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县域经济到底选择什么样的发展策略?这是当下许多县域决策者正在思考的难题。
县域经济到底选择什么样的发展策略?这是当下许多县域决策者正在思考的难题。由于县域在自然资源、产业基础、地理条件、管理机制、政策环境等方面千差万别,因此,县域经济需要根据不同特点、不同阶段采取相应的发展策略。
以区位和资源禀赋为依托
的“比较优势”发展策略
区位禀赋主要指区域地理位置方面的优越性,如沿海、沿边,地处交通要道、枢纽、中心城市周边,以及处在某一政策优势区等等;资源禀赋主要指区域内自然资源、社会资源方面的优越性,如矿产资源丰富,或有海域、森林、草场、丰富的水能风能资源,以及劳动力和智力资源等等。按照比较成本理论,在所有产品生产方面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家和地区,没必要生产所有产品,而应选择生产优势最大的那些产品进行生产;在所有产品生产方面都处于劣势的国家和地区,也不能什么都不生产,而可以选择不利程度最小的那些产品进行生产。这一理论虽然产生较早,但对当前县域经济发展仍具有重大意义。
目前,县域经济产业结构趋同、大而全小而全的现象比较严重,特色产业和产业特色不明显,区位和资源禀赋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因此,县域经济的发展应该立足区位和资源禀赋,确定本地区的功能定位,突出比较优势,发展特色经济,提升产业特色,从而获取差别利益。当然,随着知识经济的出现,比较优势的范围除了区位和资源禀赋外,产业优势特别是创新能力同样不能忽视。
以产业基础为依托的
“裂变与聚变”发展策略
在化学中,一个重原子核分裂成两个或更多碎片称为裂变,几个轻原子核结合在一起称聚变,二者发生过程中都伴随能量释放的过程。所谓产业的裂变与聚变,是指在区域产业政策、市场竞争等外力的作用下,三次产业内部或跨产业的生产要素的整合过程。
产业的裂变与聚变有多种表现形式,如农业资源丰富的县,可以依托种植业、养殖业的规模优势,产业特色生成和分离第二产业——农产品加工业,也可以生成和分离出第三产业——农业生态旅游;再如,传统工业占主导地位的县,可以通过技术改造、拉长产业链条,在传统产业中生成新工艺或分离出高新技术产业。这种分离过程不仅表现在生成了新的形态和新的生产力,而且还表现在对“母体”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从而产生了放大效应。
目前,县域工业大多以小企业为主,一些企业虽然市场很好,但往往由于企业自我积累不足,个体规模扩张的速度较慢。可以依托这类“种子企业”,通过产业引导和政策扶持,让更多的民间资本进入这一领域,使“种子企业”得到复制或放大,生成一批新的规模更大、档次更高的企业,从一个企业到几个企业再变成一项产业。在这方面,温州工业发展最具有产业“裂变与聚变”的特点。在改革开放之初,有一家生产鞋子的企业效益好,在其周边就会接连出现一批生产同样或产品的企业;有家生产打火机的家庭作坊挣到了钱,周边的家庭就会竞相学习。正是通过这种快速的企业“复制”,短短的十几年内,在温州聚集了低压电器、服装、打火机等产业集群,对外形成了整体优势,同时,集群内的企业通过竞争和合作得到了提升,进而推动了产业和产品结构升级。
以产业梯度转移为依托
的“承接式”发展策略
目前,各地都在强化招商引资,主要就是承接国外和国内先进地区的产业转移。在县域经济自我积累不足、企业创新能力不强的条件下,可以说,谁能够为承接国际国内转移创造良好的环境,谁能承接更多相对先进的企业,谁的发展就快。上个世纪90年代的江苏省昆山市还并不为人所熟知,但在短短的10几年内能够后来居上,进入全国百强县三甲,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其创造出了超强的产业承接能力。昆山市曾经创下了平均每天合同利用外资1000万美元的纪录。
当然,高梯度地区的产业转移也不是均匀地向低梯度地区转移,区位条件、产业基础、政策环境、文化背景、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因素对产业转移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区位条件方面,沿海地区较早受惠于产业转移,如东南沿海。近来,山东则因距韩国较近而得到更多的韩国企业投资。在文化背景方面,香港在广东投资多,台湾在福建投资多,等等。
因此,不同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时,要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在普遍加强的同时,找准重点目标国家或地区。如山东、辽宁和吉林地区的一些县应重点提高承接韩国产业转移的能力。一些区位条件不明显的县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要重点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劳动力素质以及政策环境,特别是善于利用资源优势,以弥补区位、地缘、文化背景等方面的不足。
以区域经济中心为依托的
“一体化”发展策略
按照城市圈域经济理论,区域经济的发展应以城市为中心,以圈域状的空间分布为特点,逐步向外发展;城市圈域分为三个部分,即首位度高的城市经济中心、若干腹地或周边城镇、“极化——扩散”效应网络。
从本质上说,县域经济是区域经济板块,是某一个区域经济系统中的一小部分。在整个区域体系中,中心城市起核心作用,县域处于从属地位。中心城市对县域经济的影响力取决于二者之间内在的经济联系,区域内加强经济联系的过程也就是经济一体化的过程。经济联系程度高,带动力就大;反之,经济联系程度低,带动力就小。现在一些地区提出发展“配套经济”,其实质就是提高与中心城市的经济关联性。县域经济的这种特性决定了县域经济应该注重与区域经济中心建立起内在的经济联系特别是提高产业关联度,从而有机融入区域经济体系之中。如,长春市的主导产业是汽车工业,其周边县应着力发展与汽车产业相关的零部件加工,也可以拓展到汽车装饰品生产加工等等。再如,辽宁省一些大中城市的支柱产业是装备制造业、材料业,省内县域工业的发展就应该利用这一优势,优先发展与之相配套的产业,比如金属压延、机械加工、铸造等产业。
以县域开发为依托的
“极化”发展策略
按照增长极理论,区域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条件较好的少数地区和少数产业带动,应把少数区位条件好的地区和少数条件好的产业培育成经济增长极。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加快工业发展,但是发展模式不能再重复过去“村村冒烟”的分散式模式,而应该使工业企业向县城周边或重点小城镇聚集。因此,县域经济的发展应该采取“点式”开发,重点放在县城和一两个重点小城镇上。这主要是由县级财政实力决定的。
从南方沿海地区的发展看,在区位条件大体相当的条件下,地区的基础设施水平是重要条件。以昆山为例,昆山市快速崛起的支点就是开发区。在建立开发区之前,昆山在苏州排在最后一位。自1985年昆山自费建立开发区之后,以开发区为载体通过利用外资发展工业,使昆山走上跨越式发展的道路。目前,昆山市开发区的销售收入、GDP、财政收入均占全市的45%左右。虽然昆山只集中开发了一个“点”,但却盘活了整个县。另外,工业园区不仅是规划一下就完事了,更主要的是基础设施建设,现在一些发达地区已经是“七通一平”,不少地区把标准厂房都一并建起来,可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把企业入驻的成本降到了最低限度。
在县域内多点开花,甚至每一个乡镇都建工业园区,这是不现实的,也成不了规模。现在还有很多县沿袭过去的思维,没有统筹考虑县域的资源,走分散发展、自由发展的路子。投入的不足导致大部分工业园区停留在概念上、规划上,对企业没有吸引力。这种均衡发展的愿望是好的,但实际上效果并不理想。因此,从现实情况看,县(市)由于自身财力的限制,不能求多,而应求精,选择一两个区位好或者产业基础好的地区,设立工业园区,集中财力开发,降低企业入驻成本,推进产业向园区聚集,把园区培育成县域经济增长极。当“增长极”达到一定规模,再实行多点开发,形成增长轴线,从而带动更大的区域快速发展。
县域经济到底选择什么样的发展策略?这是当下许多县域决策者正在思考的难题。由于县域在自然资源、产业基础、地理条件、管理机制、政策环境等方面千差万别,因此,县域经济需要根据不同特点、不同阶段采取相应的发展策略。
以区位和资源禀赋为依托
的“比较优势”发展策略
区位禀赋主要指区域地理位置方面的优越性,如沿海、沿边,地处交通要道、枢纽、中心城市周边,以及处在某一政策优势区等等;资源禀赋主要指区域内自然资源、社会资源方面的优越性,如矿产资源丰富,或有海域、森林、草场、丰富的水能风能资源,以及劳动力和智力资源等等。按照比较成本理论,在所有产品生产方面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家和地区,没必要生产所有产品,而应选择生产优势最大的那些产品进行生产;在所有产品生产方面都处于劣势的国家和地区,也不能什么都不生产,而可以选择不利程度最小的那些产品进行生产。这一理论虽然产生较早,但对当前县域经济发展仍具有重大意义。
目前,县域经济产业结构趋同、大而全小而全的现象比较严重,特色产业和产业特色不明显,区位和资源禀赋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因此,县域经济的发展应该立足区位和资源禀赋,确定本地区的功能定位,突出比较优势,发展特色经济,提升产业特色,从而获取差别利益。当然,随着知识经济的出现,比较优势的范围除了区位和资源禀赋外,产业优势特别是创新能力同样不能忽视。
以产业基础为依托的
“裂变与聚变”发展策略
在化学中,一个重原子核分裂成两个或更多碎片称为裂变,几个轻原子核结合在一起称聚变,二者发生过程中都伴随能量释放的过程。所谓产业的裂变与聚变,是指在区域产业政策、市场竞争等外力的作用下,三次产业内部或跨产业的生产要素的整合过程。
产业的裂变与聚变有多种表现形式,如农业资源丰富的县,可以依托种植业、养殖业的规模优势,产业特色生成和分离第二产业——农产品加工业,也可以生成和分离出第三产业——农业生态旅游;再如,传统工业占主导地位的县,可以通过技术改造、拉长产业链条,在传统产业中生成新工艺或分离出高新技术产业。这种分离过程不仅表现在生成了新的形态和新的生产力,而且还表现在对“母体”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从而产生了放大效应。
目前,县域工业大多以小企业为主,一些企业虽然市场很好,但往往由于企业自我积累不足,个体规模扩张的速度较慢。可以依托这类“种子企业”,通过产业引导和政策扶持,让更多的民间资本进入这一领域,使“种子企业”得到复制或放大,生成一批新的规模更大、档次更高的企业,从一个企业到几个企业再变成一项产业。在这方面,温州工业发展最具有产业“裂变与聚变”的特点。在改革开放之初,有一家生产鞋子的企业效益好,在其周边就会接连出现一批生产同样或产品的企业;有家生产打火机的家庭作坊挣到了钱,周边的家庭就会竞相学习。正是通过这种快速的企业“复制”,短短的十几年内,在温州聚集了低压电器、服装、打火机等产业集群,对外形成了整体优势,同时,集群内的企业通过竞争和合作得到了提升,进而推动了产业和产品结构升级。
以产业梯度转移为依托
的“承接式”发展策略
目前,各地都在强化招商引资,主要就是承接国外和国内先进地区的产业转移。在县域经济自我积累不足、企业创新能力不强的条件下,可以说,谁能够为承接国际国内转移创造良好的环境,谁能承接更多相对先进的企业,谁的发展就快。上个世纪90年代的江苏省昆山市还并不为人所熟知,但在短短的10几年内能够后来居上,进入全国百强县三甲,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其创造出了超强的产业承接能力。昆山市曾经创下了平均每天合同利用外资1000万美元的纪录。
当然,高梯度地区的产业转移也不是均匀地向低梯度地区转移,区位条件、产业基础、政策环境、文化背景、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因素对产业转移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区位条件方面,沿海地区较早受惠于产业转移,如东南沿海。近来,山东则因距韩国较近而得到更多的韩国企业投资。在文化背景方面,香港在广东投资多,台湾在福建投资多,等等。
因此,不同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时,要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在普遍加强的同时,找准重点目标国家或地区。如山东、辽宁和吉林地区的一些县应重点提高承接韩国产业转移的能力。一些区位条件不明显的县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要重点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劳动力素质以及政策环境,特别是善于利用资源优势,以弥补区位、地缘、文化背景等方面的不足。
以区域经济中心为依托的
“一体化”发展策略
按照城市圈域经济理论,区域经济的发展应以城市为中心,以圈域状的空间分布为特点,逐步向外发展;城市圈域分为三个部分,即首位度高的城市经济中心、若干腹地或周边城镇、“极化——扩散”效应网络。
从本质上说,县域经济是区域经济板块,是某一个区域经济系统中的一小部分。在整个区域体系中,中心城市起核心作用,县域处于从属地位。中心城市对县域经济的影响力取决于二者之间内在的经济联系,区域内加强经济联系的过程也就是经济一体化的过程。经济联系程度高,带动力就大;反之,经济联系程度低,带动力就小。现在一些地区提出发展“配套经济”,其实质就是提高与中心城市的经济关联性。县域经济的这种特性决定了县域经济应该注重与区域经济中心建立起内在的经济联系特别是提高产业关联度,从而有机融入区域经济体系之中。如,长春市的主导产业是汽车工业,其周边县应着力发展与汽车产业相关的零部件加工,也可以拓展到汽车装饰品生产加工等等。再如,辽宁省一些大中城市的支柱产业是装备制造业、材料业,省内县域工业的发展就应该利用这一优势,优先发展与之相配套的产业,比如金属压延、机械加工、铸造等产业。
以县域开发为依托的
“极化”发展策略
按照增长极理论,区域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条件较好的少数地区和少数产业带动,应把少数区位条件好的地区和少数条件好的产业培育成经济增长极。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加快工业发展,但是发展模式不能再重复过去“村村冒烟”的分散式模式,而应该使工业企业向县城周边或重点小城镇聚集。因此,县域经济的发展应该采取“点式”开发,重点放在县城和一两个重点小城镇上。这主要是由县级财政实力决定的。
从南方沿海地区的发展看,在区位条件大体相当的条件下,地区的基础设施水平是重要条件。以昆山为例,昆山市快速崛起的支点就是开发区。在建立开发区之前,昆山在苏州排在最后一位。自1985年昆山自费建立开发区之后,以开发区为载体通过利用外资发展工业,使昆山走上跨越式发展的道路。目前,昆山市开发区的销售收入、GDP、财政收入均占全市的45%左右。虽然昆山只集中开发了一个“点”,但却盘活了整个县。另外,工业园区不仅是规划一下就完事了,更主要的是基础设施建设,现在一些发达地区已经是“七通一平”,不少地区把标准厂房都一并建起来,可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把企业入驻的成本降到了最低限度。
在县域内多点开花,甚至每一个乡镇都建工业园区,这是不现实的,也成不了规模。现在还有很多县沿袭过去的思维,没有统筹考虑县域的资源,走分散发展、自由发展的路子。投入的不足导致大部分工业园区停留在概念上、规划上,对企业没有吸引力。这种均衡发展的愿望是好的,但实际上效果并不理想。因此,从现实情况看,县(市)由于自身财力的限制,不能求多,而应求精,选择一两个区位好或者产业基础好的地区,设立工业园区,集中财力开发,降低企业入驻成本,推进产业向园区聚集,把园区培育成县域经济增长极。当“增长极”达到一定规模,再实行多点开发,形成增长轴线,从而带动更大的区域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