大学生实习基地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对大学生实习基地进行综合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基地建设发展建议,促进大学生实习基地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民族地区 民族院校 实习实训基地 可持续发展
一、前言
教育实习是高等师范院校教育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对学生进行教育专业训练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教育质量,保证培养合格的中学师资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通过教育实习不仅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实践教学能力,促进他们教学水平的提高,还可以检验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规格和质量,有助于促进高校教育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高校实习基地是大学生进行毕业实习的重要载体,实习实训基地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实习实训基地功能的发挥,也关系到学生实习教学质量和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应将地区优势跟民族文化相结合,明确教育培养目标,突出民族院校的办学特色,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民族院校实习基地,进一步促进民族院校人才的培养。本文通过审视民族地区民族院校大学生实习基地的建设,分析其发展存在问题,提出民族院校大学生实习基地的可持续发展途径和方法,积极推进民族院校大学生教育实习基地的改革,为民族院校教育实习改革提供借鉴。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
以湖北民族学院体育学院建设的44个校内外实习基地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知网,学校图书馆查阅体育教学实习以及教育实习基地的相关资料,了解国内体育教学实习以及实习基地现状、发展以及建设等方面的研究。
2.实地访谈法。对湖北民族学院体育学院主管领导、体育学院教师,各实习基地分管领导,实习基地教师以及学生进行访谈,详细了解实习基地建设情况以及存在问题。
3.问卷调查法。设计合理的问卷调查内容,对体育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进行调查研究,根据调查内容,统计体育实习基地建设现状及其制约因素。
4.实地考察法。随机抽取部分实习基地进行实地考察,获取实习基地的实习资料以及管理文件资料,实习场地器材、学生后勤保障以及实习学生反馈信息等。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湖北民族学院体育学院实习基地基本情况
湖北民族学院根据师范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和《湖北民族学院实习工作管理规定》,共建立了44个实习基地,分布在恩施州各县市,以及龙山县、黔江区、广水市和宜昌市。具体分布见表1
(二)湖北民族学院体育学院实习基地存在问题
现阶段我国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面向基层、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人。师范生进行教学实习是高校培养人才计划中重要环节,教学实习有助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专业素质以及创新能力,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高校必须重视大学生的教学实习,而教学实习基地的建设和发展是高校进行教育实习工作顺利进行的保障。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1]4号)文件指出:“要建立和完善校内外实习基地,高度重视毕业实习,提高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的质量。”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规定:“建设一批示范教学基地和基础课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强化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由此可见,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教育实习基地建设。
湖北民族学院地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一所以本科教育为主的省属普通本科院校,是湖北省重点建设高校,也是湖北省政府和国家民委共建学校,创建少数民族地区特色学校实施方案是学校办学思想的重要体现。体育学院经过多年发展,实习基地的建设也具备了一定的规模,但是仍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基地建设的不系统、不均衡、不规范等问题。
1.实习基地建设困难。实习基地的建设,既要考虑基地能容实习生的数量,有要考虑教育实习的质量。湖北民族学院体育学院建立实习基地学校统一和实习基地签订协议的,由于经费紧张,建立适合体育学院学生实习的基地的学校就比较困难。
2.实习基地质量参差不齐。各个实习基地地理位置不同,有的是农村中小学,体育场地不够,客观造成了与学院学生实习的质量下降;还有部分中小学对实习工作不重视,实习工作流于形式,起不到学生实习的作用。
3.学生指导教师任务多,没有公平、合理的对学生实习进行指导和考核。学校实习基地的指导教师一般是实习基地教学经验比较丰富的老教师,通过调查了解到,除了指导实习学生,他们自己也承担着大量的教学工作,所以平时对学生的指导一般较少,对最后实习结束学生的考核考核也不够客观。
4.实习学生管理体制不完善。通过调查得知,学生在实习期间的管理存在较大漏洞,实习学校、指导教师对学生的管理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制度。
为了使体育学院实习基地的建设最大限度的满足教学实习需要,需要全面系统的建设实习基地,充分发挥实习基地的功能,适应当前教育实习改革的需要,不断深化和加强对体育学院实习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三)湖北民族学院体育学院实习基地可持续发展研究
1.建立健全实习基地规划制度和运行管理机制
传统的湖北民族学院教育实习管理方法是采用混合组队实习(各学科学生混合组队)和分散自主实习两种模式,但是这种实习模式存在一定的弊端,比如实习基地管理较为机械,对实习学生管理懒散等问题,因此要建立健全教育实习基地制度及管理机制。首先建立新型实习基地管理体系,由湖北民族学院、地方教育管理部门、实习学校共同参与的管理体系。其次,完善实习基地运行管理机制,学校选派优秀老师到实习学校,与学生指导老师,共同对学生进行实习指导,另外加强对实习指导老师的监督管理,对学生实习全程进行监督,检查学生实习情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加强对实习学校对相关实习工作落实情况以及基地建设情况,对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意见。
2.建立实习基地评估体系
建立湖北民族学院实习基地评估体系,首先要研究实习基地评估指标及其内容,在评估内容和指标应该包含以下方面:实习教学计划、实习教学安排、基地建设的具体工作计划、基地建设需要的条件、实习实践场地,实习实践教学基地的管理制度、实习實践指导人员、双方合作目的、基地建设目标与受益范围、双方权利和义务、实习师生的食宿、学习、交通等安排、协议合作年限等。
3.加强实习指导教师的队伍建设
实习指导老师队伍建设直接决定了实习学生实习效果的质量,因此要加强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首先,实习指导教师的选派上要严格把关,选拔那些富有经验,具有责任心,具有先进教育教学理念的教师担任实习指导教师。其次,加强对实习指导教师的业务培训,采用多种形式的会议、讲座等。第三,构建实习指导教师评价体系,多层次开展对实习指导教师的评价,一是对实习学生实习效果,比如讲课、说课等反馈实习指导教师培训质量;二是对实习指导教师综合素质,如业务能力、知识水平等方面进行评价。三是实习学生进行评价,通过问卷、谈话等方式了解实习指导教师的指导工作。四是同行评价,在实习学生实习期间,有实习带队教师、实习指导教师之间互评。
参考文献:
[1] 高师教育实习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教育发展研究.2008.11.
[2] 魏德才.论高校实习基地建设的制度创新[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01:165-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