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转变教学观念,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传统的作文教学惯用讲授法、示范法、批改法、个别谈话法等,突出教师的主导统帅作用。这种做法,固然能够使学生尽快掌握写作方法,进而照猫画虎、照葫芦画瓢地写出不错的文章,但这种大包大揽、越俎代庖的做法却束缚了学生的手脚,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影响了学生创造潜力的发挥,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机械地模仿,体味不到创作的愉悦,久而久之,自然就失去了写作的兴趣。因此,我认为要改变当前作文教学的现状就必须转变教师观念:从以教师传授为中心向以训练学生能力为主的转变;从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向以学生为本,进行能力迁移的转变;从教法陈旧、呆板向现代化教学方法的转变。通过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写作热情,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让学生成为作文的作者、读者、评价者,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
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提高写作能力
1.“写”作文与“说”作文巧妙结合,化难为易,激发兴趣。常见有些学生课下侃侃而谈,作文时却茫无头绪、不知如何下手,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平时不受拘束,思维敏捷;而作文时,由于条条框框很多,顾虑重重,反而写不出来。为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我选取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命题,让学生独立思考,互相交流,当堂口头作文,看谁说得又多又好。这下学生的兴趣来了,争先恐后发言,就连平时作文最差的学生都想说两句。说得好的,得到大家的热烈掌声,积极性会更高;说得不好的,也暗下决心,下次非说好不可。此外,我还选取能启发学生心智的话题进行演讲、辩论,如“老实人吃亏吗”、“开卷有益”、“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等。学生活动前广泛搜集、筛选材料,确定主题;活动中注意倾听对方发言、选准突破口;活动后及时总结、共同提高。这些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锻炼了学生随机应变的能力。学生互相启发,互相补充,材料丰富了,见解深刻了,再作文时普遍感到容易多了。
2.帮助学生掌握创造性的思维方法,鼓励学生求异创新。在教学中,我们要解放思想、转变思维方法,允许并鼓励学生以独特的视角作探索性和独立性思考,即使有时失之偏颇也不横加指责,而是循循善诱,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挖掘学生的认识个性,才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才能造就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在教学实践中,帮助学生灵活运用顺向思维、逆向思维、发散思维、创新思维等方法对提高学生的作文质量是大有裨益的。
3.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促进学生积累素材。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的写作素材实在少得可怜,几乎在每次作文中,我们都能看到爱因斯坦、爱迪生、居里夫人的名字,甚至有的学生将小学作文中的例子照搬到高中作文中,令人啼笑皆非。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改变学生的知识结构,只有“大量阅读”才是救治语文能力低下的良方。因为“阅读是未来教育的一块基石。阅读是语文之根,阅读是学习之母,阅读是教育之本,阅读能力是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学会阅读,才能生存,才能发展”。为帮助学生积累素材,可以采用摘抄、练笔等形式。可摘抄名入轶事、寓言、成语典故、优美词句、名言警句等。摘抄是以大量阅读为基础的,而阅读和摘抄的过程就是不断充实自己提高写作能力的过程,摘抄能帮助记忆,帮助练字,是一种较好的学习方法,学生在摘抄的过程中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练笔可采取“随笔”的形式,随时记下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有一句说一句,不限字数,不限文体,海阔天空,信马由缰,这样可使学生放开思维,说自己想说的话,日久天长,学生便有东西可说,有东西可写了。
4.进行研究性互评互改作文能力训练,治标又治本。教师每学期都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费尽心血地批改作文与学生不知“其然”、更不知“其所以然”的现象形成强大反差。学生们普遍认为,经教师精批后的作文有些增色,但很少有学生知道好在哪里,今后自己如何改进,结果对学生写作能力提高不大,形成教师“为写作教学而批”,学生“为应付任务而写”的被动局面,没能产生“增加值”。
“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这句话道出了文章修改的重要意义。但当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谈到作文教学时又强调,“文章要自己改,学生只有学会了自己改的本领,才能把文章写好”,“教师只给些引导,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去考虑解决……养成了自改的习惯,这是终身受用的”。可见,叶老是赞成学生自改作文的。
由此我想到,只有让学生真正动起来,掌握了自改的本领,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实践中,我推行以学生为互评互改作文活动的主体,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写作问题,自己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潜能,通过具体可行的评改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
(1)自改、互改法。学生自改、互改作文,作为一种能力训练的教学方法,应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单项到多项、由知识到能力、由写作内容到写作形式的修改程序,循序渐进。每次自改、互改作文,学生心中都要有明确的目标,对准目标,反复训练,强化效应,使修改文章的过程变成加深理解的过程。
(2)小组鉴评法。在学生自改、互改活动进行一段时间后,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鉴评。
所谓“小组鉴评”,就是改变传统的封闭式的完全由老师一人主观评讲的方式,组织同学积极参与,共同评议,将鉴评课堂让给学生,把单纯的评改能力、写作能力转化为分析思维能力、鉴赏阅读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的综合训练。
“小组鉴评”是师生作文教学双边活动中信息及时反馈的重要环节,既是对当次作文学生写作情况的摸底、考察、评估和总结,又是对下次作文活动的指导,反映着师生信息双项交流和作文教学目标的具体落实。忽视了这一环节,就无法建立起师生信息反馈的链条。而且通过这样的活动,切实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改革。
(3)抓住问题,共同研讨。教师对学生反馈的信息和自己的调查结果,需及时总结、研究,发现普遍性、规律性的问题以及其他疑难杂症,认真解决,一个个攻破,力争学生的写作水平在某一点上能有所突破。
如对于说明文,表达方式的把握是一个大问题。《我们的寝室》一文,许多学生在说明房屋布局及设施安排时,还能准确地把握“说明”这种表达方式,但一涉及房屋主人的具体特点时,便洋洋洒洒,眉飞色舞地叙述起来,虽很精彩,但跑了题、走了调。因此,教师必须反复举例,分析说明,并就此突出强化训练,使学生较快地把握住说明的技巧和方法。
学生只有在教师有目标地指导下主动地学习知识,主动地研究作文中存在的问题,重视研究作文训练过程,亲身经历和体验修改作文的全过程,才能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教师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使学生在互评互改作文中获得大量信息,学会明辨是非,识别真美善与假恶丑;教师只有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探讨问题的浓厚兴趣,帮助学生掌握辩证地分析客观事物的科学方法,才能使学生做到动脑、动手、动口。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强了,接触的作品多了,听到的评语多了,讨论发言的锻炼机会多了,思维能力水平自然就会提高了,自然就达到“自做作文,不待教师改”的境界。
实践证明,作文教学转变教学观念,采用多种有效教学方法,这样便增强了学生的写作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写作潜能,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和鉴赏能力。在评改作文时,学生以评改者的角度进入教师的角色思考问题,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角色互换能力、分析思维能力、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体现新课改的教学思想。
传统的作文教学惯用讲授法、示范法、批改法、个别谈话法等,突出教师的主导统帅作用。这种做法,固然能够使学生尽快掌握写作方法,进而照猫画虎、照葫芦画瓢地写出不错的文章,但这种大包大揽、越俎代庖的做法却束缚了学生的手脚,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影响了学生创造潜力的发挥,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机械地模仿,体味不到创作的愉悦,久而久之,自然就失去了写作的兴趣。因此,我认为要改变当前作文教学的现状就必须转变教师观念:从以教师传授为中心向以训练学生能力为主的转变;从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向以学生为本,进行能力迁移的转变;从教法陈旧、呆板向现代化教学方法的转变。通过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写作热情,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让学生成为作文的作者、读者、评价者,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
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提高写作能力
1.“写”作文与“说”作文巧妙结合,化难为易,激发兴趣。常见有些学生课下侃侃而谈,作文时却茫无头绪、不知如何下手,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平时不受拘束,思维敏捷;而作文时,由于条条框框很多,顾虑重重,反而写不出来。为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我选取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命题,让学生独立思考,互相交流,当堂口头作文,看谁说得又多又好。这下学生的兴趣来了,争先恐后发言,就连平时作文最差的学生都想说两句。说得好的,得到大家的热烈掌声,积极性会更高;说得不好的,也暗下决心,下次非说好不可。此外,我还选取能启发学生心智的话题进行演讲、辩论,如“老实人吃亏吗”、“开卷有益”、“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等。学生活动前广泛搜集、筛选材料,确定主题;活动中注意倾听对方发言、选准突破口;活动后及时总结、共同提高。这些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锻炼了学生随机应变的能力。学生互相启发,互相补充,材料丰富了,见解深刻了,再作文时普遍感到容易多了。
2.帮助学生掌握创造性的思维方法,鼓励学生求异创新。在教学中,我们要解放思想、转变思维方法,允许并鼓励学生以独特的视角作探索性和独立性思考,即使有时失之偏颇也不横加指责,而是循循善诱,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挖掘学生的认识个性,才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才能造就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在教学实践中,帮助学生灵活运用顺向思维、逆向思维、发散思维、创新思维等方法对提高学生的作文质量是大有裨益的。
3.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促进学生积累素材。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的写作素材实在少得可怜,几乎在每次作文中,我们都能看到爱因斯坦、爱迪生、居里夫人的名字,甚至有的学生将小学作文中的例子照搬到高中作文中,令人啼笑皆非。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改变学生的知识结构,只有“大量阅读”才是救治语文能力低下的良方。因为“阅读是未来教育的一块基石。阅读是语文之根,阅读是学习之母,阅读是教育之本,阅读能力是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学会阅读,才能生存,才能发展”。为帮助学生积累素材,可以采用摘抄、练笔等形式。可摘抄名入轶事、寓言、成语典故、优美词句、名言警句等。摘抄是以大量阅读为基础的,而阅读和摘抄的过程就是不断充实自己提高写作能力的过程,摘抄能帮助记忆,帮助练字,是一种较好的学习方法,学生在摘抄的过程中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练笔可采取“随笔”的形式,随时记下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有一句说一句,不限字数,不限文体,海阔天空,信马由缰,这样可使学生放开思维,说自己想说的话,日久天长,学生便有东西可说,有东西可写了。
4.进行研究性互评互改作文能力训练,治标又治本。教师每学期都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费尽心血地批改作文与学生不知“其然”、更不知“其所以然”的现象形成强大反差。学生们普遍认为,经教师精批后的作文有些增色,但很少有学生知道好在哪里,今后自己如何改进,结果对学生写作能力提高不大,形成教师“为写作教学而批”,学生“为应付任务而写”的被动局面,没能产生“增加值”。
“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这句话道出了文章修改的重要意义。但当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谈到作文教学时又强调,“文章要自己改,学生只有学会了自己改的本领,才能把文章写好”,“教师只给些引导,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去考虑解决……养成了自改的习惯,这是终身受用的”。可见,叶老是赞成学生自改作文的。
由此我想到,只有让学生真正动起来,掌握了自改的本领,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实践中,我推行以学生为互评互改作文活动的主体,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写作问题,自己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潜能,通过具体可行的评改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
(1)自改、互改法。学生自改、互改作文,作为一种能力训练的教学方法,应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单项到多项、由知识到能力、由写作内容到写作形式的修改程序,循序渐进。每次自改、互改作文,学生心中都要有明确的目标,对准目标,反复训练,强化效应,使修改文章的过程变成加深理解的过程。
(2)小组鉴评法。在学生自改、互改活动进行一段时间后,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鉴评。
所谓“小组鉴评”,就是改变传统的封闭式的完全由老师一人主观评讲的方式,组织同学积极参与,共同评议,将鉴评课堂让给学生,把单纯的评改能力、写作能力转化为分析思维能力、鉴赏阅读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的综合训练。
“小组鉴评”是师生作文教学双边活动中信息及时反馈的重要环节,既是对当次作文学生写作情况的摸底、考察、评估和总结,又是对下次作文活动的指导,反映着师生信息双项交流和作文教学目标的具体落实。忽视了这一环节,就无法建立起师生信息反馈的链条。而且通过这样的活动,切实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改革。
(3)抓住问题,共同研讨。教师对学生反馈的信息和自己的调查结果,需及时总结、研究,发现普遍性、规律性的问题以及其他疑难杂症,认真解决,一个个攻破,力争学生的写作水平在某一点上能有所突破。
如对于说明文,表达方式的把握是一个大问题。《我们的寝室》一文,许多学生在说明房屋布局及设施安排时,还能准确地把握“说明”这种表达方式,但一涉及房屋主人的具体特点时,便洋洋洒洒,眉飞色舞地叙述起来,虽很精彩,但跑了题、走了调。因此,教师必须反复举例,分析说明,并就此突出强化训练,使学生较快地把握住说明的技巧和方法。
学生只有在教师有目标地指导下主动地学习知识,主动地研究作文中存在的问题,重视研究作文训练过程,亲身经历和体验修改作文的全过程,才能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教师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使学生在互评互改作文中获得大量信息,学会明辨是非,识别真美善与假恶丑;教师只有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探讨问题的浓厚兴趣,帮助学生掌握辩证地分析客观事物的科学方法,才能使学生做到动脑、动手、动口。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强了,接触的作品多了,听到的评语多了,讨论发言的锻炼机会多了,思维能力水平自然就会提高了,自然就达到“自做作文,不待教师改”的境界。
实践证明,作文教学转变教学观念,采用多种有效教学方法,这样便增强了学生的写作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写作潜能,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和鉴赏能力。在评改作文时,学生以评改者的角度进入教师的角色思考问题,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角色互换能力、分析思维能力、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体现新课改的教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