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通过实地调研以及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对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梳理和分析,结果发现,体育文化的缺失是当前高校阳光体育运动面临困境的主要原因。为构建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长效机制,切实改善高校学生体质,组织形式创新是提高“阳光体育运动”质量的重要手段;要高度重视体育文化素质培养,创新“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形式;要强调体育文化在体育教育过程中的意义与价值,促进体育文化培养机制的建立,丰富“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形式,鼓励吸引更多学生参与到高校“阳光体育运动”中来。
关键词: 体育文化; 阳光体育运动; 体育素养; 长效机制
中图分类号: G812.45; G812.5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3963/j.issn.1671-6477.2019.06.021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将“推进体育强国建设”作为国家未来体育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这里的“体育强国”是在十八大报告中“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延续发展而来的,这是因为当前我国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发生了重大变化。当温饱问题离我们远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指日可待,与人民这些可量化的目标相对应的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不断增长,且没有明确边界。孔子说:“不患寡而患不均”,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强调单一发展转为对发展平衡和公平的诉求。习近平强调:“体育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体育在提高人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弘扬追求卓越、突破自我的精神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1]。这一重要论述,是对新的历史时期我国体育进一步改革发展的准确定位,对于我们更加充分地认识体育工作的价值和意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以人为本,促进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全面健康发展。体育不仅仅是一种身体运动,还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教育手段、一种精神载体,是培养健康体魄、塑造健全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 中国高校学生体质之现状
党的“十九大”之后,我国体育强国的进程推进加快了,体育强国首先要从青少年体质健康抓起,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是体育强国的根本与重中之重。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不仅关系个人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而且关系整个民族的健康素质。早在1985年,国家教委、体委、卫生部和国家民委四个部门联合开展全国性的中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之后将其作为一项制度传承下来,每5年公布一次调查结果。1990年到2000年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青少年体质一直呈现持续下滑的态势。2000年,在连续15年下滑后,中国青少年的体质健康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了改变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2002年教育部联合体育总局制定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行)》,把学生体质测试纳入学校日常工作中。截至2005年,学生体质健康报告显示,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仍没有明显改善。
到目前为止,我国高校学生的健康问题依然严峻。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显示,大中小学生身体素质连续下滑的趋势放缓,但是视力不良状况继续上升,并首次出现低龄化倾向。2012年,教育部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系列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调动全国学校体育工作的积极性。根据国家体育总局公布的《2014年国民体质监测报告》表明,我国大学生身体素质继续呈现下降趋势,视力不良检出率仍然居高不下,继续呈现低龄化倾向,各年龄段学生肥胖检出率持续上升。
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不仅关系个人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而且关系整个民族健康素质,关系我国人才培养的质量。高校体育工作雖小,却关乎青少年成长成才。2007年5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 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这份文件明确提出了“533”的目标,即通过5年左右的时间,使我国青少年普遍达到国家体质健康的基本要求,耐力、力量、速度等3项体能素质明显提高,营养不良、肥胖和近视3种健康状况的发生率明显下降。中央7号文件向全社会发出了全面加强学校体育、增进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动员令。
阳光体育运动是高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体育教学的重要补充,同样肩负提升高校学生体育素质的重要使命。学生的体育素质,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体育文化素质和终身体育能力四个方面。四种素质能力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共同对学生的体育素质产生影响。
二、 高校“阳光体育运动”概况及实施现状
(一) 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背景
“阳光体育运动”是一项国家领导、社会支持、全民参与、有目标有任务有措施的体育健身计划。是国家在新世纪,为了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提高全体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而采取的重大战略举措。它的重点实施对象是青少年,是新时期加强青少年体育意识,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战略举措。阳光体育在内涵上突出“休闲”的文化本质,强调对人性的弘扬和人文精神的回归。
学校体育是健康中国的基础工程,是保障青少年体质健康的重要载体。在此背景下,2006年,为了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推进学校体育工作发展,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教育部等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决定从2007年开始,结合《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全面实施,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广泛、深入地开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通知》明确规定用3年时间使85%以上的学校能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使85%以上的学生能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达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格等级以上,至少掌握两项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体质健康水平切实得到提高。
阳光体育运动的组织形式多样。张美玲的《高校推进阳光体育运动对策研究》中提到发挥体育社团功能,举办体育文化艺术节,拓展运动休闲内容,组织群体性体育活动等[2]。为了构建阳光体育运动可持续发展机制,国家完善相关法规及体制是保障;提高课堂内外体育教育的质量是关键;对学校相关人员培训、管理、评价标准是基础;建立健全学校管理监督机构、规章制度是核心。 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通常以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为目标[3]。随着高校学生心理问题的凸显,体育运动对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作用开始受到关注。党的十八大之后,健康中国、终身体育的理念深入人心,而唯独对于体育文化素质的培养,至今仍不为体育教育者和研究者所重视。
我们认为,体育文化素质培养的缺失导致“阳光体育运动”在高校发展出现瓶颈。学生因缺少对体育项目的认知,以应付考试的心态,被动地参与到运动中,从而很难在艰苦的运动中坚持下来,体会到战胜自我的快乐。学生缺少对体育精神的理解,只是看到比赛的结果,却领悟不到运动背后所蕴藏的智慧。要彻底改变“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被动现状,必须在体育文化素质培养上下功夫,在活动开展的形式上进行创新和变革。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发现问题,寻求突破与创新,使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向纵深发展,从而促使高校体育教育向更高层次和水平发展。
(二) 高校阳光体育实施的现状
我们向武汉地区的武汉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科技大学四所高校学生发放了2400份调查问卷,对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情况进行了调查,收回问卷2332份,剔除无效问卷,共获有效问卷2284份,有效回收率达95.17%。
1.学生对阳光体育运动的认知情况。群体竞赛是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主要措施。竞赛内容设置围绕学生偏好及参与度来开展。在竞赛组织过程中通过淡化竞技性,提高娱乐性的方式,鼓励、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目前高校群体竞赛基本上做到了月月有比赛、周周有活动,竞赛活动无淡季。表1显示学生对群体竞赛活动内容感兴趣的人数为1064人,占调查总人数的45.63%;不感兴趣的人数为1268人,占调查总人数的54.37%。结果表明,被调查学生对群体竞赛活动内容感兴趣的学生比例不到学生样本总数的一半,而自愿参加群体竞赛活动的学生则更少。
2.学生参与阳光体育活动的情况。表1列出了被调查学生每年参加校内的阳光体育活动群体竞赛的次数,其中每年参加1~2次群体竞赛的学生有341人,占总人数的14.62%;从来没有参加群体竞赛的学生有1991人,占总人数的85.38%。
3.阳光体育运动对学生吸引力情况。组织形式是决定阳光体育活动吸引力的重要因素。组织形式越合理,活动的吸引力相应增大,愿意自觉参与阳光体育活动的学生可能越多。从表1现状调查可知,学生对当前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组织形式是否合理问题的回答,其中有1894人认为不合理,占调查总人数的81.22%;认为组织形式合理的有438人,占调查总人数的18.78%。
4.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效果情况。
阳光体育运动的效果包括锻炼效果、终身体育意识和健身理念,反映学生参与阳光体育運动促进身心发展的情况。表2显示,在阳光体育运动中体验到快乐的有413人,占总人数的18.08%;还有1871人没有体验到快乐,这部分占调查学生总数的81.92%。此外,有454人认为阳光体育运动能够激发锻炼身体的热情,占调查总人数的19.88%;还有1830人认为阳光体育运动不能激发自己锻炼身体的热情,占调查总人数的80.12%。
三、 阳光体育运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 高校体育文化素质培养缺失
调查中发现,在对阳光体育运动感兴趣的45.63%的学生中,有的从未听说“阳光体育运动”,不知道运动开展的情况。在此基础上,知晓、愿意并真正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学生则更少,仅有341人,占总人数的14.62%。这个调查结论反映出,当前学生对“阳光体育运动”的接受度和参与度都不高。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对“阳光体育运动”不熟悉,认为参加学校体育活动只是为了应付体育考试,也有人认为兴建体育场馆、举办大型高水平赛事就是重视体育。这些片面的认知,说明当前高校体育文化存在严重缺失。
高等体育教育目标为学生体育素质的提高,其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体育文化素质和终身体育能力四个方面。当前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通常以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为目标。随着高校学生心理问题的凸显,体育运动对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作用开始受到关注。党的十八大之后,健康中国、终身体育的理念已深入人心,但唯独体育文化素质的重要性至今仍不为人们所重视。
高校体育文化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对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健康观、树立终身锻炼意识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当前阳光体育运动相关研究往往只从现象层面分析问题,而极少从文化层面寻找问题及解决方案,相关理论构建也相对滞后。只有从阳光体育实践中提炼出具有全局性、长远性、战略性的观点,构建理论体系,才能提高阳光体育运动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作为高校体育教育者应当意识到,体育不仅是掌握运动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体育运动的载体,让学生去感受、学习、传承运动背后的体育文化。高校体育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方面,只有三者彼此配合,相互依托,才能为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提供持久的源动力。通过高校体育文化的培育,促使学生将被动心态转变为主动参与体育运动的意愿和想法,树立体育目标,激发体育兴趣,培养拼搏奋斗的体育信念,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 活动组织形式落后,学生参与度不高
现有研究表明,组织形式是决定阳光体育活动吸引力的重要因素。调查中,认为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的组织形式合理的学生仅占18.78%,这一结果印证了前面学生对阳光体育运动接受度、参与度不高的结论。对阳光体育运动开展效果的调查结果表明,能够在运动中体验到快乐且激发出锻炼热情的学生分别为18.08%和19.88%。
通过对武汉地区的多所高校实地调查发现,各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采取的模式基本相同,详情见表3所示。
在表3所示的组织模式下,各高校阳光体育的开展普遍存在学生参与度不高的问题。有多个校区的高校,这个问题会显得更加突出。对于非主校区的学生,基本上没有参加阳光体育运动的机会。以全校性运动会为例,为鼓励各校区学生积极参加运动会,运动会当天全校停课,但是学生往往借此给自己“放假”休息,而参加运动会的积极性反而降低。对于其他单项体育协会组织的比赛,因为比赛成绩不作为二级学院的绩效考核指标,反而被认为是劳民伤财且存在安全隐患的事情。目前,由于缺失体育文化的培育以及组织形式单一等原因,阳光体育运动在高校开展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四、 改进与推动“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建议及对策
(一) 重视体育文化素质的培养
体育文化是人类在体育生活和体育实践中创造出来的[4]。通过有形的身体形态、动作技能、运动器材、物质以及无形的与社会属性相关的意志、观念、时代精神反映出来,显现了各具特色的存在方式。高校体育文化是指在高校这一特定的环境中的活动主体,按照一定的体育行为规范,在参加校园体育教学、体育活动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1.良好的体育文化对于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都有积极的引导作用。从发展的角度看,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能健身、健心,培养人的社会适应能力;从教育学的角度看,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能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培养良好的体育观念,提高审美情趣,完善心理特质;从教养的角度看,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能教给大学生体育知识技能,培养他们的体育参与态度、动机、兴趣和良好的身体锻炼习惯;从社会学的角度看,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能提高大学生的社会意识,促进他们的社会化进程,增强他们的交际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
2.发挥体育文化的育人作用。通过鼓励学生克服体育锻炼带来的困难,实现自我超越。在运动中磨练学生的意志品质、提升团队凝聚力、突出创新意识以及面对变化的快速适应能力。在高校体育竞赛公平、公正、公开的环境下,激发学生奋勇拼搏、敢于争取胜利也勇于面对挫折的品质。
3.将中国传统文化融于体育之中。不同的国家、民族之间,文化所带来的差异远大于肤色等生理上的区别。建立在东方文化基础上的中国传统民族体育强调整体性特点。开展以民族传统体育为主体的活动,在运动的过程中让学生亲身体会、领悟中国传统文化中内外兼修、形神统一、刚柔并济的文化特点,以及追求人与社会、自然和谐统一的处世之道。
在高校这个青春活力的大环境下,阳光体育举办各类凝聚人气、热情、活力的集体性活动,竞技体育、大众体育的魅力也正在于此,体育文化无疑成为其中尤为闪耀的发光点,对于整个校园文化建设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 创新阳光体育运动组织形式
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时应在组织形式上进行大胆创新。有效整合体育协会以及院系资源和积极性。以全校运动会为主线,各单项体育协会为辅,支持各校区举办传统项目单项运动会,鼓励各院系大力开展院系内的群体活动。让阳光体育运动的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参与的人数更多,比赛的结果更加公平,具有实际的可操作性。
1.全校运动会。每年一次的全校运动会,对各院系全年的各项成绩进行评比、表彰。这样的全校性运动会为各院系搭建展示学生精神风貌的平台,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
2.单项体育协会活动。高校学生单项体育协会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民间组织,其特点是学生自己管理,利用课余时间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各种体育活动。学校团委负责协会的审批、注册与考核,并提供部分活动经费。体育部负责提供活动场所和选派体育教师进行技术性指导[5],协会每年必须定期注册,向团委和体育部提交年度活动计划,包括组织形式、活动内容、培训计划、比赛时间和比赛地点以及比赛规程。体育部对各协会实行年终检查与考核,评出年度优秀协会并给予表扬。协会组织比赛的成绩不记入校运动会团体总分。
3.各院系内部组织的群体活动。各院系内部根据自己学生的兴趣特点或者校运动会的比赛内容[6],每年举办一到两次院系内不同专业之间或者班级之间的群体竞赛活动,活动的内容、计划、实施方法、参与人数、比赛结果报体育部备案,体育部在年终评比,评出群体活动优秀单位和优秀个人,“阳光体育”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在全校运动会上进行表扬。院系内部举办的群体比赛成绩不记入校运动会团体总分。
4.各校区的群体比赛。对于多校区高校各校区的群体比赛往往被各高校所忽视,尤其是非主校区的校园群体活动更易被各级组织者所忽视,因为非主校区,无主要负责人,学校各级主要领导都在主校区上班,学校经费又紧张,但非主校区的学生一样有强烈的参与欲望,一样有广泛的运动需求。我们认为,非主校区的群体活动可以采取这样的方式进行:各校区可以根据自己的传统项目保留其特点,分校区进行单项运动会,其比赛成绩同样可以记入校运动会团体总分。为保证公平、公正,可以根据各校区人数将校区单项运动会的次数尽可能平衡地分配,比如说一个高校有甲、乙、丙三个校区,甲校区有6000人,乙校区有4000人,丙校区有2000人,则甲校区可以举办3个单项运动会,乙校区可以举办2个单项运动会,丙校区可以举办1个单项运动会,每个单项运动会都按规定录取一定的名次,分校区举办单项运动会又不存在时间、地點和交通上的不便,也不存在比赛场地不统一而不公平的问题,其比赛结果都记入全校运动会团体总分,因为按照人数比例分配运动会的次数,每个人都有同样的机会获得名次,人数多就有更多的机会获得名次,这种方式能让更多的人参与,让参与者觉得更加公平,让每一个参与者的每一次比赛都感觉到自己是在参与全校运动会,增加责任感,增强自信心,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
5.打造高校学生体育明星。作为各类体育项目中的精英人物,学生体育明星因为体育运动外现的表达形式及其学生身份,更容易在学生群体中引起共鸣,起到“偶像”的引导作用。高校体育明星在运动竞技水平上保持领先的水平[7],成为同学们学习的榜样,在无形中带动了整个校园对于体育运动的热情与参与度,从而营造了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
五、 结 语
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青少年的体质健康关乎国家的未来。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不仅要关注学生体质本身[8],也要关注体育习惯、体育精神、体育情怀,以及体育文化的培养和熏陶。还要结合青少年的心理特点、身体特点以及时代特点,制定行之有效的方法。希望本研究能在体育文化建设的基础上给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健康开展起到一定的促动作用。
关键词: 体育文化; 阳光体育运动; 体育素养; 长效机制
中图分类号: G812.45; G812.5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3963/j.issn.1671-6477.2019.06.021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将“推进体育强国建设”作为国家未来体育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这里的“体育强国”是在十八大报告中“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延续发展而来的,这是因为当前我国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发生了重大变化。当温饱问题离我们远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指日可待,与人民这些可量化的目标相对应的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不断增长,且没有明确边界。孔子说:“不患寡而患不均”,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强调单一发展转为对发展平衡和公平的诉求。习近平强调:“体育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体育在提高人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弘扬追求卓越、突破自我的精神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1]。这一重要论述,是对新的历史时期我国体育进一步改革发展的准确定位,对于我们更加充分地认识体育工作的价值和意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以人为本,促进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全面健康发展。体育不仅仅是一种身体运动,还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教育手段、一种精神载体,是培养健康体魄、塑造健全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 中国高校学生体质之现状
党的“十九大”之后,我国体育强国的进程推进加快了,体育强国首先要从青少年体质健康抓起,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是体育强国的根本与重中之重。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不仅关系个人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而且关系整个民族的健康素质。早在1985年,国家教委、体委、卫生部和国家民委四个部门联合开展全国性的中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之后将其作为一项制度传承下来,每5年公布一次调查结果。1990年到2000年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青少年体质一直呈现持续下滑的态势。2000年,在连续15年下滑后,中国青少年的体质健康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了改变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2002年教育部联合体育总局制定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行)》,把学生体质测试纳入学校日常工作中。截至2005年,学生体质健康报告显示,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仍没有明显改善。
到目前为止,我国高校学生的健康问题依然严峻。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显示,大中小学生身体素质连续下滑的趋势放缓,但是视力不良状况继续上升,并首次出现低龄化倾向。2012年,教育部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系列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调动全国学校体育工作的积极性。根据国家体育总局公布的《2014年国民体质监测报告》表明,我国大学生身体素质继续呈现下降趋势,视力不良检出率仍然居高不下,继续呈现低龄化倾向,各年龄段学生肥胖检出率持续上升。
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不仅关系个人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而且关系整个民族健康素质,关系我国人才培养的质量。高校体育工作雖小,却关乎青少年成长成才。2007年5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 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这份文件明确提出了“533”的目标,即通过5年左右的时间,使我国青少年普遍达到国家体质健康的基本要求,耐力、力量、速度等3项体能素质明显提高,营养不良、肥胖和近视3种健康状况的发生率明显下降。中央7号文件向全社会发出了全面加强学校体育、增进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动员令。
阳光体育运动是高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体育教学的重要补充,同样肩负提升高校学生体育素质的重要使命。学生的体育素质,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体育文化素质和终身体育能力四个方面。四种素质能力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共同对学生的体育素质产生影响。
二、 高校“阳光体育运动”概况及实施现状
(一) 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背景
“阳光体育运动”是一项国家领导、社会支持、全民参与、有目标有任务有措施的体育健身计划。是国家在新世纪,为了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提高全体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而采取的重大战略举措。它的重点实施对象是青少年,是新时期加强青少年体育意识,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战略举措。阳光体育在内涵上突出“休闲”的文化本质,强调对人性的弘扬和人文精神的回归。
学校体育是健康中国的基础工程,是保障青少年体质健康的重要载体。在此背景下,2006年,为了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推进学校体育工作发展,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教育部等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决定从2007年开始,结合《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全面实施,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广泛、深入地开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通知》明确规定用3年时间使85%以上的学校能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使85%以上的学生能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达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格等级以上,至少掌握两项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体质健康水平切实得到提高。
阳光体育运动的组织形式多样。张美玲的《高校推进阳光体育运动对策研究》中提到发挥体育社团功能,举办体育文化艺术节,拓展运动休闲内容,组织群体性体育活动等[2]。为了构建阳光体育运动可持续发展机制,国家完善相关法规及体制是保障;提高课堂内外体育教育的质量是关键;对学校相关人员培训、管理、评价标准是基础;建立健全学校管理监督机构、规章制度是核心。 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通常以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为目标[3]。随着高校学生心理问题的凸显,体育运动对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作用开始受到关注。党的十八大之后,健康中国、终身体育的理念深入人心,而唯独对于体育文化素质的培养,至今仍不为体育教育者和研究者所重视。
我们认为,体育文化素质培养的缺失导致“阳光体育运动”在高校发展出现瓶颈。学生因缺少对体育项目的认知,以应付考试的心态,被动地参与到运动中,从而很难在艰苦的运动中坚持下来,体会到战胜自我的快乐。学生缺少对体育精神的理解,只是看到比赛的结果,却领悟不到运动背后所蕴藏的智慧。要彻底改变“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被动现状,必须在体育文化素质培养上下功夫,在活动开展的形式上进行创新和变革。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发现问题,寻求突破与创新,使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向纵深发展,从而促使高校体育教育向更高层次和水平发展。
(二) 高校阳光体育实施的现状
我们向武汉地区的武汉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科技大学四所高校学生发放了2400份调查问卷,对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情况进行了调查,收回问卷2332份,剔除无效问卷,共获有效问卷2284份,有效回收率达95.17%。
1.学生对阳光体育运动的认知情况。群体竞赛是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主要措施。竞赛内容设置围绕学生偏好及参与度来开展。在竞赛组织过程中通过淡化竞技性,提高娱乐性的方式,鼓励、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目前高校群体竞赛基本上做到了月月有比赛、周周有活动,竞赛活动无淡季。表1显示学生对群体竞赛活动内容感兴趣的人数为1064人,占调查总人数的45.63%;不感兴趣的人数为1268人,占调查总人数的54.37%。结果表明,被调查学生对群体竞赛活动内容感兴趣的学生比例不到学生样本总数的一半,而自愿参加群体竞赛活动的学生则更少。
2.学生参与阳光体育活动的情况。表1列出了被调查学生每年参加校内的阳光体育活动群体竞赛的次数,其中每年参加1~2次群体竞赛的学生有341人,占总人数的14.62%;从来没有参加群体竞赛的学生有1991人,占总人数的85.38%。
3.阳光体育运动对学生吸引力情况。组织形式是决定阳光体育活动吸引力的重要因素。组织形式越合理,活动的吸引力相应增大,愿意自觉参与阳光体育活动的学生可能越多。从表1现状调查可知,学生对当前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组织形式是否合理问题的回答,其中有1894人认为不合理,占调查总人数的81.22%;认为组织形式合理的有438人,占调查总人数的18.78%。
4.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效果情况。
阳光体育运动的效果包括锻炼效果、终身体育意识和健身理念,反映学生参与阳光体育運动促进身心发展的情况。表2显示,在阳光体育运动中体验到快乐的有413人,占总人数的18.08%;还有1871人没有体验到快乐,这部分占调查学生总数的81.92%。此外,有454人认为阳光体育运动能够激发锻炼身体的热情,占调查总人数的19.88%;还有1830人认为阳光体育运动不能激发自己锻炼身体的热情,占调查总人数的80.12%。
三、 阳光体育运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 高校体育文化素质培养缺失
调查中发现,在对阳光体育运动感兴趣的45.63%的学生中,有的从未听说“阳光体育运动”,不知道运动开展的情况。在此基础上,知晓、愿意并真正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学生则更少,仅有341人,占总人数的14.62%。这个调查结论反映出,当前学生对“阳光体育运动”的接受度和参与度都不高。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对“阳光体育运动”不熟悉,认为参加学校体育活动只是为了应付体育考试,也有人认为兴建体育场馆、举办大型高水平赛事就是重视体育。这些片面的认知,说明当前高校体育文化存在严重缺失。
高等体育教育目标为学生体育素质的提高,其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体育文化素质和终身体育能力四个方面。当前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通常以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为目标。随着高校学生心理问题的凸显,体育运动对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作用开始受到关注。党的十八大之后,健康中国、终身体育的理念已深入人心,但唯独体育文化素质的重要性至今仍不为人们所重视。
高校体育文化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对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健康观、树立终身锻炼意识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当前阳光体育运动相关研究往往只从现象层面分析问题,而极少从文化层面寻找问题及解决方案,相关理论构建也相对滞后。只有从阳光体育实践中提炼出具有全局性、长远性、战略性的观点,构建理论体系,才能提高阳光体育运动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作为高校体育教育者应当意识到,体育不仅是掌握运动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体育运动的载体,让学生去感受、学习、传承运动背后的体育文化。高校体育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方面,只有三者彼此配合,相互依托,才能为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提供持久的源动力。通过高校体育文化的培育,促使学生将被动心态转变为主动参与体育运动的意愿和想法,树立体育目标,激发体育兴趣,培养拼搏奋斗的体育信念,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 活动组织形式落后,学生参与度不高
现有研究表明,组织形式是决定阳光体育活动吸引力的重要因素。调查中,认为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的组织形式合理的学生仅占18.78%,这一结果印证了前面学生对阳光体育运动接受度、参与度不高的结论。对阳光体育运动开展效果的调查结果表明,能够在运动中体验到快乐且激发出锻炼热情的学生分别为18.08%和19.88%。
通过对武汉地区的多所高校实地调查发现,各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采取的模式基本相同,详情见表3所示。
在表3所示的组织模式下,各高校阳光体育的开展普遍存在学生参与度不高的问题。有多个校区的高校,这个问题会显得更加突出。对于非主校区的学生,基本上没有参加阳光体育运动的机会。以全校性运动会为例,为鼓励各校区学生积极参加运动会,运动会当天全校停课,但是学生往往借此给自己“放假”休息,而参加运动会的积极性反而降低。对于其他单项体育协会组织的比赛,因为比赛成绩不作为二级学院的绩效考核指标,反而被认为是劳民伤财且存在安全隐患的事情。目前,由于缺失体育文化的培育以及组织形式单一等原因,阳光体育运动在高校开展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四、 改进与推动“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建议及对策
(一) 重视体育文化素质的培养
体育文化是人类在体育生活和体育实践中创造出来的[4]。通过有形的身体形态、动作技能、运动器材、物质以及无形的与社会属性相关的意志、观念、时代精神反映出来,显现了各具特色的存在方式。高校体育文化是指在高校这一特定的环境中的活动主体,按照一定的体育行为规范,在参加校园体育教学、体育活动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1.良好的体育文化对于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都有积极的引导作用。从发展的角度看,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能健身、健心,培养人的社会适应能力;从教育学的角度看,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能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培养良好的体育观念,提高审美情趣,完善心理特质;从教养的角度看,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能教给大学生体育知识技能,培养他们的体育参与态度、动机、兴趣和良好的身体锻炼习惯;从社会学的角度看,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能提高大学生的社会意识,促进他们的社会化进程,增强他们的交际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
2.发挥体育文化的育人作用。通过鼓励学生克服体育锻炼带来的困难,实现自我超越。在运动中磨练学生的意志品质、提升团队凝聚力、突出创新意识以及面对变化的快速适应能力。在高校体育竞赛公平、公正、公开的环境下,激发学生奋勇拼搏、敢于争取胜利也勇于面对挫折的品质。
3.将中国传统文化融于体育之中。不同的国家、民族之间,文化所带来的差异远大于肤色等生理上的区别。建立在东方文化基础上的中国传统民族体育强调整体性特点。开展以民族传统体育为主体的活动,在运动的过程中让学生亲身体会、领悟中国传统文化中内外兼修、形神统一、刚柔并济的文化特点,以及追求人与社会、自然和谐统一的处世之道。
在高校这个青春活力的大环境下,阳光体育举办各类凝聚人气、热情、活力的集体性活动,竞技体育、大众体育的魅力也正在于此,体育文化无疑成为其中尤为闪耀的发光点,对于整个校园文化建设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 创新阳光体育运动组织形式
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时应在组织形式上进行大胆创新。有效整合体育协会以及院系资源和积极性。以全校运动会为主线,各单项体育协会为辅,支持各校区举办传统项目单项运动会,鼓励各院系大力开展院系内的群体活动。让阳光体育运动的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参与的人数更多,比赛的结果更加公平,具有实际的可操作性。
1.全校运动会。每年一次的全校运动会,对各院系全年的各项成绩进行评比、表彰。这样的全校性运动会为各院系搭建展示学生精神风貌的平台,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
2.单项体育协会活动。高校学生单项体育协会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民间组织,其特点是学生自己管理,利用课余时间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各种体育活动。学校团委负责协会的审批、注册与考核,并提供部分活动经费。体育部负责提供活动场所和选派体育教师进行技术性指导[5],协会每年必须定期注册,向团委和体育部提交年度活动计划,包括组织形式、活动内容、培训计划、比赛时间和比赛地点以及比赛规程。体育部对各协会实行年终检查与考核,评出年度优秀协会并给予表扬。协会组织比赛的成绩不记入校运动会团体总分。
3.各院系内部组织的群体活动。各院系内部根据自己学生的兴趣特点或者校运动会的比赛内容[6],每年举办一到两次院系内不同专业之间或者班级之间的群体竞赛活动,活动的内容、计划、实施方法、参与人数、比赛结果报体育部备案,体育部在年终评比,评出群体活动优秀单位和优秀个人,“阳光体育”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在全校运动会上进行表扬。院系内部举办的群体比赛成绩不记入校运动会团体总分。
4.各校区的群体比赛。对于多校区高校各校区的群体比赛往往被各高校所忽视,尤其是非主校区的校园群体活动更易被各级组织者所忽视,因为非主校区,无主要负责人,学校各级主要领导都在主校区上班,学校经费又紧张,但非主校区的学生一样有强烈的参与欲望,一样有广泛的运动需求。我们认为,非主校区的群体活动可以采取这样的方式进行:各校区可以根据自己的传统项目保留其特点,分校区进行单项运动会,其比赛成绩同样可以记入校运动会团体总分。为保证公平、公正,可以根据各校区人数将校区单项运动会的次数尽可能平衡地分配,比如说一个高校有甲、乙、丙三个校区,甲校区有6000人,乙校区有4000人,丙校区有2000人,则甲校区可以举办3个单项运动会,乙校区可以举办2个单项运动会,丙校区可以举办1个单项运动会,每个单项运动会都按规定录取一定的名次,分校区举办单项运动会又不存在时间、地點和交通上的不便,也不存在比赛场地不统一而不公平的问题,其比赛结果都记入全校运动会团体总分,因为按照人数比例分配运动会的次数,每个人都有同样的机会获得名次,人数多就有更多的机会获得名次,这种方式能让更多的人参与,让参与者觉得更加公平,让每一个参与者的每一次比赛都感觉到自己是在参与全校运动会,增加责任感,增强自信心,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
5.打造高校学生体育明星。作为各类体育项目中的精英人物,学生体育明星因为体育运动外现的表达形式及其学生身份,更容易在学生群体中引起共鸣,起到“偶像”的引导作用。高校体育明星在运动竞技水平上保持领先的水平[7],成为同学们学习的榜样,在无形中带动了整个校园对于体育运动的热情与参与度,从而营造了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
五、 结 语
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青少年的体质健康关乎国家的未来。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不仅要关注学生体质本身[8],也要关注体育习惯、体育精神、体育情怀,以及体育文化的培养和熏陶。还要结合青少年的心理特点、身体特点以及时代特点,制定行之有效的方法。希望本研究能在体育文化建设的基础上给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健康开展起到一定的促动作用。