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的“中和”思想及其意义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fguo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其内容丰富、博大精深,。而“中和”思想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以“中和”为出发点来谋求社会和谐,以求天下大治,实现大同之世。长期以来,这种思想对中国古代历史与社会一直起着积极的作用,在当今时代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儒家 “中和”思想 “中和”意义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其内容丰富、博大精深,而持中和贵的思想,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古往今来,儒家的“中和”思想对中国历史和社会的发展,以及对人类文化和世界和平,都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
  
  一、儒家“中和”思想的实质内容
  
  孔子曰:“舜其大知也焉?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执其两端,就是从矛盾对立中认识事物,解决矛盾。与执中、用中思想相联系的是和贵。孔子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主张实行“忠恕之道”。执中、用中是实现和的保证、条件。孔子在讲中庸之道时,非常突出“和”字。有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和为礼之用,和以礼为原则,如果丧失了原则,为和而和,则是“乡愿”的和,是“德之贼”。“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和不等于同“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显然是史伯的“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思想的发展。
  “和而不同”的中庸观念,摈弃了纯粹的“同”与绝对的“不同”这样两种极端状态,寻求不同事物的互补和多样性的统一。当然,“和而不同”所导致的协调与融合不是各个成分之间平分秋色、绝对平均,而是有主有辅,有大有小,有轻有重的,是“调而不流”、“和而不流”的,即虽调和但不至于丧失原则。
  子思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中庸思想。子思在其所作的《中庸》中提出了“中和”的概念。他指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他进而引申立论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意即“中”是天地万物的本原、根本,“和”是通行于天下的道路、道理。人能致力于做到“中和”,天地阴阳就能正常运行而不至于错乱,万物就能正常发育成长。可见,中和是整个宇宙的根本所在,离开了中和,世界也就丧失了它的普遍的秩序和准则。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积极入世,努力识世,面对社会,面对现实。孔子以改造社会为己任,终生奋斗的目标就是希望“天下有道”。“有道”就是大治,大治就要稳定、协调,这样才能使社会发展、前进。而“中和”正是他看问题的出发点,也是他理想社会的归宿,还是处理问题的方法。
  
  二、儒家“中和”思想对中国历史和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以“中和”为出发点来谋求社会和谐,以求天下大治,实现大同之世。长期以来,这种思想对中国古代历史与社会一直起着积极的作用。
  1.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
  儒家学说是中国封建思想的核心或代表,它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极大的影响力,或者说起着主导的作用。儒家学说是在为中国封建宗法等级制度和君主专制制度服务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不同历史时期,它适应各个统治阶级的需要,善于兼容并蓄、融汇各家学说而又自成系统。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群起,百家争鸣。阴阳、儒、墨、名、法、道、纵横、杂、农、小说十家中,“欲以图治”的大学派主要有四家:儒、墨、道、法,各学派互有短长。战国时期的墨学,其学说许多方面与儒家相对,曾一时“天下之言归墨”,呈压倒儒家的势头,然而,墨家“为我”与“兼爱”是两个极端,最终却不敌儒家的中庸之道。道家学派在孔、墨之后,伴随着孔墨之争,约兴起于战国中期。道家提倡“清静无为”,无为任其自然,与儒家的礼乐仁义相对,而在西汉初年,道家特别是黄老之道适应了当时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与儒家融为一体而成为封建阶级的指导思想。与儒家对立最大的法家思想,更为儒家岁吸收,历史上有作为的皇帝大都儒法两家并用。汉独尊儒术,是建立在儒、法、黄老等合流的基础上的。法家重君主专制、重政治强制、重生产,黄老的重政治权谋,都为儒家所吸收。或者说,在汉统治者主持下,它们作为封建统治阶级的统治思想和统治方法已融为一体,无分彼此了。有人说,中国封建统治者,其统治思想是“以儒为体,以法为用,以黄老刑名为教,以纵横为变”,似乎不无道理,以至于后来的魏晋玄学、宋明理学都是儒家与道家乃至佛家思想的产物。可见,儒家的宽容态度和包容精神,对于儒家思想支持起来的封建统治起到了积极作用。
  2.促进了中国各民族的融合、团结和统一
  在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封建社会里,历代统治阶级不断加强其中央集权制度,这对于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统治起了重要作用,而同时也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融合,从而形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无论是从春秋战国的诸侯割据到秦和两汉,还是由三国鼎立到魏晋,再由南北对峙到隋唐一揽天下,进而从五代十国进入宋元明清的大帝国统一,中华民族的统一一直是主流,而分割毕竟是短暂的、次要的。历史不断地证实儒家“中和”思想在中华民族统一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如孔子“春秋大一统”思想,到了西汉年间,被动董仲舒发挥、发展,为西汉统一强大的帝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唐朝也沿袭这个政策,统治者为了使周边各民族归附自己,积极灌输以孔子为首的儒家“和”的思想。以后的宋元明清,使周边各民族与内地的关系进一步加强,出现了空前的民族大家庭,使中华民族成为一个和谐的统一体。
  3.协调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儒家“中和”的主张在于调和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上要和,表现为忠、孝、尊、恭、敬,使“天下有道”,“天下归仁”。对平级也要和,表现为忠(忠于人之事)、恕、信、义、敦、睦,“推己及人”、协调矛盾。对下也要和,表现为宽、厚、慈、惠,使人们不要“犯上作乱”,以稳定统治。对外族要和,表现为信任、尊重、不轻视、不敌视,使其与华夏民族相互融洽,加强联系,共享太平。一切都围绕一个“和”字作文章。
  以“和”为出发点,儒家提出了以“仁”为核心的爱人思想。孔子曰:“仁者莫大于爱人”。“仁”是人与人之间相处之道,其原则在于互助相爱。儒家又以“忠恕”之道来表示人与人的相處之道。孔子以忠恕之道来贯穿人际关系,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又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儒家的根本精神,追求个人与全体的调和,人人能够推己及人,从修个人德性而逐渐扩大到众人,天下国家自然而治。
  4.反对侵略,热爱和平,铸就了中国人民和平善良的性格
  儒家学者以“和”为出发点,对他们所处时代的各诸侯国之间进行的侵略兼并战争不断提出强烈批评,对国与国之间应和平相处,不应以武力相侵夺、相威胁的主张,一再加以提倡和阐发。例如,当时有个小国叫颛臾,是鲁国的附庸国,鲁国当政的季康子准备攻打吞并它。孔子立即反对,并批评道:“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孟子继承并大大发展了孔子反对侵略战争、主张和平相处的思想,咒骂那些发动侵略战争的好战者,斥责他们“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的野蛮行为,是“率土地而食人肉”。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体的儒家学说正是由于这种持中贵和思想,才使得反对侵略、热爱和平的主张渊源流长。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除了那一次又一次导致王朝更迭的“圣战”之外,从来不曾发动大规模择外战争。尽管在我们帝国历史上曾有过许多可以向海外扩张的机会和条件,然而我们没有积极地去殖民,去掠夺金银,去屠杀生命,相反却关心着中华文化能不能在异国传播,能不能帮助异邦建立风纪和教化。
  多年来,中国人民团结合作,热爱和平,为了共同发展,他们往往捐弃前嫌,向前看;为了反对外国列强的入侵,他们往往化干戈为玉帛,携起手来,一致对外;为了共同的理想和追求,他们往往自己做出牺牲,帮助别人。儒家代表人物不但明确主张“善战者服上刑”,更崇尚、提倡与执行一种“和为贵”的主张;千百年来为了争取和平,杀身成仁者,舍生取义者,屡见不鲜。正是在这种儒家思想的熏陶下,几千年如一日,中国人民一如既往地崇尚和平,从而形成了中华民族和平善良的性格。
  
  三、“中和”思想的现代意义
  
  儒家从“中和”思想出发,以求人际关系的和谐和“天下大同”,我们通过儒家的义利观就可看出儒家“中和”思想的这一目的。儒家主张以义为上,即道德至上,并不排斥功利,而是主张义利双全,而在义利不可调和时,则取义舍利。孟子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儒家义利观的价值在于要求见利思义,而反对见利忘义或惟利是图。儒家认为正当的利本身即具有义的意义。儒家并不反对商品货财之利,主张买卖公平,并不反对发财致富,而主张生财有道。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看到,改革开放不断冲击着传统的东西,新的东西层出不穷,但与此同时,利己主义、个人主义、金钱至上等不良观念也应运而生。有的人为了个人的私利,不惜以损害他人和社会的公利为代价,有的人成了大款后,挥金如土,而不考虑还需要扶植的贫困和社会公益事业,有的人则利用手中的职权,贪污、行贿受贿、公款吃喝等,把个人利益置于他人和社会之上,这些现象反映了当今社会在发展经济(重利)的同时,而忽视思想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轻义),从而丧失了个人与全体的调和,造成了人际关系冷漠、社会秩序混乱。
  实现现代化离不开社会稳定,而社会稳定不能不发扬儒家“和为贵”的精神。我国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正是破坏了“和为贵”的中庸精神,使得经济、政治和精神文化都达到了几乎崩溃的边沿,正常的人际关系遭到了极大的破坏。而在“十年浩劫”的同时,日本通过社会稳定,实现了现代化。继日本之后崛起了亚洲“四小龙”。“四小龙”的发展,现代化的实现,有许多因素,但有一点是共同的,这就是要坚持和弘扬“和为贵”的孔子中庸思想。因此,在搞好物质文明的同时,搞好精神文明建设,既两个文明一起抓,这无疑是扬弃儒家“中和”思想在当代的意义所在。
  当今世界思潮,以和为贵。1988年世界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发表宣言,称“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要从二千五百年前孔夫子那里去寻找智慧”。当代举世闻名的英国历史学家湯因比也一再宣称,人类已经掌握了可以毁灭自己的高度技术文明手段,同时正处于极端对立的政治、意识形态营垒,最需要的精神就是中国文明的精髓——和谐。
  当今世界是一个多样的世界,也是一个相互依存的世界。和平与发展是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全人类的一种更高层次的共同追求。这一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任何力量都阻挡了的。
  可见,儒家的“中和”思想,对于改善人关系,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建设的发展以及维护世界和平都具有十分深远的历史意义。
  (作者单位:河南检察职业学院)
其他文献
传统钻井方法很难大幅度提高钻井速度,渤南区块通过尝试使用新工艺来进一步提高机械钻速。在三口井的施工中运用了一种新工具,即水力脉冲空化射流钻井工具,使机械钻速提高了2
一、名牌战略的意义企业制定和实施名牌战略是社会营销观念的必然要求,也是企业立足现代社会的必要经营理念。(一)名牌战略可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企业形象是企业自身在消费者
在PLC应用中,经常遇到PLC输入点数不足的问题,如果采用附加I/O扩展单元,不仅不经济,还时常造成PLCI/O资源的浪费。本文介绍一种不附加任何其他元件,而只通过对PLC输入点进行适当组合,并改变程序,即可方
摘 要:通过对不同浓度盐胁迫下的大豆木质部汁液中Na+、K+的含量进行测定和分析,探讨了NaCl胁迫下大豆根系对Na+、K+的吸收机制。结果表明,随着NaCl胁迫程度的增加,大豆木质部汁液中Na+含量明显上升,但植株对Na+的相对吸收却减少,而K+含量无显著变化。说明随着盐胁迫的增加,大豆的根细胞质膜有抵制外界Na+进入的趋势,这对其适应盐渍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盐胁迫;大豆;木质部;Na
本文简要概述了井下修井的常见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应对措施。
摘 要:目的:检验党参多糖(CPP)对鸡血清部分生化指标的影响,为中兽药的研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体内试验,饲料添加饲喂不同浓度的CPP,测定CPP对鸡血清白蛋白、球蛋白、总蛋白、尿素、尿酸和肌酐含量及对谷草转氨酶、r-谷氨酰转移酶、肌酸激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党参多糖中浓度组(CPPM)与空白对照组(BC)相比较,可显著提高血清总蛋白和球蛋白浓度,显著降低血清尿素、尿酸和肌酐含量及谷草
鲁西煤矿岩巷快速掘进作业线的技术攻关哚矿企业要建设高效矿井关键在于开拓掘进工艺方法是否合理,它对矿井发展高产高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近年来,糖蛋白的结构分析作为其深入研究的关键手段,正越来越受关注。亲和层析法是蛋白质分离纯化的重要途径,在富集目标物中承担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本文概述了外源凝集素Con
本文引入了实数域R上线性方程组最小解问题,并确定最小解的存在性、惟一性及其如何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