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行的教育教学中课堂提问已成为教师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可是,当我们反思自己的语文课堂,常常一节课抛出几十个难易不同的问题,从而使学生穷于应付,整个课堂零零碎碎,教学结果却收效甚微。鉴于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对课堂教学中主问题的设计有了些许思考。
一.从文本入手设置有价值的主问题
在语文教学中有价值的主问题是能激起学生思维、交流与兴趣的话题,它往往用一个或几个问题就能够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目的,从而取代一问一答的现状,在交流对话中形成思想间的交流、生成和创新。
(一)抓文本主线质疑
每篇文章都有贯彻到底的主线,提炼出文本的主线问题能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研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同时也能够使学生对课文作以简驭繁、高屋建瓴的把握,以此使学生充分展开与文本的对话。为此,教师在充分研读文本的基础上,可从以下方法中选择与文本契合的提问方式。
1.从题目中提炼主线
文本的题目就是一篇文章的窗口,传递出作者写作此文的信息。在教学《散步》一文时,提出这样的问题,让学生在读透课文之后,根据自己的理解为本文重置一个题目,并说说理由。这一问题不仅能洞察学生对文本主旨的理解深度,而且可以使学生在交流过程中互相启发。
2.从题眼中提炼主线
题目中能挈领全题的一个词则称为题眼,题眼是文章的画龙点睛之笔,往往蕴涵课文的要义,因此,适时的抓住题眼这个契机并由此展开文本教学不失为上策。如《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就可以从题眼“说和做”来探求主线,提问:为什么文章只写出闻先生的说和做?从中能表现出什么?学生归结出这两方面(可以看出作为学者与革命者的闻一多与他们的不同之处,表现其崇高的品质),之后分别进行作为学者与革命者闻先生是怎样说,又是怎样做的问题,这样就形成了围绕“说和做”的问题情境,为学生研读、交流创造了条件。
3.从文眼中提炼主线
一篇文章不仅有题眼还有文眼,它是课文中统领全文,沟通文脉的关键词,抓住文眼便可提出主线,统摄全文。如在教学《口技》一文中,在学生通读全文后,可提出:文中哪个词可看出作者对口技艺人的评价?从而提出文眼“善”,然后紧扣文眼,让学生找出具体表现口技艺人“善”的句子,紧接着点拨提出:除了直接写口技艺人的表演表现其“善”的特点外,还通过哪些侧面描写展现其“善”的特点?通过这一问题学生能感知本文的写作方法、结构,从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4.从情节中提炼主线
在语文教学中课文的文体不同,篇幅也有长有短,对故事性较强的课文,我们可以试从其故事情节中将主线提炼出来。如《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可以花儿的出现将现实与回忆联系以展现故事中的人物,形成研读课文的主线。
5.从文章的“反复”处提炼主线
在一篇文章中,反复手法的出现的往往能呈现出文章的文脉结构,抓住这一点也可归结出文本主线。如《安塞腰鼓》中“好一个安塞腰鼓!”重复出现了三次,不仅表现了作者写作此文的情感,而且从什么角度去赞美也划分的非常清晰,可借助反复逐一进行层层研读。
(二)分设专题情境质疑
在语文教学中有些课文的背景较为复杂,头绪纷繁,仅靠抓主线、抓中心难以将文章内容理解到位,因此,我们可以将文章划分为与主题密切相关的几个专题来质疑,这一方法所设的每一专题要涵盖课文的主要内容,又要引导学生理解人物性格、精神品质、理解事物的意义等,从而由课文的专题分离达到信息的整合。如在教学《音乐巨人贝多芬》一文,可将其设置为三个专题:女佣眼中的贝多芬;客人眼中的贝多芬;我眼中的贝多芬。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专题的研讨,感受贝多芬的精神世界。
二.语文教学中主问题设置应注意的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问题的提出应当照顾到问题的实际价值和学生接受的效果,应从教学的实际出发,围绕教学目标要求,在确定重难点之后,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找出既与教学目标一致,又能诱发出他们思维兴奋点的问题,在问题中可使用关键词,使学生明确该怎样做,从哪些角度着手思考,避免干扰信息,尽量做到严谨、准确。
其次,教师在进行提问时应注意问题的启发性。如在教学《孔乙已》一文时,围绕孔乙已的形象可设计这样的问题:酒客怎样看待他;他怎样看待自己;作者鲁迅怎样看等他;你怎样看等他。使学生能在交流中相互启发,提升对人物的认识高度。
李培青,教师,现居山东青岛。
一.从文本入手设置有价值的主问题
在语文教学中有价值的主问题是能激起学生思维、交流与兴趣的话题,它往往用一个或几个问题就能够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目的,从而取代一问一答的现状,在交流对话中形成思想间的交流、生成和创新。
(一)抓文本主线质疑
每篇文章都有贯彻到底的主线,提炼出文本的主线问题能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研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同时也能够使学生对课文作以简驭繁、高屋建瓴的把握,以此使学生充分展开与文本的对话。为此,教师在充分研读文本的基础上,可从以下方法中选择与文本契合的提问方式。
1.从题目中提炼主线
文本的题目就是一篇文章的窗口,传递出作者写作此文的信息。在教学《散步》一文时,提出这样的问题,让学生在读透课文之后,根据自己的理解为本文重置一个题目,并说说理由。这一问题不仅能洞察学生对文本主旨的理解深度,而且可以使学生在交流过程中互相启发。
2.从题眼中提炼主线
题目中能挈领全题的一个词则称为题眼,题眼是文章的画龙点睛之笔,往往蕴涵课文的要义,因此,适时的抓住题眼这个契机并由此展开文本教学不失为上策。如《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就可以从题眼“说和做”来探求主线,提问:为什么文章只写出闻先生的说和做?从中能表现出什么?学生归结出这两方面(可以看出作为学者与革命者的闻一多与他们的不同之处,表现其崇高的品质),之后分别进行作为学者与革命者闻先生是怎样说,又是怎样做的问题,这样就形成了围绕“说和做”的问题情境,为学生研读、交流创造了条件。
3.从文眼中提炼主线
一篇文章不仅有题眼还有文眼,它是课文中统领全文,沟通文脉的关键词,抓住文眼便可提出主线,统摄全文。如在教学《口技》一文中,在学生通读全文后,可提出:文中哪个词可看出作者对口技艺人的评价?从而提出文眼“善”,然后紧扣文眼,让学生找出具体表现口技艺人“善”的句子,紧接着点拨提出:除了直接写口技艺人的表演表现其“善”的特点外,还通过哪些侧面描写展现其“善”的特点?通过这一问题学生能感知本文的写作方法、结构,从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4.从情节中提炼主线
在语文教学中课文的文体不同,篇幅也有长有短,对故事性较强的课文,我们可以试从其故事情节中将主线提炼出来。如《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可以花儿的出现将现实与回忆联系以展现故事中的人物,形成研读课文的主线。
5.从文章的“反复”处提炼主线
在一篇文章中,反复手法的出现的往往能呈现出文章的文脉结构,抓住这一点也可归结出文本主线。如《安塞腰鼓》中“好一个安塞腰鼓!”重复出现了三次,不仅表现了作者写作此文的情感,而且从什么角度去赞美也划分的非常清晰,可借助反复逐一进行层层研读。
(二)分设专题情境质疑
在语文教学中有些课文的背景较为复杂,头绪纷繁,仅靠抓主线、抓中心难以将文章内容理解到位,因此,我们可以将文章划分为与主题密切相关的几个专题来质疑,这一方法所设的每一专题要涵盖课文的主要内容,又要引导学生理解人物性格、精神品质、理解事物的意义等,从而由课文的专题分离达到信息的整合。如在教学《音乐巨人贝多芬》一文,可将其设置为三个专题:女佣眼中的贝多芬;客人眼中的贝多芬;我眼中的贝多芬。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专题的研讨,感受贝多芬的精神世界。
二.语文教学中主问题设置应注意的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问题的提出应当照顾到问题的实际价值和学生接受的效果,应从教学的实际出发,围绕教学目标要求,在确定重难点之后,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找出既与教学目标一致,又能诱发出他们思维兴奋点的问题,在问题中可使用关键词,使学生明确该怎样做,从哪些角度着手思考,避免干扰信息,尽量做到严谨、准确。
其次,教师在进行提问时应注意问题的启发性。如在教学《孔乙已》一文时,围绕孔乙已的形象可设计这样的问题:酒客怎样看待他;他怎样看待自己;作者鲁迅怎样看等他;你怎样看等他。使学生能在交流中相互启发,提升对人物的认识高度。
李培青,教师,现居山东青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