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发展正在进入新的阶段。如果说从1949-1979年的第一个30年,是以政治变迁为特征的中国发展,从1979-2012年的第二个30年是以经济赶超为导向的中国发展,那么未来的第三个30-40年将是以科学发展为导向的中国发展。如果认识到资源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中国未来发展的主要挑战,那么就会认可中国第三个30-40年发展的方向应该是生态文明下的绿色发展。
一、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的变革性反思
当前,对生态文明的理解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版本。一种是将生态文明简单地等同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保护等活动,而较少涉及经济社会过程本身的改革和转型。另一种是从文明更替的角度,认为生态文明的关键是通过经济社会模式变革从根子上消除资源环境问题的发生。
区分这样两种思考的优劣是容易的。只要看一看多年来“传统经济+资源管理”和“传统经济+污染治理”模式越治理越失败的现状,就可以看到游离于经济社会过程之外认识和处理资源环境问题的局限了。事实上,按照科学史家库恩(1962)的科学范式理论,对于传统工业文明的经济增长模式造成的资源环境问题,可以有两种不同的调整方式。一种是在不改变工业文明经济模式情况下的修补式、应对式反思和调整,例如在污染造成以后进行治理;另一种则是要求对传统工业文明经济模式进行革命的变革式、预防式的反思和调整,例如通过变革生产模式和生活模式,使得污染较少产生甚至不再产生。
笔者以为,只有深绿色的思考才是生态文明的真正内涵。浅绿色思想与深绿色思想在三个方面存在着重要差异:一是在驱动机制上,浅绿色的反思,较多地关注资源环境问题的描述和渲染它们的严重影响;而深绿色的反思,则重在探讨资源环境问题产生的经济社会原因。二是在问题状态上,浅绿色的反思,常常游走在经济增长与环境退化的两极对立之间,甚至演变成为反发展的消极意识;而深绿色的反思,则是弘扬可持续发展的积极态度,并努力寻找环境与发展如何实现双赢的路径。三是在对策反应上,浅绿色的反思,较多地从技术层面讨论问题,并聚焦在针对问题症状的治标性的控制对策;而深绿色的反思,则更多地提出针对问题本原的预防性解决方法,强调从技术到体制和文化的全方位透视和多学科研究。概言之,浅绿色的反思是就环境论环境,较少研究工业文明经济增长模式的根本性问题,结果是对传统工业文明的修补与改良;深绿色的反思则洞察到资源环境问题的根源在于工业文明的发展模式,要求从发展机制上防止资源环境问题的发生,因此它更崇尚工业文明的创新与变革。
由此可见,只有深绿色的思考才是生态文明的真谛,这对于中国未来第三个30年的绿色发展具有方向性的意义:我们需要认识到并不是一切标榜为“生态文明”的理念、学说、口号都对中国未来的发展有益。如果媒体、理论界和决策层不能从深绿色的角度去引导社会改进传统的发展模式,而是停留在浅绿色的水平上去号召人们被动地应对资源环境问题,那么这样的生态文明不可能换来所期望的中国未来发展模式转型。
二、生态文明是用较少的自然消耗获得较大的社会福利
如果对生态文明下一个有操作性的定义,那就是用较少的自然消耗获得较大的社会福利。其中,自然消耗可以用生态足迹、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等表示,而社会福利可以用客观指标如联合国的人类发展指数(由人均收入、人均预期寿命、人均教育水平等组成)或者主观指标如世界幸福网络测定的各个国家的主观满意指数等。
生态文明的发展绩效可以用戴利在生态经济学中提到的公式:EP=WB/EF=WB/EG×EG/EF进行衡量。其中,EP(Eco performance)表示生态文明的发展绩效,WB(well being)表示人类获得的客观福利或者主观福利,EG(Economic growth)表示由人造资本存量或GDP表现的经济增长,EF(Eco-footprint)表示生产和消耗这些人造资本的生态足迹。
应当看到,实现生态文明要求有两个重要的脱钩:一是经济增长与自然消耗的脱钩(EG/EF),即经济增长是低物质化的,这意味着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生产和消费,自然资本对于经济增长的约束表明了这种脱钩的必要性;二是生活质量(客观福利或者主观福利)与经济增长的脱钩(WB/EG),即要求在经济增长规模得到控制或人造资本存量稳定的情况下提高生活质量,经济增长对于福利改进的效益的递减表明了这种脱钩的可能性。这两个脱钩清楚地表达了中国未来30年以社会福利为目标的生态文明社会与以经济增长为目标的传统工业文明的基本区别。
三、中国生态文明是要实现生态导向的现代化
以上有关生态文明的操作性定义及两个脱钩是有普适性的,但对于不同水平的国家和不同的发展阶段却有不同的要求。当前,国内流行的观点认为,生态文明是人类发展的第四阶段,即原始的渔猎文明、1万年前以来的农业文明、18世纪—20世纪的工业文明、21世纪的生态文明。这样的解释虽然适合于把握世界发展的总趋势,适合于理解后工业化发达国家的社会转型,但用来套用中国这样的未来相当一段时间仍然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的情况未免就简单化了。
事实上,需要区别两种意义上的生态文明。一种是后工业化国家的生态文明,其任务是对已有的现代化成果实现生态化改造;另一种是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的生态文明,任务是在生态文明的原则上实现发达国家已经实现的现代化。如果以当前世界人均生态足迹不超过1.8公顷的人均地球生态容量为自然消耗的允许门槛,以人类发展水平超过0.8为实现发展的基本尺度,那么当前世界上的状况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高人类发展与高生态足迹的国家。大多数实现了工业化的发达国家属于这种类型,例如美国1975-2003年间在增加人类发展指数(超过0.9)的同时也增加了人均生态足迹(从人均7公顷增加到了10公顷左右)。二是低人类发展与低生态足迹的国家。大多数正在实现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印度等属于此类型。当前中国的人类发展指数还不到0.8,人均生态足迹是1.6左右。三是低人类发展与高生态足迹的国家。这些国家虽然有高的生态足迹但没有换来高的人类发展,例如巴西从1975-2003年生态足迹已经超过了地球生态容量(1.8),但是人类发展仍然属于中低之列。 而倡导生态文明,是要让所有国家都走上低生态足迹和高人类发展的发展道路,目前还没有一个国家达到了这样的水平。于是就有了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关系问题。实际上,相对于西方国家后工业化社会的生态文明,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是要把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结合起来,或者说是用生态文明的原则来改造传统意义上的工业文明,实质是新型工业文明的问题。在此需要划清两种思想认识的界限。一方面,对于有人认为中国提出生态文明是否早了的观点,我们强调中国要搞的工业文明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工业文明,而是生态导向的新型工业文明,因此生态文明的提出不是过早了。另一方面,衡量中国生态文明发展的指标与目标又不能太高,因为这样会犯超越发展阶段而降低发展节奏的错误,无法回应世界上一些国家和人士因为资源环境问题对中国必要的经济增长的种种指责,例如当前对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和全球变暖责任的批评就是如此。概言之,中国未来岁月的发展,既不是沿袭传统的工业文明(资源高消耗、污染高排放的所谓A模式),也不是提前进入后工业化的生态文明(国外学术界流行的所谓B模式),而是要走出自己特色的生态化工业文明道路。
四、生态文明要渗透到物质、制度、思想三个层面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地位,融入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更加表明,生态文明需要渗透到社会发展的物质层、制度层、精神层,因此中国未来的生态文明建设包括了生态经济、生态政治、生态文化、生态社会等系统化的内容。
第一,中国的生态文明需要落实到工业化、城市化以及现代化三个方面。正是这些大规模物质层面的建设为中国提供了走生态文明的有利条件。这是因为,发达国家经过200多年慢慢创建起来的、成熟但传统的物质设施(包括城市、工厂、道路等)其实并不适合进行全方位的脱胎换骨的生态变革,而且在工业文明基础上建造起来的城市、公路、街道、工厂、住宅区和公共设施越多,生态导向的改造和变革就会越困难。中国虽然经历了30多年的改革开放,但是与庞大的人口和空间分布相比,中国总体上的物质基础建设仍然是不够的,因此物质层面的发展中状态为发展生态文明提供了主要的机会和空间。
第二,虽然在物质层面上中国有着发展生态文明的有利条件,但这些条件需要以清醒的思想认识和有力的政治能力为前提。如果在思想深处并没有真正认识到传统工业文明的消极面,没有主动解决工业文明问题的积极性,决策的目标仍然停留在是否能够迅速做大GDP上;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政治权威,没有进一步做出有利于生态文明的各种实质而具体的制度安排,那么中国的生态文明发展是难以在物质层面得到实现的。
第三,中国建设生态文明特别需要一个从思想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实践层面的自上而下的强力推进。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是要在研究和阐述生态文明的一般内涵和中国特色的基础上,让生态文明的文化渗透到思维方式和固化到制度体系中去,特别需要自上而下渗透到具有决策、执行和评价权力的各级领导层的头脑中去。只有这样,才能实质性推进生态文明物质层面的发展。
五、生态文明需要内化到生活之中的基本法则
最需要内化和固化到生活中的生态文明基本文化有四个方面的基本法则。只有具备了公理化的观念和内化性的意识,外在化的行动和实践才会具有深绿色思考和生态文明的特征。
法则一:必须认识到人类的福利既需要来自经济系统的人造资本,又需要来自自然系统的自然资本,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是包含与被包含、互补性的关系,而非独立和可替代的关系。在这个问题上,传统工业文明认为自然系统可以被人造系统所替代,科学技术就是能够实现这种替代的伟大工具。这样的思维原则不改变,生态文明的建设就没有可能。
法则二:必须认识到经济系统的物质规模增长是有限度的,而不是可以无限扩张的。物质规模增长只是发展初期的特征(就像青年时代的发育阶段),而社会福利发展才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就像人类一生的素质培养)。到了一定阶段,增长会停止,而发展可以持续。明白这一点,当进行经济决策时就会首先考虑自然资本供给的容量,例如中国城市化的最大土地供给能力是多少,中国工业化的最大能源消耗水平是多少,提高中国消费水平的最大水资源消耗规模是多少,等等,从而让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与自然资本承载能力相适应,而不是相反。
法则三:必须认识到在物质规模受到限制的情况下,要达到社会福利最大化就需要考虑非帕雷托效应的分配,即需要降低富人的非基本的、过度的物质消耗,为穷人的基本需求提供发展空间。关注生态公平在中国自然资本稀缺条件下的特殊意义。例如,从世界来说,我们有理由在二氧化碳排放等自然资本分配问题上争取合理的发展权利;从国内来说,需要在不同发展水平的地区之间通过生态补偿等手段进行合理的自然资本分配。
法则四:必须认识到在物质规模受到限制的情况下,对效率的关注需要从传统的劳动生产率和资本生产率转移到自然生产率上来,认识到中国的优势在于用更多的劳动(可再生的资源)来替代更多的自然资本(不可再生的资源)。因此,中国的经济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土地、能源、水、重要原材料等稀缺自然资本的资源生产率。税收改革需要在税收规模保持不增加的情况下,实行从对劳动课税到对自然消耗课税的结构性转变。
(责任编辑:赵静)
一、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的变革性反思
当前,对生态文明的理解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版本。一种是将生态文明简单地等同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保护等活动,而较少涉及经济社会过程本身的改革和转型。另一种是从文明更替的角度,认为生态文明的关键是通过经济社会模式变革从根子上消除资源环境问题的发生。
区分这样两种思考的优劣是容易的。只要看一看多年来“传统经济+资源管理”和“传统经济+污染治理”模式越治理越失败的现状,就可以看到游离于经济社会过程之外认识和处理资源环境问题的局限了。事实上,按照科学史家库恩(1962)的科学范式理论,对于传统工业文明的经济增长模式造成的资源环境问题,可以有两种不同的调整方式。一种是在不改变工业文明经济模式情况下的修补式、应对式反思和调整,例如在污染造成以后进行治理;另一种则是要求对传统工业文明经济模式进行革命的变革式、预防式的反思和调整,例如通过变革生产模式和生活模式,使得污染较少产生甚至不再产生。
笔者以为,只有深绿色的思考才是生态文明的真正内涵。浅绿色思想与深绿色思想在三个方面存在着重要差异:一是在驱动机制上,浅绿色的反思,较多地关注资源环境问题的描述和渲染它们的严重影响;而深绿色的反思,则重在探讨资源环境问题产生的经济社会原因。二是在问题状态上,浅绿色的反思,常常游走在经济增长与环境退化的两极对立之间,甚至演变成为反发展的消极意识;而深绿色的反思,则是弘扬可持续发展的积极态度,并努力寻找环境与发展如何实现双赢的路径。三是在对策反应上,浅绿色的反思,较多地从技术层面讨论问题,并聚焦在针对问题症状的治标性的控制对策;而深绿色的反思,则更多地提出针对问题本原的预防性解决方法,强调从技术到体制和文化的全方位透视和多学科研究。概言之,浅绿色的反思是就环境论环境,较少研究工业文明经济增长模式的根本性问题,结果是对传统工业文明的修补与改良;深绿色的反思则洞察到资源环境问题的根源在于工业文明的发展模式,要求从发展机制上防止资源环境问题的发生,因此它更崇尚工业文明的创新与变革。
由此可见,只有深绿色的思考才是生态文明的真谛,这对于中国未来第三个30年的绿色发展具有方向性的意义:我们需要认识到并不是一切标榜为“生态文明”的理念、学说、口号都对中国未来的发展有益。如果媒体、理论界和决策层不能从深绿色的角度去引导社会改进传统的发展模式,而是停留在浅绿色的水平上去号召人们被动地应对资源环境问题,那么这样的生态文明不可能换来所期望的中国未来发展模式转型。
二、生态文明是用较少的自然消耗获得较大的社会福利
如果对生态文明下一个有操作性的定义,那就是用较少的自然消耗获得较大的社会福利。其中,自然消耗可以用生态足迹、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等表示,而社会福利可以用客观指标如联合国的人类发展指数(由人均收入、人均预期寿命、人均教育水平等组成)或者主观指标如世界幸福网络测定的各个国家的主观满意指数等。
生态文明的发展绩效可以用戴利在生态经济学中提到的公式:EP=WB/EF=WB/EG×EG/EF进行衡量。其中,EP(Eco performance)表示生态文明的发展绩效,WB(well being)表示人类获得的客观福利或者主观福利,EG(Economic growth)表示由人造资本存量或GDP表现的经济增长,EF(Eco-footprint)表示生产和消耗这些人造资本的生态足迹。
应当看到,实现生态文明要求有两个重要的脱钩:一是经济增长与自然消耗的脱钩(EG/EF),即经济增长是低物质化的,这意味着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生产和消费,自然资本对于经济增长的约束表明了这种脱钩的必要性;二是生活质量(客观福利或者主观福利)与经济增长的脱钩(WB/EG),即要求在经济增长规模得到控制或人造资本存量稳定的情况下提高生活质量,经济增长对于福利改进的效益的递减表明了这种脱钩的可能性。这两个脱钩清楚地表达了中国未来30年以社会福利为目标的生态文明社会与以经济增长为目标的传统工业文明的基本区别。
三、中国生态文明是要实现生态导向的现代化
以上有关生态文明的操作性定义及两个脱钩是有普适性的,但对于不同水平的国家和不同的发展阶段却有不同的要求。当前,国内流行的观点认为,生态文明是人类发展的第四阶段,即原始的渔猎文明、1万年前以来的农业文明、18世纪—20世纪的工业文明、21世纪的生态文明。这样的解释虽然适合于把握世界发展的总趋势,适合于理解后工业化发达国家的社会转型,但用来套用中国这样的未来相当一段时间仍然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的情况未免就简单化了。
事实上,需要区别两种意义上的生态文明。一种是后工业化国家的生态文明,其任务是对已有的现代化成果实现生态化改造;另一种是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的生态文明,任务是在生态文明的原则上实现发达国家已经实现的现代化。如果以当前世界人均生态足迹不超过1.8公顷的人均地球生态容量为自然消耗的允许门槛,以人类发展水平超过0.8为实现发展的基本尺度,那么当前世界上的状况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高人类发展与高生态足迹的国家。大多数实现了工业化的发达国家属于这种类型,例如美国1975-2003年间在增加人类发展指数(超过0.9)的同时也增加了人均生态足迹(从人均7公顷增加到了10公顷左右)。二是低人类发展与低生态足迹的国家。大多数正在实现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印度等属于此类型。当前中国的人类发展指数还不到0.8,人均生态足迹是1.6左右。三是低人类发展与高生态足迹的国家。这些国家虽然有高的生态足迹但没有换来高的人类发展,例如巴西从1975-2003年生态足迹已经超过了地球生态容量(1.8),但是人类发展仍然属于中低之列。 而倡导生态文明,是要让所有国家都走上低生态足迹和高人类发展的发展道路,目前还没有一个国家达到了这样的水平。于是就有了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关系问题。实际上,相对于西方国家后工业化社会的生态文明,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是要把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结合起来,或者说是用生态文明的原则来改造传统意义上的工业文明,实质是新型工业文明的问题。在此需要划清两种思想认识的界限。一方面,对于有人认为中国提出生态文明是否早了的观点,我们强调中国要搞的工业文明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工业文明,而是生态导向的新型工业文明,因此生态文明的提出不是过早了。另一方面,衡量中国生态文明发展的指标与目标又不能太高,因为这样会犯超越发展阶段而降低发展节奏的错误,无法回应世界上一些国家和人士因为资源环境问题对中国必要的经济增长的种种指责,例如当前对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和全球变暖责任的批评就是如此。概言之,中国未来岁月的发展,既不是沿袭传统的工业文明(资源高消耗、污染高排放的所谓A模式),也不是提前进入后工业化的生态文明(国外学术界流行的所谓B模式),而是要走出自己特色的生态化工业文明道路。
四、生态文明要渗透到物质、制度、思想三个层面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地位,融入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更加表明,生态文明需要渗透到社会发展的物质层、制度层、精神层,因此中国未来的生态文明建设包括了生态经济、生态政治、生态文化、生态社会等系统化的内容。
第一,中国的生态文明需要落实到工业化、城市化以及现代化三个方面。正是这些大规模物质层面的建设为中国提供了走生态文明的有利条件。这是因为,发达国家经过200多年慢慢创建起来的、成熟但传统的物质设施(包括城市、工厂、道路等)其实并不适合进行全方位的脱胎换骨的生态变革,而且在工业文明基础上建造起来的城市、公路、街道、工厂、住宅区和公共设施越多,生态导向的改造和变革就会越困难。中国虽然经历了30多年的改革开放,但是与庞大的人口和空间分布相比,中国总体上的物质基础建设仍然是不够的,因此物质层面的发展中状态为发展生态文明提供了主要的机会和空间。
第二,虽然在物质层面上中国有着发展生态文明的有利条件,但这些条件需要以清醒的思想认识和有力的政治能力为前提。如果在思想深处并没有真正认识到传统工业文明的消极面,没有主动解决工业文明问题的积极性,决策的目标仍然停留在是否能够迅速做大GDP上;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政治权威,没有进一步做出有利于生态文明的各种实质而具体的制度安排,那么中国的生态文明发展是难以在物质层面得到实现的。
第三,中国建设生态文明特别需要一个从思想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实践层面的自上而下的强力推进。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是要在研究和阐述生态文明的一般内涵和中国特色的基础上,让生态文明的文化渗透到思维方式和固化到制度体系中去,特别需要自上而下渗透到具有决策、执行和评价权力的各级领导层的头脑中去。只有这样,才能实质性推进生态文明物质层面的发展。
五、生态文明需要内化到生活之中的基本法则
最需要内化和固化到生活中的生态文明基本文化有四个方面的基本法则。只有具备了公理化的观念和内化性的意识,外在化的行动和实践才会具有深绿色思考和生态文明的特征。
法则一:必须认识到人类的福利既需要来自经济系统的人造资本,又需要来自自然系统的自然资本,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是包含与被包含、互补性的关系,而非独立和可替代的关系。在这个问题上,传统工业文明认为自然系统可以被人造系统所替代,科学技术就是能够实现这种替代的伟大工具。这样的思维原则不改变,生态文明的建设就没有可能。
法则二:必须认识到经济系统的物质规模增长是有限度的,而不是可以无限扩张的。物质规模增长只是发展初期的特征(就像青年时代的发育阶段),而社会福利发展才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就像人类一生的素质培养)。到了一定阶段,增长会停止,而发展可以持续。明白这一点,当进行经济决策时就会首先考虑自然资本供给的容量,例如中国城市化的最大土地供给能力是多少,中国工业化的最大能源消耗水平是多少,提高中国消费水平的最大水资源消耗规模是多少,等等,从而让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与自然资本承载能力相适应,而不是相反。
法则三:必须认识到在物质规模受到限制的情况下,要达到社会福利最大化就需要考虑非帕雷托效应的分配,即需要降低富人的非基本的、过度的物质消耗,为穷人的基本需求提供发展空间。关注生态公平在中国自然资本稀缺条件下的特殊意义。例如,从世界来说,我们有理由在二氧化碳排放等自然资本分配问题上争取合理的发展权利;从国内来说,需要在不同发展水平的地区之间通过生态补偿等手段进行合理的自然资本分配。
法则四:必须认识到在物质规模受到限制的情况下,对效率的关注需要从传统的劳动生产率和资本生产率转移到自然生产率上来,认识到中国的优势在于用更多的劳动(可再生的资源)来替代更多的自然资本(不可再生的资源)。因此,中国的经济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土地、能源、水、重要原材料等稀缺自然资本的资源生产率。税收改革需要在税收规模保持不增加的情况下,实行从对劳动课税到对自然消耗课税的结构性转变。
(责任编辑:赵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