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一中”这个老大相比,二中无论在办学条件还是在生源、师资配置方面都无法与之比肩,似乎做个名副其实的老二就是二中的宿命。然而,在苏中有一所叫姜堰二中的学校,从她诞生的那天起,就一直不甘委身于县中的“腋下”生存,在不断追赶、超越的路上,书写了“二中其实也可以一流”的神话。
说起姜堰二中,业界人士都知道这是一所在省内有影响力的一流学校。这样几组数字足以证明这所二中的一流业绩:2007年以来,每年高考本二达线人数都近1000人;先后培养了5位教授级高级教师,9位特级教师,6位“省333人才工程”培养对象;先后承担了10多项省级及以上课题研究任务,其中国家级课题《本真教育:高中素质教育的校本研究》获得全国规划办课题研究优秀奖。
类似姜堰二中这样一类学校的崛起、超越,引人深思:二流的生源为什么能有一流的质量?平凡苗为何也开出了优秀花?是什么动力让他们不甘于平庸?二中拿什么超越别人、超越历史、超越自我?二中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解析姜堰二中这个样本,对于“二中群体”的发展有很多的启示。
启示之一:文化是二中梦圆一流的精神指南
学校的竞争说到底是文化的较量。办学校是需要精神的,特别在经费、师资、生源等“硬件”上明显处于劣势地位的二中,如果没有文化软实力作为精神引领,很难梦圆一流。
姜堰二中的文化建设,走的是一条从模糊到清晰、从粗放到精细的有根有魂发展之路。从学校的首任校长提出“培养革命干部的摇篮,倡导艰苦朴素的精神,培养刻苦求学的态度”,这所学校就开始有了自己的办学追求。1960-1970年代,学校提出“人民办教育”、“为民而学”口号,这所学校有了自己与众不同的办学思想。1980年代,学校倡导“为振兴中华而读书”,充满了理想的色彩。1990年代,学校确立“办省内名校”的发展意识,开始构筑她的名校梦。2006年以来,当“名校梦”梦想成真的时候,这所学校又开始了对教育的本源追问,构建了以“坚持本色,解放智慧,追求真理,学做真人”为内核的“本真教育”理念,全力开启“利益共同、道德共同、学习共同、发展共同”的共同体文化,描绘“文化共创,师生共生,教育共融、教学共长、管理共谋”美好教育愿景。
姜堰二中文化的发展历程告诉人们:“没有等靠要,只有做中学”。没有现成的尝试着办,没有规律的摸着办,没有思路的想着办,没有条件的创造条件也要办。从一所老民中,发展成为省重点高中、国家示范高中,直至今天业内盛赞的“在全省乃至全国最有影响的‘第二中学’之一”,可以说,姜堰二中发展、超越的每一步都离不开“二中文化”的引领。
从大处说,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精神指南,体现的是学校的教育哲学;从小处说,文化体现的是一所学校的管理智慧。处在二中的位置上,必须懂得文化虽无形,却魅力无穷。文化滋养情感,文化产生力量,文化超越智慧。
启示之二:教师是二中梦圆一流的核心竞争力
教师是学校里最大的变量,教师是学校的镜子,教师是教学的主宰,教师是学生的楷模,教师是课程的主人。作为二中,欲想跻身一流,必须树立“发展教师来发展学校”的意识,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造就一支有“拼命三郎”的精神、教育教学精湛的教师队伍。
在姜堰,二中教师“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是出了名的。其实一开始,这所学校教师整体素质并不尽如人意:底子薄,能力弱,1990年代初,学校英语教师只有3人具备本科学历。为了帮助教师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学校不惜代价,每周六、日风雨无阻用大客车把教师送到扬州大学去培训。2000年以后,学校又把大批英语教师送到国外去培训,这不仅丰富了教师的教学经历,而且拓宽了教师对教育的理解。
做二中的教师,最辛苦但也最幸运。为了让“嫩竹扁担”能迅速挑起大梁,姜堰二中专门为他们量身定做职业生涯成长规划,通过组织支持、专家指导、名师引领,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从传统的师徒结对到组建青年教师学校,从最初的教师学历提升到境外研修学习,学校逐年加大教师培养培训的力度,有效缩短了青年教师成长的“助跑期”。特别是2000年以来,姜堰二中依托江苏省教科院举办了“青春文化学习社”,引领青年教师在规划中定位,在交流中反思,在反思中提升,在实践中成长。此外,学校还大力实施“131”人才工程,鼓励各个层次的教师角逐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搭建阶梯、提供平台。
教师的奉献精神,可以成就学校的办学业绩;教师的专业成长,可以汇聚学校的生长力量。说到底,是教师的精彩,成就了学校的精彩。姜堰二中的教师队伍的实践告诉我们,把教师带上一条不甘平庸、敢于超越的专业发展之路,二中的卓越才有可能。
启示之三:创新是二中梦圆一流的不竭动力
把学生送进理想的大学,这是任何一所普通高中都无法回避的路。在起点上本已处于劣势的二中,如果仍像一中那样“按常规出牌”,落后也就在情理之中。因此,二中的一流之路,注定要走一条扬长避短、错位竞争、弯道超越的路。
“创新则生,守旧则亡。”这是姜堰二中人常挂在嘴边说的一句话。多年来,姜堰二中一天也没有停止创新的步伐。
在教学策略的选择上,2006年前这所学校就在高考的选科上提出了“多选生化,少选物理”的选科策略,创造了本一、本二在本地区都是第一的好成绩。面对学生中等生偏多的实际,学校提出了“起点低一点,坡度小一点,勤反馈,及时补”及“夯实基础、主攻中档、滚动渗透、螺旋上升”的教学要求。针对二中的学生“发现提出问题的能力不强,解决问题的思路不清,感悟问题、生成问题的角度不多”,实施了“问题链·导学”模式,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科学地解决问题,理性地感悟问题”,把这种模式和探究合作学习整合在一起,实现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较大的转变。面对师生大量使用外来资料,学生痛苦、教师辛苦的状况,学校悟出了“适用的才是有用的,有用的才是有效的”道理,坚持走教辅材料校本化的道路,解决了“短板教师”的备课问题,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在教育方式的选择上,姜堰二中有一条“7:3原则”,即70%的精力和时间,用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应对高考方面,30%的精力和时间,用在培养学生的生活态度、生活情趣、文明礼仪等基本素质的养成。针对当下低水平的家庭教育、荒漠化的社会教育,给学校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的实际,姜堰二中没有像大多数学校那样,以家长委员会来作为沟通学校和家长的桥梁,而是通过办名副其实的家长学校来构建家校互动的平台,把家长学校办成了家长培训基地。到目前为止,开办24期,深受家长的欢迎,每次培训自愿来的家长少则500多人,多则3000多人。
在发展路径的选择上,姜堰二中坚持在夹缝中求生存,在艰难的摸索中成长,在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之间寻找实用主义。在三线城市的姜堰二中,能否开辟一条通往国际一流大学的绿色通道?2010年,学校跟澳大利亚的Haileybury合作办学,经过三年的努力,VCE项目的学生澳洲高考成绩突出,31名学生全部就读世界一流大学,一位同学的成绩是中国区的第一名,一名同学是中国区唯一获得数学满分的考生,在多元办学上姜堰二中又迈出了“令人惊奇”的一步。
当然,制约二中梦圆一流的因素还有很多。但是,身处二中这个特殊的位置,无论何时何地,都应当恪守“发展是硬道理,不发展没道理”,让奔跑成为二中人永远前进的姿态,让创新成为二中人永远的思考方式,让永不满足成为二中人的做事心态。
(董健系江苏省泰州市教育局副局长,陈余根系江苏省姜堰市第二中学校长)
说起姜堰二中,业界人士都知道这是一所在省内有影响力的一流学校。这样几组数字足以证明这所二中的一流业绩:2007年以来,每年高考本二达线人数都近1000人;先后培养了5位教授级高级教师,9位特级教师,6位“省333人才工程”培养对象;先后承担了10多项省级及以上课题研究任务,其中国家级课题《本真教育:高中素质教育的校本研究》获得全国规划办课题研究优秀奖。
类似姜堰二中这样一类学校的崛起、超越,引人深思:二流的生源为什么能有一流的质量?平凡苗为何也开出了优秀花?是什么动力让他们不甘于平庸?二中拿什么超越别人、超越历史、超越自我?二中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解析姜堰二中这个样本,对于“二中群体”的发展有很多的启示。
启示之一:文化是二中梦圆一流的精神指南
学校的竞争说到底是文化的较量。办学校是需要精神的,特别在经费、师资、生源等“硬件”上明显处于劣势地位的二中,如果没有文化软实力作为精神引领,很难梦圆一流。
姜堰二中的文化建设,走的是一条从模糊到清晰、从粗放到精细的有根有魂发展之路。从学校的首任校长提出“培养革命干部的摇篮,倡导艰苦朴素的精神,培养刻苦求学的态度”,这所学校就开始有了自己的办学追求。1960-1970年代,学校提出“人民办教育”、“为民而学”口号,这所学校有了自己与众不同的办学思想。1980年代,学校倡导“为振兴中华而读书”,充满了理想的色彩。1990年代,学校确立“办省内名校”的发展意识,开始构筑她的名校梦。2006年以来,当“名校梦”梦想成真的时候,这所学校又开始了对教育的本源追问,构建了以“坚持本色,解放智慧,追求真理,学做真人”为内核的“本真教育”理念,全力开启“利益共同、道德共同、学习共同、发展共同”的共同体文化,描绘“文化共创,师生共生,教育共融、教学共长、管理共谋”美好教育愿景。
姜堰二中文化的发展历程告诉人们:“没有等靠要,只有做中学”。没有现成的尝试着办,没有规律的摸着办,没有思路的想着办,没有条件的创造条件也要办。从一所老民中,发展成为省重点高中、国家示范高中,直至今天业内盛赞的“在全省乃至全国最有影响的‘第二中学’之一”,可以说,姜堰二中发展、超越的每一步都离不开“二中文化”的引领。
从大处说,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精神指南,体现的是学校的教育哲学;从小处说,文化体现的是一所学校的管理智慧。处在二中的位置上,必须懂得文化虽无形,却魅力无穷。文化滋养情感,文化产生力量,文化超越智慧。
启示之二:教师是二中梦圆一流的核心竞争力
教师是学校里最大的变量,教师是学校的镜子,教师是教学的主宰,教师是学生的楷模,教师是课程的主人。作为二中,欲想跻身一流,必须树立“发展教师来发展学校”的意识,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造就一支有“拼命三郎”的精神、教育教学精湛的教师队伍。
在姜堰,二中教师“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是出了名的。其实一开始,这所学校教师整体素质并不尽如人意:底子薄,能力弱,1990年代初,学校英语教师只有3人具备本科学历。为了帮助教师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学校不惜代价,每周六、日风雨无阻用大客车把教师送到扬州大学去培训。2000年以后,学校又把大批英语教师送到国外去培训,这不仅丰富了教师的教学经历,而且拓宽了教师对教育的理解。
做二中的教师,最辛苦但也最幸运。为了让“嫩竹扁担”能迅速挑起大梁,姜堰二中专门为他们量身定做职业生涯成长规划,通过组织支持、专家指导、名师引领,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从传统的师徒结对到组建青年教师学校,从最初的教师学历提升到境外研修学习,学校逐年加大教师培养培训的力度,有效缩短了青年教师成长的“助跑期”。特别是2000年以来,姜堰二中依托江苏省教科院举办了“青春文化学习社”,引领青年教师在规划中定位,在交流中反思,在反思中提升,在实践中成长。此外,学校还大力实施“131”人才工程,鼓励各个层次的教师角逐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搭建阶梯、提供平台。
教师的奉献精神,可以成就学校的办学业绩;教师的专业成长,可以汇聚学校的生长力量。说到底,是教师的精彩,成就了学校的精彩。姜堰二中的教师队伍的实践告诉我们,把教师带上一条不甘平庸、敢于超越的专业发展之路,二中的卓越才有可能。
启示之三:创新是二中梦圆一流的不竭动力
把学生送进理想的大学,这是任何一所普通高中都无法回避的路。在起点上本已处于劣势的二中,如果仍像一中那样“按常规出牌”,落后也就在情理之中。因此,二中的一流之路,注定要走一条扬长避短、错位竞争、弯道超越的路。
“创新则生,守旧则亡。”这是姜堰二中人常挂在嘴边说的一句话。多年来,姜堰二中一天也没有停止创新的步伐。
在教学策略的选择上,2006年前这所学校就在高考的选科上提出了“多选生化,少选物理”的选科策略,创造了本一、本二在本地区都是第一的好成绩。面对学生中等生偏多的实际,学校提出了“起点低一点,坡度小一点,勤反馈,及时补”及“夯实基础、主攻中档、滚动渗透、螺旋上升”的教学要求。针对二中的学生“发现提出问题的能力不强,解决问题的思路不清,感悟问题、生成问题的角度不多”,实施了“问题链·导学”模式,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科学地解决问题,理性地感悟问题”,把这种模式和探究合作学习整合在一起,实现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较大的转变。面对师生大量使用外来资料,学生痛苦、教师辛苦的状况,学校悟出了“适用的才是有用的,有用的才是有效的”道理,坚持走教辅材料校本化的道路,解决了“短板教师”的备课问题,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在教育方式的选择上,姜堰二中有一条“7:3原则”,即70%的精力和时间,用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应对高考方面,30%的精力和时间,用在培养学生的生活态度、生活情趣、文明礼仪等基本素质的养成。针对当下低水平的家庭教育、荒漠化的社会教育,给学校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的实际,姜堰二中没有像大多数学校那样,以家长委员会来作为沟通学校和家长的桥梁,而是通过办名副其实的家长学校来构建家校互动的平台,把家长学校办成了家长培训基地。到目前为止,开办24期,深受家长的欢迎,每次培训自愿来的家长少则500多人,多则3000多人。
在发展路径的选择上,姜堰二中坚持在夹缝中求生存,在艰难的摸索中成长,在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之间寻找实用主义。在三线城市的姜堰二中,能否开辟一条通往国际一流大学的绿色通道?2010年,学校跟澳大利亚的Haileybury合作办学,经过三年的努力,VCE项目的学生澳洲高考成绩突出,31名学生全部就读世界一流大学,一位同学的成绩是中国区的第一名,一名同学是中国区唯一获得数学满分的考生,在多元办学上姜堰二中又迈出了“令人惊奇”的一步。
当然,制约二中梦圆一流的因素还有很多。但是,身处二中这个特殊的位置,无论何时何地,都应当恪守“发展是硬道理,不发展没道理”,让奔跑成为二中人永远前进的姿态,让创新成为二中人永远的思考方式,让永不满足成为二中人的做事心态。
(董健系江苏省泰州市教育局副局长,陈余根系江苏省姜堰市第二中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